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经考证,认为中药石南藤应是胡椒属植物Piperwallichii等几种植物。风藤是海风藤:石南不是石南藤:络石藤也不是石南藤。石南藤有南藤、丁公藤、丁公寄、丁父、风藤等系列异名。  相似文献   

2.
牛膝类中药的本草历史考证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相似文献   

3.
查阅、整理本草古籍和近现代文献,对川贝母进行本草考证,并梳理其药用历史的变化,然后对其性状鉴别、显微鉴别、理化鉴别、分子鉴别等不同鉴别方法进行概述,总结川贝母不同鉴别方法和适用范围。结果发现,川贝母在明代以前本草著作中均未区分,自明代起川贝母被单列;在鉴别方法方面,性状鉴别仅能鉴别完整药材,显微鉴别适用于药材和粉末制品,理化鉴别、分子鉴别适用于药材、粉末制品和中成药等,其中理化鉴别既可定性鉴别掺伪情况又可定量测定掺伪比例,但分子鉴别在掺伪情况下具有局限性。  相似文献   

4.
菝葜,始载于《名医别录》,又名金刚藤(湖北)、金刚蔸(广西)、金刚刺(广西)、金刚鞭(浙江)、萆薢(四川)、铁菱角(江西)、红土茯苓(贵州)等。味甘,微苦涩,性平,归肝肾经。功能祛风利湿,解毒散瘀。用于筋骨酸痛、小便淋漓、带下量多,疔疮肿毒[1]。菝葜是三金片、血尿胶囊、金刚藤糖浆(胶囊)及撒尔沙提取物的重要原料,为了正本清源,对菝葜药材进行本草考证及原植物来源调查。1古本草考查参考《本草图经》[2]、《本草纲目》[3]、《植物名实图考》[4]等古本草附图及描述,不能确定菝葜Smilaxchina L.就是菝葜药材的唯一植物来源,从古本草对本品种…  相似文献   

5.
羚羊角入药始载于《神农本草经》。具有平肝息风,清热解毒,镇痉明目等功能。用于眩晕、头痛、热病、痉搐,目医内障等症,功效卓著,为历代医家所赏用。在古代方书中,使用羚羊角的方剂很多,说明羚羊角在古代是常用药物。但近代羚角药源很少,价格昂贵,已成为比较稀有的名贵药材,因而临床处方,受到了一定限制。笔者根据有关史料以及历代诸家本草的记载,认为这种情况是由于羚羊角的来源古今有异所致。现代所用的羚羊角,色黄白如蜡,长约25~40cm,中下部有10~20个棱节。其原动物  相似文献   

6.
由于山慈菇的记载较混乱,品种较多,混淆使用明显,本文从本草考证方面,对真、伪品鉴别,供临床医师正确运用。  相似文献   

7.
鸭跖草的本草考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鸭跖草的本草考证袁加才,李爱华,宋娟(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210029连云港中药学校实习生)关键词鸭跖草,考证鸭跖草为鸭草科植物鸭跖草(CommelinaCommunisL.)全草。临床较为常用,主要具有行水、清热、凉血、解毒之功,治疗水肿、小便不...  相似文献   

8.
9.
目的对长泰砂仁的品种进行本草考证及其生药鉴别。方法从本草考证、基源鉴别、性状鉴别、显微鉴别和理化鉴别等几方面来确定长泰砂仁的品种问题。结果长泰砂仁与阳春砂仁具有同一性,即是同一物种。结论长泰砂仁与阳春砂仁的化学成分含量略有差异,但主要特征成分相似,均符合国家药典规定。  相似文献   

10.
11.
《滇南本草》所载地丁的本草考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云南地区本草专著《滇南本草》为依据,对云南不同品种地丁的名称不来源,分布、性味、功效等进行了考证。  相似文献   

12.
柴胡本草考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历史考证,银柴胡实为北柴胡,明代石竹科银柴胡伪充伞形银州柴胡,至现代讹用为正品。揭示对伪品、习用品、代用品一定要严格区分,药名规范、避免以讹传讹,弄假成真。  相似文献   

13.
通过对木瓜的本草学研究,表明历代本草文献中所记载木瓜及相似口与现代基本一致,驻基源仅蔷薇科植物贴梗海棠Chaenomeles speciosa(Swet)Nakai1种为正品。  相似文献   

14.
15.
对猕猴桃的植物名称、植物品种、不同药用部位的性味、功效主治、用法用量与产地等作了较详细的本草学考证。  相似文献   

16.
目的:通过对水芹的本草学研究,考证其基源及药用品种,方法:查阅有关历代文献,实地考察和应用现代科学技术对水芹的化学成分和药理作用等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历代本草文献中所记载水芹的生长特征及其功能主治与现代研究结果基本一致.结论:水芹基源仅伞形科水芹属植物水芹Oenanthe javanica(B1.)DC,为药用正品.  相似文献   

17.
野木瓜本草考证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经考证,认为古代及现代文献收载的野木瓜原植物主要来源于木通科野木瓜属野木瓜Stauntonia chinensis DC和那藤S.obovatifoliola Hayata subsp urophylta,两者在形态上极为相似,使用时应注意鉴别。  相似文献   

18.
从枸杞子的名称演化、植物来源、产地、药性、功效主治等方面进行了本草学考证,并与近现代中药书籍记载进行了比较,为枸杞子的深入研究及合理开发利用提供了资料。  相似文献   

19.
子秋季果实成熟时采 ,去杂质晒干 ,捣刺药用 ,另《本草纲目》中说明了苍耳蠹虫的采收加工方式。6 小结与讨论由上述可知 ,苍耳的古籍别名虽然众多 ,但并未流传成常用名。唐代《千金方·食治》是最先使用的药材名“苍耳”或“苍耳子” ,该名沿用至今 ,成为正名。古人药用苍耳与现代苍耳XanthiumsibiricumPatrinexWidder)是相一致的。历代本草中记载了苍耳茎叶、苍耳根、苍耳花、苍耳蠹虫、苍耳子油[2 6 ] 的药用价值 ,并指出对苍耳根、茎、叶的采收加工炮制需严格掌握 ,应值得重视予以充分利用 ,从而扩大用…  相似文献   

20.
研究通过主流本草调研,梳理瞿麦的药名、来源、性味归经、功用几方面的历史沿革。基于历史文献记载,包括《本草纲目》在内的本草书籍详细记载了瞿麦穗及叶分别有不同的治疗作用,入药应以地上部分更为合理。本草文献分别根植于“法于阴阳,合于术数”及“取类比象”的哲学思想,分析详述了瞿麦在夏、秋二季采收更契合其临床疗效的发挥。现代临床很少用到瞿麦疗痈肿、止霍乱等本草文献中记载的作用,该文为进一步开发和利用中药瞿麦提供理论依据,使其更好地应用于临床实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