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剖宫产术、子宫肌瘤剔除术等子宫手术都可形成瘢痕子宫.近十多年来,剖宫产率在世界范围内均呈明显上升趋势,已成为社会和学术界日益关注的公共健康问题.2010年WHO对亚洲9国分娩方式调查显示,我国剖宫产率居首位,达46.2%,其中无医学指征的剖宫产占11.7%.随着剖宫产率的迅速上升,剖宫产术后瘢痕子宫的比例和数量随之增加,而瘢痕子宫再次妊娠较完整子宫者更具复杂性和危险性,不但成为广大妇产科医师关注的问题,同时也是广大有再次生育要求的瘢痕子宫妇女及其家庭希望了解和咨询的问题. 相似文献
2.
在过去30年内,生育年龄出现推迟趋势,尤其在受过良好教育,有比较好的就业机会的妇女,现代社会的进步给妇女们提供了更多的参与社会和工作的机会,伴随而来的是结婚和生育年龄推迟,以及因各种原因需要再次生育等情况.预产期年龄超过35岁的孕妇所占比例,在不同国家会有不同,随着时间的改变,社会经济环境和高龄妇女人群的特点也在发生变化[1].按照医学上的界定,35岁以上的妇女妊娠为高龄孕妇.由于女性35岁以后的生育能力以及影响生育的机体状况处于下降状态,同时,高龄妇女由于受到生物、环境、社会、心理、行为等多种危险因素联合长期作用,造成发生出生缺陷等不良妊娠结局及孕期并发症的风险增加.所以,根据高龄妇女的特点进行有针对性的孕前与孕期保健是在这个特殊群体中预防出生缺陷等不良妊娠结局和孕期并发症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3.
很多妇女有过不良的孕产史,最为常见的包括异位妊娠、自然流产及死胎.本文将针对这3种情况的孕前与孕期保健的重点进行讨论,对不同的原因,基于循证医学证据和专家的经验,提出相应的干预措施.
1 异位妊娠
1.1 异位妊娠的概况 异位妊娠是指胚囊种植在子宫腔的内膜以外,最为常见的是在输卵管,占95% ~98%,其他的位置还包括宫颈、腹腔等,近年来,随着剖宫产手术的增多,术后瘢痕妊娠越来越常见.异位妊娠在我国不是引起孕产妇死亡前列的原因,在亚洲异位妊娠引起的死亡仅占孕产妇死亡原因的0.1%,但发达国家占了4.9%[1].目前在我国一些发达地区,异位妊娠引起的死亡所占比例逐渐增高,对于异位妊娠的规范化诊断和治疗需进一步引起重视. 相似文献
4.
妊娠期甲状腺疾病是近十年内分泌学界和妇产医学界的研究热点之一.本文从孕期甲状腺功能筛查的必要性和根据不同时期甲状腺功能异常结果给出不同的防治策略这两个方面展开论述.
1 早孕期甲状腺功能筛查的必要性
1.1 孕期甲状腺疾病高危人群 根据2012年制定的《妊娠和产后甲状腺疾病诊治指南》可知,主要包括:甲状腺疾病史和(或)甲状腺手术史,或131碘治疗史;甲状腺疾病家族史;甲状腺肿;甲状腺自身抗体阳性的妇女;有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甲减),或甲减的症状或临床表现;1型糖尿病;其他自身免疫疾病:包括肾上腺功能减退症、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系统性硬化症、系统性红斑狼疮、干燥综合征等;不孕妇女;曾行头颈部放射治疗;肥胖症(体重指数>40 kg/m2;30岁以上妇女;服用胺碘酮治疗,最近碘造影剂暴露的妇女;有人工流产、早产史;居住在有已知的中、重度碘缺乏地区的妇女.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无论是西方国家还是中国女性,肥胖与糖尿病患者数量明显增加,如果产妇肥胖及血糖过高,妊娠期各种产科并发症以及不良妊娠结局会相应增加,而且会影响到女性远期和子代远期的健康.这一人群的孕前与孕期管理与保健自然就成为了一个值得关注的问题. 相似文献
6.
孕前保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庄依亮 《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2001,17(5):259-560
孕妇的生活环境、营养、行为、情绪变化和精神状态对胎儿发育有一定影响。因此 ,妊娠前夫妇双方就要做好准备 ,避免不良刺激 ,避开污染的环境 ,为受孕创造良好的条件。1 生活节律的调适良好生活节律的形成和维持 ,与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心理状态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较为理想的受孕时间应当选择男女双方 ,尤其是女方的身体、精神心理、社会环境等方面均最佳的时期。因此 ,受孕前夫妇双方首先要了解受孕的生理过程和影响胎儿生长发育的各项因素。一般来说 ,轻松自如的生活态度所形成的生活节律 ,大多符合生理与心理的最佳状态 ,是无须再加… 相似文献
7.
