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目的 为了解脑梗死患者血清镁含量的变化。方法 检测65例脑梗死患者.50例对照组的血清镁含量并对比分析。结果 脑梗死患者血清镁含量明显低于对照组,而且血清镁含量越低,其病情越重,预后越差。结论 血清镁含量的降低是脑梗死的危险因素.并与脑梗死的预后有相关性。  相似文献   

2.
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钙、镁含量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急性脑梗死(ACI)患者血清钙、镁(Ca2+、Mg2+)含量的变化与病情及预后的关系。方法:检测37例ACI患者发病早期及治疗2周后血清Ca2+、Mg2+含量,并与31例健康中老年人进行对照。结果:梗死组血清钙、镁含量均低于健康对照组(P<0.01),梗死组中轻、中、重3型比较,其血清Ca2+、Mg2+含量梯度为重型<中型<轻型(P<0.05,P<0.01),治疗2周后,血清Ca2+、Mg2+含量有较大程度回升(P<0.01)。结论:ACI早期血清Ca2+、Mg2+含量均明显降低,病情越重,降低越明显,随病情好转,血清Ca2+、Mg2+含量回升,因此,血清Ca2+、Mg2+含量可作为判断病情及评估预后的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急性脑梗死患者镁代谢的变化及卡维地洛对其影响。方法 6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谷维素组和卡维地洛组,两组治疗前后分别测定血浆镁浓度(PMC)、外周血单核细胞镁含量(MMC)及24h尿镁排泄量(UME),并选择28例健康者为正常对照组。结果与正常对照比较,急性脑梗死患者UME明显升高(P0.01),PMC、MMC降低(P0.01),且三者与脑梗死面积、神经缺损评分相关(P0.01),经卡维地洛治疗后各指标均明显改善。结论急性脑梗死患者镁代谢紊乱与脑梗死面积、神经缺损评分密切相关,卡维地洛能明显改善镁代谢及神经缺损评分。  相似文献   

4.
目的 观察急性脑梗死(ACI)患者血清镁(Mg2+)含量动态变化及门冬氨酸钾镁对其的影响.方法 140例ACI患者分为研究组(门冬氨酸钾镁组)70例,常规治疗组70例,另73例为正常对照组(健康体检者),于发病后6、24、72h及14d检测血清Mg2+浓度及进行神经功能评估等疗效观察.结果 研究组和常规治疗组在发病后6、24和72 h血清Mg2+含量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明显减少(P<0.01);常规治疗组发病6h血清Mg2+含量与同时相研究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常规治疗组发病24 h和72 h时与同时相研究组比较血清Mg2+明显降低(P<0.05);研究组、常规治疗组发病后14d血清Mg2+含量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减少值显著高于常规治疗组(P <0.001);研究组的临床疗效好转率(77.1%)明显高于常规治疗组(48.6%),两组疗效比较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Mg2+含量显著降低,且下降程度与损伤程度及病情进一步加重有关.门冬氨酸钾镁能提高血清镁含量并可改善神经功能.  相似文献   

5.
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钙、镁及心肌酶谱变化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血清钙、镁浓度变化与脑梗死严重程度相关.笔者观察215例脑梗死患者的血清钙、镁离子浓度及心肌酶谱变化,并对其临床意义进行分析. 1 临床资料 选择本院2004年10月~2008年10月住院首发急性脑梗死患者215例,均经头颅CT检查确诊,且符合文献诊断标准[1].大面积脑梗死组92例,男60例,女32例,平均年龄65.5岁,其中出现意识障碍32例.腔隙性脑梗死组123例,男73例,女50例,平均年龄62.3岁.两组年龄、性别具有可比性.大面积脑梗死定义为病灶直径≥4.6cm或梗死面积≥1叶[2].腔隙性脑梗死病灶直径<1.5cm[3].  相似文献   

6.
7.
血清钙镁离子含量的变化与急性脑梗死面积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急性脑梗死(CI)患者血清钙离子(Ca2+)、镁离子(Mg2+)含量变化,探讨二者浓度与脑梗死的关系。方法:检测40例CI患者发病早期Ca2+、Mg2+含量并与40例健康人Ca2+、Mg2+含量对照。结果:CI患者血清Ca2+、Mg2+含量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P<0.05);大面积梗死者显著低于小面积梗死者。结论:CI发病早期时,血清Ca2+、Mg2+含量明显降低,且与梗死面积成负相关。  相似文献   

