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食管癌组织中端粒酶活性的原位检测及其意义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钱晓彬  成静  陈淼 《肿瘤》2003,23(5):401-403
目的研究端粒酶活性在食管癌、癌旁组织、正常粘膜中的表达情况及与食管癌的临床病理之间的关系,旨在探明端粒酶激活在食管癌的发生、发展过程中的作用.方法本实验运用原位杂交技术检测端粒酶mRNA在30例食管癌组织、癌旁组织、正常粘膜中的表达情况.结果(1)在30例食管癌中,端粒酶mRNA的阳性表达率为93.3%,明显高于癌旁组织(距肿瘤3 cm处)、正常粘膜组织(距肿瘤8 cm处)(P<0.01),端粒酶活性的表达强度与肿瘤的分化程度、浸润深度、临床分期及有无淋巴结转移显著相关(P<0.05),与性别无相关性.结论端粒酶的激活在食管癌的发生发展中有一定作用,检测端粒酶活性的表达及强度对食管癌的诊断,治疗及预后判断有意义.  相似文献   

2.
定量检测肿瘤组织中端粒酶活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端粒酶 活性高低与肿瘤恶性程度关系。方法:用TRAR-ELISA方法,对肿瘤组织端粒酶 活性进行定量检测。结果:端粒酶 阳性率分别为:胶质瘤星形Ⅱ级40.0%,Ⅲ和Ⅳ级100.0%,肠癌84.6%,食管癌90.0%。结论:端粒酶活性与肿瘤恶性程度密切相关,是诊断恶性肿瘤、判断愈后的良好指标。  相似文献   

3.
目的 :研究端粒酶活性在消化道肿瘤组织及其癌旁组织中的表达及其意义 ,并评价TRAP ELISA检测法的应用价值。方法 :用TRAP ELISA方法检测了 112例肿瘤组织 (其中食管癌 12例、胃癌 36例、肝癌 15例、胰腺癌 11例、大肠癌 38例 )及 94例相应癌旁组织的端粒酶活性。结果 :食管癌、胃癌、肝癌、胰腺癌、大肠癌肿瘤组织端粒酶活性阳性率分别为 83.33%、86 .11%、86 .6 7%、90 .90 %和 84 .2 1%。肿瘤组织端粒酶活性明显高于癌旁组织和正常组织 (P <0 .0 0 1) ,端粒酶的活性与肿瘤大小、转移、分化程度、分期均不相关。结论 :端粒酶活性是消化道肿瘤诊断的一个很好的指标 ,而且TRAP ELISA检测法是一种非放射性同位素方法 ,可以快速并半定量地检测端粒酶活性  相似文献   

4.
5.
肺癌组织中端粒酶活性检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探索端粒酶活性与肺癌发生发展的关系。方法 采用TRAP-PCR-ELISA定量及银染定性法,对30例肺手术标本进行端粒酶活 性 的分析。结果 24例肺癌组织端粒酶水平明显高于良性病变组织。端粒酶 在肺癌组织中的阳性检出率为75%。肺鳞癌端粒酶活性水平明显高于腺癌。随肿瘤范围的扩 大以及手术分期越晚的患者,其端粒酶阳性率有相对增加趋势,但差异无显著性。结论 端粒酶激活与肺癌的发生发展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6.
消化道恶性肿瘤组织中端粒酶的检测及其意义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探讨端粒酶活性在恶性肿瘤诊断中的意义。方法 采用TRAP-ELISA方法,对41例消化系统恶性肿瘤及10例良性疾病组织中的端粒酶活性进行检测并相互比较。结果 恶性肿瘤细胞中端粒酶活性的检测阳性率为75.6%(31/41),端粒酶活性与组织类型、分化程度无明显相关性;良性疾病组织中端粒酶活性的检测阳性率为20.0%(2/10)。结论 大多数消化系统恶性肿瘤组织中有端粒酶活性,端粒酶活性的检测可能成为恶性肿瘤1个诊断指标。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端粒酶作为原发性肺癌肿瘤标记物的可能性。方法 采用 TRAP法检测了 81例纤维支气管镜活检组织端粒酶活性 ,包括 50例肺癌组织 ,2 4例慢性粘膜炎组织 ,7例化生、不典型增生组织。结果  50例原发性肺癌组织中 ,有 41例端粒酶活性表达阳性 ,其阳性率为 82 % ;7例不典型增生组织中端粒酶活性表达阳性 4例 ,2 4例慢性粘膜炎标本中 ,2例端粒酶表达阳性。结论 端粒酶是一种特异性的恶性肿瘤基因标志物。  相似文献   

