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目的评价七氟醚对脊柱矫形术中唤醒试验的影响,观察听觉诱发电位(AEP)监测在唤醒试验中的作用。方法择期行脊柱矫形术患者22例,ASAI~Ⅱ级,年龄12~18岁,随机分为:七氟醚瑞芬太尼丙泊酚组(SRP)和异氟醚瑞芬太尼丙泊酚组(IRP),每组11例。SRP组、IRP组分别吸入低流量七氟醚或异氟醚,术中均微泵输注瑞芬太尼及丙泊酚维持麻醉。唤醒试验成功后,所有麻醉药恢复原来的速度。两组麻醉前行AEP监测,术中以MAP、HR、AAI值调整七氟醚或异氟醚浓度。记录麻醉前、术中唤醒前停醚时、唤醒时、唤醒后10min及术毕清醒拔管时各时间点呼气末七氟醚浓度(ETsev)、呼气末异氟醚浓度(ETiso)及MAP、HR,AAI值。术后1天随访。结果所有患者均成功实施唤醒试验,唤醒期间有1例呛咳,术后随访对其他事件无回忆。与IRP组相比,SRP组唤醒时间缩短。AEP能比较准确预测唤醒时间,对唤醒试验有指导意义。结论与异氟醚相比,七氟醚更适用于脊柱矫形术,AEP监测对唤醒试验有指导作用,可以缩短唤醒时间,防止脊髓长时间缺血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2.
目的 七氟醚麻醉下脊柱侧凸矫正术中唤醒和术后恢复时脑电双频谱指数(BIS)和听觉诱发电位指数(AAI)快速鉴别意识存在和消失的比较.方法 30例行脊柱侧凸矫正手术的成年病人,入室后行BIS和AEP等监测,全麻诱导后持续泵注雷米芬太尼0.3μg/(kg·min).吸入七氟醚.根据调节七氟醚吸入浓度方法的不同,将病人随机分为3组,其中对照组病人完全凭麻醉医生的临床经验调节七氟醚吸入浓度;AEP组根据AAI数值调节七氟醚吸人浓度;BIS组根据BIS数值调节七氟醚吸人浓度.唤醒试验开始时,停止吸入七氟醚,雷米芬太尼的输注速度降至0.05μg/(kg·min),唤醒试验完成后按上述方案继续维持麻醉.记录三组病人在清醒时(T0)、开放环路即刻(T1)、自主呼吸恢复时(T2)、唤醒时(T3)、拔除气管内导管时(T4)和定向力恢复时(T5)的AAI、BIS、呼气末七氟醚浓度,唤醒试验中自主呼吸恢复、唤醒以及拔除气管导管和定向力恢复时间等参数.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AEP组和BIS组在T1的AAI和BIS增加(P<0.05);与AEP组比较,BIS组在T5时的AAI升高(P<0.05).BIS、AAI与呼气末七氟醚浓度呈负相关.与对照组比较.AEP组和BIS组的自主呼吸恢复、唤醒、拔管和定向力恢复时间缩短(P<0.05),呼气末七氟醚浓度在T1时降低(P<0.05).讨论使用AEP监测和BIS监测均可预测脊柱侧弯矫正术病人的术中唤醒,区分清醒和麻醉状态.在预测无意识水平到清醒的转变方面,AAI要优于BIS,但从七氟醚麻醉状态苏醒后的AAI可能不如BIS稳定.  相似文献   

3.
目的 比较不同麻醉下冠心病患者脊柱手术的术中唤醒试验情况.方法 将本院行脊柱手术的冠心病患者60例随机分为两组:异丙酚组(靶向输注)和七氟醚组(吸入).两组均在静脉输注瑞芬太尼和阿曲库铵的基础上给予相应麻醉处理.手术完成停药5min后开始唤醒试验,记录唤醒时间,同时记录唤醒试验前后不同时间的血压和心率情况.结果 (1)七氟醚组的唤醒时间少于异丙酚组(10.8±3.5)min vs (19.7±6.2)min,P<0.05;(2) 两组在唤醒前、唤醒成功后的血压和心率没有差异,但唤醒时七氟醚组的血压低于异丙酚组(P<0.05).结论 吸入七氟醚联合瑞芬太尼可安全有效地用于冠心病患者脊柱手术的术中唤醒试验.  相似文献   

4.
