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2.
应用腓肠神经营养血管蒂逆行岛状皮瓣修复踝周软组织缺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总结应用腓肠神经营养血管蒂逆行岛状皮瓣修复踝周软组织缺损的效果。方法本组26例应用该皮瓣修复,包括胫前下段创面8例,内、外踝创面11例,足跟部创面7例。皮瓣面积5cm×6cm~8cm×12cm。结果除2例远端部分皮缘坏死外,余全部成活。经6个月~3年随访,效果满意。结论腓肠神经营养血管蒂岛状皮瓣血供可靠,不牺牲肢体主要动脉,皮瓣切取方便,且皮瓣厚薄适中,质地良好,可吻合神经恢复皮瓣感觉,为修复踝周软组织缺损的一种良好方法,尤其适合足跟部软组织缺损的修复。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改良逆行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修复足踝部软组织缺损的临床疗效。方法 2009年2月~2011年11月,采用分离腓动脉穿支最低肌间隔穿支或外踝后血管穿支,跟外侧血管穿支汇入腓肠神经营养血管最低点的血管穿支与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组成联合蒂皮瓣逆行转移修复足踝部软组织缺损16例共16处。修补足部较远软组织缺损的皮瓣远端做成真皮下血管网皮瓣。结果 16例16处皮瓣全部成活。所有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平均22.5(12~39)个月,无并发症。14例皮瓣外形满意,2例皮瓣外形臃肿,予二期整形手术修薄皮瓣。所有移植皮瓣均无溃疡发生;有痛触觉,两点辨别觉4~9 mm;患肢步行正常。结论通过把穿支血管汇入腓肠神经营养血管最低点作为皮瓣联合蒂的皮瓣逆行转位,完成转移点下移,皮瓣仍能完好成活而且功能良好;同时满足了修复足部远端软组织缺损的需要;该术式简单易行,不需吻合血管,是修复足踝跟部软组织缺损比较理想的术式。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腓动脉穿支腓肠神经营养血管逆行岛状皮瓣修复足踝部创面的临床疗效.方法 采用腓动脉穿支腓肠神经营养血管逆行岛状皮瓣修复足踝部创面26例,创面缺损范围5 cm×3.5 cm~18 cm×10 cm,皮瓣切取面积6.0 cm×4 cm~18 cm×12 cm.结果 26例均得到随访,时间3~12月.患者皮瓣均存活.术后发生皮瓣血管危象2例,予拆除缝线、高压氧治疗好转;皮瓣边缘部分坏死2例,供区植皮坏死1例、感染2例,均经换药治愈.皮瓣外观及功能满意.结论 腓动脉穿支腓肠神经营养血管逆行岛状皮瓣血供可靠,损伤小,不需要显微外科技术,是修复足踝部软组织缺损的较理想皮瓣.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腓肠神经营养血管岛状逆行皮瓣修复足踝部及小腿软组织缺损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腓肠神经营养血管岛状逆行皮瓣修复26例足踝部及小腿软组织缺损患者,缺损面积4 cm×6 cm~18 cm×12cm,切取皮瓣面积5 cm×7 cm~19 cm×14 cm。结果患者均获得随访,时间12~18个月。2例皮瓣远端边缘部分坏死,经换药后愈合;余24例皮瓣全部成活。结论腓肠神经营养血管岛状逆行皮瓣血管解剖恒定,血供可靠,无需吻合血管,旋转灵活,对小腿功能和外形影响小,是修复足踝部及小腿软组织创面的良好方法。 相似文献
6.
目的应用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修复足踝部软组织缺损,探讨不同的小隐静脉处理方法对皮瓣成活率的影响。方法应用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修复足踝部软组织缺损29例29足;切取皮瓣面积:7 cm×6cm~12 cm×8 cm;皮瓣血管蒂长8~17 cm,蒂宽3~4 cm。结果皮瓣移位后小隐静脉不处理组2例、远端结扎组2例发生了静脉危象,经保守治疗后,各有1例出现约1/4皮瓣坏死;而静脉剥离组和静脉吻合组均无静脉危象和皮瓣坏死现象发生。皮瓣全部成活。29例均获随访,时间4个月~3年,皮瓣色泽、弹性均正常,无臃肿,外观良好,踝关节功能基本正常。大部分恢复了保护性感觉,两点辩别觉为12~16 mm。结论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血运良好,手术操作简便、安全,可有效修复足踝部皮肤软组织缺损。 相似文献
7.