8.
肺癌组织中端粒酶活性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Yang J  Li X  Li Q 《中国肺癌杂志》2000,3(2):98-100
目的 探讨端粒酶的表达与原发性肺癌的病理类型、病理分期及淋巴结转移之间的关系。方法 采用端粒重复扩增技术(TRAP)-PCR-ELISA定量分析及TRAP-PCR银染定性分析主地24例肺癌新鲜手术标本及6例肺良性肿瘤手术标本进行端粒酶活性的分析。结果 肺癌组织端粒酶水平明显高于良性肿瘤组织。端粒酶在肺癌组织中的阳性检出率为75%;肺鳞癌端粒酶活性水平高于腺癌,两者差异有显著性(t=2.235,P〉  相似文献   

9.
胆管癌组织及胆汁中端粒酶活性的检测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检测胆管癌组织和胆汁中的端粒酶活性,以研究与端粒酶与胆管癌的关系及对胆管癌的诊断意义。方法:用PCR—ELISA方法检测20例胆管癌的癌组织和胆汁中端粒酶活性,同时用相同的方法检测20例正常胆管组织和胆汁中的端粒酶活性以作对照。结果:20例胆管癌组织中,端粒酶活性阳性为80%(16/20),胆汁中端粒酶活性阳性率75%(15/20)。正常胆管组织端粒酶活性阳性表达率为0(0/20),胆汁中端粒酶活性阳性率为0(0/20)。结论:端粒酶可能参与了胆管癌的发生发展过程,检测胆汁中端粒酶活性可有助于胆管癌的诊断。  相似文献   

10.
膀胱癌组织中端粒酶活性的检测及其意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研究端粒酶与膀胱移行细胞癌(TCC)生物学行为的关系。方法 方法 采用端粒酶重复序列扩增法及酶联免疫吸附性检测58例TCC组织、10例癌旁膀胱粘膜及10例正常膀胱粘膜组织的端粒酶活性。结果 TCC组织端粒酶阳性率为86.2(50/58),不同病理分级、临床分期之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癌旁组织中只有1例端粒酶阳性;正常组织中端粒酶均为阴性。结论 TCC组织中端粒酶活性阳性率明显高于正常膀胱粘膜组织及癌旁膀胱粘膜组织。各病理分级和临床分期之间端粒酶活性虽然无显著性差异(P>0.05),但端粒酶活性的强弱分布不同。端粒酶活性可作为TCC早期诊断、鉴别诊断及预测复发的肿瘤标志物之一。  相似文献   

11.
食管癌端粒酶活性检测的意义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 探讨食管癌组织中端粒酶活性检测的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聚合酶链反应-酶联免疫吸附法(PCR-ELISA)检测了43例食管癌组织及相应癌旁组织,8例食管良性疾病组织端粒酶活性表达。结果 43例食管癌组织中36例端粒酶活性阳性表达,阳性率为83.7%,而癌旁组织4例阳性,阳性率为9.3%,8例良性疾病食管组织端粒酶表达均为阴性。食管癌端粒酶检测阳性率明显高于癌旁组织及良性疾病食管组织。食管癌组织端  相似文献   

