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三维超声对胎儿畸形产前诊断价值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二维及三维超声对胎儿畸形的产前诊断价值。方法用二维及三维彩超对中晚期妊娠胎儿进行产前筛查并对两者结果进行比较。结果2008年5月~2009年3月在我院进行胎儿二维及三维彩超产前筛查共1402例。经二维超声检出胎儿畸形43例(3.07%),漏诊13例(0.92%)。经三维超声检出胎儿畸形53例(3.78%),漏诊3例(0.21%)。结论三维超声对胎儿畸形的检出率较高,是有效的产前筛查方法。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实时三维超声对胎儿畸形的产前诊断价值。方法:用二维及实时三维超声对中晚期妊娠胎儿进行产前筛查,并比较两者超声诊断与产后诊断的符合率。结果:本组对5 103例胎儿检查中,共有畸形胎儿34例。经二维超声检出胎儿畸形29例(85.29%),漏诊5例(14.70%)。经三维超声检出胎儿畸形28例(82.35%),漏诊6例(17.65%)。两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胎儿畸形产前诊断中,二维超声与实时三维超声诊断率基本相同,但实时三维超声图像逼真直观,可做为二维超声空间信息补充。  相似文献   

3.
金小珠 《中国医疗前沿》2012,(24):59+9-59,9
目的探讨三维彩色多普勒超声成像在诊断胎儿畸形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分析57例合并有胎儿畸形的孕妇,均进行二维、三维超声检查,比较两种检查方法在先天性胎儿畸形诊断中的畸形检出率。结果本组新生儿或引产检查共有57例胎儿畸形,实际出现畸形60处,三维超声检出57处,漏诊3例,畸形检出率为95.0%(57/60),二维超声检出率为80.0%(48/60);二维与三维超声检出率比较(χ2=6.17,P〈0.05)。结论与二维超声相比,三维超声直观立体感强,能够直观地反映胎儿体表结构、立体形态及相互间的位置关系.实时观察宫内胎儿各个器官发育情况.且方法简单.准确性高.对临床具有重要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4.
目的对产前二维、三维超声诊断胎儿畸形的临床价值进行探讨分析,进一步起到指导今后胎儿畸形检测的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1月—2014年1月在浙江省绍兴市上虞妇幼保健院进行检查的9456例妊娠12-38周孕妇,首先进行常规二维超声检查、记录,疑似胎儿发育异常者行三维成像,采集胎儿立体、运动图像。结果经引产或出生后证实各种畸形共146例,发生率为1.54%(146/9456),二维超声检出率为83.56%(122/146),低于三维超声的95.89%(142/146)(P〈0.05,χ^2=12.037),三维超声检查漏诊6例,漏诊率为4.11%(4/146),胎儿畸形累计所有系统,如中枢神经系统、心血管系统、泌尿系统、消化道系统等,其中心血管系统所占比例最高,占17.8%(26/146),其次是泌尿生殖系统16.4%(24/146)、中枢神经系统15.8%(23/146)。结论产前超声检查是诊断先天性胎儿畸形的主要手段,具有重要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5.
