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调查与分析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目的了解贫困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方法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和大学生人格健康调查表(UPI)对2882名贫困生和8337名非贫困生进行问卷调查与对比研究。结果贫困生的9个因子分高于非贫困生;1~3年级中,二年级贫困生的各项因子分最高;某些因子分,农村贫困生高于城市贫困生,单亲家庭贫困生高于双亲家庭贫困生,不和谐家庭中的贫困生高于和谐家庭中的贫困生。结论贫困生整体心理健康水平,低于非贫困生;除经济条件外,贫困生的家庭来源地、结构、氛围等背景条件也是影响心理健康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2.
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调查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 了解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为提高贫困生心理健康水平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采用症状自评量表对我校210名贫困生进行心理健康状况调查.结果 贫困生的得分与全国常模相比,除躯体化因子得分和全国常模分没有差异外,其它因子得分均显著高于全国常模分;贫困生在躯体化、强迫症状、人际关系、抑郁、焦虑、敌对等全部因子上的得分均显著高于非贫困生.结论 贫因生的心理健康水平不高,需学校、社会及家庭各方面的共同努力方能最终解决问题. 相似文献
3.
刘阳 《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7,25(2)
目的:了解广西贫困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分析贫困生存在的心理问题,提出有针对性建议。方法: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广西钦州的279名贫困大学生进行调查。结果:广西地区贫困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出现阳性症状比例为44.08%。SCL-90所有项目的得分除躯体化外,其他因子均高于全国常模。农村贫困大学生在人际关系(t=9.375,P0.01)、抑郁(t=6.764,P0.05)、焦虑(t=8.442,P0.01)、恐怖(t=8.192,P0.01)、偏执(t=7.087,P0.01)、精神病性(t=9.794,P0.01)、其他(t=6.528,P0.05)因子上得分显著高于郊区贫困大学生差异显著;贫困女大学生在躯体化(t=7.041,P0.01)、人际关系(t=6.28,P0.05)、抑郁(t=10.603,P0.01)、敌对(t=5.886,P0.05)、精神病性(t=5.104,P0.05)因子上得分显著高于贫困男大学生差异显著。结论:广西地区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较差,应该重视对贫困生的心理疏导和帮助。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考试焦虑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及其与考试焦虑的关系。方法:采用考试焦虑量表和症状自评量表测试444名大学生。结果:52%的学生感受到了因要参加考试而带来的相当程度的不适感,而其中93%的人症状自评量表至少有1项得分在2分以上;男生的考试焦虑程度低于女生,但差异不显著(t=1.267,P0.05);高考试焦虑水平组在症状自评量表(SCL-90)10个因子及总分、阳性项目上均显著高于低考试焦虑水平组(t=5.780,8.706,8.474,8.489,8.475,7.220,7.530,7.293,7.095,5.511,9.183,3.605;P0.001);考试焦虑与症状自评量表10个因子及总分、阳性项目均呈显著正相关(P0.01);回归分析显示,SCL-90总均分、阳性项目、其它因子和人际关系敏感因子能预测考试焦虑(P0.001~0.01)。结论:大学生存在较高程度的考试焦虑,高考试焦虑群体的心理健康程度低于低考试焦虑群体,SCL-90总均分、阳性项目、其它因子和人际关系敏感因子与考试焦虑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5.
许新赞 《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2,20(5):773-775
目的了解孤残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方法应用中国大学生心理健康量表对长沙民政职业技术学院100名机构孤残大学生进行调查。结果①孤残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与全国常模比,所有因子得分均低;②与在校大学生比,社交退缩因子差异极显著(P<0.001),强迫和冲动因子差异显著(P<0.05;P<0.05;P<0.01);③严重心理问题检出情况:躯体化检出率为6.6%,社交退缩为5.5%,精神病倾向为4.4%,焦虑、抑郁、性心理障碍、依赖均为3.3%,自卑、社交攻击、强迫均为2.2%,偏执为1.1%;④孤残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各因子性别差异均不显著。结论与全国常模比,孤残大学生总的心理健康状况良好;与在校大学生比,存在着社交退缩、强迫、冲动等问题;孤残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不存在性别差异。 相似文献
6.
