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通过对一株淀粉液化芽孢杆菌进行紫外和^60Co逐级诱变,使该菌株产β-葡聚糖酶酶活从80U/mL提高到105U/mL;对突变株进行多次单菌落分离及传代,对其传代稳定性的研究表明:该菌株产酶性能稳定;在5L发酵罐中突变株的产酶水平比摇瓶要高,可达120U/mL,产酶周期比摇瓶缩短了15h.  相似文献   

2.
以放线菌Thermobifida fusca WSH03—11——高产角质酶突变株为出发菌株,在摇瓶中考察了碳、氮源等条件以及接种量、装液量和初始pH值等环境条件对突变株细胞生长和产角质酶的影响。通过优化发酵条件,突变菌株的角质酶酶活达10.1U/mL,提高了15%。在此基础上,在5L发酵罐中进一步研究了碳源流加对突变株发酵产酶的影响,结果发现,分别在0、24、48h添加1%乙醇,角质酶酶活达到16.4U/mL,细胞干重(DCW)达到3.7g/L,而且发酵时间也由110h缩短到50h。  相似文献   

3.
筛选得到一株高产中性纤维素酶的绿色木霉ZC,对其培养基中的碳源进行了优化,探讨了碳源的种类、混合碳源以及碳源与麸皮的比例对其产酶的影响,确定了以4 g/dL玉米秸秆粉、1g/dL麸皮为主的发酵培养基,此培养基中纤维素酶滤纸酶活可达321.12 U/mL.  相似文献   

4.
对β-葡萄糖苷酶活力为0.497μmol/(s·g)的无花果曲霉101菌株进行Co60及UV和NTG诱变,得到一株产酶提高1.72倍的L2菌株;再经发酵培养基及培养条件,包括碳源、氮源、有机酸、表面活性剂、金属离子、产酶诱导剂、培养温度、水分、初始pH值、通风量、接种形式及接种量等的优化,以优化得到的最佳条件固态发酵6d,产酶稳定在4.17~4.67μmol/(s·g).  相似文献   

5.
脆壁克鲁维酵母(Kluyveromycesfragilis)LFS 8611合成的β D 半乳糖苷酶具有较高的催化半乳糖基转移反应活力.脆壁克鲁维酵母(K.fragilis)LFS 8611细胞生长和β D 半乳糖苷酶的合成同步.该菌株生长和产酶的最适碳源为半乳糖,乳糖次之;最适氮源为蛋白胨F403;最适培养条件为:发酵培养基的初始pH值为7.0,摇床的转速为200r/min.培养基中碳源和氮源质量浓度对菌体生物量和β D 半乳糖苷酶活力有重要影响,以12mg/mL乳糖为碳源,16mg/mL蛋白胨(F403)为氮源,在最适培养条件下培养32h后,菌体生物量和β D 半乳糖苷酶活力分别为7.56g/L和18.83U/mL.  相似文献   

6.
从13株米曲霉菌株中筛选到一株产氨基酰化酶活力较高的米曲霉(Aspergillus oryzae)W0607,以米曲霉w0607为生产菌固态发酵生产氨基酰化酶,较适的培养基组成和培养条件为;麸皮7.0g,豆饼粉3.0g,蛋白胨0.3g,水11mL,PH值6.5,发酵温度28℃,发酵周期约48h.在此条件下,米曲霉W0607的氨基酰化酶产率为400u/g左右.  相似文献   

7.
以黑曲霉WA301为出发株,经过紫外诱变获得一株遗传性状稳定的半纤维素酶的高产突变株WA9024.通过对培养基中碳源、氮源、水分和起始pH值的优化,突变株WA9204以麸皮为基质的固态发酵产半纤维素酶的能力进一步得到提高.在较适的条件下,WA9024的甘露聚糖酶酶活达到8984U/g,木聚糖酶酶活达到503U/g,分别比出发菌株提高了1160%和210%.  相似文献   

