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 探讨表面肌电触发电刺激对脑卒中偏瘫患者下肢运动功能的影响.方法 将30例脑卒中偏瘫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患者15例.2组患者均给予常规康复训练,治疗组在常规康复训练的基础上给予表面肌电触发电刺激,对照组在常规康复训练的基础上给予低频电刺激.2组患者均于治疗前和治疗3个疗程后进行Brunnstrom运动功能分期、简式Fugl-Meyer(FMA)下肢运动功能评定和表面肌电图肌电积分值(iEMG)测定.结果 3个疗程结束后,2组患者Brunnstrom分期、FAM评分及iEMG较治疗前均有显著提高(P<0.05),且治疗组各项评分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表面肌电触发电刺激对脑卒中偏瘫患者下肢运动功能的恢复有明显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表面肌电触发电刺激对脑卒中偏瘫患者下肢运动功能的影响.方法 将30例脑卒中偏瘫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患者15例.2组患者均给予常规康复训练,治疗组在常规康复训练的基础上给予表面肌电触发电刺激,对照组在常规康复训练的基础上给予低频电刺激.2组患者均于治疗前和治疗3个疗程后进行Brunnstrom运动功能分期、简式Fugl-Meyer(FMA)下肢运动功能评定和表面肌电图肌电积分值(iEMG)测定.结果 3个疗程结束后,2组患者Brunnstrom分期、FAM评分及iEMG较治疗前均有显著提高(P<0.05),且治疗组各项评分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表面肌电触发电刺激对脑卒中偏瘫患者下肢运动功能的恢复有明显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3.
早期应用起立床及电刺激对脑梗死患者康复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玉玲  林建强  何炜 《中国康复》2007,22(5):345-345
目的:观察电动起立床及功能性电刺激早期应用对脑梗死患者康复的疗效。方法:脑梗死偏瘫患者4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0例,均常规药物治疗和康复训练。观察组配合电动起立床站立训练及患侧下肢功能性电刺激。结果:治疗3周后,2组下肢运动和平衡功能及躯干控制能力与治疗前比较均明显提高,观察组优于对照组。结论:早期应用电动起立床及功能性电刺激对脑梗死患者的肢体功能的恢复有明显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经皮电刺激治疗仪对针刺治疗脑卒中的辅助作用.方法:60例脑卒中以偏瘫为主要临床表现的患者,随机分为2组各30例.治疗组30例采用针刺加低频电刺激的方法,对照组30例单纯采用针刺治疗的方法,2组均以10次为1个疗程,2个疗程进行疗效评定.结果:治疗组在肢体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改善方面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值均<0.05).结论:针刺督脉配合经皮电刺激是治疗脑卒中偏瘫行之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表面肌电触发电刺激对脑卒中偏瘫患者下肢运动功能的影响。 方法将30例脑卒中偏瘫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患者15例。2组患者均给予常规康复训练,治疗组在常规康复训练的基础上给予表面肌电触发电刺激,对照组在常规康复训练的基础上给予低频电刺激。2组患者均于治疗前和治疗3个疗程后进行Brunnstrom运动功能分期、简式Fugl-Meyer(FMA)下肢运动功能评定和表面肌电图肌电积分值(iEMG)测定。 结果3个疗程结束后,2组患者Brunnstrom分期、FAM评分及iEMG较治疗前均有显著提高(P<0.05),且治疗组各项评分均优于对照组(P<0.05)。 结论表面肌电触发电刺激对脑卒中偏瘫患者下肢运动功能的恢复有明显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功能性电刺激合并早期康复治疗对偏瘫患者肢体运动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106例急性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功能性电刺激合并早期康复治疗组53例和单纯康复治疗组53例。