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脑出血患者头颅CT与预后的关系。方法选择我院2011年1月-2013年12月收治的122脑出血患者,分析其CT检查结果,分别对出血部位、出血量及是否破入脑室与预后的关系进行分析。结果122例患者中基底节区脑出血最多,为60例(49.2%),丘脑出血36例(29.5%),脑叶出血13例(10.7%),小脑出血6例(4.9%),脑干出血7例(5.7%),其中基底节区脑出血死亡16例(26.7%),丘脑出血死亡7例(19.4%),脑叶出血死亡5例(38.4%),小脑出血死亡2例(33.3%),脑干出血死亡5例(71.4%),脑干出血死亡比例最高(P50ml18例,死亡17例,死亡率最高,为94.4%。结论 CT检查方便、迅速,是检测高血压脑出血的主要手段,而出血部位、出血量及是否破入脑室系统是判断预后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2.
脑干出血是指非外伤性的中脑、脑桥和延髓出血。脑干出血一般认为症状凶险、临床病死率较高,约占脑出血的10%,随着CT和核磁共振(MRI)的临床应用,脑干出血诊断率明显提高,病死率相对下降,本文报告我院收治的22例脑干出血患者,现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老年急性脑出血患者的CT诊断特征,为临床诊治提供参考。方法选择我院于2012年7月至2013年10月间收治的70例老年急性脑出血患者为观察组,另外选择同时期我院66例老年非脑出血患者为对照组,对两组患者的脑CT诊断特征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老年急性脑出血患者主要出血部位包括基底节区、脑叶、丘脑、脑干、小脑,其中基底节区出血19例,占27.1%,脑叶出血15例,占21.4%,丘脑出血13例,占18.6%,脑干出血13例,占18.6%,小脑出血10例,占14.3%;死亡19例,其中基底节区出血5例,脑叶出血4例,小脑出血4例,脑干出血3例,丘脑出血3例,各出血部位病死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χ2=1.0616,P>0.05)。观察组有46例患者出现了中线位移,占65.7%,对照组仅3例患者出现了中线位移,占4.5%,观察组出现中线位移的比例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5.1475,P<0.01)。观察组70例患者中,无中线位移22例,死亡1例(病死率4.5%);中线位移15 mm者19例,死亡4例(病死率21.1%);中线位移65 mm者19例,死亡4例(病死率21.1%);中线位移610 mm者14例,死亡6例(病死率42.9%);中线位移>10 mm者15例,死亡8例(病死率53.3%);不同中线位移的患者间病死率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2.9883,P<0.01),位移越多病死率越高。观察组70例老年患者中死亡病例19例,病死率为27.1%;其中出血量<30 mL的患者病死率为7.7%(1/13),出血量3110 mm者14例,死亡6例(病死率42.9%);中线位移>10 mm者15例,死亡8例(病死率53.3%);不同中线位移的患者间病死率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2.9883,P<0.01),位移越多病死率越高。观察组70例老年患者中死亡病例19例,病死率为27.1%;其中出血量<30 mL的患者病死率为7.7%(1/13),出血量3160 mL的患者病死率为15%(3/20),出血量6160 mL的患者病死率为15%(3/20),出血量6180 mL的患者病死率为31.6%(6/19),出血量>80 mL的患者病死率为50%(9/18),不同出血量患者间病死率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9227,P<0.05),出血量越多病死率越高。结论 CT是诊断老年急性脑出血的良好手段,可为临床诊治提供有效的参考资料,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4.
王旭东  张均 《江苏医药》2012,38(2):237-238
脑出血是一种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疾病,在我国占所有脑卒中的20%-30%,病死率及致残率极高.脑出血后脑水肿是影响脑出血患者疗效及预后的重要因素,对脑出血后脑水肿的治疗已成为临床关注的热点之一.我们通过应用醒脑静注射液治疗脑出血患者,探讨醒脑静注射液对脑出血的疗效及脑水肿的影响.资料与方法1.一般资料2004年1月-2010年6月在我院急诊内科住院治疗的脑出血患者100例,均符合1996年全国脑血管病学术会议制定的诊断标准[1].分为治疗组50例,男20例,女30例,年龄35-82岁.其中基底节出血32例、脑干出血5例、脑叶出血7例、小脑出血6例.对照组50例,男22例,女28例,年龄38-80岁.其中基底节出血33例、脑干出血6例、脑叶出血6例、小脑出血5例.两组年龄、性别、出血部位均无显著性差异,具有可比性.  相似文献   

