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应用双盲安慰剂对照的客观评估方法观察褪黑素对老年原发性失眠患者的治疗作用。方法:2004-04/2004-11在驻京部队干休所收集41例诊断为原发性失眠患者,睡前1h服用褪黑素和安慰剂,服用前和服用后各进行1次多导睡眠监测。实验时间为6个月。结果:41例患者中有1例未坚持完疗程而退出。揭盲后褪黑素组有19例,安慰剂组有21例进入结果分析。疗程结束时褪黑素组出现的睡眠时间延长,睡眠效率提高,睡眠潜伏期缩短,觉醒时间及觉醒指数下降,Ⅱ期睡眠增加均优于安慰剂组(P<0.05)。两组睡眠潜伏期均比服用前明显缩短(P=0.0357)。两组均未发现明确的不良事件。结论:口服外源性褪黑素具有改善睡眠的作用,对老年原发性失眠疗效确切,安全性良好,其机制尚需探讨。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重复经颅磁刺激(repetitivetranscranialmagneticstimulation,rTMS)治疗伴有失眠的焦虑症患者临床疗效。方法伴有失眠的焦虑症患者76例,随机分为rTMS组与对照组各38例,rTMS组采用rTMS刺激+文拉法辛治疗,对照组采用伪线圈rTMS刺激+文拉法辛治疗,2组患者均刺激1次/d,20min/次,连续7d。比较2组治疗前、后汉密尔顿焦虑量表、多导睡眠监测睡眠潜伏期、觉醒次数及觉醒时间。结果rTMS组患者治疗后汉密尔顿焦虑量表明显低于治疗前与对照组(P〈0.01);多导睡眠监测睡眠潜伏期、觉醒次数及觉醒时间均明显少于治疗前与对照组(P〈0.01)。结论rTMS可明显改善伴有失眠焦虑症患者的不良焦虑情绪,有效缩短睡眠潜伏期时间,减少觉醒次数及觉醒时问,rTMS治疗伴失眠焦虑症患者疗效可靠。  相似文献   

3.
目的 观察舒眠胶囊联合黛力新治疗原发性失眠的疗效.方法 采用随机、对照方法,将120例原发性失眠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对照组,每组各60例,治疗组给予舒眠胶囊联合黛力新治疗,对照组给予舒眠胶囊治疗,两组疗程均为12W,治疗后采用多导睡眠图描记技术评价疗效.结果 治疗后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睡眠潜伏期明显缩短,总睡眠时间及睡眠效率明显提高,觉醒次数和时间明显减少;睡眠结构分析浅睡较前减少,尤其Ⅰ期睡眠明显,而深睡(Ⅲ,Ⅳ期)明显增加,快速眼动睡眠相(REM)睡眠比例有所增加.对照组睡眠潜伏期缩短,总睡眠时间延长,觉醒时间和次数减少,睡眠效率无明显变化;睡眠结构分析,浅睡(Ⅱ期睡眠)增加,而深睡(Ⅲ,Ⅳ期睡眠)减少,REM潜伏期延长.结论 舒眠胶囊联合黛力新治疗原发性失眠的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4.
目的综合评价褪黑素对失眠干预的效果。方法在Cochrane图书馆、Medline、Embase、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中国知识资源总库等相关数据库,对1991至2007年的英文相关文献进行检索。纳入的研究应该包括至少6个没有严重致残全身性疾病的成人受试者;随机双盲;包含安慰剂对照的临床试验;包括至少这三个结果指标(睡眠潜伏期、总睡眠时间、睡眠效率)中的一个。使用Revman软件4.2.10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13个RCT,其方法学质量的Jadad评分≥3分。Meta分析显示:①褪黑素和安慰剂的睡眠潜伏期比较共纳入9个RCT(238例),褪黑素组睡眠潜伏期缩短12.84 min(95%CI 7.84,17.85)(P<0.01)。②褪黑素和安慰剂的总睡眠时间的比较共纳入7个RCT(233例),褪黑素组总睡眠时间延长7.60 min(95%CI-5.49,20.69)(P>0.05)。③褪黑素和安慰剂的睡眠效率的比较共纳入8个RCT(286例),睡眠效率提高5.15%(95%CI 2.47,7.83)(P<0.01)。结论外源性褪黑素干预能提高睡眠质量,对失眠有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5.
