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贯壁性心肌梗死急性期梗死面导联 ST段下移病例罕见 ,特予以报道。1 临床资料 住院患者 4(男 2 ,女 2 )例 ,3例年龄为 5 0~ 6 5岁 ,1例 37岁 ,有典型心肌梗死胸痛表现 ,入院后经心电图动态变化及心肌酶学检查确诊为急性心肌梗死。年轻女性做冠脉造影检查 ,提示为左主干 90 %狭窄。例 2心电图表现为 T波高尖 ,ST段下移 ,进一步演变为 T波振幅下降 ,ST段回到等电位线。之后的演变与常规心肌梗死相一致。例 1、例 4心电图演变为开始 ST段明显下移 ,高尖 T波 ,例 1很快出现Q波 ,ST段下移程度减低 ,逐渐演变为 ST段上抬。例 4演变为 R…  相似文献   

2.
5例低血钾致心脏传导阻滞的报告祝新民杜汝辉(浙江诸暨市人民医院诸暨311800)关键词心脏传导阻滞;血钾过少资料我院自1994年以来收治低血钾麻痹伴心脏传导阻滞5例,患者均为男性,年龄38~75岁,平均48岁。入院时血钾最低者1.5mmol/L,最高...  相似文献   

3.
5例低血钾致心脏传导阻滞的报告祝新民杜汝辉(浙江诸暨市人民医院诸暨311800)关键词心脏传导阻滞;血钾过少资料我院自1994年以来收治低血钾麻痹伴心脏传导阻滞5例,患者均为男性,年龄38~75岁,平均48岁。入院时血钾最低者1.5mmol/L,最高...  相似文献   

4.
急性下壁心肌梗死常并发右室梗死 ,占下壁梗死的 2 0 %~ 40 % 〔1〕。临床可根据STV3R~ 5R抬高0 .1mV作出诊断。大多数医院右胸导联常无记录且右胸导联ST段抬高持续时间较短 ,约 5 0 %此类患者ST段在发病 1 0h内降至正常。故右室梗死易被漏诊。本文探讨STⅢ /Ⅱ >1在急性下壁心肌梗死并发右室梗死的诊断价值。1 对象与方法急性下壁心肌梗死患者共 2 4例 ,均符合 1 978年WHO关于急性心肌梗死的诊断标准。其中男1 6例 ,女 8例 ,年龄 47~ 81 ( 63± 7.5 )岁 ,均在发病6h内就诊。 2 4例中 1 0例并发右室梗死 (诊断标准为 …  相似文献   

5.
患者,男,60岁。因上腹部反复发作性疼痛5d ,发作时神志不清、抽搐、大汗淋漓3d ,胃镜检查示浅表性胃炎入院。临床诊断:胃炎,癫。在例行心电图检查时发现P R在0 .2 2s的基础上突然延长至0 .40s,随后有一个P R长间隙,其间的T波有切迹,显示有QRS波群脱落;Ⅱ、Ⅲ、aVF导联ST段抬高达0 .4mV ,其余导联均有不同程度的明显压低,QRS波群时限未见增宽。Rv5 高达4mV(图1 )。心电图诊断Ⅱ度Ⅰ型房室传导阻滞,ST段损伤性电流改变,左室大。立即进行第2份心电图采样,Ⅱ、aVF导联的ST段回落仅抬高0 .1mV ,Ⅲ导联ST段回归至等电线,而胸导联的S…  相似文献   

6.
无心肌梗塞患者运动诱发ST段抬高1例魏雪梅马瑞贞张玉梅(山东省单县中心医院单县274300)关键词心绞痛;运动试验;心电描记术病例患者男性,44岁,因劳动时反复阵发性胸痛1个月,于1994年3月13日来我院就诊。查体:血压15/10kPa,心肺听诊正...  相似文献   