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36,自引:0,他引:36
许若兰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1,15(4):284-285
目的:探索高校贫困生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实施和效果。方法:将贫困生分为干预组(43名)和对照组(37名),干预组进行了近一年的心理健康教育,开展心理健康讲座、团体辅导、个别辅导、人际交往训练四种教育活动,干预前后分别用五种心理量表进行测试。结果:心理测试各项指标明显降低,心理健康水平显著提高。结论:心理健康教育对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改善是有效的。 相似文献
7.
目的调查影响贫困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因素及特点。方法通过访谈,自编《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影响因素问卷》与症状自评量表(SCL-90)一起实测,用以了解贫困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及影响因素。结果虚拟自变量回归分析发现家庭年平均总收入、贫困生中个人月平均消费、社会年平均兼职收入和学费减免的次数等4项因素对贫困生的心理健康有显著性影响。进一步分析表明,这些因素具有交互性、相关性、差异性和制约性等特点。结论影响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因素是多方面的,且表现出不同的特点。 相似文献
8.
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 探讨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为更好地开展助困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用SCL-90量表、16PF量表及Zung氏抑郁量表,对3637名大学生做心理测试.结果 贫困学大学生的心理卫生问题发生率及抑郁发生率均显著高于非贫困大学生;贫困大学生在SCL-90量表各项得分都比非贫困大学生高,且差异呈显著性.贫困大学生的性格在乐群性、兴奋性、敏感性、怀疑性、世故性、幻想性以及心理健康方面不及非贫困大学生,在忧郁性、独立性,创造力、感情用事、成长能力方面分数比非贫困大学生高.而且贫困大学生更多地表现为内向的性格特点.结论 贫困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与非贫困生相比要差,解决贫因大学生的心理问题,应与解决其生活实际困难结合起来,两方面缺一不可. 相似文献
9.
高校贫困生心理健康现状调查及对策 总被引:17,自引:1,他引:16
目的 了解贫困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有针对性地对贫困大学生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方法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泸州医学院552名大学生进行调查。结果 贫困生在SCL-90总症状指数和各因子分上均明显高于非贫困生和全困常模.尤其体现在强迫因子(2.26),人际关系因子(2.23),抑郁因子(2.43),焦虑因子(2.05)和偏执因子(2.06)。表明贫困生的心理健康水平相对较差。结论 高校应加强以关爱、支持、鼓励为主的心理健康教育体系。 相似文献
10.
西安某高校大学生焦虑状况的调查研究 总被引:13,自引:2,他引:11
目的了解西安某高校大学生的焦虑状况,为高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提供依据。方法采用由Zung于1971年编制的焦虑自评量表(SAS),对西安某高校132名大学生进行测评,其中女生47人,男生85人。结果全体学生SAS平均分为40.14±9.51分,按照SAS得分界定,焦虑症状检出率为18.2%,其中轻度为14.4%,中度为3.0%,重度为0.8%。男女生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不同年级间存在显著性差异(P<0.01)。不同专业间存在显著性差异(P<0.01),不同生源间不存在差异(P>0.05)。结论大学生焦虑症状较为普遍存在,不容忽视。 相似文献
11.
团体心理辅导促进高校贫困生心理健康的有效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团体心理辅导促进高校贫困生心理健康的效果。方法同时对2所高校各9名贫困生分别进行团体心理辅导,对比辅导前后两组团体成员自尊、抑郁、焦虑、孤独、羞怯量表的得分差异,并在辅导后进行自我主观评价、团体活动反馈和开放性团体效果的评估。结果两组团体成员辅导后各量表平均分均低于辅导前,除某高校团体成员羞怯量表前后测差异不显著外,其余量表前后测差异均达到显著或极显著。所有成员都认为自己在理解别人、乐于交友、有责任感方面进步最大;团体内容有益有价值;学会了正确认识并应对贫困。结论针对性强、团体气氛好的团体心理辅导对于促进高校贫困生心理健康具有实效性和普适性。 相似文献
12.