8.
血清钙镁含量的变化与脑梗死的关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血清钙、镁含量与脑梗死的关系及临床意义。方法化验73例急性脑梗死病人急性期及10 d后(恢复期)血清钙镁含量,并选取73例非脑梗死病人作为对照组,比较急性期、恢复期与对照组血清钙、镁含量的变化。结果脑梗死急性期血清钙、镁含量与对照组比较明显降低(P<0.01),恢复期其血清钙、镁含量较急性期有所恢复,但仍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急性脑梗死时血清钙、镁均降低,是脑梗死原发和继发的共同结果,随着病情的稳定好转,其含量逐步恢复。  相似文献   

9.
肝硬化患者血清镁含量变化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严志强 《广东医学》1999,20(6):452-453
目的 探讨肝硬化患者血清镁的变化临床意义,方法 应用Calmagite染料比色法测定78例肝硬化患者和36例正常人的血清镁含量,结果 肝硬化患者血清镁量明显降低(P〈0.001),并随肝功能减退而递减,与血清蛋白呈显著性正相关r=0.311,P〈0.001),肝性脑病明显低于非肝性脑病组(P〈0.005)。结论 肝硬化患者血清镁的变化与肝损害程度有关。  相似文献   

10.
杨国东 《中原医刊》2009,(22):11-12
目的研究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水平的变化及临床价值。方法选取临床确诊的80例急性脑梗死病例及同期同年龄纽体检健康者60例。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发病后1、2、5、7、14d血清MMP-9的浓度,与健康组比较。结果患者组MMP-9血清浓度发病后1、2、5、7、14d分别是(272±128)μg/L、(395±157)μg/L、(378±140)μg/L、(307±127)μg/L、(236±112)μg/L,与对照纽(149±110)μg/L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以发病后2d水平升高明显,后持续5d左右;并且大梗死组血清MMP-9水平明显高于中和小梗死组,血清MMP-9水平与脑梗死体积和预后之间存在相关性(P〈0.01)。结论急性脑梗死患者发病早期血清MMP-9水平明显增高,且其增高程度能够为中枢神经系统受损程度提供定量信息,为病情的严重程度和预后有预示作用。  相似文献   

11.
钟平  路长东  岳磊 《安徽医学》2003,24(1):18-19
目的 探讨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浆内皮素、血管紧张素、一氧化氮的动态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测定2 0例健康对照组及 4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急性期不同时段的血浆内皮素 (ET1)、血管紧张素Ⅱ (ATⅡ)、一氧化氮 (NO)的含量。结果 与健康组比较 ,急性脑梗死患者发病 2 4小时内ET1、ATⅡ 、NO均开始明显升高 ,第 3~ 4天仍维持于高水平 ,一周后开始下降 ,NO一周后下降至正常水平 ,ET1、ATⅡ二周后下降至正常水平。结论 急性脑梗死患者其血浆ET1、ATⅡ 、NO均发生动态变化 ,并在发病过程中发挥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脑梗死患者血清VEGF的变化及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脑梗死患者血清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的动态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双抗体夹心(ELISA)法分别测定72例脑梗死患者发病1天、3天、7天和1 4天及6 4名健康对照者的VEGF浓度。结果 脑梗死组在病程各时间点上血清VEGF浓度与对照组相比均增高(P <0 . 0 1 ) ,且呈动态变化,于第7天达高峰,第1 4天时仍未恢复正常;梗死灶面积大的患者及脑干梗死患者VEGF浓度升高明显。结论 VEGF与脑梗死的病理生理过程密切相关,VEGF可成为反映脑缺血程度及判断临床预后的一个指标。  相似文献   

