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目的 研究中国循环系统疾病所造成的健康生命年损失. 方法 利用伤残调整生命年(DALY)对中国2002-2005年循环系统疾病所造成的健康生命年损失进行计算. 结果 2002-2005年的健康生命年损失分别是:224.081人年/万人、 223.934人年/万人、213.782人年/万人、218.050人年/万人;死亡造成的健康生命年损失4年均占85%以上;男性健康生命年损失大于女性;循环系统疾病的健康生命年损失以70~岁组和80~岁组为主.2002年和2003年农村高于城市,2004 年和2005年城市高于农村. 结论 2002-2005年中国循环系统疾病健康生命年损失呈缓慢降低趋势;由死亡引起健康生命年损失为主;循环系统疾病健康生命年损失应更加关注男性和城市人群.  相似文献   

2.
7种乙类传染病健康生命年损失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从健康生命年损失的角度研究艾滋病、乙肝、丙肝、麻疹、痢疾、肺结核、梅毒7种传染病对健康的影响.方法 运用伤残调整生命年(DALY),对中国2005年艾滋病、乙肝、丙肝、麻疹、痢疾、肺结核、梅毒7种传染病所造成的健康生命年损失分年龄、分性别、分地区进行计算.结果 7种乙类传染病中,DALY强度居于前3位的是肺结核、梅毒、乙肝,分别为0.822 8,0.076 8,0.053 9人年/千人.不同疾病早逝与伤残引起的损失在DALY中所占比重不同,其中艾滋病和痢疾以早逝引起的损失为主,而肺结核与梅毒以伤残引起的损失为主;肺结核的DALY强度70~岁组最高,艾滋病DALY强度30岁~组最多;麻疹和痢疾的DALY强度集中在0岁~组;男性DALY强度大于女性;西北地区的肺结核,华东地区的梅毒,黄河中游的艾滋病DALY强度分别为1.068 7人年/千人,0.214 6人年/千人,0.110 4人年/千人.结论 7种乙类传染病中,肺结核对健康的影响最大;艾滋病和痢疾的健康生命年损失主要由死亡引起,梅毒、肺结核和乙肝主要由残疾引起;除梅毒外,男性的DALY强度均高于女性.不同传染病高发年龄段不同;西北地区肺结核的DALY强度位居全国首位.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中国乙型病毒性肝炎的健康寿命损失。方法采用DALY指标2005年全国乙型病毒性肝炎损失的健康寿命。结果乙型病毒性肝炎的DALY值是26919.38人年,其中死亡与残疾的疾病负担之比为1∶3.76;DALY值男性均高于女性,20岁出现高峰,15~55年龄组为乙型病毒性肝炎的高危人群;中国八大分区中除西北地区稍偏高,居首位达0.042人年/千人,华南地区和黄河中游地区次之,其余地区差别不明显,高低地区之比为3.5∶1。结论乙型病毒性肝炎不仅因死亡导致健康寿命年的损失,而且由于疾病造成的残疾而导致的损失更大,给人群和社会带来沉重的负担。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中国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所造成的健康生命年损失。方法利用伤残调整生命年(DALY)对中国2005年9种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所造成的健康生命年损失进行计算。结果9种慢性非传染性疾病DALY顺位的前3位分别是:循环系统疾病、肿瘤和精神系统疾病。由残疾引起的健康生命年损失的前3位分别是:肌肉骨骼系统疾病、精神系统疾病和消化系统疾病。除肌肉骨骼系统疾病外健康生命年损失均男性大于女性。15~30岁组的健康生命年损失最多的是精神系统疾病;60~70岁组为肿瘤;80岁以上组有精神系统、循环系统、呼吸系统、消化系统和泌尿系统疾病。除呼吸系统和消化系统疾病,农村健康生命年损失高于城市,其他均为城市高于农村。结论循环系统疾病和肿瘤健康生命年损失主要由死亡引起,肌肉骨骼系统疾病和精神系统疾病健康生命年损失主要由残疾引起。男性和城市的健康生命年损失更应引起重视。  相似文献   

