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肝硬化门脉高压通常伴有脾肿大、脾脏功能亢进。肿大脾脏阻留吞噬,破坏血细胞作用增强,也使大量血细胞滞留其中,导致外周血细胞减少,采用部分脾栓塞的方法治疗脾功能亢进症状,能保留部分脾组织及正常功能,创伤小,病人痛苦小,操作简单,并发症少且轻,疗效好且费用低。部分脾栓塞能消除脾亢,又能保留脾脏免疫功能,还能降低门静脉压力,改善患者的肝功能。  相似文献   

2.
3.
近年来,我院采用脾动脉栓塞(简称脾栓)治疗肝炎肝硬化脾功能亢进39例,取得良好的效果,且损伤小,操作简便,安全、经济,远期效果好,并发症少等优点,现将治疗方法的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相似文献   

4.
目的通过36例肝硬化门脉高压脾亢患者,应用部分脾动脉栓塞术,探讨门脉压力及外周血细胞的变化.方法采用选择性插入脾动脉靶血管,先造影计数脾动脉的3级分支的血管总数,然后用明胶海绵或PVA颗粒实行栓塞,栓塞血管数的60%-80%,并进行1-36个月的临床随访观察,对比手术前后门脉压力、血液成分的变化.结果平均门脉压力由4.05Kpa降至2.51Kpa,外周血红细胞由2.0×1012/L升至4.2×1012/L,白细胞由3.2×109/L升至5.0×109/L,血小板由40×109/L升至150×109/L.食管静脉曲张引发上消化道出血4例中,术后3例未再出血.结论部分脾动脉栓塞是脾亢患者的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栓塞范围为60%-80%,可较好地改善脾亢患者的外周血象、门脉压力,减轻食管静脉曲张程度.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肝硬化脾功能亢进患者应用全脾切除术与部分脾动脉栓塞术(PSE)治疗,对其血常规、细胞免疫、体液免疫指标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0年11月至2021年11月于英山县妇幼保健院接受手术治疗的88例肝硬化脾功能亢进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手术方式将其分为A组40例(行全脾切除术治疗)和B组48例(行PSE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手术情况、住院时间,术前1 d及术后7、28 d血常规指标,体液免疫指标,外周血细胞免疫指标,以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B组患者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均显著短于A组,术中出血量显著少于A组(均P<0.05);术前1 d及术后7、28 d A组患者血清免疫球蛋白A(IgA)水平,以及两组患者外周血红细胞计数(RBC),血清免疫球蛋白M(IgM)水平组内与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术后7、28 d两组患者白细胞计数(WBC)相较于术前1 d均呈先升高后降低趋势,且术后7、28 d B组显著低于A组;术后7、28 d两组患者血小板计数(PLT)均呈逐渐升高趋势,且术后7、28 d B组显著高于A组(均P<0.05);与术前1 ...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部分脾栓塞(PSE)术对肝硬化脾功能亢进患者门静脉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对23例肝硬化并发脾功能亢进采用PSE术治疗.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仪分别于术前、术后3W和术后12W观察门静脉主干内径及血流速度的变化,并且计算血流量.结果PSE术后门静脉主干血流动力学参数均有改变,其中门静脉主干内径术后12W缩小显著(P<0.05),而血流速度和血流量术后3W和12W也均明显改变.结论PSE术对门静脉主干血流动力学有一定影响,是替代外科脾切除的首选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7.
目的?肝硬化脾动脉亢进及门静脉高压患者应用部分脾动脉栓塞术(PSE)治疗的疗效.方法?采用改良Seldinger技术,在数字减影机下,以明胶海绵颗粒为栓塞剂,对36例肝硬化脾功亢进患者进行部分脾动脉栓塞,观察术前,术后外周血象及并发症发生的情况.结果?肝硬化脾功能亢进患者行部分脾栓塞术后外周血WBc,PIT明显升高均达正常,PSE术后主要并发症有发热,腹痛,腹腔积液等.结论?PSE治疗肝硬化脾功能亢进疗效显著,安全,不良反应较轻,是除外科脾切除手术之外的一项有效治疗.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究彩超对肝硬化门脉高压症部分脾栓塞术前后脾静脉、门静脉的监测价值。方法收集2018年12月-2020年10月于本院行部分脾栓塞术治疗的肝硬化门脉高压症患者10例。使用彩色多普勒超声监测10例患者术前、术后1周、术后3个月脾静脉与门静脉的血管内径、血流速度、血流量。结果术后1周、术后3个月脾静脉及门静脉平均血流速度、血流量均较术前降低(P<0.05);术后1周、术后3个月脾静脉内径均较术前显著缩小(P<0.05);脾静脉平均血流速度术后3个月较术后1周有所增加。术后患者脾厚及脾上下端径与术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能有效监测肝硬化门脉高压症部分脾栓塞术前后脾静脉、门静脉的血管内径、血流速度及血流量,利于对脾动脉栓塞效果的监测,具有显著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应用脾动脉栓塞术(PSE)治疗脾功能亢进的价值。方法1989~2001年间对34例脾功能亢进症患者用混和抗生素的60%泛影葡胺作载体,注入细条明胶海绵作栓塞物进行脾动脉栓塞。结果34例脾功能亢进患者行PSE后治愈(CR)26例(76.5%),有效(PR)6例(17.6%),总有效率94.1%,26例获CR者随访1年,7例复发,复发率26.9%。结论PSE适用范围广,疗效确切,只要熟练掌握插管技术,注意并发症的防治,可作为脾切除的替代手术。  相似文献   

