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蒙医儿科临床应用小儿食指Jirugadasu(意译:络脉,也可称脉络,指纹)诊察法诊病历史悠久,但记载不详尽〔1〕。20世纪70年代,蒙古族医生旦森道尔吉在其著作《小儿疾病治法》中详述了“小儿手指络脉诊病之方法”〔2〕。根据《景岳全书》记载,小儿指纹诊法最早见于唐代王超的《水镜图诀》及《全幼儿鉴》等书〔3〕。追溯蒙医该诊法之起源,笔者认为,很有可能与中医望指纹诊法同源。但蒙医小儿食指络脉诊察法具有其自身特点,故简述如下,不妥之处请同行赐教。1 小儿食指络脉诊察法分别诊察初生~3岁男女幼儿左、右手食指桡侧脉络(静脉),男…  相似文献   

2.
马克 《中国民间疗法》2022,(17):106-107+117
该文根据王居易教授的经络医学理论,利用经络诊察法指导针灸临床实践,提高了临床诊疗效果。该文列举的病例均是在利用经络诊察法调整治疗方案后,其治疗效果得到明显改善,同时提升了机体的康复速度,用事实证明经络医学的实用性。  相似文献   

3.
经络诊察法是《黄帝内经》时期一套完整的诊疗体系,"审、切、循、扪、按"是经络诊察的主要手段。而脉诊与经络系统起源和发展直接相关,通过脉诊诊断人体"气"的状态,是针灸医师必备之术,故经络诊察应以脉诊为核心。通过经络诊察可以判断人体脏腑经络的虚实,避免盲目辨证取穴,提高诊疗水平。经络诊察法为针灸的发展和创新提供了实践方法和理论基础,值得深入学习和研究。  相似文献   

4.
头痛是临床常见症状,本文应用王居易经络诊察—调整经络法治疗太阳经头痛23例,取得了较好疗效。由此证明了王居易经络诊察法在针灸治疗学中的临床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5.
针灸临床的有效性是建立在精准诊断的基础之上,而经络诊察术是精准诊断的重要前提之一。《黄帝内经》中经络理论贯穿全文,并首次提出经络诊察术,后世医家在长期临证中赋予了经络诊察术更为深刻的内涵。经络诊察作为临床辨治中的重要环节,是进行辨经论治的首要步骤,同时也是促使针灸诊疗实现内在闭环不可或缺的部分。经络诊察是针灸医师提高针灸临床诊疗水平的关键,是促进针灸学科发展的核心动力之一,基于《黄帝内经》经络诊察术的系统化,将有助于针灸诊疗体系的发展。  相似文献   

6.
李志亮  谭双 《北京中医药》2012,31(12):897-898
王居易老师依据50余年临床经验,创立了经络诊察法,通过察经、辨经、选经、取穴,将经络诊察与调整经络应用于临床.对于周围性面瘫,尤其是难治性面瘫,取得了满意的临床疗效.笔者择其要者归纳、总结了王老调整经络法治疗周围性面瘫的经验,包括经络诊察的要领、取穴的重点、不同时期异常经络的特征及经络变动的特点等,并附以经典病案一则.  相似文献   

7.
贺新兰  焦琳  毛强健  钟根平 《河南中医》2019,39(11):1759-1762
依据经络医学理论,笔者导师提出经络证候与经络诊察互参,并进行辨经的思路,即"经络证候—经络诊察—辨经"为针灸临床诊断思路。针灸治疗少阳腰痛应明晰西医诊断与中医辨经思路、重视经络腧穴诊察、调结构与调气血相结合、重视针刺阳陵泉。  相似文献   

8.
王居易老师从事针灸临床教学近50年,应用经络诊察方法治疗疾病疗效独特。王师对经络的认识源自内经理论与自身临床实践,将“审、切、循、扪、按”经络诊察方法应用于临床实际,通过经络诊察加深了对经络的认识.王师认为经络存在于肌肉筋骨的缝隙之中,经络不仅仅是气血物质的运行通道,也是人体中多途径、多层次的物质供应代谢系统;主张针灸医师除了对经络有很好的理解外还要学会经络诊察方法,学会经络辨证,正确辨经取穴,应用适宜的补泻手法,临床方可取得效如桴鼓的疗效。  相似文献   

9.
经络辨证作为中医辨证中极具特色的诊断方法之一,在临床中广泛被应用,其相关理论源于《足臂十一脉灸经》及《阴阳十一脉灸经》,至《难经》时期形成以十二经脉经络辨证和奇经八脉经络辨证为主的经络辨证,后世医家不断发展和完善,将经络辨证广泛应用于临床。经络诊察为经络辨证的依据,主要内容首见于《内经》,现临床以近代医家王居易基于《内经》相关理论所总结的经络诊察法应用较多。王祖红教授在临床中擅长经络辨证,继承和发展了经络诊察相关内容,形成了包括定位诊断、定性诊断、必先五胜、治病求本、治未病的经络辨证五步法,为中医临床提供了系统的诊疗思路。  相似文献   

10.
王居易老师从事针灸临床教学近50年,应用经络诊察方法治疗疾病疗效独特。王师对经络的认识源自内经理论与自身临床实践,将“审、切、循、扪、按”经络诊察方法应用于临床实际,通过经络诊察加深了对经络的认识.王师认为经络存在于肌肉筋骨的缝隙之中,经络不仅仅是气血物质的运行通道,也是人体中多途径、多层次的物质供应代谢系统;主张针灸医师除了对经络有很好的理解外还要学会经络诊察方法,学会经络辨证,正确辨经取穴,应用适宜的补泻手法,临床方可取得效如桴鼓的疗效。  相似文献   