目的比较靶控输注(target controlled infusion,TCI)瑞芬太尼复合七氟醚吸入与复合丙泊酚靶控用于老年肿瘤患者的麻醉效果和麻醉恢复情况。方法选择年龄65~80岁,美国麻醉师协会(ASA)Ⅰ~Ⅱ级,拟在全麻下行胃癌、直肠癌、结肠癌手术的患者96例,随机分为两组:七氟醚组(S组,n=48)和丙泊酚组(P组,n=48),术中监测脑电双频指数(bispectral index,BIS),观察患者麻醉诱导前(T0)、切皮时(T1)、术毕(T2)及拔管时(T3)的心率、血压和二重指数(RPP),记录术毕患者睁眼时间和拔管时间。结果两组患者在相同麻醉深度下,即BIS术中维持在40~60,各时间点血压、心率和RPP两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与丙泊酚组比较,七氟醚组患者睁眼时间和拔管时间明显缩短(P<0.05)。结论靶控输注瑞芬太尼复合七氟醚吸入与复合丙泊酚靶控用于老年肿瘤患者均安全有效,且不增加其心肌缺血的风险,但复合七氟醚吸入患者苏醒更快。  相似文献   

5.
彭劲松  黄海清  陈建华  倪玉霞 《广西医学》2012,34(12):1629-1631
目的比较不同麻醉方法对术中唤醒试验患者应激反应的影响。方法 60例行脊柱侧凸矫正术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丙泊酚+瑞芬太尼静脉麻醉组(A组)、七氟醚+瑞芬太尼麻醉组(B组),每组30例。唤醒前30 min停止静注阿曲库铵,唤醒前10 min,A组停止输注丙泊酚和瑞芬太尼,B组停止吸入七氟醚和瑞芬太尼。记录两组病人停用丙泊酚、瑞芬太尼和七氟醚时(T1)、唤醒即刻(T2)、加深麻醉后15 min(T3)时的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血糖及血浆皮质醇浓度,观察两组的唤醒时间和苏醒质量。结果两组唤醒时间分别为(11.2±1.3)min和(10.7±2.1)min,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苏醒质量优于B组(P<0.05)。两组唤醒即刻的HR、MAP、血糖及血浆皮质醇浓度均高于唤醒前(P<0.05),但各时点A组上述指标均低于B组(P<0.05)。结论丙泊酚+瑞芬太尼全凭静脉麻醉行脊柱侧凸矫正术,患者术中唤醒时应激反应程度低于七氟醚+瑞芬太尼静吸复合麻醉。  相似文献   

6.
目的 比较不同剂量右美托咪定复合舒芬太尼对脊柱侧弯矫形术患者术中唤醒试验的效应.方法 择期脊柱侧弯矫形术患者90例,年龄13~ 18岁.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随机分为3组(n=30):生理盐水对照组(C组);不同剂量右美托咪定组(D1、D2组),分别在麻醉诱导前30 min静脉输注右美托咪定负荷量1.0μμg,/kg,注射时间15 min,随后以0.2、0.3μg/(kg·h)的速率静脉输注至术中唤醒试验开始前10 min.3组均采用舒芬太尼、依托咪酯、顺阿曲库铵麻醉诱导,气管插管后机械通气.术中靶控吸入七氟醚复合靶控输注舒芬太尼维持麻醉,舒芬太尼效应室靶浓度0.2 ng/mL,七氟醚呼气末靶浓度根据BIS值调整.唤醒试验前5 min停止输注顺阿曲库铵,下调七氟醚呼气末靶浓度至0、舒芬太尼Ce至0.1 ng/mL,直至唤醒试验成功.结果 与C组比较,D1、D2组唤醒前七氟醚用量减少,唤醒期间高血压、心动过速、呛咳/躁动的发生率降低,D2组唤醒试验时间延长(P<0.05).结论 右美托咪定复合舒芬太尼用于脊柱侧弯矫形术患者术中唤醒试验,抑制伤害性刺激诱发心血管反应及呛咳/躁动不良反应,且不影响唤醒时间的术中维持适宜剂量为0.2 μg/(kg.h).  相似文献   

7.