8.
在含50mL/L的甲醇、5g/L的甘氨酸的基本培养基平板上,从土壤中分离出130多株细菌,测定了它们利用甘氨酸生产L-丝氨酸的能力,获得了一株产L-丝氨酸较好的菌株A3,L-丝氨酸产量最高为1.4g/L,分类学鉴定为微球菌科(Micrococcaceae),对菌株A3利用甘氨酸发酵生产L-丝氨酸的发酵条件进行了初步研究,包括甘氨酸和甲醇添加量,不同碳源、氮源,初始pH值以及发酵时间对产酸的影响.结果表明,菌株A3在不添加甲醇、只以甘氨酸为惟一碳源的发酵培养基中也能产L-丝氨酸,培养基中较高质量浓度的甘氨酸存在对L-丝氨酸生产是必需的.添加葡萄糖、甘油等外源碳源对菌体生长有利但不利于L-丝氨酸的生产。  相似文献   

9.
用大肠杆菌AS1.505进行液态发酵生产谷氨酸脱羧酶并优化培养基,考察了碳源、氮源、复合营养物质、起始pH及发酵时间对酶活的影响,确定最佳产酶培养基组成为:葡萄糖1.0 g/dL,蛋白胨3.0 g/dL,氯化钠0.3 g/dL,磷酸氢二钾0.1 g/dL,硫酸镁0.02 g/dL,L-谷氨酸0.01g/dL,玉米浆1.5 g/dL,生物素30 t,g/L,麸皮4 g/dL;pH 6.5.在此基础上,设计发酵条件的优化实验.实验结果表明为:250 mL的三角瓶装液量25 mL,37℃,起始pH 6.5,培养18 h达到产酶高峰,产酶活力可达1 290 U/mL.  相似文献   

10.
对实验室筛选出产β- 葡萄糖苷酶的黑曲霉进行辐射诱变处理得到高产酶突变菌株,同时采用单因素和正交实验对黑曲霉产酶培养基进行优化研究.结果表明:经过X射线辐射诱变的黑曲霉产的β- 葡萄糖苷酶活力提高了18.86 U/mL.该菌株最适宜产酶的培养基为(质量分数%): 麸皮与玉米粉(1∶1)1.5、 (NH 4 ) 2 SO 4 0.15、 KH 2 PO 4 0.2、吐温80 0.1,所得酶活力最大可达到59.86 U/mL.  相似文献   

11.
对一株曲霉果糖转移酶菌株的产酶培养条件进行了研究。确定了最佳培养基组成:初始蔗糖质量浓度15~18g/dL,氮源为酵母膏,K2HPO4对果糖转移酶的产生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添加0.2g/dLCMC能够使果糖转移酶活力提高到原来的1.3倍,在pH5.5,30℃条件下,果糖转移酶最高酶活力为30.42U/mL。HPLC分析结果表明,转糖基产物为总质量的55.8%。  相似文献   

12.
利用自己设计的筛选方法,从不同的酿造曲样中筛选出1株产纤溶酶酶活较高的米曲霉菌株SA-6,其产纤溶酶酶活为25U/mL。SA-6经过紫外线、^60Co和亚硝基胍诱变,筛选得到突变株NA-25,其产酶酶活为63U/mL,是出发菌株SA-6的2.52倍。突变株NA-25的发酵性状改变,其产纤溶酶的高峰比出发菌株迟了约10h。  相似文献   

13.
采用国内α 淀粉酶生产常用菌株BF7658变异菌种 ,直接以麸皮为原料固态发酵法生产α 淀粉酶 ,得到较适宜的条件为 :培养基初始含水量 (质量分数 )为 60 % ,起始 pH自然 ,液体接种量为 5mL/kg ,3 7~ 3 9℃培养 4 8~ 60h ,三角瓶培养产酶水平可达 1 2 4 8U/ g ,浅盘培养平均产酶可达 1754U/ g .固态发酵生产细菌α 淀粉酶产酶水平为液体深层发酵法的 4~ 5倍 ,并且成本低廉 ,具有较好的经济和环境效益 .  相似文献   

