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本文报道了一系列抗胆碱能化合物3-甲基-3-氮杂双环[3,3,1]壬-9-酯类αβ异构体的合成。将3-甲基-3-氮杂双环[3,3,1]壬-9-酮还原为相应的醇后,分离成9α和9β两种异构醇,再分别与各种取代羧酸甲酯进行酯交换,而得αβ酯类。对所有产物的立体构型与1H核磁共振谱的关系进行了讨论。初步药理实验结果表明,除化合物Ⅲ9,Ⅲ10外,所有化合物均具有较强的中枢抗胆碱能作用,其中6个化合物的抗摈榔碱震颤作用强度接近或超过阿托品,相应的αβ异构体之间作用强度差别较小。  相似文献   

2.
本文报道了一系列3-氮杂二环[3,3,1]-壬旆类Ⅱ和Ⅲ、3-氮杂二环[3,2,1]-辛烷类Ⅳ和8-氮杂二环[3,2,1]-辛烷类V相应衍生物的合成及其镇痛活性。经初步药理试验,Ⅱ,Ⅲ与Ⅳ类化合物显示出强的镇痛活性,其中3-(β-苯乙基)-9β-甲氧基-9α-(间-丙酰氧基苯基)-3-氮杂二环[3,3,1]-壬烷Ⅱα的镇痛强度是吗啡的2000倍。  相似文献   

3.
解胆碱能药物:二苯乙基氮杂环烃衍生物的合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3-(2′,2′-二苯乙基)托品烷(L)具有较强的抗M胆碱能作用和中枢抗震颤作用。为了了解托品环在结构(L)中的重要性,以期获得更好的药物,以4种不同氮杂环烃分别取代(L)及其衍生物中的托品环,合成了12个类似化合物。动物实验结果表明由3-喹宁环基、N-甲基-4-哌啶基、N-苄基-4-哌啶基、N-甲基-3-氮杂双环-(3,3,1)壬-9-烷基分别取代结构(L)的托品环,均导致中枢和周围解胆碱能作用下降。  相似文献   

4.
中枢解胆碱能抗晕动病新药盐酸苯环壬酯(英文)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东莨菪碱是当前抗晕动病最强的单药,但有明显的不良反应。根据“抗胆碱药的中枢解胆碱能活性大小并不与其不良反应相平行”的假设,作者设计、合成了一系列氮杂双环醇的羧酸酯类化合物。其中由α-苯基-α-环戊基-α-羟基乙酸甲酯与N-甲基-3-氮杂双环(3 ,3 ,1)壬-9α-醇的酯交换反应制得的盐酸苯环壬酯在动物模型上,等效抗晕剂量时,其不良反应较中枢解胆碱能抗晕动病药东莨菪碱和地芬尼多为轻。临床试验表明,志愿者口服该药(每人2 ~4 mg)后,其预防晕车晕船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安慰剂对照组和阳性对照药地芬尼多组(口服每人25 ~50 mg)。在转椅致晕动症的志愿者自身对照试验中,苯环壬酯和地芬尼多都能显著减少旋转引起的眼电震图和胃电图异常改变。在另一组自身对照的旋转致晕动症人体试验中,苯环壬酯和东莨菪碱都能明显减少旋转引起的胃电活动异常,减少急性晕动病的Graybiel得分和抑制视-前庭-内耳反应。苯环壬酯每人2和4 mg的效用相当于东莨菪碱每人0 .3和0 .6 mg的效用。在易感空晕病的飞行学员中,苯环壬酯(每人3 mg)明显缩短习服空晕病所需的时间,并且在停药后其习服水平没有明显下降。苯环壬酯的不良反应主要是轻度口干(发生率9 .7 %)和轻度思睡(9 .97 %,仅发生于晕车晕船试验中)。苯环壬酯是一个中枢解胆碱能抗晕动病新药,较地芬尼多和东莨菪碱抗晕效果更好,中枢不良反应更低。  相似文献   

5.
由于7α-甲基或10β-乙酰氧基4(5)烯-3-酮雌(雄)甾化合物具有显著的抗着床或抗蜕膜活性,我们合成了既具有7α-甲基或7β-甲基又具有10β-乙酰氧基的两个新甾族化合物(1_a)和(1_b)。经药理试验表明(1_a)和(1_b)对孕鼠均有抗早孕作用。  相似文献   

6.
为了寻找抗生育药物,从17β-羟基-7α-甲基-4-雌烯-3-酮经17β-羟基-7α-甲基-4β,5β-环氧雌烷-3-酮合成了七个4-位取代的目标化合物:4,17β-二羟基-7α-甲基-4-雌烯-3-酮及其17-乙酸酯、4-甲氧基-17β-羟基-7α-甲基-4-雌烯-3-酮及其17-乙酸酯、4-氯-17β-羟基-7α-甲基-4-雌烯-3-酮及其17-乙酸酯和4-溴-17β-羟基-7α-甲基-4-雌烯-3-酮。这些化合物均可竞争性地与人蜕膜孕酮受体结合,并能抑制蜕膜细胞的发育,对大鼠具有显著的抗着床活性。  相似文献   