10.
钱骏 《工企医刊》2008,21(6):39-40
肝硬化的患者常并有脾功能亢进(脾亢),可引起患者血小板、红细胞及血红蛋白减少,从而导致严重出血倾向及感染等而危及生命,而部分脾动脉栓塞术(PSE)是治疗脾亢的重要方法之一。本文通过35例乙型肝炎后肝硬化并脾功能亢进患者行PSE的临床资料,临床观察其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治疗肝硬化合并脾功能亢进的有效术式。方法将102例肝硬化合并脾功能亢进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n=51)与对照组(n=51),前者接受脾脏切除术治疗,后者接受脾动脉栓塞术治疗。结果①研究组术后体温、发热持续时间、腹痛持续时间、VIS疼痛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②研究组与对照组患者在治疗前WBC、RBC、Hb、HCT、P1JT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WBC、RBC、Hb、HCT、PLT在治疗后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③两组患者肝功能不全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脾脏切除术是治疗肝硬化合并脾功能亢进的理想术式,该术式值得临床应用与推广。  相似文献   

12.
李钊 《药物与人》2014,(9):146-146
目的:探讨了部分性脾动脉栓塞治疗继发性脾功能亢进临床观察。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6年1月-2013年12月收治的继发性脾功能亢进患者42例的临床资料,对其采取部分性脾动脉栓塞术进行治疗。结果:术后5-8d、术后2个月外周白细胞,血小板的变化,手术前明显升高(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采用PSE治疗肝硬化继发脾功能亢进可以明显提高外周血白细胞、血小板数量,腹痛、发热是其常见的副反应。  相似文献   