14.
通过对溶壁微球菌培养基优化,确定最佳发酵培养基,并对发酵工艺条件进行了初步的优化.最适碳源是麦芽糖,最适氮源是蛋白胨和酵母膏,最近无机盐是MnSO4;该菌株产酶的最佳培养基配方为:60 g麦芽糖,13 g蛋白胨,8 g酵母膏,1 g MnSO4,5 g NaCl,2 g NaH2 PO4·2H2O,2 g K2HPO4·3H2O,0.5 g MgSO4·7H2O,0.5 g CaCl2,1 000 mL水.从该菌株发酵过程曲线发现,该菌株大量产酶期在12-14 h.摇瓶发酵最适初始pH值为7.0,250 mL三角瓶装液量为25mL,接种体积分数为5%,培养温度为37℃.  相似文献   

15.
采用稀释平板分离法从土壤中分离到一株产中性蛋白酶芽孢杆菌BX-4.通过单因素碳、氮源以及正交试验确定了最佳产酶培养基配方,同时还研究了起始pH值、金属离子、接种量对产酶的影响以及温度、pH值、金属离子以及表面活性剂对酶稳定性的影响;以最佳培养基为发酵培养基,于37℃、160r/min振荡培养48h,酶活达2519.35U/mL;该酶最适作用温度为55℃,最适作用PH值为7.5,在pH7.5缓冲体系中,55℃反应60min后仍有50%的酶活力,Ca^2+和表面活性剂对酶有一定的激活作用,但激活作用不明显。  相似文献   

16.
利用PCR扩增技术以嗜热脂肪芽孢杆菌IAM11001染色体DNA为模板,扩增得到嗜热脂肪芽孢杆菌过氧化氢酶编码基因perA。再与经EcoRⅠ酶切的温控表达载体pBV220连接,构建重组质粒,并转化宿主大肠杆菌JM109,得到耐热过氧化氢酶基因工程菌,然后对该工程菌在LB培养基和半合成培养基中的发酵条件进行了优化。结果表明:在LB培养基中,诱导时期和酶合成最佳诱导时间均为5h,最大产酶量达到72.9U/mL;在半合成培养基中,于30℃培养4h,再于42℃诱导培养6h,产酶量最高达到131U/mL。  相似文献   

17.
研究了培养基组分和培养条件对黑曲霉菌株Aspergillusniger LW-1固态发酵产β-甘露聚糖酶的影响。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采用Plackett-Burman和Box-Behnken实验设计确定的最佳产酶培养基组成和培养条件:麸皮与豆饼粉质量比为7.5∶2.5(g/g),其它物质相对于固体物料的质量分数分别为魔芋粉4%,KH2PO40.3%,玉米浆5%,CaCl20.1%,MgSO40.1%,(NH4)2SO41%,液固质量比为1.5∶1,自然pH;32℃静置培养84h,期间翻曲1次。最高酶活可达24879IU/g。  相似文献   

18.
通过对数株红酵母培养后发酵液中菌体生物量及类胡萝卜素含量的测定比较,从中选出了1株产类胡萝卜素能力较强的红酵母RY-98;研究了该菌株产类胡萝卜素的最适碳源和氮源,并对其主要营养与环境条件进行了选择及优化,获得了最佳发酵条件葡萄糖40g/L、(NH  相似文献   

19.
从富含植物纤维素的土样中筛选得到一株组成型纤维素酶产生茵LC-9,结合Biolog微生物自动鉴定仪和16S rDNA序列分析,该茵株鉴定为Bacillus subtilis.通过发酵与产酶条件优化,确定了菌株最佳培养条件.在优化条件下发酵35 h后,内切纤维素酶活力可达1 301.4U/ml,,木聚糖酶活力可达289.2 U/mL.该菌株产酶发酵周期短,无需纤维素类物质的诱导,推测为一株新型组成型多功能纤维素酶高产菌株.  相似文献   

20.
通过姬松茸碳氮源筛选的单因素实验 ,确定玉米粉、蔗糖为碳源 ,豆粕粉、麸皮汁为氮源 ;在此基础上 ,进行了碳氮源质量浓度及比例实验、摇瓶发酵正交实验 ,优化培养基配方 ,确定姬松茸摇瓶发酵培养基的最佳配方为 :玉米粉 1 .5g/dL ,蔗糖 0 .5 g/dL ,麸皮汁 0 .5 g/dL ,豆饼粉 2 .0 g/dL .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