腓肠神经营养血管逆行岛状皮瓣修复足跟部软组织缺损 总被引:2,自引:3,他引:2
目的报道应用腓肠神经营养血管逆行岛状皮瓣移植修复足跟部软组织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应用腓肠神经血管蒂逆行岛状皮瓣治疗足跟部软组织缺损15例。结果15例皮瓣全部成活,1例远端边缘部分坏死.切口一期愈合。术后11例经6个月~5年随访,皮瓣外形及足部功能满意。结论应用腓肠神经营养血管逆行岛状皮瓣移植修复足跟部软组织缺损可获较好的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8.
目的 报道应用腓动脉穿支供血的腓肠神经营养血管逆行岛状皮瓣修复小腿下段及足踝部软组织缺损的临床效果. 方法 在外踝上5~7 cm或9~11 cm皮支穿出部位作为旋转点设计以腓动脉穿支供血的腓肠神经营养血管逆行岛状皮瓣临床上修复小腿下段及足踝部软组织缺损28例,其中创伤致软组织缺损20例,热压伤4例,贴骨瘢痕2例.电烧伤2例.皮瓣切取范围8 cm×6 cm~20 cm×14 cm.供瓣区拉拢缝合2例,游离植皮26例. 结果 术后28例皮瓣全部成活.其中2例修复前足皮瓣远端边缘有1.0~1.5 cm皮肤坏死,经换药伤口愈合. 结论 腓动脉穿支供血的腓肠神经营养血管逆行岛状皮瓣是一种血供可靠的皮瓣,切取方便,供瓣面积大,是修复小腿下段、踝关节周围及足部软组织缺损的一种良好方法.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腓肠神经营养血管逆行岛状皮瓣修复足踝部皮肤软组织缺损的临床疗效。方法对27例足踝部皮肤软组织缺损患者选择腓肠神经营养血管逆行岛状皮瓣修复,创面软组织缺损面积2 cm×3 cm~8cm×10 cm,皮瓣切取面积3 cm×4 cm~9 cm×12 cm。结果皮瓣一期愈合18例,二期愈合9例。患者均获得随访,时间3~24个月。皮瓣质地、色泽、外观良好,患者行走正常。结论腓肠神经营养血管逆行岛状皮瓣血供可靠,层次清晰,操作简单,不需要显微外科技术,对小腿功能和外形影响小,皮瓣转移幅度大,是修复足踝部软组织缺损创面的良好方法。 相似文献
10.
改良腓肠神经营养血管逆行岛状筋膜蒂皮瓣修复足踝部皮肤缺损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近年来,用腓肠神经营养血管逆行岛状筋膜蒂皮瓣修复胫前区、足、踝部大面积皮肤软组织缺损、深部组织外露,已成为临床上常用术式,效果良好。但常存在蒂部臃肿、卡压致静脉回流障碍等问题,切取面积大时,在皮瓣蒂部的远端常出现静脉危象导致皮瓣部分坏死。为此,从2006年2月至2008年2月.对此皮瓣进行改良,将皮瓣设计为水滴形,如乒乓球拍状,结扎皮瓣蒂部小隐静脉,或将皮瓣近端小隐静脉与创面周围的一条直径相当的静脉吻合,修复24例,经随访,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1.
2004年11月~2011年4月,我院采用腓肠神经营养血管远端蒂皮瓣修复胫前及足踝部软组织缺损28例,取得满意疗效。1材料与方法1.1病例资料本组28例,男21例,女7例,年龄21~59(36±23)岁。其中小腿中下段开放骨折并软组织缺损11例,踝部软组织缺损5例,足跟皮肤撕脱 相似文献
12.