13.
我院于1995年4月~1996年12月共对7例脾亢患者行部分性脾栓塞术(PSE)治疗,取得较好的临床效果,现报告如下。1 材料与方法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腹腔镜下射频消融与部分脾栓塞治疗门脉高压性脾亢进患者的疗效及预后。方法选取2014年6月—2016年6月本院收治的80例门脉高压性脾亢进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40例。研究组应用腹腔镜下射频消融术进行治疗,对照组则采用部分脾栓塞术进行治疗。分别在术前、术后1周、术后1个月、术后3个月、术后6个月及术后12个月,检测记录白细胞及血小板水平,并对患者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住院费用及术后并发症状况进行调查记录。计量资料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组内比较采用配对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研究组术后1周、1个月、3个月、6个月及12个月白细胞水平分别为(7.77±1.02)×109/L、(5.64±1.32)×109/L、(5.02±1.28)×109/L、(4.52±1.27)×109/L、(4.06±1.12)×109/L,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02±1.33)×109/L、(5.04±1.24)×109/L、(4.01±1.21)×109/L、(2.71±1.52)×109/L、(2.23±0.91)×109/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研究组术后1周、1个月、3个月、6个月及12个月血小板水平[(95.61±10.23)×109/L、(109.34±8.61)×109/L、(105.31±7.23)×109/L、(97.82±8.23)×109/L、(88.72±7.62)×109/L],明显高于术前[(33.12±8.01)×109/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研究组患者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住院费用分别为(1.23±0.47)h、(16.56±3.82)d、(2.43±1.02)万元,均明显优于对照组的(3.64±1.01)h、(21.23±3.64)d、(2.93±2.01)万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研究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为2.50%,低于对照组的15.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下射频消融治疗门脉高压性脾亢进疗效显著,安全性高,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部分脾动脉栓塞术对肝硬化的临床意义.方法 经皮股动脉插管,至脾动脉部分分支进行栓塞,观察术后血常规、门静脉主干内径的变化及其不良反应.结果 术后血小板及白细胞计数均明显增加(P<0.01);术后6个月门静脉内径明显缩小(P<0.01).术后38例患者均出现不同程度发热、脾区疼痛,4例有胸腔积液,对症处理后全部缓解.结论 部分脾动脉栓塞术治疗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安全、有效、微创,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6.
部分脾动脉栓塞术(PSE)是被广为使用的介入放射学方法,该方法保留了脾组织及脾脏免疫功能,已广泛运用于脾功能亢进、脾大、溶血性贫血、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及控制门脉高压等许多疾病的治疗,逐步成为外科脾切除术的替代疗法,但PSE术后往往出现一些并发症,发热、左上腹疼痛、腹胀等均为栓塞后综合征,发生率约为100.0%,要警惕感染的发生,除了脾脓肿外还要注意腹腔、胸腔发生感染.  相似文献   

17.
部分脾动脉栓塞术并发症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脾功能亢进(脾亢)发生于各种原因的脾淤血,是一种常见病,部分脾栓塞术(partial splenic embolization,PSE)是治疗脾亢的首选方法,随着该项技术的的广泛应用,其术后并发症也越来越受到重视。本文对PSE术后并发症的发病机理、与脾动脉栓塞程度的关系及并发症的处理作一综述,希望能够为PSE临床工作中尽早发现并正确处理并发症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18.
肝炎肝硬化并发脾功能亢进,临床上早期常表现为白细胞减少,继而血小板、甚至全血细胞减少,从而导致免疫力下降、易感染。为解决脾功能亢进,常行脾切术。但是,由于大部分肝硬化病人体质差,不能耐受手术,而致经常发生感染,甚至加重肝功能损害。我们进行部分脾动脉栓塞术治疗取得较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部分性脾动脉栓塞术对肝硬化患者常见出血性疾病的预防作用.方法 将52例肝硬化合并常见出血性疾病的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26例.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部分性脾动脉栓塞术,并于术前、术后4个月、术后6个月分别行胃镜检查.结果 术后4个月和6个月治疗组食管静脉曲张好转率分别为92.3%和88.5%,对照组分别为38.5%和46.2%,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0.05).术后4个月和6个月治疗组门静脉高压性胃病的好转率分别为76.9%和80.8%,对照组分别为34.6%和42.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0.05).结论 部分性脾动脉栓塞术对预防肝硬化患者并食管静脉曲张及门静脉高压性胃病出血有明显疗效,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部分脾栓塞术对治疗肝硬化脾功能亢进症的疗效。方法 应用介入治疗的手段 ,向脾动脉注射栓子进行栓塞术 ,治疗肝硬化脾功能亢进症 1 3例 ,观察术前术后外周血细胞的变化、腹水消退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1 )术后WBC、Pt迅速恢复到正常水平 ,与术前比较有非常显著性差异 (P <0 .0 1 ) ,RBC、Hb与术前比较无显著性差异 (P >0 .0 5) ;(2 )术前有腹水的病例 ,75 .5 %腹水消失 ,2 4 .5 %腹水减少 ;(3)术后的主要并发症有 :肺炎、胸腔积液、门静脉血栓形成。结论  (1 )部分脾栓塞术对治疗肝硬化脾功能亢进症有明显疗效 ;(2 )此治疗方法对促进腹水的消退有效 ;(3)栓塞面积过大是术后发生各种并发症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