目的评价七氟醚全程吸入麻醉对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影响。方法选择90例行二尖瓣置换术的风湿性心脏病患者,美国麻醉医师协会分级Ⅱ级,心功能ⅡⅢ级,心功能Ⅱ级。按照随机对照原则分为丙泊酚组、丙泊酚+七氟醚组和七氟醚全程吸入组,每组30例。丙泊酚组患者予以1.5Ⅲ级。按照随机对照原则分为丙泊酚组、丙泊酚+七氟醚组和七氟醚全程吸入组,每组30例。丙泊酚组患者予以1.52.0 mg·L-1丙泊酚全程靶控输注;丙泊酚+七氟醚组患者给予0.52.0 mg·L-1丙泊酚全程靶控输注;丙泊酚+七氟醚组患者给予0.51.0 mg·L-1丙泊酚全程靶控输注,并予以0.5最低有效肺泡浓度(MAC)七氟醚补充吸入;七氟醚全程吸入组患者予以1.01.0 mg·L-1丙泊酚全程靶控输注,并予以0.5最低有效肺泡浓度(MAC)七氟醚补充吸入;七氟醚全程吸入组患者予以1.01.5 MAC七氟醚全程吸入麻醉,体外循环期间予以人工膜肺吸入麻醉。对3组患者术前(T0)、体外循环前(T1)、体外循环后(T2)及术毕时(T3)的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中心静脉压(CVP)进行记录比较。并对各组患者麻醉诱导前(t0)、主动脉开放2(t1)、6(t2)、24(t3)、48(t4)h的心肌肌钙蛋白I(cTnI)水平、肌酸磷酸激酶同工酶(CK-MB)活性、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及丙二醛(MDA)水平进行检测。同时对3组患者的术后情况进行比较。结果 3组患者术中血流动力学变化各时间点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患者在t11.5 MAC七氟醚全程吸入麻醉,体外循环期间予以人工膜肺吸入麻醉。对3组患者术前(T0)、体外循环前(T1)、体外循环后(T2)及术毕时(T3)的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中心静脉压(CVP)进行记录比较。并对各组患者麻醉诱导前(t0)、主动脉开放2(t1)、6(t2)、24(t3)、48(t4)h的心肌肌钙蛋白I(cTnI)水平、肌酸磷酸激酶同工酶(CK-MB)活性、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及丙二醛(MDA)水平进行检测。同时对3组患者的术后情况进行比较。结果 3组患者术中血流动力学变化各时间点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患者在t1t4的cTnI水平、CK-MB活性显著高于t0(P<0.05),而在t1t4的cTnI水平、CK-MB活性显著高于t0(P<0.05),而在t1t3时间点上,SOD活性显著低于t0及t4(P<0.05),MDA水平显著高于t0及t4(P<0.05)。七氟醚全程吸入组患者t1t3时间点上,SOD活性显著低于t0及t4(P<0.05),MDA水平显著高于t0及t4(P<0.05)。七氟醚全程吸入组患者t1t4的cTnI水平显著低于丙泊酚组和丙泊酚+七氟醚组(P<0.05);t2t4的cTnI水平显著低于丙泊酚组和丙泊酚+七氟醚组(P<0.05);t2t4的CK-MB活性显著低于丙泊酚组和丙泊酚+七氟醚组(P<0.05);t1t4的CK-MB活性显著低于丙泊酚组和丙泊酚+七氟醚组(P<0.05);t1t3的SOD活性显著高于丙泊酚组和丙泊酚+七氟醚组(P<0.05),MDA水平显著低于丙泊酚组和丙泊酚+七氟醚组(P<0.05)。七氟醚全程吸入组患者的心脏自主复跳率显著高于丙泊酚组和丙泊酚+七氟醚组(P<0.05),而气管导管拔除时间、心肌收缩力评分、心脏不良事件发生率及重症监护室停留时间显著低于丙泊酚组和丙泊酚+七氟醚组(P<0.05)。结论七氟醚全程吸入麻醉可显著减轻瓣膜置换术患者的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从而具有一定的心肌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通过分析不同麻醉方式对老年患者术中Th1/Th2平衡的影响,指导老年患者围术期麻醉方式的选择。