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病证结合动物模型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辨证论治的中医特色决定了证候研究的核心地位,证是中医理、法、方、药的关键环节。中医证候动物模型的建立与研究是连接中医基础和临床的桥梁与纽带,是深化证候物质基础认识的方法,同时也是有效中药的筛选、药物作用机制深入研究的手段。证候是对人体疾病变化过程中某一阶段的病  相似文献   

2.
病证结合模型与中医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秦俊莲  宋建平 《中医杂志》2003,44(8):636-636
实验动物学是生命科学研究的基础。对于生物医学来说,探讨危害人类健康的各种疾病的发生、治疗与预防,及其生理、生化、病理、免疫等方面的机制,均需通过动物实验予以阐明或证实,因此,建立动物模型是医学研究的重要手段。就医学动物的疾病模型而言按产生原因可分为自发性、诱发性、移植性疾病动物模型;按系统范围分为疾病的基本过程、各系统疾病的动物模型。如诱发性疾病等动物模型是根据研究者自己的研究  相似文献   

3.
病证结合证候模型研究基本思路   总被引:17,自引:2,他引:17  
辨证论治是中医理论体系的特色和中医临床医学的精华,证候则是中医认识和治疗疾病的基础与依据。因此,证候的研究是中医理论和临床研究的核心与关键问题。但是,证候研究经历大约50年后仍然没有取得令人满意的突破,究其根本原因是证候的本质规律没有被揭示,其中一个关键的环节是证候研究缺乏基础到临床的桥梁,而从基础到临床研究的一个重要桥梁就是动物模型。  相似文献   

4.
病毒性肺炎(viral pneumonia,VP)是一种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高发传染病。从中医角度看,VP属“风温”和“温病”。中药对VP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其作用机制可能与其对机体免疫平衡的调控、体内微生态的调控、炎症反应的抑制、肺纤维化的抑制、组织保护及直接抗病毒活性有关。动物模型是药物研发领域重要的实验手段。现有的VP动物模型多以西医为主,缺乏对中医证候的研究,不能反映中医辨证论治的特色。近年来,研究者一直在努力探索建立VP病证结合动物模型,使其能够更加准确地反映VP的不同中医证型和本质。通过对近年来中医疾病动物模型及相关肺炎病证模型进行分析,对其常见的建模方法、证型分类、证候研究及评价指标等进行综述,为建立符合中医辨证论治特点的VP动物模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在不同时代和文化背景下,中医学和西医学分别从不同的角度,采用不同的方式方法研究并探索了人类生命活动的客观规律。其中,中医学着重强调宏观和整体,西医学则注重微观和局部,二者存在着优势互补的可能[1]。尽管先进现代技术的广泛应用、人们对  相似文献   

6.
证候动物模型在中医证候以及中药药理研究中都有着重要的意义,其发展水平的滞后已经成为中医药现代化的瓶颈;以目前的研究水平来看,病证结合的动物模型是最适合中医药研究的技术平台,在研究中,通过流行病学调查和无监督方法,建立疾病的证候诊断标准,可以保证纳入病例的客观性;以此为标准,从多种病证结合动物模型建立方法中选择出与临床最吻合的一种,再通过方证相应("证实")及方证相左("证伪")对动物模型的疗效反证,评价其可靠性,这种建立病证结合动物模型的思路与方法,既以中医理论为指导,又能够用科学的实验方法去证实,将为疾病实验研究及中药临床疗效评价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7.
动物实验在中医科研领域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中医动物实验的关键在于成功复制动物模型。近年来许多学者在单纯疾病动物模型的基础上,把西医的病和中医的证相结合,创建了“病证结合”的动物模型。但此种“病证结合”的动物模型在造模方法和评价方法等方面仍存在一定问题,须进一步深入探讨。  相似文献   

8.
心血管疾病中冠心病的发病率逐年增高,合理建立具有中医证候的冠心病动物模型是深入研究中医药治疗冠心病作用机制的前提和关键。本文对近年来病证结合冠心病动物模型的造模方法进行归纳整理,通过分析冠心病气虚血瘀证、痰瘀互结证、寒凝血瘀证、肾虚血瘀证、心脾阳虚证的动物模型研究现状,以期为冠心病动物实验的开展提供造模新思路,从而有助于中医药防治冠心病作用机制的研究进程。  相似文献   

9.
10.
证候是中医特有的概念,是中医理论和临床研究的核心与关键问题,是四诊信息表达的机体病理生理变化的整体反映状态,但机体内部到底处于一个怎样的病理生理状态?这是依靠单纯的经典校注、引证发挥和临床诊治观察所难以解决的问题。所以为了揭示证候的本质规律,  相似文献   

11.
以病证结合动物模型研究为提纲,分别从模型含义、研究意义、造模原则、造模方法等方面阐释糖尿病病证结合动物模型研究的思路。作者认为模型的制备方法和证候属性评价是现阶段研究遇到的两个主要难题,提出建立以临床辨证标准和基础大样本、可重复研究结果相结合为基础的糖尿病证候动物模型评价体系,可能是解决病证结合动物模型研究瓶颈的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12.
中医药病证结合动物模型的现代应用研究及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宋亚刚  李艳  崔琳琳  苗明三 《中草药》2019,50(16):3971-3978
中医药动物模型广泛应用于中医药研究领域,病证结合模型成为当前中医药动物模型发展的趋势。通过查阅文献发现中医药动物模型制备尚存在:所选动物与疾病人群体质不符,部分疾病缺乏证候体现,疾病与证候关联性不强,缺乏病证结合动物模型评价体系等问题。模型应用存在:忽视模型的周期性;忽视环境对动物模型的影响的问题;单以正常动物进行中医药毒理研究不符中医药本质。从6方面提出:与发病人群相符体质的动物造模;扩大病证结合动物模型使用范围;运用中医药理论"五运六气""子午流注""七情""六淫"气候箱,并以"四诊信息"合参解决病证关联性不强问题;采用"证候"指标+"病"指标,从四诊信息、生化指标、分子生物学等方面完善模型评价标准;在模型应用中重视模型周期性,尤其重视环境对动物模型"证候"形成的影响;毒理研究中考虑增设模型动物组,以调整中药应用剂量,提升中药药效。通过以上问题的改善,以期为中医药动物模型的完善及正确应用提供相关参考。  相似文献   