13.
AnalysisofPlasmaFibrinolysisinthePatientswithAcuteCerebralInfarctionZHANGYing-dong(张颖冬);LIUXi-min(刘锡民);CAIZhuan(蔡转);YANGMing-...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浆内皮素(ET)水平的变化及其与病情预后的关系。[方法]78例急性缺血性脑梗死患者病程均在4 8h内,按梗死面积及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分为轻、中、重3组,分别于入院时、入院后3d、10d测定血浆内皮素水平并进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以2 5例健康体检者血浆内皮素水平作为正常对照组。[结果]3组患者内皮素水平均升高,其中以中、重组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 <0 .0 1) ;神经功能缺损评分越高,ET水平越高,且下降速度慢。[结论]脑梗死患者血浆内皮素水平均升高,与病情轻重及与病情进展相关,因此急性期测定ET水平,对判断病情、预后提供一个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可溶性细胞间粘附分子(sICAM-1)和可溶性E-选择素(sE-selectin)的变化.方法采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法(ELASA)测定10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发病第1、3、5、10天和30例健康对照人群的血清sICAM-1、sE-selectin浓度.结果 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sICAM-1、sE-selectin浓度于发病第1天即升高[(320.83±55.34) ng/ml,(15.40±5.04) μg/ml];第3天达到高峰[(457.59±72.67) ng/ml,(22.85±5.99)μg/ml];第5天开始下降[(401.25±71.48)ng/ml,(15.25±3.54)μg/ml];第10天显著下降[(279.36±65.69) ng/ml,(12.62±3.57) μg/ml],各时间点浓度均高于对照组[(205.45±42.46)ng/ml,(10.15±3.76) μg/ml](P<0.01).合并糖尿病、高脂血症及高血压病的急性脑梗死患者分别较不合并上述危险因素者血清sICAM-1、sE-selectin水平明显增高,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 急性脑梗死诱导血清sICAM-1、sE-selectin升高,随病程动态变化,且浓度与有无合并糖尿病、高脂血症及高血压病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6.
急性脑梗死患者C反应蛋白水平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探讨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C反应蛋白(C-reactiveproteinCRP)水平的变化及其与脑梗死严重程度的关系。方法: 测定63例急性脑梗死患者和24名健康人血清CRP的含量,按脑卒中患者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NDS)标准对患者进行评分,分组比较。结果: 脑梗死组血清CRP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01)。脑梗死轻、中、重型患者血清CRP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血清CRP水平增高与脑梗死的发生和严重程度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17.
《中国现代医生》2021,59(13):46-49
目的 探讨替罗非班用于急性进展性脑梗死患者治疗中的临床疗效及治疗安全性。方法 选取2019年1—12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急性进展性脑梗死患者88例,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每组各44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氯吡格雷+拜阿司匹林治疗的,观察组实施常规用药+替罗非班治疗。比较两组护理干预后患者日常生活能力、神经功能改善情况、对血小板功能影响情况以及治疗期间不良事件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治疗7 d、14 d后的NIHS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7 d、14 d后的ADL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7 d后P-selectin、CD62P、PAgT及PAdT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将替罗非班应用于急性进展性脑梗死患者治疗中可有效改善患者日常生活能力以及神经功能,对血小板活化有较强的抑制效果,且治疗安全性较高,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PD-ECGF及VEGF在急性脑梗死患者中的动态变化。方法对2011年2月~2013年4月来我院进行治疗的6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梗死体积将脑梗死组患者分为L(n=18)、M(n=23)、S(n=19)三个亚组,根据病因将脑梗死组患者分为大动脉粥样硬化组A(n=26)、小血管病变组B(n=18)、心源性组C(n=16)三个亚组;对照组为同期来我院进行健康体检的50例健康研究对象。比较梗死组患者发病后1、3、7、14 d及对照组的PD-ECGF及VEGF浓度。结果脑梗死组患者在发病后1、3、7、14d的PD-ECGF浓度及VEGF浓度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脑梗死发病后3d的PD-ECGF浓度高于其他的时间,发病后7d的VEGF浓度高于其他时间(P<0.05)。发病后3、7、14d,L组PD-ECGF浓度与S组比较明显增高,B组则明显低于A组、C组(P<0.05)。发病后7、14d,L组VEGF浓度明显高于S组,A组明显高于B组(P<0.05)。结论急性脑梗死患者PD-ECGF及VEGF浓度与正常人比较明显增高,不同的梗死灶体积及不同病因类型升高的程度不同,与VEGF浓度达峰时间比较,PD-ECGF达峰时间更为提前。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高尿酸血症与急性脑梗死之间的相关性。方法:选择76例住院治疗的脑梗死患者,测定血尿酸的水平,与同期住院治疗的78例非脑梗死患者的血尿酸水平相比较。结果:脑梗死组患者血尿酸水平平均为(373±54)μmol/L,超过正常范围者有18例;对照组患者血尿酸水平平均为(311±69)μmol/L,超过正常范围者有6例,两者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P<0.01)。结论:急性脑梗死患者血尿酸水平升高,高尿酸血症是脑梗死的高危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20.
为探讨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 (VEGF)在急性脑梗塞发病中的作用及与脑梗塞体积、病情的关系 ,采用酶联免疫法动态测定了 42例急性脑梗塞患者起病后第 1,3,7及 14天血清VEGF含量。结果显示 :脑梗塞患者血清VEGF含量在各时间点均显著高于对照组 ,第 7天达峰值 ,峰值水平与梗塞灶大小及临床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密切相关。提示VEGF与脑梗塞病理生理过程密切相关 ,血清VEGF水平测定对判断脑梗塞病变严重程度及指导临床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