方法选择30例择期行腹腔镜胆囊切除的老年患者,随机分为七氟醚麻醉组(1组,术中吸入七氟醚)与丙泊酚麻醉组(2组,术中TCI输注丙泊酚)。术中监测无创血压、心率以及呼末CO2分压,BIS监测麻醉深度(BIS值维持在50~60)。不同时间(诱导前T0、诱导后T1、术中T2、术后T3)采集患者外周静脉血检测Th1细胞与Th2细胞以及血浆皮质醇的水平。结果无创血压、心率以及呼末CO2分压在二组患者中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组患者在T3时间点外周血Th1细胞的比例明显高于2组,二组患者各时间点Th2细胞的比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3时间点二组患者Th1/Th2的比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与2组相比1组患者T3时间点血浆皮质醇的水平明显降低。结论与七氟醚相比,丙泊酚能够促进Th细胞向Th1细胞细胞分化并减少手术引起的应激反应,对围术期老年患者具有免疫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丙泊酚联合瑞芬太尼全凭静脉麻醉用于脊柱侧弯矫形术时,术中唤醒试验时继续持续小剂量瑞芬太尼靶控输注能否改善术中唤醒质量.方法 择期脊柱侧弯后路矫形手术患者4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开始唤醒试验时停用丙泊酚和瑞芬太尼,n=20)和小剂量瑞芬太尼组(开始唤醒试验时停用丙泊酚但继续小剂量靶控输注瑞芬太尼,n=20).记录2组患者开始唤醒试验时(T0)、遵指令活动手时(T1)、遵指令活动脚时(T2)的丙泊酚和瑞芬太尼效应室浓度及总用量,并观察唤醒时间及唤醒质量.结果 对照组患者T0至T1时间间隔为(10.28±3.46)min,T0至T2时间间隔为(11.72±5.70)min;小剂量瑞芬太尼组T0至T1时间间隔为(11.15±3.91)min,T0至T2时间间隔为(11.92±3.57)min,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对照组唤醒试验质量评分为1.89±0.63,小剂量瑞芬太尼组为1.34±0.63,实验组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丙泊酚联合瑞芬太尼全凭静脉麻醉用于脊柱侧弯矫形术时,术中唤醒试验时继续持续小剂量瑞芬太尼靶控输注可以显著改善唤醒质量,且不延长唤醒时间.  相似文献   

10.
陈序  黄秋兰 《广西医学》2012,34(11):1463-1465
目的比较丙泊酚、瑞芬太尼靶控、七氟醚及其静吸复合麻醉3者在妇科腹腔镜手术中全身麻醉的效果。方法行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75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3组,每组25例,吸入组:七氟醚吸入维持麻醉;静脉组:丙泊酚/瑞芬太尼靶控输注麻醉;静吸组:丙泊酚、瑞芬太尼靶控输注联合七氟醚吸入麻醉。记录患者睁眼时间、气管拔管和定向力恢复时间、苏醒后不良反应。结果 (1)3组患者睁眼时间、拔管时间及定向力恢复时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3组患者寒战、躁动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静吸组恶心呕吐1例;吸入组恶心呕吐6例、肠胀气3例,静脉组无明显不良反应,3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4.0%、36.0%、0,吸入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高于静吸组、静脉组(P<0.05)。3组均无术中知晓、呼吸抑制、舌根后坠发生。结论无论是丙泊酚、瑞芬太尼靶控输注麻醉,七氟醚吸入维持麻醉,还是七氟醚联合丙泊酚、瑞芬太尼静吸复合麻醉,患者都可以快速复苏、拔管,但七氟醚有恶心呕吐不良反应,单纯吸入七氟醚维持麻醉应慎用于胃肠道手术。  相似文献   

11.