目的:报道应用吻合指固有神经背侧支的指动脉逆行岛状皮瓣修复指腹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对20例末节指腹缺损的患者应用吻合指固有神经背侧支的指动脉逆行岛状皮瓣修复,皮瓣切取面积1.8cm×2.0cm~3.0cm×3.5cm。结果:20例皮瓣全部成活,术后随访6~12个月,伤指外形与正常指接近,指腹饱满。两点分辨率在6~8cm。结论:应用吻合指固有神经背侧支的指动脉逆行岛状皮瓣,术后效果较好,供区损伤小,是修复末节指腹缺损的较理想的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13.
负压封闭引流联合小腿皮神经皮瓣修复足踝部软组织缺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应用负压封闭引流(VSD)联合小腿皮神经皮瓣修复足踝部软组织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对18例足踝部软组织缺损患者创面行清创、VSD治疗1~2个疗程,二期应用小腿皮神经皮瓣(隐神经皮瓣5例,腓肠神经皮瓣13例)逆行移位修复足踝部软组织缺损创面。皮瓣切取面积为5.0 cm×6.0 cm~8.0 cm×10.5 cm。结果 18例中16例皮瓣成活;1例远端部分坏死,经换药后痊愈;1例大部分坏死,患者拒绝再手术。17例患者经3~24个月随访,皮瓣质地柔软、弹性好,皮瓣外形及足踝部功能满意,供区植皮全部成活,外形满意。9例随访12个月时皮瓣恢复部分感觉。结论 VSD可以控制感染,刺激肉芽组织生长,为小腿皮神经皮瓣提供良好成活条件;小腿皮神经皮瓣是足踝部软组织缺损创面修复的良好手段;二者联合应用是修复足踝部软组织缺损较理想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4.
腓动脉皮支与腓肠神经联合远端蒂皮瓣修复小儿足踝部皮肤缺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腓动脉皮支与腓肠神经营养血管联合远端蒂皮瓣逆行修复小儿足踝部皮肤缺损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根据缺损部位及大小设计以腓动脉下段皮支与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的联合远端蒂及旋转点,沿腓肠神经营养血管轴线切取皮瓣,逆行移位修复小儿足踝部皮肤软组织缺损6例.皮瓣切取范围8.0 cm × 7.0 cm~18.0 cm×10.0 cm,联合血管蒂长1.7~3.0 cm,血管蒂发出部位位于外踝上4.0~8.0 cm.结果 术后6例皮瓣其中5例完全成活,创面Ⅰ期愈合.1例远端1.0 cm发生干性坏死,面积约2.0 cm×1.0 cm,经换药后愈合.随访6~18个月,无任何并发症,皮瓣质地优良,外观满意,行走正常,其中腓肠神经均与受区感觉神经吻合,术后1年感觉恢复可,两点辨别觉为10.0~13.0mm.结论 腓动脉皮支与腓肠神经营养血管联合远端蒂皮瓣手术操作简便,血供可靠,且不过多牺牲主要动脉,切取面积大,逆转距离长,恢复一定的足踝部感觉,为临床修复小儿足踝部软组织缺损提供了一种新方法. 相似文献
15.
足后跟部位的皮肤缺损,以往临床上多采用带腓动脉蒂或带足背动脉蒂的皮瓣移植,因其创伤较大,术后足部易感觉凉等,效果不甚理想。 相似文献
16.
腓肠神经营养血管蒂逆行岛状皮瓣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应用腓肠神经营养血管蒂岛状皮瓣的临床效果。方法以小腿腓肠神经营养血管远端为蒂设计并切取皮瓣,逆行转移修复小腿下段、踝部及足跟部皮肤缺损16例。结果随访6个月~2年,16例皮瓣中除1例皮瓣远端边缘部分坏死外,其余皮瓣全部成活。结论腓肠神经营养血管蒂岛状皮瓣具有血供可靠、操作简单、成活率高以及不牺牲知名血管等特点,是修复小腿下段、踝部及足跟部皮肤软组织缺损的理想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