实时三维超声与二维超声在检查胎儿畸形中的作用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初探目前胎儿实时三维超声与二维超声在检查胎儿畸形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2173例孕龄7~40周的胎儿进行实时三维超声与二维超声检查,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2173例中2139例实时三维超声检查重建面部图像较满意,占98.43%(2139/2173)。胎儿内脏异常图二维超声检查做出诊断46例占2.1%(46/2173)。50例2.3%(50/2139)胎儿体表畸形三维做出明确诊断,二维超声48例2.2%(48/2139),无明显差异(P0.05),仅有1例胎儿左耳廓畸形,产前实时三维超声与二维超声均未能做出诊断。【结论】胎儿实时三维超声检查图像,直观立体感强,能实时反映胎儿的体表结构及实时动态声像,弥补二维超声立体空间不足,在检查胎儿畸形中有极高的价值,与二维超声相结合,可在检查胎儿畸形中体现出更高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实时三维超声与二维超声检查产前胎儿畸形的临床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1673位孕妇的产前超声检查.结果 检出35例胎儿畸形中,实时三维超声的检出率为98%,二维超声占94%.结论 产前三维超声诊断胎儿畸形,对预后的判断及优生优育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实时三维超声与二维超声检查产前胎儿畸形的临床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1673位孕妇的产前超声检查.结果 检出35例胎儿畸形中,实时三维超声的检出率为98%,二维超声占94%.结论 产前三维超声诊断胎儿畸形,对预后的判断及优生优育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实时三维超声表面成像模式及透明成像模式技术联合应用在诊断胎儿畸形方面的应用价值。方法对658例妊娠16~38周的孕妇进行二维超声检查后,再进行三维超声检查。成像模式包括表面成像、透明成像。畸形病例存储3~5幅图像。将结果与引产或出生后的结果比较,采用四格表运算法分别进行计算实时三维超声及二维超声诊断的敏感性、特异性、准确性。得出两种诊断结果的诊断符合率。结果本组对658例胎儿检查中,共有畸形胎儿19例。其中单部位畸形11例,多部位畸形10例,共有畸形30处。二维超声对病变部位判断正确者18处(70.0%),漏诊9处,漏诊率30.0%。三维超声对病变部位判断正确者27处(90.0%),漏诊3处,漏诊率10.0%。30处胎儿体表畸形的二维、三维超声诊断情况对比其中实时三维超声正确诊断胎儿畸形17例,假阴性2例,其敏感性、特异性、准确性分别为89.4%、100%、99.7%。二维超声正确诊断胎儿畸形13例,假阴性6例,其敏感性、特异性、准确性分别68.4%、99.3%、97.1%。结论实时三维超声较二维超声相比可以提供更多的诊断信息,可提高胎儿畸形的确诊率,是产前检查胎儿畸形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四维彩色多普勒超声在晚期妊娠检查中的应用价值。方法以2012年4月—2014年4月期间在我院接受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的746例晚期妊娠妇女及其胎儿为研究对象,分别对孕妇进行二维检查和四维检查,对比两种检查方式的检出率。结果胎儿实际畸形部位有32处,四维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出30处,检出率为93.75%;二维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出25处,检出率为78.1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二维彩色多普勒超声分别漏诊头面部畸形和脊柱畸形各2处,四肢畸形3处;四维彩色多普勒超声分别漏诊脊柱畸形和四肢畸形各1处。结论四维彩色多普勒超声可提高产前胎儿畸形检出率,可作为胎儿产前检畸形检查的主要手段。  相似文献   

10.
背景 产前超声诊断胎儿先天性心脏畸形(CHD)的复杂程度及是否合并心外畸形对胎儿预后有重要影响,超声时间-空间关联成像(STIC)技术对胎儿心脏检查有较好诊断准确性,但关于超声新技术辅助二维超声检查中胎儿预后的研究却鲜见报道。目的 探讨超声STIC技术及三维超声在胎儿CHD及心外畸形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2015年3月-2017年11月北京大学民航临床医学院共有7 707例孕妇行孕中晚期产前常规二维超声检查,共检出32例CHD胎儿,运用超声STIC及三维超声进行超声容积数据的采集及分析,并与新生儿超声心动图或病理解剖结果进行比较,分析胎儿CHD及其合并的心外畸形类型与临床预后。