11.
经络诊察是通过“审、切、循、扪、按”的诊察方法判断经脉的异常,是针灸临床中的基石,八纲辨证是指阴阳、表里、寒热、虚实8个辨证纲领。本文通过经络诊察法联系到八纲辨证的表里、寒热、虚实,从经络诊察角度辨别疾病的病位之深浅、病性之寒热、邪正之盛衰,通过经络诊察不仅可以明确疾病过程中敏化或者是特异性的穴位,同时可以通过经络诊察之审、扪分寒热,循、按分表里、切分虚实,以及察任督分阴阳,隐含了完美的八纲辨证体系,为临床针灸的施针、取穴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12.
目的根据中风病异常经络的分布特点,观察左阴右阳调整经络法与常规针刺治疗中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0例中风恢复期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所有患者均通过经络诊察来探寻中风病异常经络的分布特点。治疗组选取与本病最为相关的异常经络,采用左阴右阳调整经络法(左侧取阴经,右侧取阳经)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针刺治疗。观察两组治疗前后经络诊察异常量表各项评分及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的变化情况。结果中风患者异常经络主要集中在太阴经、阳明经、厥阴经、少阳经上,其中以太阴经的异常最为明显。治疗组治疗前后十四经脉经络诊察异常量表评分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左阴右阳调整经络法是一种治疗中风病的有效方法,可显著改善异常经络。  相似文献   

13.
摘要:“经脉脏腑相关”是体表经络诊察法在脏腑病中应用的理论基础。目前经络诊察法已应用于临床诊断治疗多种脏腑疾病,以王居易经络诊察法应用最多。本研究整理近20年相关文献,发现经络诊察法在现代临床中已应用于心脑血管系统疾病、呼吸系统疾病、消化系统疾病等多种脏腑病,为认识疾病部位进而指导治疗靶点提供重要依据,但不同医师选取诊察经脉的原则不同,含有个人主观性。其作用机制的研究主要通过刺激体表与病变脏腑相对应经脉或腧穴,观察刺激信号在脊髓或大脑出现反映的作用规律,或从基因水平研究经脉脏腑与疾病的关系,一定程度上揭示了“经脉脏腑相关”的科学内涵,但尚未见变动经脉或阳性反应点与病变脏腑间作用机制的实验研究。提示今后可进行大数据脏腑疾病变动经脉及阳性反应点出现部位的规律性研究和其作用机制的实验研究  相似文献   

14.
颈排刺结合端提复位手法为殷教授根据数十多年临床经验,他依据《内经》三阳经脉理论提出一种辨经针刺方法,其法根据经脉理论在经络诊察的基础上辨经取穴,用穴少而精,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5.
文章以《黄帝内经》《针灸甲乙经》《备急千金要方·针灸》《针灸资生经》《针灸大成》的相关记载为线索,考察古今文献的相关讨论,探讨经络诊察法的内涵演变.经络诊察最初由《黄帝内经》中对皮、脉的诊察,逐渐与腧穴诊察的内涵产生重叠,进而逐步发展成为对疾病外在表现的体表诊察,其实质是寻找体表异常变化与疾病的关联规律.经络诊察在一定...  相似文献   

16.
王居易强调临床诊病时进行经络诊察,并总结了"审、切、循、扪、按"的经络诊察方法在针灸辨证中加以运用,此法可以为医生判断病机提供客观依据,在经络诊察基础上进行辨经、选经、配穴,可以显著提高针灸临床疗效。该文从荨麻疹、中风后肩手综合征、中风伴肢体沉重三则医案入手,来阐述经络诊察法在针灸辨证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7.
由临床验案总结引出神经根型颈椎病的诊疗心得,即经络诊察法辨证辩经选穴诊疗方法,灵活选用艾灸、放血疗法。经络诊察法辨证辩经选穴诊疗法拓宽了传统的针灸诊疗方法,在临床运用时可根据患者的症状、体征及异常经络辨证选穴,并使针刺腧穴产生缓慢针感。使神经根型颈椎病的治疗达到取穴少,疗程短,效果佳,患者易于接受的效果,临床值得推广和重视。  相似文献   

18.
经络诊察在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经络辨证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内经》中经络诊察主要方法有问、审、切、循、按、扪等,至今仍广泛应用于临床。运用《内经》问、审、切、按、扪等方法进行经络诊察,然后根据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寒热虚实施以不同的手法,有着非常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9.
试论经络理论在穴位注射治疗状疱疹中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就经络理论在穴位注射治疗带状疱疹中的临床应用进行了初步探讨,认为从带状疱疹的致病机理,病理变化,到该病的辨证诊断。直至处方选穴,穴位深浅,选择用药等整个诊疗过程,均离不开经络理论的指导。临床证时应以经络学说为依据,深刻认识本病病机,根据经络的循行规律,深刻认识本病病机;根据经络的循行规律,运用经络诊察法,辨证归经:在明确辨证的基础上,循经取穴,远近配合,针对邪入经络之深浅层次及不同病经,灵活施术,  相似文献   

20.
Wang JY 《中国针灸》2010,30(12):1021-1024
介绍王居易教授经络理论临床辫治要点及临床运用体会.经络气化理论运用于临床,要有坚实的理论基础,认识与掌握六经与六气、六脏、六腑之间的相互转化的关系,就能在针灸临床实践中将经络气化理论贯穿始终;在诊疗过程中,坚持察经、辨经、选经、择穴4个步骤.列举了运用王居易经络诊察方法,对难治性疾病--丘脑病变进行经络诊察辫治的临床实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