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新安医家余国佩对燥邪的认识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燥邪,为六淫邪气之一.<素问·至真要大论>有病机十九条,在六气病机中独遗燥气.金·刘完素在其著作<素问玄机原病式>中增列"诸涩枯涸、干劲皴揭、皆属于燥"一条,而成为六气一类.清·喻昌著<医门法律>提出"秋伤于燥"之说.对于燥邪的认识,除刘完紊、喻昌之外,清代新安医家余国佩编著的<婺源余先生医案>(以下简称<医案>)有医案70余则,其中所列诸证,多从燥邪论治,在前人对燥邪认识的基础上,又有颇多创见.现就其对燥邪的认识初步探讨如下.  相似文献   

2.
<正>燥证,是由燥邪或机体津液亏损所引起的以干燥失濡润为主要表现的一组症候群,主要病机以津液减少甚则枯涸为主。历代医家都有对燥证的认识,《内经》曰:"燥胜则干","燥者濡之",~([1])揭示了燥证的病机特点和治疗原则;刘完素以"宜开通道路,养阴退阳,凉药调之"~([2])作为治燥之法;清代何廉臣谓:"盖燥有凉燥、温燥、上燥、下燥之分。凉燥者,燥之胜气也,治以温润;温  相似文献   

3.
<正>广义"伤寒"是感受风寒暑湿燥火等六淫之气而致的外感病的总称。《伤寒论》中虽对燥邪为病没有专篇论述,但燥病证治的内容散见各篇,有40多个条文与之相关。笔者进行系统归纳分析,拟建立《伤寒论》燥病证治体系,以便更好地指导临床实践。  相似文献   

4.
病机【原文】邪之所凑①,其气必虚。(《素问·评热病论》) 【注释】①凑(còu腠):会合、聚合。这里引伸作侵犯讲。【语译】病邪之所以能够侵犯人体,首先是由于人体正气虚弱的缘故。【原文】正气存内,邪不可干①。(《素问·刺法论》)  相似文献   

5.
<正>干燥综合征(sjogren,s syndrome,SS)是一种以侵犯唾液腺、泪腺等外分泌腺为主的慢性系统性自身免疫病,临床多表现为口干、眼干、大便干、阴道干等,甚者可累及呼吸、消化、泌尿和血液系统,隶属于中医"燥证"范畴,如《素问玄机原病式·六气为病》所云: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中医经典《内经》对疼痛机制的认识。方法:通过文献调查法,对《素问》中的《举痛论》《痹论》和《灵枢》中《周痹》《痈疽》《论痛》《经筋》等文献中关于疼痛方面的论述进行总结。结果:从疼痛的病因方面可以总结归纳为:外感六邪、五气过抑、气分受伤、水液潴留4个方面;病机方面可以总结归纳为:寒凝血瘀、脉络缩蜷、血脉虚滞、气滞血瘀、聚沫斥裂、脉络满盛、六腑气津失常、营卫受损、阴气亢盛、阳热亢盛等10个方面。结论:《内经》中对疼痛的病因、病机有较为详尽的论述,应根据不同的病因和脉象进行不同的治疗。  相似文献   

7.
《内经》对疼痛机制的认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滕杨  刘峻 《中国临床康复》2005,9(24):191-192
目的:探讨中医经典《内经》对疼痛机制的认识。方法:通过文献调查法,对《素问》中的《举痛论》《痹论》和《灵枢》中《周痹》《痈疽》《论痛》《经筋》等文献中关于疼痛方面的论述进行总结。结果:从疼痛的病因方面可以总结归纳为:外感六邪、五气过抑、气分受伤、水液潴留4个方面;病机方面可以总结归纳为:寒凝血瘀、脉络缩蜷、血脉虚滞、气滞血瘀,聚沫斥裂、脉络满盛、六腑气津失常、营卫受损、阴气亢盛、阳热亢盛等10个方面。结论:《内经》中对疼痛的病因、病机有较为详尽的论述,应根据不同的病因和脉象进行不同的治疗。  相似文献   

8.
正《医学衷中参西录》是近代中医学大家张锡纯先生的代表作,其中所述"衷中"与"参西"的原则,旨在沟通中西两医,是中西汇通思想的体现。张锡纯所创立的治肢体痿废方,对临床治疗骨伤科疾患意义重大。现探讨如下:1肢体痿废病因病机认识《素问·刺法论》中云:"正气存内,邪不可干;邪之所凑,其气必虚"。且张氏在《医学衷中参西录》中云:"元气全体原有十分,有时损去五分余五分,虽不能充体犹可支持全身"。因此,张氏认为:肢体痿废  相似文献   

9.
正寒症是临床中常见的一种症状,《素问·调经论》曰:"阳虚则外寒……阳受气于上焦,以温皮肤分肉之间,今寒气在外,则上焦不通,上焦不通,则寒气独留于外,故寒栗"。临床上多认为寒症与阳虚关系密切,故治疗多从扶阳的角度进行,但笔者在临床跟诊的过程中发现贾老师在治疗寒症多从调畅气机入手,兹介绍其治疗经验如下。寒症的病机《素问·至真要大论》说:"本乎天者,天之气也;本乎地者,地之气也。天地合气,六节分而万物化生矣",  相似文献   

10.
<正>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属中医学"泄泻"范畴。本病多属本虚标实证,病位多在脾胃,病机多为脾虚湿盛。我院名老中医何炎燊善用加味缩脾饮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证属脾虚湿困型,临床疗效确切。现报告如下:1病本在脾胃,以脾虚湿困为最主要病机《素问·脏气法时论》指出:"脾病者,虚则腹满肠鸣,飧泄,食不化。"张景岳在《景岳全书·泄泻》也指出:"泄泻之本,无不由脾胃",可见泄泻的发病与脾胃关系密切。多数医家认为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的  相似文献   