5.
目的:利用残疾调整生命年指标分析艾滋病的疾病负担,确定艾滋病在中国的高危人群,为制定艾滋病有效的防治措施提供数据依据,为政府合理分配有限的卫生资金提供科学佐证.方法:将我国2007年艾滋病的发病、死亡情况按照年龄、性别整理,计算艾滋病疾病负担指标中的残疾调整生命年;利用伤残调整生命年强度热指标进行各年龄组、性别的比较,以控制相互比较组别人口基数的影响.结果:我国2007年艾滋病伤残调整生命年为108 312.55人年,负担强度为0.082 4人年/千人,由死亡造成疾病负担高达101 037.40人年,占总的残疾调整生命年比例为93.28%;疾病负担主要集中在15岁至60岁年龄段,这一年龄段占总残疾调整生命年比例的93.86%,30岁至45岁是疾病负担最高的年龄组:艾滋病的疾病负担男性高于女性,男女比例接近2:1.结论:我国人群中的30岁至45岁年龄组和男性是艾滋病防治工作的重中之重,缺乏有效的治疗手段是目前我国艾滋病疾病负担产生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6.
目的 分析评价济南市道路交通伤害死亡特征和疾病负担。方法 利用济南市2015年死因监测数据,应用粗死亡率、标化死亡率、早死生命损失(YLL)评价道路交通伤害死亡特征和疾病负担。结果 2015年济南市道路交通伤害死亡率为14.98/10万。因道路交通伤害死亡导致的早死生命损失为18 066.55人年,相当于每千人损失2.90年,男性生命损失多于女性,15~44岁生命损失(占44.18%)高于其它年龄组,行人生命损失(占39.02%)高于其它人群。间接经济损失为7.41亿元,男性造成的间接经济损失高于女性,15~44岁年龄组间接经济损失(占50.10%)高于其它年龄组,行人的间接经济损失(占39.00%)高于其它人群。结论 道路交通伤害已成为济南市居民重要的健康问题,导致的疾病负担不容忽视,应重视道路交通伤害高危人群的干预工作。  相似文献   

7.
目的通过对乙型肝炎的健康生命年损失的研究,确定乙型肝炎的高危人群、高危地区和高危年龄组.为制订乙型肝炎有效的防治措施提供数据依据。方法利用伤残调整生命年指标.计算2004--2007年中国乙型肝炎的健康生命年损失。结果2004--2007年的伤残调整生命年分别为4.88人年/10万、5.42人年/10万、6.08人年/10万和5.95人年/10万;伤残调整生命年中以残疾造成的健康生命年损失为主.所占的比重分别为72.7%、71.9%、71.8%和76.5%%;男性高于女性;15岁组和30岁组为健康生命年损失最高的年龄组:中国八大区内有明显差异。西北地区的伤残调整生命年4年中一直处于首位,2006年和2007年各地区顺位相同。结论2004--2006年中国乙型肝炎的健康生命年损失是增加趋势,2007年有所降低;15岁组、30岁组和男性为高危人群:西北地区、华南地区和黄河中下游地区应加大免疫接种力度。  相似文献   

8.
2002~2007年我国居民肿瘤健康生命年损失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通过对我国居民2002~2007年肿瘤的健康生命年损失的计算.提供肿瘤对人群危害程度的相关资料,为采取干预措施、分配卫生资源和进行干预成本效果分析提供数据依据.方法:将2002~2007年我国居民肿瘤的死亡情况按照年龄、性别整理计算得到,早死对健康生命年损失的影响(YLL),利用指数平滑法计算残疾造成健康生命年损失(YLD),两者之和为DALY.结果:2002~2007年我国居民肿瘤因早逝和残疾所连成的健康生命年损失略有增加;以早逝损失健康生命年为主;年龄峰值出现在70岁~组;男性约为女性的2倍.结论:2002~2007年我国居民肿瘤的健康生命年损失呈现增长的趋势,且以高年龄组和男性为主,我国居民肿瘤防治工作的重点应为增加治愈方法的研究.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宁波市城区居民健康水平.方法利用宁波市城区1991~2000年居民病伤死亡原因年报表和2001年主要慢性病调查数据,使用死亡率、减寿年数、伤残调整健康生命年(DALY)等多项统计指标,对宁波市城区人群健康水平进行分析.结果10年间宁波市城区居民年平均死亡率为552.05/10万,男性(601.56/10万)高于女性(500.59/10万).平均减寿年数为34027.50人年,减寿率为40.44‰.观察人群的DALY损失为135.38人年,DALY损失率为13.42%,推算全人群的DALY损失为6.41%.结论宁波市慢性病负担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相似文献   