电针头穴和体穴对慢性失眠患者睡眠结构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电针头穴和体穴对慢性失眠患者睡眠结构的影响,以阐明针灸改善睡眠质量的可能机制。方法:41例慢性失眠患者均选取头穴四神聪、印堂及太阳等,体穴内关、神门、三阴交、太溪、照海及申脉等加接KWD-808Ⅰ型脉冲电疗仪治疗,每天1次,30min。治疗前后利用多导睡眠呼吸监测分析系统检测患者睡眠结构的变化。结果:经过40d的治疗,41例患者与治疗前比较夜间觉醒次数明显减少、睡眠潜伏期缩短,慢波睡眠的时间和快动眼睡眠时间延长(均P〈0.05)。结论:针刺疗法能够修复睡眠结构,重构睡眠的连续性,提高失眠患者的睡眠质量。  相似文献   

6.
足反射疗法对老年住院患者的安神助眠作用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为观察足反射疗法对老年住院失眠患者的安神助眠作用,选择2003-12/2005-12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老年病科收治,年龄60~90岁的老年住院失眠患者102例,随机分为治疗组52例和对照组50例。治疗组采用足部反射区及穴位治疗的方法,每晚睡前1次,40min/次,7次为1个疗程,连续3个疗程;对照组常规护理,不采用另外干预措施。分别观察治疗后两组患者入睡潜伏期、夜间实际睡眠时间、睡眠效率以及患者主观体验。结果显示治疗后治疗组患者与对照组比,入睡潜伏期短,夜间实际睡眠时间长,睡眠效率高(P<0.05);患者主观感觉优于对照组。提示足反射疗法可改善老年住院失眠患者的睡眠质量,有安神助眠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电刺激小脑顶核对非器质性失眠症患者睡眠参数的改变,并与健康人数据比较。方法:选择2003-08/2004-05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神经内科收治失眠症患者50例为失眠组,健康体检无失眠症20例为对照组,应用自行研制的ES型失眠治疗仪,在患者睡觉前1h进行30~45mm的治疗,3~6d为1个疗程,并用Actiwatch系统记录失眠组和对照组的睡眠数据:总睡眠时间、实际睡眠时间、实际觉醒时间、睡眠效率、平均活动分数、破碎指数,用Actiware-Sleep软件分析数据,记录结束后再询问其睡眠情况。结果:按意向处理分析,两组70例均进入结果分析。①失眠症组治疗前的实际觉醒时间为(0.83&;#177;0.44)h,与对照组(0.38&;#177;0.41)h相比显著延长(P&;lt;0.01);而睡眠效率(76.46&;#177;9.43)%与对照组(91.38&;#177;3.97)%相比显著降低(P&;lt;0.01);同时反映身体活动的参数和睡眠一觉醒节律的总体破碎程度的破碎指数15.84&;#177;8.43与对照组8.70&;#177;5.04相比显著升高(P&;lt;0.05)。②经ES型失眠治疗仪治疗后,失眠症组除了总睡眠时间外,其他的参数改善均显著(P&;lt;0.05或0.01)。实际睡眠时间为(6.40&;#177;1.04)h,实际觉醒时间为(0.56&;#177;0.31)h,睡眠效率为(85.99&;#177;5.71)%,平均活动分数为(3.38&;#177;2.21)分,破碎指数为9.65&;#177;5.0l,睡眠和觉醒次数减少,实际睡眠时间延长,身体动度降低,最终睡眠效率提高,睡眠一觉醒节律趋于正常。③患者治疗后主观感觉良好,80.5%患者1个疗程后改变了每晚睡前必服睡眠剂的习惯。结论:应用ES型失眠治疗仪进行小脑顶核刺激治疗非器质性失眠症切实有效,为失眠症的物理干预提供了一种方便,简捷,低价的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8.