结果 CHD胎儿的检出率为0.4%(32/7 707);心脏有1处畸形合并心外畸形胎儿的检出率为13.3%(2/15),与心脏有2处及以上畸形合并心外畸形胎儿的检出率〔35.3%(6/17)〕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229)。32例CHD胎儿中存活14例,心脏有1处畸形胎儿的存活率为86.7%(13/15),高于心脏有2处及以上畸形胎儿的存活率〔5.9%(1/17)〕(P<0.05)。CHD合并心外畸形胎儿的存活率为12.5%(1/8),与CHD不合并心外畸形胎儿的存活率〔54.2%(13/24)〕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产前超声STIC及三维超声结果均与病理解剖结果一致。在1例胎儿心脏多发畸形的病例中,二维超声显示似有肺静脉异位引流,超声STIC显示胎儿心脏存在完全性肺静脉异位引流。结论 发生2处及以上心脏畸形胎儿与仅发生1处心脏畸形合并心外畸形胎儿的检出率间无明显差异,发生2处及以上心脏畸形的胎儿存活率更低。应用三维超声及超声STIC可更全面、立体显示胎儿CHD及其合并的心外畸形,结合常规二维超声检查,可为临床决策提供更准确的超声检查依据。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三维超声成像在产前胎儿畸形诊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4年1月在我院进行产前超声检查的孕妇112例,均采用VOLUSON 730妇产彩色多普勒超声成像仪分别行二维、三维容积探头进行超声检查,观察胎儿体表及体内结构,随访产后及引产结果,并比较两种检查结果准确率。结果 112名孕妇共孕有114名胎儿,经随访确诊体表畸形共64处,体内畸形共51处。三维超声检查胎儿体表畸形检出率92.2%高于二维超声检查73.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维超声检查胎儿体内畸形检出率90.2%与二维超声84.3%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三维超声胎儿畸形总检出率91.3%高于二维超声78.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三维超声成像对产前胎儿畸形诊出率高,图像清晰,能为胎检、产检提供更准确的信息,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陕西医学杂志》2016,(7):829-831
目的:探讨产前超声检查胎儿肢体畸形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选择产前超声检查孕妇9738例,超声诊断为胎儿肢体畸形者37例,引产或出生后发现漏诊9例,无误诊病例。统计胎儿肢体畸形检出率、漏诊率及畸形率等,记录胎儿肢体畸形检出类型及影像学表现,比较不同孕周产前超声肢体畸形的检出情况。结果:超声诊断符合率80.43%。9738例产前超声诊断检查孕妇,发现胎儿肢体畸形共37例,畸形检出率0.38%。所有胎儿畸形经引产后或出生后X线证实,漏诊9例,漏诊率0.09%,其漏诊病例占所有畸形病例19.57%。9738例胎儿共证实畸形46例,畸形率0.47%。共诊断出胎儿肢体畸形46例,主要包括马蹄内翻足、四肢短小畸形、缺指(趾)畸形、桡骨发育不全或缺如畸形、肢体远端缺如畸形及手姿势异常等几大类,漏诊包括马蹄内翻足、缺指(趾)畸形、桡骨发育不全或缺如畸形、手姿势异常及先天性多发性关节挛缩等。孕20~24周和孕25~29周产前超声胎儿肢体畸形检出率分别为92.86%和94.12%,高于孕15~19周(75.00%)和孕30~34周(45.45%)的产前超声胎儿肢体畸形检出率;组间两两比较,孕30`34周的产前超声胎儿肢体畸形检出率明显低于孕20~24周和孕25~29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产前超声诊断胎儿肢体畸形可以有效减少缺陷儿的出生;应该熟悉掌握胎儿肢体畸形的产前超声图像特征,二维、三维超声检查相结合,提高胎儿肢体畸形检出率,减少漏诊病例,提高围产儿的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实时三维超声与二维超声检查产前胎儿畸形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673位孕妇的产前超声检查结果.结果:在检出的35例胎儿畸形孕妇中,实时三维超声的检出率为98%,二维超声占94%.结论:产前三维超声诊断胎儿畸形,对于预后的判断及优生优育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探讨三维及二维超声成像联合对胎儿畸形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笔者所在医院2009年1月~2010年12月经联合三维及二维超声成像检出的82例畸形胎儿,并与单纯二维超声的诊断结果进行比较。结果二维超声诊断符合率75.2%,明显低于三维及二维联合超声诊断符合率96.0%;二维超声疑诊率及漏诊率(19.2%、5.6%)均高于三维及二维联合超声的疑诊率及漏诊率(2.4%、1.6%)。结论二维及三维超声检查均有独特优势,两者联合,互相补充,提高了产前对胎儿畸形的诊断水平,在产前胎儿畸形诊断中起着无可代替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严富天  李晓莉  岳敏 《四川医学》2014,(9):1232-1234
