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报道了7例以脑梗塞为首发症状的,血小板计数在800×10~9/L以下的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占脑梗塞总数的0.98%,以反复发作的TIA和多发性梗塞为其临床特点,并对其发病机理、诊断和治疗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2.
本文报道了3例以脑梗塞为首发症状的,血小板计数在700×109/L以下的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占脑梗塞总数的0.58%,以反复发作的TIA和多发性脑梗塞为其临床特点,并对其发病机理、诊断和治疗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3.
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essential thrombocythemia,ET)亦称出血性血小板增多症,为克隆性骨髓增殖性疾病,主要累及巨核系,表现为骨髓巨核细胞增生,外周血血小板持久增多,临床上以出血或血栓形成为主要表现,属慢性骨髓增殖性疾病。以脑梗死为首发表现,临床少见,极易造成误诊  相似文献   

4.
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ET)主要表现为骨髓中巨核细胞和粒细胞显著增生伴反应性纤维结缔组织沉积以及髓外造血,属于慢性骨髓增殖性肿瘤.其主要并发症为出血和血栓形成,合并脑静脉血栓较为罕见,且起病隐匿,容易误诊和漏诊.现报告1例以颅内静脉系统血栓形成(CVST)为首发表现,最终诊断为JAK2/V617F基因阳性的ET如下.  相似文献   

5.
<正>临床资料 患者,男,35岁。因发作性肢体抽搐3年余,进 行性四肢不自主多动1年余,加重伴意识不清7小时于2005 年2月27日入我院。患者于2001年6月20日因生气、劳累后 出现癫痫大发作,给予丙戊酸钠治疗15个月出现右下肢无力, 走路不稳,就诊于北京协和医院排除癫痫减药半年后停抗癫痫 药。于2003年9月逐渐出现四肢不自主多动,头摇摆,四肢舞 动,以双上肢为重,紧张时加重,睡眠时运动停止。走路不稳加 重,生活尚能自理。于2004年3月住协和医院做头MRI显示  相似文献   

6.
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ET)亦称出血性血小板增多症,为克隆性骨髓增殖性疾病,主要累及巨核系,表现为骨髓(BM)巨核细胞(MK)增生,外周血(PB)血小板持久增多,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合并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PA)的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临床特点。方法收集19例确诊的合并PA的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临床资料,与同期就诊的384例未合并PA的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进行比较。结果合并PA的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相对于未合并PA的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入院时血压更高(收缩压P=0.012,舒张压P=0.009);合并PA的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相对于未合并PA的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血钾更低(P0.001),但仅有6例PA患者(31.6%)血钾低于正常值下线(3.5 mmol/L)。合并PA和未合并PA的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TOAST分型所占比例没有明显差异。结论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中合并PA的患者比例较高,应对入院时有持续性高血压或难治性高血压和合并低钾血症等PA危险因素的缺血性卒中患者进行筛查。  相似文献   

8.
以脑梗塞为首发症状的真性红细胞增多症一例樊双义,刘培霞,魏东宁患者,男性,59岁。因左上肢麻木、无力7个月,失读、失写2月,以“多发性脑梗塞”于1991年7月10日入院。既往有高血压病11年。体检:BP20/14kPa,口唇、面部皮肤呈紫红色,球结膜...  相似文献   

9.
以脑出血为首发症状的真性红细胞增多症1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真性红细胞增多症(Polycythaemia vera)是一种克隆性红细胞增多为主的骨髓增生性疾病,好发于中老年(平均发病年龄为60岁),男性多于女性,起病缓慢,常在病变的若干年后才出现症状,且常以其并发症的发生而就医。真性红细胞增多症的并发症很多,主要表现为血液学和血管方面的异常,而血管并发症以脏器的血栓形成或栓塞,尤其是缺血性的脑血管病变最多见,国内外文献报道较多,而以脑出血为首发症状的真性红细胞增多症罕见,国内仅见数例报道。本文报道了我院收治的1例首发脑出血的真性红细胞增多症患者,就其临床特点、诊疗经过及发病机制作一报道。  相似文献   

10.
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essential or prima—rythrombocythemia,ET)是一种慢性骨髓增殖性疾病(myeloproliferative disorder,MPD),以外周血血小板计数显著增高、骨髓中巨核细胞增殖旺盛为主要特点。临床主要表现为出血和血栓形成。  相似文献   

11.
目的总结2例以急性脑梗死为首发症状的真红细胞增多症的的护理经验。方法对2例以急性脑梗死为首发症状的真红细胞增多症患者急性期及时采取有效的护理措施,配合做好静脉放血前后的护理及饮食指导。结果实施周密综合的护理,严密观察病情变化,2例病重患者均未发生并发症,治愈出院。结论精湛的护理技术,全面观察各项检查指标,及时配合抢救护理,有针对性的健康知识宣教及出院指导,能成功挽救患者的生命,促进其康复。  相似文献   