足反射疗法对老年住院患者的安神助眠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观察足反射疗法对老年住院失眠患者的安神助眠作用,选择2003-12/2005-12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老年病科收治,年龄60~90岁的老年住院失眠患者102例,随机分为治疗组52例和对照组50例。治疗组采用足部反射区及穴位治疗的方法,每晚睡前1次,40min/次,7次为1个疗程,连续3个疗程;对照组常规护理,不采用另外干预措施。分别观察治疗后两组患者入睡潜伏期、夜间实际睡眠时间、睡眠效率以及患者主观体验。结果显示治疗后治疗组患者与对照组比,入睡潜伏期短,夜间实际睡眠时间长,睡眠效率高(P<0.05);患者主观感觉优于对照组。提示足反射疗法可改善老年住院失眠患者的睡眠质量,有安神助眠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酸枣仁汤加涌泉穴按摩治疗妇女更年期失眠的防治效果。方法将64例更年期失眠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采用舒乐安定治疗,治疗组采用酸枣仁汤口服并配合涌泉穴按摩,1次/d ,10天为1个疗程,共治疗2个疗程。结果治疗组比对照组入睡时间缩短、睡眠时间延长、觉醒次数减少、睡眠效率提高。结论酸枣仁汤加涌泉穴按摩治疗更年期失眠症有较好疗效,能缩短入睡时间、延长睡眠时间、提高睡眠质量。  相似文献   

10.
护理干预对老年失眠患者睡眠质量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6,他引:5  
目的 探讨护理干预对改善老年失眠患者睡眠质量的有效性。方法 将82例老年失眠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40例)和对照组(42例),两组均按常规做人院宣教、出院指导,遵医嘱每晚服用酒石酸唑吡坦(思诺思10mg,干预组在此基础上进行睡眠卫生教育、睡眠认知及行为等3个月的全程护理干预。结果 睡眠时间无规律(62/82)、午睡时间过多(56/82)是老年人最常见的不良睡眠卫生习惯,分别占75.6%、68.3%;干预组干预后不良睡眠卫生习惯改善明显、觉醒时间短、觉醒次数少、睡眠效率和睡眠维持率提高,其睡眠质量高于干预前,亦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 实施全程护理干预可提高老年失眠患者的睡眠质量和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1.
抑郁性失眠与心理生理性失眠多导睡眠图特征比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抑郁性失眠与心理生理性失眠多导睡眠图参数变化特征。方法:对27例快动眼潜伏期明确缩短的抑郁性失眠(depression or dysthymia insomnia,DDI)和39例心理生理性失眠(psychophysiologic insomnia,PPI)患者的多导睡眠图结果进行回顾性统计分析,并进行两组间睡眠多导图各参数的比较。结果:①快动眼测量值:快动眼潜伏期(min):DDI组(65.6&;#177;11.9)较PPI组(156.7&;#177;67.0)明显缩短(t=8.295,P=0.000);快动眼周期数(次):DDI组(4.2&;#177;1.1)较PPI组(3.3&;#177;1.0)明显增多(t=3.110,P=0.003)。但快动眼时间(min)两组差异无显著性意义(t=1.862,P=0.067)。②睡眠结构:非快动眼时间占总睡眠时间百分数(%)DDI组较PPI明显减少(t=3.145,P=0.003);但其组分S1%,S2%,S3-4%两组分别比较却无明显差别。快动眼时间占TST百分数(快动眼%)DDI组较PPI组明显增多(t=3.164,P=0.002)。但在所有66例失眠患者中S1%:男21.6&;#177;0.09,女15.7&;#177;0.08,有显著差异(t=3.145,P=0.006)。③睡眠进程及连续性:在睡眠潜伏期,醒起时间,觉醒时间,醒觉次数,总睡眠时间,觉睡比,睡眠效率,两组分别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P&;gt;0.05)。结论:抑郁性失眠的快动眼测量值及睡眠结构较心理生理性失眠患者具有特征性的变化,非快动眼减少而快动眼增加;但两类失眠的睡眠进程和连续性却无差别;另外,在所有失眠病例中男性较女性具有更多的I期浅睡眠。  相似文献   

12.