10.
目的 分析中国(未包括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和台湾地区,下同)2006年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流脑)早死所致健康生命损失(Years of Life Lost with Premature Death,YLLs),探知流脑死亡导致的疾病负担,为预防控制流脑死亡制定有效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世界银行全球疾病负担(Globe Burden of Disease,GBD)评价指标体系及世界卫生组织推荐计算方法,利用2006年法定传染病网络直报系统的数据资料,分析中国居民因流脑死亡造成的生命损失.结果 中国2006年流脑报告死亡率为0.0119/10万,病死率为9.35%;流脑死亡引起的<20岁人群的YLLs占总YLLs的98.77%;≥50岁人群的YLLs占总YLLs的0.04%.农村人群每千人口的YLLs高于城市;2006年流脑死亡引起的每千人口的YLLs仅低于肺结核.结论 流脑死亡导致儿童和青年生命损失最大,对男性身体健康危害相对略高于女性.在农村地区造成的危害高于城市地区.  相似文献   

11.
Efficient use of cholesterol measurements to screen for coronary heart disease in the elderly is not well defined. The purpose of this report is to examine such screening based on national guidelines in a sample of older men. Since relations between cholesterol and coronary heart disease are better established in those who are younger, screening in the elderly will also consider levels of cholesterol that existed earlier in life. Data are from a prospective study of 1,170 men enrolled in the Honolulu Heart Program who were followed over a 12-year period for coronary heart disease. Follow-up began from 1980 to 1982, when cholesterol levels were determined in men who were aged 61 to 81 years. Past cholesterol levels were measured 10 years earlier (1970–1972). During the course of follow-up, coronary heart disease developed in 117 of the men. Risk of disease rose significantly (P = 0.003) with increases in past cholesterol levels (1970–1972) but not with more recent levels (1980–1982). For men with current cholesterol levels that were desirable (<5.2 mmol/L [200 mg/dl], as defined by guidelines from the National Cholesterol Education Program), disease incidence continued to rise with increasing past cholesterol levels (P < 0.001). Accounting for high-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 and other screening factors did little to alter these findings. We conclude that desirable cholesterol levels in the elderly may not be a marker of a healthy risk profile if past cholesterol levels were high. Screening for coronary heart disease in the elderly could be improved by considering past cholesterol levels, rather than just a single measurement in later life.  相似文献   