孕前和孕期保健(产前保健)检查是产科医师的主要工作之一,作为初级保健内容,长期以来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许多基层医院医师对产前检查的内容不甚了解,提供的检查通常是若干次B超和血、尿常规检查的堆积;而大型医院产科医师比较重视产前筛查、产前诊断和高危妊娠的诊治,对规范的产前检查重视程度不够.著名的产科学家Eastman曾经指出,在当今时代,进行产前检查来拯救孕产妇生命,是其他任何手段都无法比拟的.规范化的产前检查对于早期识别高危妊娠和胎儿异常,及时采取干预措施,进一步降低孕产妇死亡率和出生缺陷率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8.
孕前和孕期保健指南(第1版)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中华医学会妇产科学分会产科学组 《中华妇产科杂志》2011,46(2)
孕前和孕期保健(prenatal care and antenatal care)是降低孕产妇死亡和出生缺陷的重要措施.传统孕期保健特别是产前检查的次数、内容、孕周以及间隔时间等缺乏循证医学证据的支持,已经不能适应现代产前保健的要求,我国各地区和不同医院产前检查的方案存在较大差异,甚至同一医院不同的产科医师提供的产前检查方案也不一致,这也是导致目前我国孕产妇死亡率和新生儿出生缺陷率较高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9.
10.
心脏病妇女孕前咨询与保健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吴味辛 《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2000,16(7):402-402
妊娠合并心脏病是孕产妇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 ,故患有心脏病的育龄妇女 ,孕前就应向医师进行咨询 ,通过医师指导 ,选择合适的妊娠时机 ,妊娠后应加强孕期保健以保证母儿安全。1 确定有无心脏病及其心功能状况妊娠后孕妇心血管系统出现一系列生理改变 ,由于增大的子宫将膈肌抬高 ,心脏向上、向前、向外移位 ,心尖部搏动左移 ,大血管发生轻度扭屈 ,致使一些孕妇心尖部可闻及功能性收缩期杂音 ;随孕期的增长血容量逐渐增加 ,故孕期有血液稀释 ;同时心排出量约增加 30 %~ 5 0 % ,心率增快 ,乃至中、晚期妊娠有时会出现乏力、气促、心率快等症状… 相似文献
11.
孕前或孕期感染人类免疫缺陷病毒后的母婴传播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了解我国妇女孕前或孕期感染人类免疫缺陷病毒( 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HIV)所致的母婴传播情况及其影响因素. 方法 选取2000年1月至2009年12月我国中部地区部分县市及新疆伊宁市277例孕前或孕期感染HIV的女性及其分娩的322例子代为研究对象,分析HIV亚型及母婴传播率.采用x2检验及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相关影响因素.结果 277例孕前或孕期感染HIV的女性中,199例为血液途径感染,其中174例HIV亚型检测成功,均为B'亚型,而通过性传播途径感染的78例女性中,58例HIV亚型检测成功,以重组型CRF01-BC和CRF-AE为主,分别为35例(60.3%)和20例(34.5%),仅3例(5.2%)为B’型.322例子代中接受HIV检测前死亡12例,余310例接受HIV检测的子代中108例为阳性,HIV母婴传播率为34.8% (95% CI:29.5%~40.1%);单因素分析显示,人工喂养者的子代HIV阳性率低于母乳喂养者[12.5%(6/48)与38.9%(102/262),x2=12.484,P=0.000];母亲感染HIV的年限<7年者的母婴传播率低于感染年限≥7年者[28.8%(46/160)与54.2%(32/59),x2=12.211,P=0.000].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提示女性感染HIV年限(OR=1.342,95%CI:1.189~1.515,P=0.000)和母乳喂养持续时间(OR=1.137,95%CI:1.053~1.227,P=0.001)是HIV母婴传播的危险因素.结论 女性HIV感染后HIV亚型与其传播途径有关.人工喂养可以降低HIV母婴传播率,女性HIV感染年限长、母乳喂养持续时间久可增加HIV母婴传播率. 相似文献
12.
《实用妇科内分泌电子杂志》2015,(8)
目的探讨孕期生殖道感染(RTI)对妊娠结局造成的不良影响。方法选择2010年4月~2014年4月来我院妇产科定期接受产检并分娩的孕妇50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其是否存在孕期生殖感染分为实验组21例和对照组29例,并对两组妊娠结果进行分析和比较。结果实验组早破、早产、低出生体重、新生儿畸形及出现死胎的几率分别为15.65%、12.5%、6.05%、3.72%、13.26%;对照组为9.37%、5.42%、2.03%、0.5%、5.04%。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孕期生殖道感染将会对妊娠结局造成一定的负面影响,在临床工作中医护人员要对孕妇是否存在生殖道感染加以重视,并且做好系统的筛查检测、治疗以及护理工作。 相似文献
13.