目的 研究贫困与非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及人格的差异.方法 使用症状自评量表(SCL- 90)、爱德华个性偏好量表(EPPS)与明尼苏达多相人格测验(MMPI)进行测评,并进行差异检验.结果 贫困与非贫困大学生SCL- 90人际敏感(t=-2.8,P<0.01)、抑郁(t=-2.3,P<0.05)、焦虑(t=-2.2,... 相似文献
13.
贫困大学生心理资本、应对方式与心理健康的关系 总被引:8,自引:2,他引:6
目的探讨贫困大学生心理资本、应对方式与心理健康的关系。方法采用心理资本量表、应对方式量表和症状自评量表对197名贫困大学生和343名非贫困大学生进行测查。结果1通过与对照组非贫困大学生的对比,发现贫困大学生的心理资本及各个维度均显著较低,且其中的自信维度女生又显著低于男生。2层次回归分析结果表明,心理资本、自信、希望、坚韧性和乐观维度对心理健康水平均有正向预测作用。3贫困大学生的积极应对方式在心理资本与心理健康状况之间起着部分中介作用。结论贫困大学生心理资本及各子维度与非贫困大学生存在差异,自信维度上还存在着性别差异,心理资本对心理健康有显著影响,积极应对方式在其中发挥着中介变量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大学贫困生个性及心理健康现状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了解贫困大学生个性与心理健康状况的现状.方法 使用16PF和MMPI对02和03级学生进行普查,以月生活费小于200元做为标准筛选出贫困生,其他学生做为对照组.结果 贫困生在16PF的A、E、F、H、I、L、M、N 8个因素上得分低于非贫困生而在G、O和Q2这3个因素上得分高于非贫困生.贫困生在L、D(2)、Hy(3)、Pa(6)、Pt(7)和Si这6个分量表的得分显著高于非贫困生.结论 贫困生的个性特点与非贫困生存在差异.贫困生与非贫困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不良者的比例没有显著性差异,但是,在检出的心理健康状况不良者中,贫困生的性质和程度都比非贫困生严重. 相似文献
15.
河南省高职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调查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郅利聪 《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07,15(2):145-147
目的 了解河南省高职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为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提供科学的依据,弥补高职大学生心理健康研究的不足.方法 在河南省高等职业技术学院中,选取三门峡职业技术学院、濮阳职业技术学院、河南职业技术学院、鹤壁职业技术学院4所高职院校,随机抽取1300名学生,运用SCL-90量表进行纸笔团体测验,1190份有效试卷的数据运用统计软件SPSS12.0进行处理.结果 河南省高等职业技术学院学生心理问题最多、最严重的是强迫和人际关系敏感,其次是偏执和抑郁;高职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存在着较大的地区差异;普通高中升上来的学生与对口升上来的学生整体心理健康水平存在差异,但不显著;来自农村的高职大学生心理健康整体水平比来自城镇的高职大学生低,除了敌对因子外,其余各项均达到显著水平;男女两性高职大学生在心理健康的整体水平上有差异,但不显著;独生子女的整体心理健康水平要高于非独生子女.结论 河南省高职大学生心理健康总体水平比河南省普通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要高,但差异不显著;城乡差异、是否独生是影响高职生心理健康水平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6.