5.
颅内出血(ICH)占卒中的10%~15%,30 d的病死率为35%~52%,且半数的死亡患者发生在发病的前2天。一项涉及1 041例ICH患者的研究表明,50%为深部出血,35%为脑叶出血,10%为小脑出血,6%的出血患者发生在脑干。依据出血部位ICH 1年时病死率:51%为深部出血,57%为脑叶出血,42%为小脑出血,脑干出血为65%。本文就ICH的病因、治疗现状、治疗进展及展望予以综述。1 ICH的病因  相似文献   

6.
孙映川  黄梅 《现代医药卫生》2009,25(12):1882-1883
现将2005年1月~2008年10月在院收治的313例脑出血住院病人的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313例脑出血病人中男175例,女138例,女:男为1:1-3,均经颅脑CT证实;年龄28~84岁,其中28-40岁22例,占4.8%,40~60岁167例,占54.2%,60~84岁124例,占41%。其中基底节区出血171例,脑叶出血77例,脑桥出血36例,小脑出血19例,脑干出血10例,脑室系统出88例。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临床CT及磁共振成像(MRI)对原发性脑干出血的诊断价值。方法24例脑干出血患者第1次使用cT扫描,对无法确诊者再结合MRI诊断。结果24例患者经CT证实为脑干出血21例,另外3例患者经MRI检查证实为脑干出血。24例患者中,基本痊愈7例(29.2%),其中脑出血2例,桥脑出血5例;显效6例(25.0%),其中中脑出血1例,桥脑出血5例;有效1例(4.2%),为桥脑出血;治疗无效死亡10例(41.7%),其中中脑出血1例,桥脑出血7例,延脑出血2例。结论对于原发性脑干出血患者,应先进行CT颅脑扫描,CT扫描检查无法确诊的情况下,可结合MRI进行颅脑扫描检查,以提高脑干出血的诊断准确率。  相似文献   

8.
脑干出血约占脑出血的10%,绝大多数为脑桥出血,这类患者常表现为突发头痛、呕吐、眩晕、复视、交叉性瘫痪或偏瘫、四肢瘫痪等。大量出血(血肿5ml)者,血肿波及脑桥双侧基底和被盖部,患者立即昏迷、双侧瞳孔缩小如针尖样、呕吐咖啡色样胃内容物、中枢性高热、中枢性呼吸衰竭和四肢瘫痪,多于48h内死亡。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脑干出血的临床与预后。方法 :对 2 6例脑干出血患者的临床表现、影像学改变、治疗与预后分析。结果 :中脑出血 6例 ,桥脑出血 14例 ,中脑桥脑出血 3例 ,延髓出血 3例。其中昏迷 8例 ,嗜睡 4例 ,头昏头痛 15例 ,伴呕吐 13例 ,抽搐 6例 ,双瞳孔针尖样大 6例 ,周围性面瘫 5例 ,偏瘫 8例 ,交叉瘫 7例 ,四肢瘫 3例 ,出血量 0 .5 m L~ 5 m L 116例 ,5 m L以上的 10例。预后与病情轻重和出血量有关 ,痊愈 5例 (19.2 5 % ) ,好转 11例 (4 0 .3 % ) ,植物生存 2例 (7.68% ) ,死亡 8例 (3 0 .76% )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探讨脑干出血后的临床表现、症状分型、治疗方法及预后。方法选取本院2009年6月—2012年6月收治的脑干出血的60例患者,对患者入院时的临床症状及治疗方法加以汇总分析。结果患者经抢救治疗后60例患其中死亡23例,好转9例,其中3例脑出血患者全部存活,治愈(肌力恢复正常,生活能自理或症状体征均消失)28例。死亡原因:脑疝14例,中枢性呼吸循环衰竭9例。结论从本组病例看,脑干出血因累及不同结构故引起的症状不同,但头存在不同程度的头痛或头晕,由于脑干内有维持基本生命活动的中枢,脑干出血常导致生命体征波动,使得脑干出血预后差,病死率高。  相似文献   