7.
为了寻找抗生育药物,从17β-羟基-7α-甲基-4-雌烯-3-酮经17β-羟基-7α-甲基-4β,5β-环氧雌烷-3-酮合成了七个4-位取代的目标化合物:4,17β-二羟基-7α-甲基-4-雌烯-3-酮及其17-乙酸酯、4-甲氧基-17β-羟基-7α-甲基-4-雌烯-3-酮及其17-乙酸酯、4-氯-17β-羟基-7α-甲基-4-雌烯-3-酮及其17-乙酸酯和4-溴-17β-羟基-7α-甲基-4-雌烯-3-酮。这些化合物均可竞争性地与人蜕膜孕酮受体结合,并能抑制蜕膜细胞的发育,对大鼠具有显著的抗着床活性。  相似文献   

8.
从3-硝基-6-甲基-苯胺为原料经过六步反应合成了N-乙酰基-N-{3-[双-(β-氯乙基)-氨基]-6-甲基-苯基}-甘氨酸(Ⅲ_2),并从硝基苯胺以制备Ⅲ_a相似的步骤合成N-乙酰基-N-{3-[双-(β-氯乙基)-氨基]-苯基}-甘氨酸(Ⅲ_b)和N-乙酰基-N-{4-[双-(β-氯乙基)-氨基]-苯基}-甘氨酸(Ⅲ_c).药理试验表明:化合物Ⅲ_a对小白鼠肉瘤-180有显著的抑制作用,但化合物Ⅲ_b和Ⅲ_c无明显作用.Ⅲ_(a-c)对体外组织培养的Hela瘤细胞都无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9.
文章对合成奈玛特韦的手性中间体(1R,2S,5S)-6,6-二甲基-3-氮杂双环[3.1.0]己烷-2-羧酸甲酯(1)盐酸盐的合成工艺进行了改进。以6,6-二甲基-3-氧杂双环[3.1.0]己烷-2,4-二酮(2)为起始原料,与脲发生氨化反应生成6,6-二甲基-3-氮杂双环[3.1.0]己烷-2,4-二酮(9)。9经过还原反应制得6,6-二甲基-3-氮杂双环[3.1.0]己烷(5),5经过含有单胺氧化酶AtMAON-M12的工程菌催化氧化,立体选择性地生成(1R,5S)-6,6-二甲基-3-氮杂双环[3.1.0]己烯(6),6再经加成、氰化、Pinner反应后成盐制得1盐酸盐,纯度99.9%,ee值大于99.9%,总收率达60.5%。利用单胺氧化酶AtMAON-M12合成单一构型的化合物6,不需要拆分,符合绿色化学的原子经济性原则。  相似文献   

10.
本文报道β-(4,5-二溴-2-呋喃)-及β-(5-硝基-4-溴-2-呋喃)丙烯酰胺及其酯类衍生物26个的合成。动物筛选结果表明;化合物Ⅲ_(?)。,Ⅲ_6和Ⅲ_(13)对感染日本血吸虫小白鼠有明显的治疗作用。化合物Ⅱ_(?)有较明显的预防作用。  相似文献   

11.
本文叙述了具有光学活性的倍半萜β-桉烯脱甲基类似物-( )-9β-(2′-丙烯基)-2-羟基-2-甲基-双环[4,4,0]-1-癸烯(V),( )-9β-(2′-丙烯基)-2-亚甲基-双环[4,4,O]-1-癸烯(Ⅵ)以及β-桉烯中间体( )-8β-(2′-丙烯基)-1-甲基-双环[4,40]-5-癸酮(Ⅶ,Ⅶ,Ⅸ,Ⅹ)的合成。化合物(Ⅴ),(Ⅵ)迄今未见文献报道,它们的化学结构得到确证,对(Ⅵ)的合成途径及结构稳定性进行了探讨,发现其稳定性优于其同分异构体(Ⅻ).  相似文献   

12.
6-APA经酰化、氧化和羧基保护“一锅法”得到[2S-(2α,5α,6α)]-6-苯甲酰胺基-3,3-二甲基-4,7-二氧代-4-硫杂-1-氮杂二环[3.2.0]庚烷-2-羧酸二苯甲酯,再经重排、氯代、水解得[1R-[1α,5α]]-3-羟甲基-2-(7-氧代-3-苯基-4-氧杂-2,6-二氮杂二环[3.2.0]庚-2-烯-6-基)-3-丁烯酸二苯甲酯,与BF3·Et2O闭环后经氯加成、消除和甲氧基化等反应制得目标化合物,总收率约30%。  相似文献   