高职特困生心理健康、社会支持及其相关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 探讨高职特困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社会支持状况以及二者的相关性。方法 采用分层随机取样法 ,自山东省商业职业技术学院选取不同年级的非特困生 1 5 0名、普通特困生 1 80名、优秀特困生 5 0名 ,以《社会支持评定量表》和SCL-90为工具 ,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 普通特困生 SCL-90至少有 1个因子得分等于或大于 3分的学生占 2 8.7% ,而优秀特困生仅占 2 0 .9% ;前者 SCL-90各因子得分均非常显著地高于非特困生 ,而后者和非特困生相比差异不显著 ;前者主观支持和支持利用度均显著低于非特困生 ,后者与非特困生的差异不显著 ;普通特困生的社会支持 3个维度的得分与SCL-90总分均呈显著的负相关。结论 高职生的心理健康及相关因素不容忽视 相似文献
17.
高校贫困生社会支持与心理健康及其人格特征的相关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程利娜 《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07,15(10):894-896
目的 探讨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和社会支持状况及人格特征的关系.方法 选取学校贫困生125名为研究组,相对应的120名非贫困生为对照组,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社会支持评定量表和艾森克人格问卷(EPQ)测评.结果 ①贫困生SCL-90的总均分、躯体化水平、人际敏感、抑郁、焦虑、偏执、精神病性的因子分显著高于非贫困生;②在社会支持评定量表的主观支持和支持利用度得分贫困生普遍低于非贫困生;③社会支持各维度与SCL-90各因子负相关,与EPQ人格P和N维度呈显著负相关,而与人格E维度呈显著正相关.结论 社会支持对大学生心理健康和人格发展有重要影响,在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中,要重视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培养.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贫困大学生自我概念、成就动机及心理健康的关系。方法以127名贫困大学生,149名非贫困生为对象,采用田纳西自我概念量表、成就动机量表和症状自评量表(SCL-90)进行测试。结果①贫困大学生的社会自我、求成动机高于非贫困生(t=2.107,1.99;P<0.05),但自我认同低于非贫困生(t=2.084,P<0.05),并且人际困扰比非贫困生多(t=2.04,P<0.05);②贫困生的自我概念与心理健康呈正相关(r=-0.376,P<0.01);③贫困大学生自我概念与成就倾向、求成动机正相关(r=0.404,0.418;P<0.01),与避败动机负相关(r=-0.223,P<0.01),与成就强度无关(r=0.097,P>0.05);④贫困生成就动机水平的高低与心理健康呈负相关(r=-0.292,P<0.01),而成就倾向与心理健康正相关(r=0.430,P<0.01),避败动机与心理健康负相关(r=-0.470,P<0.01)。结论通过帮助贫困生培养良好的自我概念,特别是良好的自我认同,引导贫困生适当降低避败动机来促进其心理健康水平的提升。 相似文献
19.
贫困大学生社会支持、自尊与心理健康的相关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探讨贫困大学生社会支持、自尊与心理健康的关系。方法选取贫困大学生生396名为研究组.相对应的388名非贫困大学生生为对照组,采用康奈尔健康量表(CMI),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SRS),自尊量表(SES)进行测评。结果贫困生在除抑郁因子外其它各因子得分和CMI总分均高于非贫困生,并且差异达到显著水平;社会支持评定量表的主观支持和支持利用度得分贫困生普遍低于非贫困生;自尊水平两组没有差异。相关分析表明,社会支持、自尊和心理健康间两两显著相关。回归分析进一步表明.社会支持对自尊和心理健康各维度回归效果显著。结论自尊、社会支持对提高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医学院校贫困大学生自我和谐状况,为医学院校贫困生心理健康教育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自我和谐量表(SCCS)测试了医学院在校大学生210名,其中贫困生为48名,占总人数的21.8%。结果①医学院校贫困大学生在自我灵活性(t=2.870,P〈0.01)和自我刻板性(t=-3.507,P〈0.01)方面与常模存在显著差异,而在自我与经验不和谐方面不存在显著差异 ②贫困生与非贫困生之间在自我和谐上不存在显著差异 ③贫困医学生的自我和谐在性别、年级和生源地方面也不存在显著差异。结论医学院校贫困生的自我和谐水平较高,与非贫困生之间不存在差异。同时贫困生的自我和谐水平不受性别、年级、生源地等影响。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