11.
原发性脑干出血与幕上大脑半球出血比较,发生率相对较低,占全部脑出血的7%~10%[1],但脑干出血发病凶险,危及生命中枢,并发症多,预后不良,若不及时治疗、观察和给予恰当的护理干预,病死率极高.我科2006年3月~2009年3月对我院收治的64例脑干出血进行重症监护,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2.
原发性脑干出血与幕上大脑半球出血比较,发生率相对较低,占全部脑出血的7%~10%[1],但脑干出血发病凶险,危及生命中枢,并发症多,预后不良,若不及时治疗、观察和给予恰当的护理干预,病死率极高.我科2006年3月~2009年3月对我院收治的64例脑干出血进行重症监护,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3.
卢宁 《贵州医药》2007,31(3):258-258
高血压脑出血在临床上多预后不良,而继发脑干出血者预后更加凶险,病死率致残率明显高于单纯脑出血.现将我院2003年3月至2006年4月住院病人8例脑出血继发脑干出血预后情况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4.
<正>丘脑出血是脑出血中病情最危重,变化最复杂,并发症最多,致残率和病死率最高的疾病,约占脑出血的20%左右[1],起病急,若出血量大时可出现昏迷、丘脑下部及脑干功能衰竭,若不积极抢救,多在短时间内死亡。我科2003年12月至2012年5月采用颅内血肿微创穿刺清除术联合  相似文献   

15.
脑血管病是神经系统的常见病和多发病,是目前人类疾病的三大死亡原因之一,存活病人50%~70%遗留有偏瘫、失语等严重残疾。脑出血占卒中的20%~30%,脑干出血较罕见,约占脑出血的10%,临床病情严重、预后差、死亡率高[1]。我科2003年1月~2005年5月收治18例脑干出血。现报道如下:1  相似文献   

16.
传统认为脑干出血的典型表现是起病后迅速昏迷、高热、四肢瘫、针尖样瞳孔、呼吸不规则,多在数小时至数天内死亡,但是随着CT和MRI的问世,脑干出血的发现率明显提高,对其临床表现和预后也有了进一步的认识,本文就近年来收治的原发性脑干出血16例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17.
<正>脑干出血是一种特殊类型的脑出血,多数与高血压病有关,约占脑出血的10%,其发病急剧,危害极大,尤其是病后昏迷发生早,易合并呼吸衰竭,其病死率高达80%以上,重残和植物生存占相当比例。近年来由于呼吸机机械通气的应用,发现其早期介入能降低脑干出血伴呼吸衰竭的病死率,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本文通过回顾性分析,总结了我科2007年3月至2012年3月收治的脑干出血患者在用呼吸机治疗的体会,现报告如下。1资料和方法1.1一般资料:本组30例患者中,男性20例,女性10例,年龄33~79岁,平均56.3岁,50~65岁共17例。既往有高血压  相似文献   

18.
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是内科常见急症,以呕血、黑便为主要临床表现.一般起病急、症状重、病情变化快,如抢救不及时或护理不当可危及生命,该病病死率高,急性大出血病死率约占10%,60岁以上患者出血病死率高于中青年人,约占30%~50%[1].因此,迅速准确地抢救及细致有效的护理是挽救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生命的关键.我院2007年1月-2010年1月收治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53例,现将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脑出血并发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护理方法。方法对我院2011年1月-2012年9月收治的原发性脑出血合并上消化道出血51例患者给予科学合理的整体护理措施,并综合评价护理效果。结果本组51例患者,其中好转出院45例(88.2%),死亡6例(11.8%);上消化道出血治愈48例(94.1%),上消化道再出血3例(5.9%)。结论科学的护理干预方法能有效降低脑出血并发上消化道出血病死率,并能防止上消化道再出血,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0.
<正>脑出血是指原发性脑实质出血,占全部脑卒中的40%~50%。高血压性脑出血是原发性脑出血最常见原因,由于高血压病变伴随脑内小动脉病变,血压急骤升高时可引起动脉破裂出血。出血原发于大脑半球占80%。主要位于基底节区,其次发生在脑叶,脑干和小脑出血占20%左右。高血压性脑出血是中老年人的常见病,预后较差,致死率高。国外报道住院患者病死率58%,国内报道为24.5%~81.6%。而幸存者往往留下不同程度的失语、偏瘫等后遗症。因此研究其死亡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