7.
无心肌梗塞患者运动诱发ST段抬高1例魏雪梅马瑞贞张玉梅(山东省单县中心医院单县274300)关键词心绞痛;运动试验;心电描记术病例患者男性,44岁,因劳动时反复阵发性胸痛1个月,于1994年3月13日来我院就诊。查体:血压15/10kPa,心肺听诊正...  相似文献   

8.
急性下壁心肌梗死心电图aVR导联ST段压低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评价急性下壁心肌梗死(MI)患者心电图aVR导联ST段压低的临床意义。方法:43例急性下壁MI患者根据有无aVR导联ST段压低分为2组,并分析其临床情况。结果:ST段压低组肌酸激酶及肌酸激酶同工酶峰值浓度明显高于非ST段压低组[(47.25±25.42)∶(25.50±15.46)mmol/L,P<0.01;(2.82±1.99)∶(1.80±0.86)mmol/L,P<0.05,ST段压低组患者并发后壁MI比例亦明显高于非ST段压低组(56%∶9%,P<0.01)。结论:急性下壁MI心电图aVR导联ST段压低提示梗死面积较大,累及下侧壁或后壁;且有助于并发后壁MI的诊断。  相似文献   

9.
目的:比较非ST段抬高型与ST段抬高型急性心肌梗塞(AMI)病人冠状动脉血管造影结果。方法:回顾分析我院接受冠脉造影的268例AMI患者的资料,患者被分为A、B两组:A组为非ST段抬高型AMI(NSTEMI)。共148例,B组为ST段抬高型AMI(STEMI),共120例。结果:非ST段抬高型AMI组冠脉造影病变的血管数及血管狭窄程度明显高于ST段抬高型AMI组的(P〈0.01)。4年随访中NSTEMI组死亡19例(12.8%)。STEMI组死亡9例(7.5%),NSTEMI组死亡率显著高于STEMI组(P〈0.01)。结论:非ST段抬高型AMI的病情较ST段抬高型AMI更重。  相似文献   

10.
1例自发性气胸引起缺血性ST-T改变卢云辉(云南省保山地区人民医院功能科保山678000)关键词气胸;心电描记术患者,男40岁,平素体健。突发胸闷胀痛不适5d,因病情加重伴阵发性呼吸困难4h,于1995年10月9日急诊入院。体检:体温37.4℃,脉搏...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急性下壁心肌梗死 (AIMI)时 ,V7~ 9导联 ST段抬高对判断梗死相关动脉 (IRA)、梗死范围及近期愈后的作用。方法 :对 146例 AIMI患者的心电图及有关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与单纯 AIMI患者相比较 ,AIMI伴 V7~ 9导联 ST段抬高的患者中回旋支为 IRA的比例较高 (40 .9% ,P <0 .0 2 5 )、CK峰值高 (P <0 .0 0 1) ,左心室功能差 (均 P <0 .0 0 1)、严重快速性心律失常及总的心脏事件发生率高 (P <0 .0 2 5~ 0 .0 0 5 )。结论 :V7~ 9导联 ST段抬高对判断 AIMI患者的 IRA、梗死范围及近期愈后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2.
患者,男,34岁。因发作性咽喉部疼痛不适,紧缩感20 d余,加重伴胸闷、气憋、心悸1 h入院。20 d前因在外地出差劳累,出现间断发作性咽喉部疼痛不适,似呈压迫紧缩感,有时伴烧灼感,持续时间约10 min,休息及饮水后可以自行缓解。曾于发作  相似文献   

13.
下壁和胸前导联 ST段改变是急性下壁心肌梗死 ( AIMI)时常见的心电图 ( ECG)表现。本文分析63例 AIMI伴 (或不伴 )侧后壁 ( LPMI)或右心室梗死 ( RMI)患者的 ECG,旨在探讨其对下壁及前壁导联 ST段的影响及其临床意义。1 对象与方法1 996年 1月~ 2 0 0 0年 1 0月 ,我院收治首次AIMI患者 63例 ,所有患者均符合 WHO的 AMI诊断标准 ,且在发病后 1 2 h内入院 ,所有患者有明确的胸痛史 ,典型的 、 、a VF导联 ST段抬高及心肌酶学动态演变。 RMI者有 2次以上 ECG示V3 R~ 5R连续≥ 2个导联 ST段抬高 >1 mm,其中V4 R导联 S…  相似文献   