慢性肾脏病(CKD)妊娠不良结局包括流产、并发子痫前期、胎儿发育异常、胎儿生长受限、早产等。CKD女性妊娠需多学科共同管理,调整使用对胎儿影响较小的药物;帮助CKD患者选择合适的妊娠时机;指导患者调整生活状态,适应孕期的生理变化。 相似文献
14.
甲状腺疾病妇女的孕前保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甲状腺疾病是常见的内分泌疾病之一,妊娠后可造成母婴不良结局。因此,在受孕前需作好充分准备,接受孕前保健是十分必要的。孕前保健至少应在受孕前3~6个月开始,内容包括对夫妇双方的孕前医学检查(包括详细个人、家族史的采集,系统体格检查以及相关的实验室检查),孕前医学咨询及指导(包括对疾病的治疗及妊娠时机的建议,对生活行为、营养、运动的指导及对受孕知识的指导及个体化的咨询指导)等服务。1甲状腺功能的诊断程序2诊断标准[1]甲状腺疾病诊断标准①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症TSH>4·8 mU/L,FT4<10·3 pmol/L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症TSH>… 相似文献
15.
妊娠合并血液系统疾病可导致不良母儿结局。孕前应针对不同疾病进行全面的病情评估,把握适宜妊娠的指征和时机。妊娠期保健应重视原发病病情的监测,有治疗指征者应给予必要的支持或药物治疗;维持妊娠期安全的外周血三系细胞水平有助于减少母儿并发症。围分娩期应做好计划分娩,准备相应的血源,根据病情程度及产科情况综合考虑终止妊娠的时机和方式。产后应积极预防产后出血及感染的发生。 相似文献
16.
《中国妇产科临床杂志》2015,(3)
目的探讨孕前体重指数及孕期体重增加与巨大儿的发生率之间的关系。方法回顾性的分析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妇产医院2014年1月至2014年3月住院分娩的单胎、妊娠满37~41周、无并发症及慢性疾病初产妇的临床资料共1 085例。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体重标准,所有病例按产妇孕前体重指数(BMI)分为低体重组BMI18.5kg/m2、标准体重组BMI 18.5~24.9kg/m2、超重组BMI 25~29.9kg/m2、肥胖组BMI≥30kg/m2四个组;孕期体重增加分为低于IOM标准,符合IOM标准,超出IOM标准三组。采用χ2检验法比较各组、各变量间差异的统计学意义。结果孕前低体重指数孕妇占17.42%,孕前标准体重指数孕妇占72.72%。超重及肥胖孕妇占9.9%,其中1.4%达到肥胖标准。超重及肥胖组巨大儿的发生率随孕期体重增加而升高(P0.01)。孕期体重增加符合IOM标准时,仍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随孕前BMI的增加,巨大儿的发生率大幅度的增加(P0.01)。结论随着孕前BMI及孕期体重增加的增加巨大儿的发生率增加。提示加强对高危人群的孕前和孕期体重管理有助于预防巨大儿的发生、改善母婴预后。 相似文献
17.
孕前体重孕期增重与新生儿出生体重的关系 总被引:58,自引:2,他引:58
目的 分析孕前体重、孕期增重与新生儿出生体重的关系,为降低低出生体重儿及巨大儿发生率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根据孕前体重指数(Body Mass Index,BMI)将研究对象分为高体重、理想体重和低体重三组,分别计算平均出生体重和巨大儿、低出生体重儿发生率;进一步分组分析妇女的孕期不同增重与低出生体重儿及巨大儿发生的关系。结果 与理想休重组相比,高体重组巨大儿发生率较高(9.1%),低体重组的低出生 相似文献
18.
高血压患者妊娠易发生重度子痫前期及多脏器损害,导致母儿严重并发症。高血压患者孕前应综合评估妊娠风险,孕前应将血压控制在正常范围,选择合适妊娠时间。孕期加强监护,应用阿司匹林预防子痫前期。终止妊娠时机及方式应根据病情严重程度及母儿情况综合决定。分娩过程中注意监测血压,产后加强随访。 相似文献
19.
心脏病女性在妊娠期易发生心血管并发症,是孕产妇非产科因素死亡的重要原因,应加强孕前保健和管理。结合患者病史和检查进行孕前风险评估,能够手术矫正者建议其孕前手术治疗,不宜妊娠者应建议其避孕,允许继续妊娠者孕期应联合多学科管理,提高妊娠分娩安全性。 相似文献
20.
孕前保健门诊病例1055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孕前保健是降低出生缺陷和其他不良妊娠结局的一级预防措施,是婚前保健的后续以及孕产期保健的前移。如国外的一些研究表明:孕前保健显著地降低了自然流产率。上海同济大学附属第一妇婴保健院于2007年5月底成立了女性孕前保健门诊,实施孕前疾病筛查、孕前优生咨询与指导。为了进一步规范和改进孕前保健服务,对2007年5月至2008年5月的就诊者进行回顾性分析。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