目的:评估使用0.4 μg/(kg·h)剂量的右美托咪啶复合七氟醚麻醉对儿童脊柱侧弯矫形术唤醒试验的影响。方法: 采用前瞻性、双盲、随机对照研究,选择60例符合入选标准拟在全身麻醉下行脊柱侧弯后路矫形术且术中需作唤醒试验的儿童患者为观察对象,美国麻醉医师协会(American Society of Anesthesiologist, ASA) 分级Ⅰ~Ⅱ,年龄5~16岁。将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右美托咪啶组,RD组,n=30)和对照组(R组,n=30),两组均用咪达唑仑、丙泊酚、舒芬太尼和顺阿曲库铵麻醉诱导,采用吸入七氟醚和持续泵注瑞芬太尼维持麻醉。在气管导管置入后,试验组以0.4 μg/(kg·h)的速度持续静脉输注右美托咪啶,对照组以同样的速度输注等量生理盐水。在实施唤醒试验前的手术期间,维持脑电双频指数(bispectral index,BIS)在40~60,平均动脉压(mean arterial pressure, MAP)≥ 60 mmHg;维持中心静脉压(central venous pressure, CVP)在手术前水平,上下不超过2 mmH2O。记录两组在入室第10分时、唤醒试验开始(停药即刻)时至唤醒成功期间的每5 min有创收缩压(systolic blood pressure, SBP)、舒张压(diastolic blood pressure, DBP)、平均动脉压、心率(heart rate,HR)、BIS值以及唤醒试验的历时时间、唤醒质量、镇静评分及术中使用麻黄碱和阿托品的总量,记录术中知晓情况。结果: 试验组的入室HR和MAP与唤醒时HR和MAP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974,P=0.340;t = -1.449,P=0.161),而对照组的入室HR和MAP与唤醒时HR和MAP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106,P=0.044;t=-2.352,P=0.026)。唤醒试验期间每5 min两组心率比较,试验组在各时点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在唤醒试验中的镇静评分和停药至成功唤醒时间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986,P=0.052;t=0.392,P=0.697),唤醒质量评分试验组明显优于对照组(R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098,P=0.041)。术后随访,试验组无术中知晓病例,对照组有4例发生术中知晓。 结论: 使用0.4 μg/(kg·h)剂量的右美托咪啶复合七氟醚麻醉用于儿童脊柱侧弯矫形术,能减轻唤醒试验期间血流动力学应激反应,提高唤醒质量,减低术中知晓发生率,不延长唤醒时间,有效提高手术安全系数。  相似文献   

12.
目的:比较丙泊酚联合七氟醚麻醉与丙泊酚全凭静脉麻醉对小儿腹股沟斜疝术中麻醉药用量、血流动力学、呼吸节律、脑电双频指数( BIS)及苏醒时间的影响,优选麻醉方法。方法2~6岁行腹股沟斜疝手术患儿40例, ASAⅠ~Ⅱ级,分为联合用药组(丙泊酚联合七氟醚, C组)和丙泊酚组( P组)。 C组:7%七氟醚吸入诱导,1.5%~2.5%七氟醚和泵注70~100μg· kg﹣1· min﹣1丙泊酚维持麻醉。 P组:丙泊酚2~2.5 mg/kg诱导,泵注丙泊酚100~160μg· kg﹣1· min﹣1维持麻醉。2组持续输注瑞芬太尼0.25μg· kg﹣1· min﹣1镇痛。记录2组诱导前(T0)、诱导后2 min(T1)、插喉罩即刻(T2)、手术切皮(T3)、术中20 min(T4)、手术结束(T5)时的平均动脉压( MAP)、心率( HR)、脉搏氧饱和度( SpO2)、呼吸频率( RR)、BIS值,术后苏醒时间、麻醉并发症及丙泊酚用量。结果与T0时比较,T1~T5时C组、P组患者MAP、HR、BIS值明显降低(P<0.05);与P组比较,T1~T5时C组具有更低的MAP、HR、BIS值和较快的RR(P<0.05);T1时P组患者SpO2明显下降(P<0.05)。术后苏醒时间、麻醉并发症2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C组丙泊酚用药量较P组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丙泊酚联合七氟醚静吸复合麻醉血流动力学指数、BIS 数值和SpO2更为合理,是一种可用于小儿腹股沟斜疝手术较好的麻醉方法。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应用七氟醚或丙泊酚麻醉对肝部分切除术肝癌患者围手术期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浙江省肿瘤医院肝胆外科手术治疗的76例原发性肝癌患者,随机分为七氟醚吸入麻醉组和丙泊酚静脉麻醉组,每组38例,比较2组患者围手术期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及IL-6的变化及差异。结果 2组患者血清IL-6在术后及术后1 d均较麻醉前升高,丙泊酚组术后3 d恢复至麻醉前水平,七氟醚组术后3 d仍高于麻醉前水平,且丙泊酚组血清IL-6在术后各时间点均低于七氟醚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于术后、术后1 d外周血CD3^+、CD4^+、CD4^+/CD8^+均较麻醉前明显降低(P〈0.05),且七氟醚组低于丙泊酚组(P〈0.05),上述指标在2组患者均于术后3 d时恢复至麻醉前水平(P〉0.05)。结论丙泊酚静脉麻醉较七氟醚吸入麻醉可在一定程度上减少手术对肝癌患者机体造成的应激反应,且其对T淋巴细胞亚群的抑制程度轻。  相似文献   

14.