目的 研究实时三维超声在产前胎儿畸形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2012年3月至2014年3月我院接诊的2400例孕妇进行调查研究,分别采用二维超声和实时三维超声对产妇进行产前胎检,记录两种筛查方法的诊断结果。并对产妇进行调查随访,从而判断两种方法的诊断的正确率。结果 在对孕产妇进行产前胎儿畸形的筛查过程中,调查发现2400例孕妇,共分娩2412例胎儿,其中单胎2388例,双胎12例。根据随访调查结果,证实胎儿中共有畸形部位130处,并与产前的二维和实时三维超声对胎儿的筛查结果进行比较分析。在产前诊断中,分别采用二维超声和实时三维超声对两组患者进行检查分析,检查显示实时三维超声对体表畸形的诊断的正确率(90.0%)明显高于二维超声的诊断正确率(72.5%),两种方法诊断正确率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Х^2=8.0410,P=0.0046)。结论 实时三维超声在产前胎儿畸形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较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胎儿唇腭裂畸形的二维及三维超声诊断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胎儿唇腭裂畸形的声像图特征及最佳检查时间,以提高唇腭裂的产前超声诊断率。方法采用二维及三维超声对孕20周以上胎儿进行产科常规检查,重点观察胎儿颜面部结构。结果8000名孕妇,筛出胎儿唇腭裂13例,漏诊1例,检出率为92.31%。结论孕22~32周为超声检查胎儿唇腭裂最佳时机,二维及三维超声为产前诊断胎儿唇腭裂畸形的主要手段。  相似文献   

17.
胡怡  李佳  刘虹  张立  张研  杜彬 《宁夏医学杂志》2009,31(9):847-848
目的探讨三维(3D)和实时动态三维(4D)成像在产前胎儿常规检查中对筛查胎儿畸形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应用二维超声(2D)和31)/4D成像技术对9890例孕产妇行产前检查,并观察胎儿发育情况。结果9890例孕妇产前常规检查中,检出胎儿畸形43例,漏诊3例,其中肢体畸形3例、神经系统畸形17例、颈部水囊瘤4例、肠道畸形3例、唇腭裂2例,单脐动脉3例、脐带囊肿1例,腹裂2例、脐膨出1例,泌尿系畸形4例。结论2D产前超声检查结合3D/4D成像技术可提高胎儿畸形的检出率。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在基层医院运用产前超声规范性标准切面对提高胎儿畸形检出率的重要性.方法:回顾2011年1月至2013年6月中孕期(20~28周)孕妇2 091例,对受检胎儿应用标准切面进行系统超声检查,并存储标准切面图像资料,跟踪随访并计算诊断符合率.结果:本组经引产或出生后证实的各种胎儿畸形62例,超声检出胎儿畸形53例,检出率85.5%(53/62),漏诊9例,漏诊率14.5%(9/62).结论:产前超声检查规范性标准切面可明显提高胎儿畸形检出率.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实时动态四维超声在胎儿畸形产前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3年6月来我院进行产前胎儿畸形诊断的孕妇50例,使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成甲组与乙组各25例。甲组妊娠胎儿进行动态四维超声检查,乙组妊娠胎儿使用二维超声进行检查,对2组患者的检查有效率进行对比分析。结果经过检查后发现,甲组妊娠胎儿中检查出胎儿畸形23例,漏诊2例,吻合率为92%;乙组妊娠胎儿中检查出胎儿畸形17例,漏诊8例,吻合率为68%,2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实时动态四维超声在胎儿畸形产前诊断过程中,诊断准确率较高,同时操作简单,可以在产科临床实践中进行大力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总结实时三维超声在胎儿体表畸形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应用实时三维与二维超声对8,025例胎儿进行产前检查,分析二维及三维超声提供的畸形部位、形态改变的准确性及直观性,并比较二者超声诊断与产后诊断的符合率。结果:(1)发现胎儿体表畸形45例66处,二维超声诊断与产后诊断相符的有51处(符合率77.27%),三维超声诊断60处(符合率90.91%),二者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2)实时三维超声可直观显示胎儿体表结构异常特征及各结构部位的关系与胎儿运动的立体图像,诊断准确率高。结论实时三维超声成像直观,能为胎儿体表畸形的诊断提供更丰富的信息,优于二维超声,是目前产前诊断的可靠技术手段,可在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