12.
目的 :研究食管癌组织中端粒酶活性检测的临床意义 ,探讨其作为食管癌诊断和预后评价指标的可行性。方法 :采用端粒重复序列扩增 (telomericrepeatamplicationpro tocal,TRAP) PCR ELLISA方法检测 42例食管癌手术切除组织及相应的癌旁组织中端粒酶的活性 ,并以 16例食管良性病变作为对照。结果 :42例食管癌组织中端粒酶阳性率为85 7% ( 3 6/4 2 ) ,癌旁组织为 11 9% ( 5 /4 2 ) ,16例食管良性病变组织中未检出端粒酶阳性。食管癌组织端粒酶水平明显高于癌旁组织(P <0 0 1)及良性病变组织 (P <0 0 1)。端粒酶活性随细胞分化程度、临床分期有升高趋势 ,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伴淋巴结转移食管癌组织中端粒酶阳性率明显高于不伴淋巴结转移组 ,P <0 0 1。结论 :端粒酶的激活与食管癌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端粒酶可作为食管癌辅助诊断、预后判断的标志物之一 ,并为食管癌的基因治疗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3.
食管癌组织端粒酶活性的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赵春芳  陈朝伦 《癌症》2000,19(2):131-133,190
目的:检测食管癌及周围非癌食管粘膜活性、了解食管癌发生可能的分子生物学基础。方法:应用TRAP法对33例食管及18例癌周正常食管粘膜进行端粒酶活性测定。结果:食管癌组织28例(84.8%)表达阳性,癌周组织2例(11.1%)表达阳性。端粒酶活性表达与食管的性别,民族,肿瘤部位,分化程度,有无淋巴结转移等似乎无关。结论:端粒酶活化与食管癌发生有关,并可为食管肿瘤早期诊断与治疗提供可靠的指标与线索  相似文献   

14.
肺癌组织中端粒酶活性检测及临床意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研究肺癌组织中端粒酶活性检测的临床意义 ,探讨其作为肺癌诊断和预后评价指标的可行性。方法 采用端粒重复序列扩增 (telomericrepeatamplificationprotocal ,TRAP) PCR ELISA方法检测 48例肺癌手术切除组织及相应的癌旁组织中端粒酶的活性 ,并以 42例肺部良性病变组织作为对照。结果  48例肺癌组织中端粒酶阳性率为 87.5 % ( 4 2 /4 8) ,癌旁组织为 8.3 % ( 4 /4 8) ,42例肺部良性病变组织中未检出端粒酶阳性。肺癌组织端粒酶水平明显高于癌旁组织 ( χ2 =13 .0 2 9,P <0 .0 1)及良性病变组织 ( χ2 =14 .0 16,P <0 .0 1)。端粒酶活性随细胞分化程度、临床分期有升高趋势 ,但无统计学差异 ,不同组织学类型间端粒酶活性无显著性差异 ,伴淋巴结转移肺癌组织中端粒酶阳性率明显高于不伴淋巴结转移组 ( 93 .5 %比 76.4% ,χ2 =63 .5 11,P <0 .0 1)。结论 端粒酶的激活与肺癌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端粒酶可作为肺癌辅助诊断、预后判断的标志物之一 ,并为肺癌的基因治疗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5.
Clinical significance of telomerase activity in multiple myeloma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BACKGROUND: The clinical course of patients with multiple myeloma varies, and therefore it is important to evaluate the disease state. We studied the telomerase activity of myeloma cells as a possible prognostic factor in such patients. METHODS: Twenty five samples from patients with multiple myeloma were studied. We purified myeloma cells in bone marrow samples according to the expression of surface antigens, CD38 and CD45. CD38+/CD45- or dim cells had morphologic characteristics of myeloma cells, with a purity exceeding 95%. The telomerase activity of myeloma cells was determined by a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based telomeric repeat amplification protocol assay. Ki-67 positivity of the purified cells was determined by flow cytometry using anti-Ki-67 antibody.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elomerase activity and prognostic factors was also examined. RESULTS: A significantly high degree of telomerase activity was detected in subjects with a serum beta2-microglobulin level > or = 6 mg/dL or at Stage III (P = 0.002). The serum C-reactive protein, lactate dehydrogenase, and creatinine levels did not correlate with the telomerase activity, but this activity did significantly correlate with Ki-67 positivity and the percentage of plasma cells in the bone marrow (r = 0.561, P = 0.004, and r = 0.397, P = 0.049, respectively). The patients with high levels of telomerase activity were thus found to have a significantly short survival time after sampling (P = 0.035). CONCLUSIONS: The measurement of the telomerase activity in myeloma cells was found to be a reliable marker for the proliferating capacity and tumor mass in myeloma patients. The telomerase activity of myeloma cells may therefore be useful as a prognostic factor.  相似文献   