14.
急性心肌梗死ST段呈墓碑形改变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 :探讨急性心肌梗死 (AMI)墓碑形ST段抬高的临床意义。方法 :将 4 4例前壁AMI分为两组 :①ST段呈墓碑形抬高组 (A组 ,11例 )。②ST段呈常态形抬高组 (B组 ,33例 )。对两组的心电图 (ECG)及临床资料进行比较并做统计学处理。结果 :两组的ECG :nST、ΣST、nQ、ΣQ、ndT、Tmax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 ,A组的ST Tom STmax与ST Tom Tmax存在强相关性 ,ST Tom dt与ST ct分别为 (6 .4 8± 2 .4 5 )h、(10 .5 0± 7.2 0 )d。两组的临床资料除肌酸激酶外 ,心功能分级、并发症、危险因素等均差异无显著性意义。两组近期无一例死亡。结论 :并非所有ST呈墓碑形改变的AMI患者近期预后均较凶险  相似文献   

15.
较多临床心电图研究已证明心律失常长R-R间歇后T波改变的病理意义,而长间歇后ST段改变较为少见。作者报道长间歇后ST段压低17例,浅析其发生条件及临床意义。1 临床资料患者,男10例,女7例,年龄48岁~79岁。均在动态心电图时发现模拟V5导联上心律失常长间歇后第1个室上性心搏的ST段较原先压低大于或等于0.1mV(图1箭头所示)。产生长间歇的心律失常类型有房性早搏(图1A),室性早搏(图1B)、阻滞型房早(图1C),成对室早(图1D),房颤(图1E)及房室传导阻滞(图1F)。图1 各种心律失常…  相似文献   

16.
心肌梗死后Q波导联ST段持续抬高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目的 :探讨心肌梗死 ( MI)后 Q波导联 ST段持续抬高的临床意义。方法 :选取 MI后 Q波导联 ST段持续抬高 (静息心电图 )的患者 3 0例 ( ST段抬高组 ) ,以无 ST段持续抬高的 MI患者 2 6例为对照组 ,两组均行冠状动脉 (冠脉 )造影及左心室造影 ,观察两组病例的左室收缩末期容积 ( ESV)、左室舒张末期容积 ( EDV)、射血分数 ( EF)、局部室壁运动情况及冠脉阻塞部位、程度。结果 :ST段抬高组较对照组 EF减低 ( P <0 .0 1)、ESV增大 ( P <0 .0 5 ) ,冠脉完全闭塞、局部室壁无收缩或矛盾运动比例 ST段抬高组明显高于对照组 ( P <0 .0 5 ) ,而两组 EDV、室壁瘤发生比例差异无显著性意义 ( P >0 .0 5 )。结论 :MI后 Q波导联 ST段持续抬高与冠脉完全的闭塞、大面积的梗死、EF的显著降低、ESV的明显扩大直接相关 ;与室壁瘤、EDV无显著相关 ,是一种简便、无创的临床检测手段 ,对 MI后患者的治疗和预后提供积极的帮助。  相似文献   