13.
盐酸格拉司琼的合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甲基吲唑-3-羧酸于氯化亚砜中制成酰氯的甲苯溶液,滴加至含有三乙胺的endo-9-甲基-9-氮杂二环[3.3.1]壬-3-胺中反应,成盐酸盐后得盐酸格拉司琼,收率为92%.  相似文献   

14.
本文报道了一系列N-[1-(β-酰氧基-β-苯乙基)-3-甲基-4-哌啶基]-N-丙酰苯胺类衍生物及其化学结构与镇痛强度之间的关系,并测定了几个代表化合物的镇痛作用时间及与阿片受体亲和力。实验结果表明,7302的β-羟基酯化后,均能维持一定的镇痛强度,其镇痛作用时间与母体化合物7302相近。从受体结合试验来看,酯化后与受体亲和的能力显著下降。  相似文献   

15.
CFC-222即 7-([1α,5α,6β]-6氨基1甲基-3氮杂双环[3.2.0]庚烷-3-基)-1-环丙基-6-氟-1,4-二氢-4-氧-1,8-萘啶-3-羧酸三水盐酸盐,是一种具广谱抗菌活性的新氟喹诺酮类药物.  相似文献   

16.
朱友成  方苏南 《药学学报》1982,17(3):194-199
本文根据3,5-桥丙烷哌啶类(Ⅰ)及芬太尼类镇痛剂化学结构与药理作用的特点,合成了3-甲基-3,5-桥丙烷基哌啶类衍生物(Ⅳ)及一类新的合并两者结构后的合成镇痛剂N-[1-(β-芳乙基)-3-甲基(或氢)-3,5-桥丙烷基哌啶基]-N-丙酰芳胺(Ⅲ)。药理初筛表明,所有这些化合物的镇痛强度大多均与吗啡同一水平。  相似文献   

17.
以(±)-13β,17α-二乙基-17β-羟基-5α-甾烷-3-酮(Ⅱ)为原料,经甲酰化、缩合反应合成了(±)-13β,17α,-二乙基-17β-羟基-5α-甾烷骈[3,2-C]吡唑(Ⅴ);又将甲酰化反应所得羟次甲基化合物(Ⅳ)依次转变成单肟(Ⅵ)、双肟(Ⅶ)、再坏合成(±)-13β,17α-二乙基-5α-甾烷骈[2,3-C]呋咱(Ⅷ)。 采用类似的反应,从(Ⅱ)及(Ⅳ)的5β-异构体(Ⅲ)和(Ⅸ)分别合成了(±)-13β,17α-二乙基-17β-羟基-5β-甾烷骈[3,2-C]吡唑(Ⅹ)与(±)-13β,17α-二乙基-17β-羟基-5β-甾烷骈[2,3-C)呋咱(ⅩⅢ)。  相似文献   

18.
为对地西他滨产品中的有关物质进行定量控制,2-脱氧-D-核糖经甲基化及乙酰化反应得到1-O-甲基-2-脱氧-3,5-二-(O-乙酰基)-α,β-呋喃核糖,再与2,4-O,N-双三甲基硅烷基-1,3,5-三嗪(6)发生糖苷化反应后重结晶得到1-[3,5-二-(O-乙酰基)-2-脱氧-α-D-核糖]-5-氮杂胞嘧啶,最后经氨气脱保护得到地西他滨α-型异构体,并经X-单晶衍射确证结构。其中6可由5-氮杂胞嘧啶(5)经六甲基二硅烷胺保护得到。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3-芳基-2-甲基-1-吡咯并[1,2-a]吡嗪酮(2)类化合物抗炎镇痛作用的构效关系.方法通过吡咯-2-甲酸甲酯与α-溴代芳基乙酮的烃基化反应,制得1-(2-氧代-2-芳基)乙基吡咯-2-甲酸甲酯(4),4与甲胺反应经过环合直接生成目的化合物2;用小鼠测试了所合成化合物的抗炎镇痛活性.结果与结论合成了15个目标化合物;小鼠试验表明,一些所合成的化合物具有明显的抗炎和/或镇痛作用,其中化合物2o的作用活性与阳性对照药布洛芬相似.  相似文献   

20.
3-氨基 - 2 -羟基 - 4-苯基丁酸 ( 3- amino- 2 - hydrox-y- 4- phenylbutyric acid,AHPA,1 )是一种重要的非天然氨基酸 ,具有多种潜在的生物活性 ,亦是合成免疫增强剂 bestatin[1]和强效抗 HIV蛋白酶活性化合物 kynostatins[2 ] (如 KNI- 2 72、KNI- 2 2 7、KNI- 5 77等 )以及某些肾素抑制剂 [3 ]的关键中间体。本文对其合成工艺路线作出简要评述 ,现归纳如下。1 苯丙氨酸法A[4] :苯丙氨酸 ( 2 )与苄氧羰酰氯 ( Z- Cl)反应生成 3,再与 3,5 -二甲基吡唑 ( DMP)缩合得 4,经Li Al H4还原生成醛 5 ,与 Na HSO3 和 KCN生成氰醇 6,…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