12.
患者 ,女 ,44岁。 3天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右眼视物模糊 ,间断黑蒙 ,伴右侧偏头痛 ,右眼周痛 ,每次发作持续约 5~ 10分钟。查体 :血压 16 / 11k Pa,球结膜、颜面、双手掌充血。右眼黑蒙发作时眼底动脉变细、变白。神经系统检查无定位体征。血常规 :红细胞 8.2 5× 10 1 2 / L ,白细胞 14.1× 10 9/ L ,血小板10 0× 10 9/ L ,入院诊断为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给予脉络宁、6 5 4- 2、氟美松等药物和氦氖激光血管内照射治疗 1个月 ,病情不见好转。再次查血常规 :白细胞 19.3× 10 9/ L ,红细胞 9.0 8× 10 1 2 / L ,血小板 187× 10 9/ L ,全血…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合并脑梗死临床治疗效果及护理措施.方法 选取我院2008-01-2012-12 35例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合并脑梗死患者,根据患者实际情况予以中西医结合治疗,并针对性给以护理措施,分析其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经1个月治疗后原发性血小板下降明显,经3个月随访,血小板恢复正常范围,2例患者仍然存在轻度后遗症,其他患者体征均表现正常.结论 通过合理治疗方法及针对性护理,能够有效治疗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合并脑梗死疾病,效果明显,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4.
我院1994-12—2011-12收治以脑梗死神经系统症状为首发临床表现的真性红细胞增多症(Polycythemia Vera,PV)患者32例,现分析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本组32例,男18例,女14例;年龄51~84岁,平均(65.0±9.9)岁,其中>80岁2例。发生脑梗死4次3例,3次5例,2次6例,余均发生1次。所有病例均符合  相似文献   

15.
患者:女性,50岁,间断的发作性右侧肢体麻木、无力伴言语障碍,每次3~5分钟自行缓解已三年。右侧偏头痛史半年。入院前二周,又突发左侧肢体无力伴言语障碍持续不缓解,院外脑CT扫描示右基底节区及左枕叶有片状低密度区,按多发性脑梗塞治疗无效,于87年3月2日住本科。病后否认鼻衄、齿龈出血及月经量多等出血倾向。近一年多未发现高血压。  相似文献   

16.
临床资料 患者男性,68岁,发现行走不稳、动作迟缓、肌肉僵直,易跌倒4个月,并逐渐加重,出现视幻觉、认知功能障碍、消化系统症状2个月,MMSE评分19分(小学文化).查头颅MRI提示T2 WI示两侧放射冠多发腔隙性脑梗死、FLAIR示右侧侧脑室后角白质变性、磁共振血管成像(MRA)未见异常,在门诊初步诊断帕金森综合征,予普拉克索治疗2个月症状改善不明显.  相似文献   

17.
原发性肝癌是我国三大癌症之一,临床表现无特异性,尤其是早期表现千变万化,易与其他疾病混淆,造成误诊。近年来我院收治首发神经系统症状的原发性肝癌9例,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病例来源于1986年~1998年本院住院病人,男8例,女1例。年龄36~75岁。均以神经系统表现就诊,病程7d~半年,平均2~3月。所有病例均经X线片B超、CT或磁共振成像和/或手术确诊为中,晚期肝癌。其中5例HBsAg阳性,6例血AFP>400ug/L。2例出现腹膜转移,块状型原发性肝癌2例,结节型4例,弥馒型3例。1.2误诊疾病臂丛神经炎1例,急性横贯性截…  相似文献   

18.
19.
多发性硬化症是一种多发于青壮年的中枢神经系统脱髓鞘疾病。临床症状复杂,表现各异,部分病人早期仅以眼部症状为主要表现,给诊断带来很大困难。为提高对该病的全面认识,力争早期诊断及时治疗,本文就我科自1987-1997年间诊治的优例多发性硬化症患者进行回顾,其中力例早期仅以眼部表现为首发症状,现分析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情况:本组48例患者按照Poser等的诊断标准[1],属临床确诊22例,实验支持确诊17例,临床近于确诊的9例。性别:男21例,女27例。年龄:最小16岁,最大47岁,平均34.5岁;首次发病年龄9~48岁,其中20~40岁3…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以中枢神经系统症状为首发表现的AIDS的临床特征及预后,提高对这部分患者的诊断识别能力。方法连续选择云南省德宏州盈江县人民医院的AIDS住院患者共165例,并对其中以中枢神经系统症状为首发表现的32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32例患者中AIDS痴呆综合征10例,结核性脑膜炎4例,隐球菌脑膜炎5例,脑弓形虫病11例,蛛网膜下腔出血1例,脊髓损伤但性质未明确者1例。本组32例患者中1年内死亡的有26例,占81.2%。结论以中枢神经系统症状为首发表现的AIDS患者病情复杂,多合并中枢神经系统机会性感染,且进展快,预后差,死亡率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