16.
目的通过检测胃黏膜不同病理类型的端粒酶活性,探讨胃癌发生发展进程中端粒酶活性的变化规律及胃癌癌前病变端粒酶活性检测的临床意义.方法采用TRAP-PCR银染定性及TRAP-PCR-EILIA定量法,对浅表性胃炎、肠上皮化生、不典型增生、胃癌的胃黏膜活检组织的端粒酶活性进行检测.结果端粒酶阳性率及活性水平胃癌>不典型增生>肠上皮化生>浅表性胃炎,肠上皮化生、不典型增生、胃癌分别与浅表性胃炎比较,差异有高度显著性(P<0.01),胃癌与肠上皮化生、不典型增生分别比较,差异有高度显著性(P<0.01);不完全结肠型肠化生的端粒酶活性水平高于完全结肠型、完全小肠型、不完全小肠型等肠化生(P=0.0105),中度不典型增生的端粒酶活性水平高于轻度不典型增生(P=0.0302).结论端粒酶的活化、活性上调是胃癌癌变过程中的早期事件,胃癌癌前病变肠化生、不典型增生端粒酶活性上调者可能更具恶变倾向,临床上对指导其治疗和评价预后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17.
原发性肺癌端粒酶活性检测及其临床应用价值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研究原发性肺癌组织端粒酶活性检测的临床应用价值。探讨其作为肺癌诊断和预后评价指标的可行性。方法:采用端粒重复序列扩增-酶联免疫吸附法(TRAP-ELISA法),对32例原发性肺癌手术切除组织及相应的癌旁组织进行端粒酶活性分析,并以7例肺良性病变作为对照。结果:32例肺癌组织端粒酶水平明显高于癌旁组织(P<0.05),及良性病变组织(P<0.001),肺癌组织中端粒酶阳性率为84.4%,癌 旁组织为9.4%,在良性组织中未检出端粒酶阳性,端粒酶活性随临床分期有升高趋势,伴淋巴结转移标本组中其阳性率明显高于非淋巴结转移组(P<0.05),但与肿瘤病理组织学类型,分化程度等未显示有统计学差异。结论:端粒酶激活与肺癌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端粒酶可以成为一种用于肺癌辅助诊断,预后判断的重要标志物并在肺癌的基因治疗中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食管鳞癌组织中端粒酶活性、端粒酶逆转录酶 (h TERT)及端粒酶相关蛋白 - 1(TP- 1)的表达及其关系。方法 应用 TRAP-银染法对 45例食管鳞癌组织端粒酶活性的检测 ,同时应用原位杂交对癌组织切片进行 h TERT、TP- 1的 m RNA表达的检测。结果 癌组织端粒酶活性阳性率为 82 .2 %。癌组织中不同分化程度的端粒酶活性差异无显著性 (P>0 .0 5 )。有淋巴结转移者癌组织端粒酶活性明显高于无淋巴结转移者 ,差异有显著性(P<0 .0 5 )。癌组织中 h TERTm RNA表达的阳性率为 6 4.4%,TP- 1的阳性率为 6 2 .2 %。 h TERT的 m RNA表达与端粒酶活性密切相关 ,而 TP- 1的 m RNA表达与端粒酶活性无相关。结论 食管鳞癌组织中端粒酶活性及h TERT、TP- 1的 m RNA表达均较高。端粒酶活性与淋巴结转移有关。 h TERT与端粒酶活性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微血管密度(MVD)在判断食管癌患者预后方面的价值,为临床综合治疗提供依据。方法:以我院手术治疗的81例食管癌患者为研究对象,用免疫组化法检测肿瘤标本的微血管密度,并分析该指标在判断预后方面的价值。结果:食管癌MVD与年龄、肿瘤大小无关,与淋巴结状况及TNM分期显著相关,MVD与TNM分期都是危险因子,表达越高,生存期越短。结论:MVD是食管癌的独立预后因子。  相似文献   

20.
肺癌组织端粒酶活性的定量研究及其临床意义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目的 研究肺癌组织中端粒酶活性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定量放射端粒重复序列扩增法(TRAP)检测74例肺组织中(45例为NSCLC,15例SCLC,结核7例,炎性假瘤7例)端粒酶的活性。结果 NSCLC端粒酶阳性率为73.3%,且活性较弱(172TPG),SCLC端粒酶的阳性率为93.3%,且活性较强(288TPG)。结核与炎性假瘤端粒酶 性全为阴性,SCLC端粒酶活性显著高于NSCLC(P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