针灸配合松弛疗法治疗失眠症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探讨针灸配合松弛疗法治疗失眠的疗效。方法 :对 5 8例 (观察组 )失眠患者实施针灸配合松弛疗法 ,并与 40例 (对照组 )单纯服用西药治疗比较。结果 :观察组睡眠潜伏期缩短 ,睡眠时间延长 ,总有效率为 10 0 % ,对照组为 77 5 % ,差异有高度显著性 (P <0 0 1)。结论 :针灸配合松弛疗法治疗失眠 ,可取得明显效果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心内科住院失眠老年患者应用集束化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 选取2020年2月至2021年2月我院收治的心内科住院失眠老年患者100例,依据护理干预方法分为集束化护理干预组、常规化护理干预组各50例,两组均连续干预1周,分析两组护理干预前、护理干预1周后睡眠进程、睡眠质量和临床疗效。结果 护理干预后,集束化护理干预组入睡潜伏期、觉醒时间均短于常规化护理干预组,睡眠维持率高于常规化护理干预组,实际睡眠时间长于常规化护理干预组,觉醒次数少于常规化护理干预组(P<0.05)。护理干预后,集束化护理干预组入睡时间、睡眠效率、睡眠时间、睡眠质量、催眠药物、睡眠障碍、日间功能障碍评分及PSQI总分均低于常规化护理干预组(P<0.05)。集束化护理干预组总有效率(94.00%)高于常规化护理干预组(80.00%)(P<0.05)。结论 心内科住院失眠老年患者应用集束化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较常规化护理干预好。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鼻孔交替呼吸护理法对老年脑卒中合并原发性失眠患者睡眠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19年6月收入我院治疗的60例老年脑卒中合并原发性失眠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均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研究组在此基础上加以鼻孔交替呼吸法护理,比较两组睡眠结构参数以及睡眠质量。结果研究组总睡眠时间(TST)、睡眠潜伏期(SL)、快速眼球运动潜伏期(REMSL)、睡眠效率均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入睡时间>30 min、睡眠障碍、催眠药物、日间功能、匹斯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评分均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鼻孔交替呼吸护理法的实施,可有效改善老年脑卒中合并原发性失眠患者睡眠结构参数,提高睡眠质量,有利于疾病预后,值得临床借鉴。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针对性护理对慢阻肺失眠患者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7年1月四川省泸州市中医医院慢阻肺失眠患者156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78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针对性护理,比较2组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93. 59%VS 79. 49%,P 0. 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觉醒总时间、睡眠潜伏期及觉醒次数、睡眠总时间及睡眠效率较对照组显著改善(P 0. 05);治疗后2组肺功能指标均优于治疗前(P 0. 05),观察组改善程度显著优于对照组(P 0. 05)。结论:针对性护理可有效稳定慢阻肺失眠患者的病情,改善睡眠质量,临床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麦粒灸联合足部穴位按摩护理对老年脑卒中合并失眠患者睡眠质量及疲劳程度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9年2月—2021年2月医院收治的老年脑卒中合并失眠患者88例,按组间基本特征具有可比性的原则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4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加用麦粒灸联合足部穴位按摩护理干预,持续干预2周。比较两组睡眠总时间、睡眠潜伏期、觉醒时间、睡眠质量、疲劳程度、护理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护理干预后睡眠总时间长于对照组,睡眠潜伏期、觉醒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干预后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评分、简易疲惫量表(BFI)评分低于对照组,护理满意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麦粒灸联合足部穴位按摩护理可改善老年脑卒中合并失眠患者睡眠结构及睡眠质量,减轻疲劳程度,提升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在老年失眠患者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按照随机单盲分组方法将120例老年失眠患者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采用普通护理,干预组采用护理干预,比较两种护理方法下两组患者的平均入睡时间、平均夜间觉醒次数、睡眠时间、睡眠效率、日间残留效应发生率及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等.