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患者,女,48岁.因交通事故事致右小腿后部软组织挫伤6小时,因局部肿胀伴有持续性难以缓解的疼痛而急症入院.检查:右小腿后侧中部仅见轻度软组织挫伤,无骨折与开放伤口.  相似文献   

2.
常见疾病的治疗一、扭挫伤人体的皮肤、皮下组织、肌肉、肌腱、韧带和关节囊受到较重外力的撞击、扭挫或牵拉均可发生损伤,一般称为“软组织损伤”,俗称“伤筋”。扭挫伤多发于腰、踝、腕、指等关节部位。 (一)腰部软组织扭挫伤脊柱运动较大的部位是在腰部,并负荷一定的体重。腰部的肌肉和韧带比较复杂,如在某处因过度牵拉或撕裂时,都会引起腰  相似文献   

3.
胫骨远端粉碎性骨折较为常见,多系高能量创伤所致,可波及踝关节,临床上常见于交通事故伤及较强暴力,常伴有严重的局部软组织挫伤。因骨折粉碎严重,骨折的复位与固定均较困难。  相似文献   

4.
开放性骨折.是指骨折附近的皮肤或粘膜破裂.骨折端与外界相通的骨折.它可以由直接暴力作用,使骨折部软组织破裂,肌肉挫伤所致,也可由干间接暴力,由骨折端自内向外刺破肌肉和皮肤引起.骨盆骨折伴尿道或直肠损伤亦属于开放性骨折,开放性骨折的治疗目的是保留受伤肢体的完整功能.  相似文献   

5.
骨折和软组织挫伤是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外伤,可从如下几方面来鉴别:1.骨折时受伤的肢体发生短缩、畸形,而软组织挫伤无此现象。2.骨折部位周围软组织肿胀较均匀、皮下瘀血明显;软组织挫伤肿胀较局限于挫伤部位。  相似文献   

6.
胸部损伤(chest trauma)分为闭合性和开放性两大类.闭合性损伤是胸壁软组织或壁胸膜完整性尚好,胸膜腔不与外界相通.多由于暴力挤压、冲撞或钝器打击胸部所引起.轻者只有胸壁软组织挫伤或单纯肋骨骨折,重者可伴有胸腔内器官或血管损伤,导致气胸、血胸.有时还可致心脏挫伤、裂伤、心包腔内出血等其他复杂情况.开放性损伤是伤口穿透了全层胸壁,包括壁胸膜,使胸膜腔与外界相通.多因利器或火器弹片等穿通胸壁所造成,可导致开放性气胸或血胸,影响呼吸和循环功能.  相似文献   

7.
杨青  刘剑毅  曹川  李世荣 《重庆医学》2011,40(11):1075-1076
目的探讨综合物理治疗在促进面部软组织挫伤恢复、防治并发症等方面的作用。方法将56例面部软组织挫伤患者分成综合物理治疗组29例和非物理治疗组27例,综合物理治疗组应用微波、等幅中频正弦电(音频)、超声波、手法按摩等物理治疗并配戴低温热塑板材成型的面部支具进行局部压迫。非物理治疗组伤后不进行任何物理治疗,待其自然恢复。结果综合物理治疗组面部软组织挫伤处局部淤血、肿痛、感觉障碍、皮下组织粘连4周恢复率为97%,非物理治疗组伤后4周恢复率为74%,显著低于综合物理治疗组。结论面部软组织挫伤后物理治疗联合低温热塑板材加压的综合治疗能迅速消除面部软组织挫伤后的肿痛、促进淤血吸收、减少面部软组织挫伤引起的感觉障碍、皮下组织粘连引起的面部凹陷或动力性凹陷等并发症,是面部软组织挫伤后良好的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8.
软组织挫伤是指人体运动系统皮肤以下骨骼之外的肌肉、韧带、筋膜、肌腱、滑膜、脂肪、关节囊等组织以及周围神经、血管的不同情况的损伤.这些组织受到外来的不同致伤因素的作用,造成组织破坏和组织生理功能紊乱产生损伤.我科于2010年4月-2010年12月对48例软组织挫伤患者采用紫外线照射治疗,效果满意,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
胸部损伤分为闭合性和开放性两大类.闭合性损伤是胸壁软组织或壁胸膜完整性尚好,胸膜腔不与外界相通.多由于暴力挤压、冲撞或钝器打击胸部所引起.轻者只有胸壁软组织挫伤或单纯肋骨骨折,重者可伴有胸腔内器官或血管损伤,导致气胸、血胸.有时还可致心脏挫伤、裂伤、心包腔内出血等其他复杂情况.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寻远近取穴针刺、耳穴压籽配合运动治疗急性软组织扭挫伤的临床效果.结论:组合疗法疗效显著,疗程短,方便安全简单,适合基层医务工作者操作使用.  相似文献   

11.
严春梅  李晓娅 《基层医学论坛》2012,16(10):1298-1298
软组织挫伤临床十分常见,主要因扭伤、挫伤、跌伤及撞击伤造成机体局部皮下软组织撕裂或出血,临床上以周围皮肤发红、肿痛、紫绀瘀血及功能障碍为主要特征,常采用活血化瘀、消肿止痛的中药局部外敷方法进行治疗,  相似文献   