异丙酚、芬太尼及瑞芬太尼在无痛人工流产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比较单独使用异丙酚、异丙酚联合芬太尼以及异丙酚联合瑞芬太尼在无痛人工流产中的麻醉效果、麻醉深度、苏醒时间、异丙酚用量以及对患者术中呼吸、循环的影响。方法 180例拟行无痛人工流产术的患者随机分为异丙酚组、异丙酚联合芬太尼组和异丙酚联合瑞芬太尼组,每组60例。异丙酚组异丙酚血浆靶浓度为8.0 mg.L-1;异丙酚联合芬太尼组输注异丙酚前静脉注射芬太尼1.0μg.kg-1,异丙酚血浆靶控浓度为5.5 mg.L-1;异丙酚联合瑞芬太尼组静脉注射1.0μg.kg-1瑞芬太尼后,异丙酚血浆靶控浓度为5.5 mg.L-1。监测给药时(T1)、术中(T2)、呼之睁眼时(T3)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脉搏血氧饱和度(SpO2)及脑电双频指数(BIS)值的变化,记录异丙酚的总剂量及患者诱导、唤醒时间,并对3组镇痛效果进行评估。结果给药后,3组患者MAP均有下降,与异丙酚联合瑞芬太尼组相比,异丙酚组术中(T2)血压下降更加明显(P<0.05),而与异丙酚联合芬太尼组比较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其他2组相比,异丙酚组在呼之睁眼时(T3)的心率明显较快(P<0.05),而在术中(T2)时的心率,异丙酚联合瑞芬太尼组明显低于异丙酚组(P<0.05),3组之间,术前、术中、术后SpO2比较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患者给药后BIS值均明显下降,T2异丙酚联合瑞芬太尼组BIS值稍高于异丙酚组(P<0.05),但与异丙酚联合芬太尼组相比,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异丙酚组诱导时间明显短于异丙酚联合芬太尼组和异丙酚联合瑞芬太尼组(P<0.05);而异丙酚联合芬太尼组诱导时间与异丙酚联合瑞芬太尼组比较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异丙酚联合瑞芬太尼组唤醒时间明显短于异丙酚组和异丙酚联合芬太尼组(P<0.05),而异丙酚组与异丙酚联合芬太尼组唤醒时间比较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异丙酚组异丙酚用药总量明显大于异丙酚联合芬太尼组和异丙酚联合瑞芬太尼组(P<0.05);而异丙酚联合芬太尼组与异丙酚联合瑞芬太尼组比较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手术时间比较差别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异丙酚联合芬太尼组和异丙酚联合瑞芬太尼组术中镇痛效果明显优于异丙酚组(P<0.05);而异丙酚联合芬太尼组和异丙酚联合瑞芬太尼组镇痛效果比较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无痛人工流产中,异丙酚联合芬太尼或者瑞芬太尼镇痛效果好,可以减少异丙酚用药量,且异丙酚联合瑞芬太尼可以缩短患者唤醒时间。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右旋美托咪定(Dex)减少丙泊酚和芬太尼的用量、抑制气管插管和拔管的应激反应以及对麻醉恢复期的影响.方法:选择24例择期手术全麻患者(ASAⅠ~Ⅱ级),将患者随机分成Dex组和对照组,每组各12例.全麻诱导前30 min Dex组以1 μg·kg-1Dex稀释成10 mL、对照组以生理盐水分别静脉泵注10 m...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靶控输注丙泊酚复合吸入N2O在脊柱矫形术中唤醒试验的可行性。方法:20例在静吸复合全麻下施行脊柱侧弯矫形术患者。术前肌注阿托品和苯巴比妥钠,诱导用咪达唑仑、芬太尼、丙泊酚、罗库溴铵,采用经口明视快速气管内插管,麻醉机控制呼吸,麻醉维持为丙泊酚靶控输注,设定血浆靶浓度2~3μg/m l,辅助吸入笑气N2O(N2O:O2=1∶1),间断注入罗库溴铵。