12.
目的 了解金昌队列人群冠心病(coronary heart disease,CHD)的死亡趋势,以及冠心病对该人群造成的疾病负担。方法 利用建立的大型随访队列人群的资料,应用死亡率、潜在减寿年数(potential years of life lost,PYLL)、潜在工作损失年数(working years of potential life lost,WYPLL)等指标,分析2001-2013年该队列人群的冠心病死亡趋势和疾病负担现状,运用平均增长速度描述疾病负担的变化趋势。结果 2001-2013年金昌队列人群冠心病粗死亡率为40.47/10万,其中男性标化死亡率随年份有增长趋势,但是70~79岁组冠心病的死亡率随年份呈下降趋势。女性因冠心病造成的人均潜在减寿年数(average potential years of life lost,APYLL)(15.33年/人)是男性(6.95年/人)的2.21倍。人均潜在工作损失年(average working years of potential life lost,AWYPLL)女性(5.59年/人)是男性(3.42年/人)的1.63倍,其中人均潜在工作损失年和男性人均潜在寿命损失年随年份呈下降趋势。结论 2001-2013年金昌队列人群的冠心病死亡率有上升趋势,并对该人群造成沉重的疾病负担,应该对该人群展开进一步的冠心病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13.
冠心病或缺血性心脏病,由于心脏动脉斑块的形成,导致心肌血流量减少,是最常见的心血管疾病,包括稳定型心绞痛、不稳定型心绞痛、心肌梗死和心源性猝死。常见的症状是胸痛或不适,可能蔓延到肩部、手臂、背部和颈部。近年来我国患有冠心病的人数较多,常发于年龄>40岁的男性群体,并且受到社会压力、不健康生活习惯及遗传等因素影响,导致该疾病具有年轻化的发展趋势,给患者身体健康与生命安全造成了极大的不良影响,所以人们需要对冠心病相关内容有更多的认识与了解,在身体察觉不适时可以尽快到医院做检查,确保疾病得到及时有效的诊断与治疗,提升疾病治愈率,降低患者死亡率。同时在患者疾病治疗期间给予其针对性的康复护理,有助于疾病康复时间的缩短。本文对近年来关于冠心病患者康复护理的内容进行了总结分析,可以为冠心病患者的康复护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于虹岗  徐迎肃 《上海预防医学》2000,12(6):265-266,270
[目的 ] 研究从外周血变化中早期发现并采取综合措施改变脂质过氧化 ,早期防治冠心病的方法。 [方法 ] 抽取健康普查者 5 0 0 0例外周血 ,用高分辨多项显微镜观察 ,结合参照血脂指标 ,确立其中 92 6例为高脂血症 ,并有可能成为动脉粥样硬化及冠心病好发人群。对其综合性治疗、教育指导 ,跟踪半年后 ,用同样方法检测对照。 [结果 ] 中度以上异源性斑块存在 ,治疗前 10 0 % ,治疗后 9.9% ,P <0 .0 0 1。中度以上自由基存在 ,治疗前 10 0 % ,治疗后 2 9.5 % ,P <0 .0 0 1。 [结论 ] 定期外周血检查、生活习惯健康指导、适当酶制剂和抗氧化剂的应用是防治冠心病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电话加短信随访对冠心病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方法 选择某医院心内科2012年4月1日-12月31日住院冠心病患者160例,随机分入干预组和对照组,每组80例。所有患者住院期间按冠心病诊疗常规进行治疗护理,出院后对照组门诊随诊,干预组定期电话加短信随访,干预2年。观察患者病情控制效果,用西雅图心绞痛量表(SAQ)评定患者生活质量。 结果 在出院后1年、2年末,干预组SAQ各项目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01);出院后2年内,干预组再入院率、病死率和心脏事件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 结论 电话加短信随访有助于提高冠心病患者生活质量,有利于病情控制。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冠心病基因检测与冠心病是否有关联性,以及关联程度如何。方法选取120例住院患者,其中60例为冠心病人,60例为非冠心病人。年龄40—65岁。冠心病为观察A组,非冠心病为对照B组,记录性别、年龄、冠心病家族史、高血压史、糖尿病史,并均抽血行冠心病基因检测。A组选1人和B组选1人按年龄相近、性别相同配对,共形成60对。开始进行1:1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冠心病家族史、高血压史、糖尿病史、以及冠心病基因检测与冠心病均有关联性。其中冠心病基因检测与冠心病的关联程度低于其他3个因素。结论冠心病基因检测与冠心病有关联性。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12导联心电图中T波峰末间期(Tp-Te)及QT间期离散程度(QTd)与冠心病严重程度的相关性及对冠心病的诊断价值。 方法回顾性分析50例健康体检者(健康组)及50例冠心病患者(冠心病组)的临床病例资料,对比两组Tp-Te、QTd差异,分析冠心病组Tp-Te、QTd与冠心病严重程度的相关性及对冠心病的诊断价值。 结果冠心病组Tp-Te及QTd均高于健康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冠心病组Tp-Te、QTd与冠状动脉狭窄程度均呈显著的正向直线相关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冠心病的诊断中,Tp-Te及QTd均具有较高的灵敏性、特异性及准确性,且经分析,Tp-Te及QTd对冠心病均具有显著的诊断价值(P<0.05)。 结论Tp-Te及QTd与冠心病严重程度存在显著的正向相关性,且对于冠心病具有显著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18.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是导致冠心病的最常见病因,近年来,冠心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呈逐渐上升趋势,在我国,每年新患冠心病者约有75万人,年龄在35岁以上人群冠心病的死亡率城市和农村分别为106/10万和64/10万.省市机关行政管理人员及离退休老干部作为冠心病的高发人群,正承受着冠心病带来的身心和经济上的沉重负担,严重影响了机关管理人员和离退休老干部及家人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冠心病患者心脏康复信息需求现状及影响因素.方法 随机选取2020年6月—2021年6月收治在医院的冠心病患者153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心脏康复信息需求量表(information need in cardiac rehabilitation,INCR)对纳入患者进行资料收集,并采用多元回归线性分析探讨冠心病患...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尾加压素(UⅡ)在冠心病患者血浆中水平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放射免疫法测定60例冠心病患者及30例健康体检者血浆UⅡ的水平。结果冠心病患者静脉血浆UⅡ水平明显低于健康对照组(P〈0.01);冠心病患者中冠脉有闭塞者UⅡ水平与局限狭窄者基本相同;经皮腔内冠状动脉成形术(PTCA)及支架植入术后,出现再狭窄者UⅡ水平明显高于其他患者(P〈0.01);PTCA治疗后股动脉血浆UⅡ含量较治疗前明显升高(P〈0.05)。结论UⅡ可能参与了冠心病发病,并可能在PTCA后支架内再狭窄中起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