12.
断指再植成活的关键是尽快地建立、恢复血液循环,其常规方法是动、静脉对应吻合,但对软组织挫伤严重者则十分困难.为使这些断指能够再植,作动、静脉转流术不失为一种较好的方法.我院在1987年、1988年对2例软组织挫伤严重的断指病人,应用指背动、静脉转流术使断指再植获得成功,现报道如下.例1:男性,46岁.于1987年8月因左手食、中指近节断离8小时入院.检查:血压、脉搏、呼吸正常、断指软组织挫伤严重.清创后缩短指骨,克氏针内固定,缝合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提高对青年及中老年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LEDVT)的临床特征和危险因素的认识.方法 对自2010年1月-2013年1月间经彩色多普勒超声和/或下肢静脉造影诊断明确的47例45岁以下(青年组)和143例45岁以上(中老年组)的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LEDVT)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对其临床特征和危险因素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青年组及中老年组LEDVT患者在是否为住院过程中发生及发生LEDVT的肢体位置上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在性别及LEDVT的肢体分布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在青年组患者,妊娠/产后、口服避孕药/雌激素治疗及吸毒史是发生LEDVT的重要危险因素(P<0.05);而对于中老年患者,合并高血压病、恶性肿瘤、手术及制动(外伤/骨折)是发生LEDVT的重要危险因素(P<0.05).结论 青年和中老年LEDVT患者在临床特征和危险因素上存在一定的差异,应当引起重视.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随着交通运输业和工业的快速发展,机动车致伤和机器绞砸伤所致的软组织挫伤、毁损伤不断增高,临床应用VSD负压引流术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妇科肿瘤手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lower extremity deep venous thrombosis,LEDVT)的防治措施.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8例妇科肿瘤手术后发生LEDVT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围手术期LEDVT预防和治疗.结果 全部病例确诊后即进行抗凝、溶栓治疗,血栓完全溶解3例,部分溶解5例,症状均明显改善,无肺栓塞发生.结论 LEDVT是妇科肿瘤术后的常见并发症,应引起充分重视.加强围手术期处理提早预防,对有高危因素者术后可考虑预防性抗凝治疗,早期诊断及时进行抗凝、溶栓等综合治疗是LEDVT的有效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16.
目的 研究P选择素(P-selection)、溶血磷脂酸(lysophosphatidic acid,LPA)、血管性假血友病因子(yon Willebrand factor,vWF)对腹部创伤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lower extremity deep venous thrombosis,LEDVT)形成的预测价值.方法 本研究选择2019-02/2020-12月在作者医院治疗的腹部创伤患者120例作为研究对象,发生LEDVT患者31例(LEDVT组),未发生LEDVT患者89例(非LEDVT组),分析两组患者的P-selection、LPA、vWF差异,研究P-selection、LPA、vWF对腹部创伤患者LEDVT形成的预测价值.结果 LEDVT组的P-selection、LPA、vWF水平显著高于非LEDVT组(P<0.001);P-selection、LPA、vWF联合检测对LEDVT的预测特异度显著高于单独检测,通过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分析,P-selection、LPA、vWF联合检测的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the curve,AUC)显著高于单独检测,P-selection、LPA、vWF的临界值分别为49.52ng/ml,6.55 μmol/L以及251.25%.结论 P-selection、LPA、vWF对腹部创伤患者LEDVT的形成具有显著的预测价值,建议临床针对预测结果,及时对患者进行干预.  相似文献   

17.
86例甲沟炎的治疗及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甲沟炎是甲沟或其周围软组织的急、慢性感染,多因微小刺伤、挫伤、倒刺(逆剥)、剪指甲不妥、嵌甲等损伤而引起[1].常发生在指(趾)甲周围,以拇趾甲多见,致使指(趾)甲与皮肤间的组织发生红肿、化脓、疼痛.  相似文献   

18.
张建勇  陈亚平 《新疆医学》2007,37(4):111-112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LEDVT)是较为严重的一种静脉血管性疾病,Kahn等报道全世界每年LEDVT的发病率为1‰。由此引发肺动脉栓塞,死亡率极高。因此,对LEDVT治疗方法的选择已引起临床医生的关注。本院自2001年9月-2005年12月对54例LEDVT患者采用顺行及周围溶栓成组对照治疗研究,表明顺行溶栓取得良好效果,现总结如下。[第一段]  相似文献   

19.
眼外伤所致视力下降部分因屈光改变引起,其发生机制主要是受伤后睫状肌痉挛,悬韧带松弛,晶状体厚度增加,曲率加大,对光线的屈折能力增加,临床表现为近视[1],忽视患者的屈光状态常会影响眼外伤的诊断和治疗.目前,临床上关于挫伤性屈光不正眼诊治的相关报道尚不多见.近年来,我院将超声生物显微镜(UBM)应用于挫伤性屈光不正眼的诊治,取得较好效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20.
SpO_2监测在早期发现ARDS中的意义张素和本文应用指端脉搏血氧饱和度监测(SpO2),判断2例出现呼吸困难患者是因并发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所致,经血气分析证实,现介绍如下。[例1]青年男性。因右侧外伤性气胸并全身软组织严重挫伤入院。入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