唤醒前20m in停止罗库溴铵。术中观察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心电图(ECG)、脑电双频谱指数(B IS)、唤醒时间(T)及术后对术中唤醒有无不良记忆。结果:所有患者均在要求时间苏醒,唤醒开始时B IS值由术中的50~60上升到75时意识逐渐恢复,B IS值达90时清醒并能按指令反应,唤醒时间为8.2±3.6m in,19例苏醒质量为Ⅰ级,1例为Ⅱ级,术中MAP、HR在唤醒时都有一定程度的上升,但能维持血流动力学稳定,ECG观察无心率失常,术后无不良反应。结论:在脊柱矫形术中采用靶控输注丙泊酚复合吸入N2O进行术中唤醒是安全可行的,且B IS值对术中清醒状态的判断有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丙泊酚中长链脂肪乳在婴幼儿麻醉中的应用效果,并评价其对血流动力学、苏醒期质量以及肝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行择期手术的1个月至3岁患儿50例,ASAⅠ~Ⅱ级,随机分为丙泊酚中长链脂肪乳组(M组)和七氟烷组(S组),每组25例,M组和S组分别以丙泊酚中长链脂肪乳和七氟烷行麻醉诱导和维持。观察麻醉诱导前(T0)、气管插管时(T1)、术毕(T2)、拔管即刻(T3)的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记录停药至自主呼吸恢复时间,自主呼吸恢复至拔管时间,同时记录患儿苏醒期躁动及恶心呕吐的情况;在术前、术毕和术后24 h抽取静脉血2 mL,测定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含量。结果:与T0相比,2组T1时刻的HR、MAP均显著降低(P<0.05);M组自主呼吸恢复至拔管的时间显著短于S组(P<0.01);M组躁动及恶心呕吐发生率显著少于S组(P<0.05~P<0.01);2组术毕及术后24 h ALT及AST与术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丙泊酚中长链脂肪乳可安全用于婴幼儿麻醉,具有苏醒期躁动及恶心呕吐发生率低等优点,且短时间内手术使用并不影响肝功能。  相似文献   

18.
周维德  音樱  方才 《安徽医学》2011,(10):1707-1709
目的观察不使用肌松药的情况下七氟烷复合瑞芬太尼诱导行气管插管的插管效果以及对血流动力学的影响,评价其可行性。方法择期全麻手术患者50例,ASAⅠ或Ⅱ级,年龄20~60岁,体质量45~75 kg,随机分为两组,每组25例:七氟烷复合瑞芬太尼组(S组)和对照组(C组)。麻醉诱导:S组:调节七氟烷挥发罐刻度致8%,氧流量6 L/min,指导患者肺活量法面罩吸入七氟烷,待患者睫毛反射消失时,静脉缓慢注射瑞芬太尼1.5μg.kg-1,注射时间不小于1 min。注射完毕60 s后,关闭七氟烷挥发罐,气管插管后行机械通气。C组:丙泊酚2.0μg.kg-1,瑞芬太尼1.0μg.kg-1,罗库溴铵0.6 mg.kg-1,麻醉诱导后行气管插管机械通气。于诱导前、睫毛反射消失时、气管插管前即刻以及气管插管后的即刻、1 min、3 min和5 min,分别记录MAP、HR、SpO2和BIS值;采用Helbo-Hansen评分系统评价气管插管条件。结果所有患者均完成气管插管,气管插管成功率为100%,两组间满意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在诱导后MAP和HR均下降;与气管插管前即刻比较,两组气管插管后即刻MAP有所上升(P〈0.05),而HR变化无统计学意义。两组气管插管前、后BIS值维持于40~60,各时点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七氟烷复合瑞芬太尼能提供良好的气管插管条件,且血流动力学较平稳,适用于患者无肌松药条件下气管插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