17.
临床上不少见右室梗死并发有下壁或后壁心肌梗死。大量研究证实右胸导联 (V3 R~ V5R)对右室梗死有诊断价值。本文的目的是进一步分析在急性下壁或下、后壁心肌梗死时V1 ~ V3 导联 ST段抬高 ,特别是 V1 导联 ST段对诊断并发急性右室梗死的价值。1 对象和方法  1993~ 2 0 0 0年收集患者 88例。均符合WHO诊断标准确认的急性下壁或下、后壁心肌梗死患者 (并除外前间壁、前壁、前侧壁、广泛前壁心肌梗死 ,束支阻滞及过早复极综合征 )。并发右室梗死者 42 (男 2 7,女 15 )例 ,年龄42~ 87(6 8± 10 )岁 ,其中下壁梗死 2 3例 ,下、后壁…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冠状动脉前降支(LAD)单支闭塞所致急性心肌梗死(AMI)的心电图(ECG)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51例LAD急性闭塞所致AMI患者心电图ST段改变与冠状动脉造影结果。结果 V_2导联ST段抬高<0.2 mV预测LAD远段闭塞敏感度为52.9%,特异度为88.2%,在胸导联ST段抬高的情况下,特异度增高(96.2%)。V_6导联ST段压低预测LAD近段闭塞敏感度为26.5%,特异度100%,在胸导联ST段抬高的情况下,V_1导联ST段抬高≥0.2 mV预测LAD近段闭塞敏感度53.8%,特异度88.9%。下壁导联Ⅱ、Ⅲ、aVF ST段压低预测LAD近段闭塞特异度较高,Ⅲ、aVF导联组合较Ⅱ、Ⅲ、aVF导联组合判断LAD近段闭塞特异度及阳性预测值高。结论 V_1导联ST段抬高、V_6导联ST段压低、下壁导联ST段压低有助于判断LAD近段闭塞,V_2导联ST段抬高<0.2 mV有助于判断LAD远段闭塞。  相似文献   

19.
急性前壁心肌梗死时下壁导联ST段压低的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前壁急性心肌梗死(AMI)时心电图(ECG)下壁导联ST段压低的意义。方法:对59例前壁AMI病人(甲组29例伴下壁导联ST段压低、乙组30例不伴下壁导联ST段压低)的ECG及发病2个月内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和同位素心肌灌注显像检查结果对照分析。结果:①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显示冠状动脉病变(狭窄>50.00%)支数在两组间的分布无显著差异(P>0.05);左心室造影两组均未见下壁运动明显减弱。②同位素心肌灌注显示甲组病人86.21%无下壁心肌缺血表现。③甲组ECGV1-3导联ST段抬高和的平均值明显高于乙组(P<0.05),ECG下壁导联ST段压低主要受V1-3导联ST段抬高程度的影响(r=-0.528,P<0.05)。结论:前壁AMI时ECG下壁导联ST段的压低可能是对前壁V1-3导联ST段抬高的镜影反映,而不提示伴有下壁心肌缺血。  相似文献   

20.
大鼠急性心肌缺血早期心电图QRS波群和ST段改变   总被引:9,自引:2,他引:9  
目的利用大鼠心肌缺血模型,观察大鼠急性心肌缺血早期QRS波群和ST段变化及二者的关系。探讨大鼠缺血模型的成功标准。方法选用雄性SD大鼠108只,结扎左冠状动脉前降支制作大鼠心肌缺血模型。观察缺血5min内心电图QRS波群和ST段变化。结果①108只大鼠中,心肌缺血后R波明显增高89只(占82.4%),伴QRS波群时间增宽。②108只大鼠心肌缺血5minST段均有明显抬高,但5min内ST段改变过程表现为三种形式:缺血后ST段抬高过程中出现一过性下降,然后又逐渐抬高(60只,占55.6%);缺血后ST段抬高逐渐增加(37只,占34.3%);缺血后ST段先下降,1~5min后出现ST段抬高(11只,占10.2%)。③心肌缺血5min内QRS变化与ST段变化的关系:心肌缺血后R波明显增高的89只大鼠,其ST段出现上述三种改变,R波无明显变化的19只大鼠中,ST段变化均表现为缺血后抬高逐渐增加。R波增高越明显,QRS时间越宽,ST段下移也越明显。结论大鼠左冠状动脉前降支结扎后出现一过性R波增高、QRS波群增宽是心肌急性缺血损伤早期表现,在心电图记录中较ST段变化易于观察,可以作为早期结扎成功的心电图判断标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