13.
慢性萎缩性胃炎(chronic atrophic gastritis,CAG)是一种消化科常见病,其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病因和发病机制亦不明确。西医对于医治本病尚无特效药,临床主要采取对症处理,然而长期服用西药易产生耐药性及副作用。中医药在整体观念及辨证论治的协助下,对CAG的治疗具有独特优势。为了深入研究中医药对本病的治疗效果,制备病证结合的CAG动物模型是辅助研究的重要一步。通过整理文献发现,本病的中医证候动物模型主要为脾虚证、肝郁证、湿热证、肾虚证及气虚血瘀证。这类模型的建立仍存在诸多问题,如缺乏统一的诊断标准;易受外界环境的影响;同一种病因可导致多种证型,相似证型易造成混淆等。笔者拟对近年来CAG病证结合动物模型进行归纳总结,以期为研究人员提供新思路,推动中医药治疗本病的研究进程。  相似文献   

14.
关于病证结合动物模型研究现状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构建病证结合动物模型要符合中医临床诊疗模式,应该遵循"方-证-病-效"相结合的研究思路.所谓"方",是指临床疗效确切的经典复方."证"是指方证,即复方的临床应用指征."病",是指现代医学疾病."效"是指疗效.构建病证结合动物模型要选择临床疗效确切的经典复方并规范其临床应用指征,挖掘与复方主治证候相关现代医学疾病的关键病理环节选择恰当的造模方法,通过动物再现较直观、较明显的主要症状和体征,再以复方干预进行疗效验证.这种以临床疗效确切的经典复方为切入点,采用能够体现证候与疾病关联性的造模手段构建动物模型的思路不仅符合中医临床诊疗模式,还可以为病证结合动物模型的构建提供思路与方法学借鉴.  相似文献   

15.
中医治疗便秘相比西药具有远期疗效好、不良反应小等优势,但治疗机制的研究却并不完善。研究中医药治疗便秘的具体机制,应参照中医理论建立科学合理的中医证型动物模型。现有研究多以“病-证结合”的方法复制中医证型动物模型,通过文献总结发现存在用药剂量、造模时间、造模流程叙述不清,甚至模型运用不合理的问题。为归纳探索中医证型便秘模型的造模方法,通过文献综述的方式,归纳阐述脾虚型便秘、血虚型便秘、阳虚型便秘、津亏型便秘的现有造模方法,造模流程以及评价标准。  相似文献   

16.
证候是中医研究的关键点和难点,各种新方法不断应用于揭示证候与疾病的研究中,模式生物的方法在近20年得到应用广泛,从中医证候实验研究的角度回顾并探讨证候研究的动物模型问题,倡导在中医基本理论的指导下,开展病证结合的疾病模型,有助于揭示现代疾病谱下的疾病机制和中医药有效性和安全性的科学内涵.  相似文献   

17.
<正>目前,病证结合动物模型已经成为中医科研动物模型研究中的热点,与之相关的文献报道也越来越多。笔者通过阅读相关文献,结合参加过的课题研究,拟对现行病证结合动物模型制作的两种主要思路进行简述和分析,并对今后病证结合动物  相似文献   

18.
马捷  李峰  宋月晗  毛萌  刘晶  刘晓萌 《光明中医》2012,27(11):2172-2173
通过对"病证结合"相关理论文献的回顾性分析,分别从源流、病机、中西医认识三部分,探索这一理论的研究思路及发展方向,以求了解中医病证结合理论的深层内涵。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求中西医结合病证大鼠模型的构建和评价方法。方法  结扎大鼠心脏前降支动脉致心肌梗死(心力衰竭)模型,于术后9~12周应用一氧化氮合酶抑制剂致血压升高、心衰加重,观察造模大鼠12周,采集四诊信息、结合中医八纲辨证,运用中西医结合学会虚证和血瘀证的诊断标准进行脏腑气血虚实辨证。结果 造模后大鼠心电图ST段升高,异常Q波数量、脏体比值、左室腔面积和心肌胶原面积均明显多于假手术组(P<0.01),表现为血瘀证;且模型大鼠心率显著高于假手术组(P<0.01),力竭游泳时间、心功能显著低于假手术组(P<0.01),表现出心气虚证候;后期(12周)大鼠血压升高、心功能恶化,致心气虚证候加重,体温低、尿量增加进一步改变。结论 中西医临床和基础研究中规范的、成熟的、统一的标准和方法引入中医动物模型研究,可以成为中医病证动物模型建立和评价的基本思路。  相似文献   

20.
张栋  孙静 《吉林中医药》2009,29(8):655-658
中医证候模型的建立是中医药实验研究取得的突破性进展.研制有代表性、重复性好的动物模型已成为中医学和中西医结合医学的重要内容.从造模因素的选择、复制动物模型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动物模型"证"的判定等方面对中医证候动物模型研究需要注意的有关问题进行探讨.中医证候模型研究应做到以中医理论体系为指导,建立严谨客观的动物证候评价标准,使中医证候模型逐步走向规范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