11.
<正>朱佳教授对咳嗽的诊治经验丰富,造诣颇深。对于"肝咳",朱佳教授有着独特的见解。本文梳理了朱佳教授的学术观点,总结了他对"肝咳"病因,病机,治法的观点。"肝咳"的理论发展"肝咳"首载于《素问·咳论》。历代医家对"肝咳"的症状,病因,病机有着逐渐深入的认识。《素问·咳论》提出"肝咳之状,咳则两胁下痛,喉中介介如梗状,甚则不可以转,转则两胁下满。"隋代,巢元方所著《诸  相似文献   

12.
论秋燥咳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秋燥咳嗽起源于《内经》,但形成为较为系统的理论及治法方药却主要在明清温病学派。重温其理论渊流及临床意义,对于更好地继承发扬祖国医学,防治肺系疾病不无裨益。1"内经#关于秋燥咳嗽的论述《内经》关于秋燥之咳可散见于有关篇目,燥为秋令主气。《素问·阴阳应象大论篇》云:“肺主鼻,其在天为燥,在地为金,在体为皮毛,在肺为脏。”指出了肺应天象为燥,在五行属金。《灵兰秘典论》中提出“西方生燥,燥生金,金生辛。”金属燥,是生理状态下肺的五气、五行、五方所属。病理上六淫太过,秋燥伤肺,《生气通天论》云:“秋伤于燥,上逆而咳,发为痿厥…  相似文献   

13.
正升降观是由晚清医家倡导的一种辨证论治体系,总结张仲景、金元四大家、叶天士等历代医家临床经验,由蒋星墀率先提出,最后由周学海详细整述而成[1]。《素问·六微旨大论》说:"升已而降,降者为天;降已而升,升者为地。天气下降,气流于地,地气上升,气腾于天,故高下相召,升降相因,而变作矣"。气之  相似文献   

14.
三化汤出自《素问病机气宜保命集》,为金元医家刘河间所创,由大黄、枳实、厚朴、羌活组成。原为治真中风而设。笔者多年来致力研究中风的治疗,临床观察三化汤不仅能治真中风,也可治类中风。无论中经络,中脏腑,还是中风后遗症,均可用之,兹举例如下。  相似文献   

15.
21.燥邪致病有什么特点? 煤为秋季之主气,因此外感燥邪为病常见于秋季,称为秋燥。燥邪多从口鼻而入,其病常从肺卫开始。且燥又为收敛清肃之气,性干燥,易伤津液。因而燥邪伤人以口鼻干燥、咽干、口渴、干咳少痰等津液亏乏的症状为临床特征。秋季感受燥邪为病,有温燥、凉燥之别,这是因为秋令正是气候处于由热向寒  相似文献   

16.
郁病是一个广泛的含义,泛指因积滞、蕴结,不得发越所致的病证。纵观中医历代医学家对郁病的认识,大约金元以前均以外邪、情志立论,认为凡情志所伤、外邪侵袭、饮食失调所致脏腑气机郁滞不得发越所致的一切病证,皆属因郁而得,故《素问·六元正纪大论》载有木郁、火郁、土郁、金郁、水郁等五脏之郁;《赤水玄珠·郁证门》根据《内经》理论,提出五脏本气自郁,  相似文献   

17.
通过对《黄帝内经》涉及眩晕病的相关条文进行解析、归纳,可以认为眩晕病的病因病机主要为4个方面,分别是外邪侵袭、脏腑内伤、五运六气、气机失常。而与该病相关的脏腑主要为肝、肾、脑,同时足太阳、足少阳、足厥阴等经脉亦与眩晕病密切相关。《黄帝内经》认为,眩晕病是由于本虚而风邪侵袭所致,后世医家在此基础上不断发展完善。  相似文献   

18.
<正>病机十九条出自《黄帝内经·素问·至真要大论》,原文仅176字,言简意赅,条理清晰,释义明确,对较复杂的病症有执简驭繁的作用,强调病因病机的了解分析,以达到"审查病机,无失气宜"、"谨守病机,各司其属"的要求。作为辨证求因的依据,历代名家皆较为推崇,对临证有非常重要的指导意义,是中医纲领性文献  相似文献   

19.
风湿病属于中医痹证、心悸等证的范畴,中医认为风湿病的发生主要是由于正气不足,感受风、寒、湿、热之邪所致,正如《灵枢·五变篇》曰:“粗理而肉不坚者,善病痹。”《素问·痹论篇》曰:“风寒湿三气杂至,合而为痹也。”本病在急性期常因感受风热之邪与湿相搏,而致风湿热合邪为患,以致邪留经络、关节,郁而化热,出现关节红、肿、热、痛,如热邪久留不去,损气耗阴,则出现气阴两虚的证候。病变的发展一般由表及里,由浅及深,由经络而脏腑。如病邪郁子肌肤筋脉,  相似文献   

20.
卫、气、营、血辨证,是对温热病辨证论治的一种方法。温热病的形成,一般有二种情况:一是感受风、热、暑、燥等阳热之邪;二是病人素体偏于阳热,如果感受寒湿等阴邪后,化热化燥,也可转化而成。所以,温热病也是感受六淫之邪后,发生的各种传染性或非传染性的急性发热疾患。这类疾病,主要是阳亢热盛,伤阴、耗津、亡血的病变,不同于伤寒病的阴寒之邪伤人阳气。温热病由于病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