结果:干预组患者在1 h内入睡的人数多于对照组(P<0.05),干预组平均夜间觉醒次数少于对照组(P<0.05),睡眠时间及睡眠效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日间残留效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对护理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临床护理干预有助于老年失眠患者缩短入睡时间、提高睡眠质量、降低患者的日间残留效应发生率,并有助于提高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抑郁症患者睡眠生理结构的变化,并与正常人比较。方法:抑郁症组为2002—01/2004—12广州市精神病医院门诊抑郁症患者42例,正常对照组为广州市精神病医院部分职工和广州医学院部分学生,共选择30人。使用英国Oxford工厂生产的Medilog多导睡眠图记录仪进行多导睡眠图检查.记录整夜的脑电图信号。主要观察①睡眠进程:包括总记录时间,睡眠总时间.睡眠潜伏期,快速眼动睡眠潜伏等。②睡眠结构:包括各阶段(非快速眼动S1、S2、S3、S4、快速眼动)睡眠的时间和百分比,快速眼动活动度、密度和强度,睡后觉醒的次数、时间和百分比。③睡眠片断的平均时程。对此项检查获患者及家属全面知情同意。结果:抑郁症组及正常对照组均完成多导睡眠图的检查,全部进入结果分析。①睡眠进程分析:总记录时间两组无差异,抑郁症组睡眠总时间比正常对照组少,睡眠潜伏期比正常对照组长,快速眼动睡眠潜伏期比正常对照组短,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抑郁症组睡眠效率和维持率低。②睡眠结构分析:抑郁症组非快速眼动S1时间比正常对照组长,但无统计学意义;非快速眼动S2时间比正常对照组短,[(212.72&;#177;92.9),(224.63&;#177;8.1)min,F=9.388,P=-0.004];而非快速眼动(S3+S4)时间比正常组短,但无统计学意义,不少患者的整个慢波睡眠(S3+S4)缺失。抑郁症组快速眼动活动度、密度和强度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睡后觉醒时间长。(爹抑郁症组睡眠片断的平均时程低于正常对照组[(81.90&;#177;7.2),(96.73&;#177;8.6)min,P=0.818]。结论:抑郁症组睡眠潜伏期长、睡后觉醒时间长,睡眠效率和维持率低,快速眼动潜伏期缩短,S1睡眠延长,S3,S4睡眠缩短,部分患者的整个慢波睡眠(S3+S4)缺失。提示抑郁症患者与正常人有不同的睡眠模式,其睡眠障碍模式以快速眼动睡眠过度活跃为特征。  相似文献   

19.
抑郁症自杀倾向与多导睡眠图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抑郁症患者自杀倾向与多导睡眠图之间的关系。方法:对16例有明显自杀观念或自杀行为的抑郁症患者(自杀组)、20例无自杀观念或自杀行为的抑郁症患者(非自杀组)、20例正常对照者检测多导睡眠图,并进行睡眠参数比较。结果:①抑郁症自杀组与非自杀组均存在诸多睡眠指标的异常,包括睡眠总时间减少、慢波睡眠百分比降低、睡眠效率和睡眠维持率降低、觉醒时间和觉醒次数增加、觉睡比和睡眠阶段s1百分比增加、REM睡眠潜伏期缩短以及REM密度增加。②自杀组与非自杀组相比,前者在睡眠进程方面表现为更加频繁的觉醒、更长的觉醒时间、更高的觉睡比以及更低的睡眠维持率,在REM睡眠方面,前者表现为更加严重的REM睡眠脱抑制,如REM睡眠潜伏期更短、整夜REM睡眠时间更长,整夜及第一个REM睡眠百分比更高、REM活动度和强度更高。结论:抑郁症的睡眠维持障碍和REM睡眠紊乱与其自杀倾向可能具有密切联系,表现为频繁的觉醒、REMM睡眠潜伏期缩短、REM活动度和强度增加以及REM睡眠时间延长的抑郁症患者可能预示更高的自杀风险。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右美托咪定诱导睡眠平衡术(dexmedetomidine induce sleep balance treatment,DISBT)治疗慢性原发性失眠症患者的护理方法。方法 2012年2-12月,便利抽样法选取在第三军医大学大坪医院野战外科研究所神经内科治疗的62例慢性顽固性原发性失眠患者,按其入院时间先后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1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DISBT治疗,治疗时间均为3 d,共行3次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过度觉醒情况及睡眠结构改善情况。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过度觉醒情况、睡眠结构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右美托咪定诱导睡眠平衡术能有效降低失眠患者的脑皮质过度觉醒水平,纠正紊乱的睡眠-觉醒通路,改善患者失眠症状;正确做好治疗前、中、后护理,是保障治疗安全和保持治疗效果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