治疗组采用Bobath和运动再学习法、作业疗法与功能性电刺激相结合的方法进行训练,对照组只施行单纯的康复治疗。结果治疗组Fugl-Meyer积分治疗前后比较有显著提高(P<0.01),对照组Fugl-Meyer积分也有一定的提高,但不如治疗组。两组间差异有显著性(P<0.01)。且治疗组的继发损害的发生率为0。结论功能性电刺激+早期的康复治疗,对促进偏瘫患者肢体功能的恢复,预防继发损害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功能性电刺激联合康复训练对脑卒中偏瘫患者的功能活动影响.方法:脑卒中偏瘫患者30例,随机分为电刺激组和对照组各15例,2组均给予常规康复训练,电刺激组另外佩戴步态训练矫正仪进行功能电刺激下步行功能训练.分别在治疗前后测量患者患侧踝背屈肌肌力、10m步行速度,并行“站起-走”计时测试(TUG)及Barthel指数评分.结果:治疗4周后,2组患侧踝背屈肌肌力、10m步行速度、Barthel指数均较治疗前明显增加,且电刺激组更高于对照组(P<0.01,0.05);2组TUG时间均较治疗前显著减少,且电刺激组更少于对照组(P<0.01,0.05).结论:功能性电刺激联合常规康复训练能显著地提高脑卒中偏瘫患者踝背屈肌的力量,改善患者的运动功能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脑梗死后早期介入功能性电刺激对足下垂患者下肢运动功能的影响。方法: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40例脑梗死足下垂患者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20例。2组均给予常规康复训练,治疗组在常规康复训练基础上早期介入功能性电刺激治疗。治疗前后采用踝关节主动关节活动度、下肢运动功能(Fugl-Meyer评分)及步行能力(Step Test时间)评价患者下肢体运动功能改善情况。结果:治疗组治疗后患者踝关节主动关节活动度、下肢运动功能、步行能力较对照组有明显提高(P0.05)。结论:早期应用功能性电刺激能改善脑梗死足下垂患者踝关节主动关节活动度,改善患者下肢运动功能及步行能力。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功能性电刺激对脑卒中偏瘫患者下肢运动功能及步态的影响。方法:60例脑卒中偏瘫患者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康复训练方法,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增加佩戴步态诱发功能电刺激仪的步态训练,每次20min,每周5次,持续8周。于治疗前后采用下肢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FMA)、功能性步行能力分级(FAC)及足印分析法对2组患者进行评定。结果:治疗8周后,2组患者下肢FMA评分、FAC分级及患侧的平均步长、步宽及步速均较治疗前显著提高(P<0.05),且观察组更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使用功能性电刺激进行步态训练后可进一步改善脑卒中偏瘫患者的下肢运动功能,提高步行能力。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上肢康复机器人结合功能性电刺激对偏瘫患者上肢功能恢复的疗效。方法:将90例偏瘫上肢功能障碍患者按随机方法分为对照组、治疗1组和治疗2组,每组各30例,3组均给予常规肢体功能训练,治疗1组同时给予上肢康复机器人训练,治疗2组在进行上肢康复机器人训练时加以功能性电刺激,治疗4周。治疗前后采用简化Fugl-Meyer上肢运动功能评分法及改良Barthel指数进行疗效评价,比较3组疗效。结果:治疗后,治疗1组比对照组两项评分改善明显(P<0.05),治疗2组比对照组两项评分改善显著(P<0.01);治疗2组比治疗1组两项评分改善更明显(P<0.05)。结论:上肢康复机器人训练能有效促进偏瘫患者上肢功能的恢复,同时结合功能性电刺激则康复疗效更显著。  相似文献   

11.
康复训练配合穴位电刺激对偏瘫患者手功能恢复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偏瘫手功能康复训练配合特定穴位电刺激对患者手功能改善的临床疗效。方法将30例偏瘫手功能障碍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15例),两组均给予肢体功能训练,治疗组在肢体功能训练同时配合穴位电刺激。采用偏瘫手功能分级、腕关节活动度、简化Fugl-Meyer上肢运动功能评分法进行疗效评价,比较两组疗效。结果在手功能分级和腕关节活动度(背伸、桡偏)方面,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两组Fugl-Meyer均较治疗前有改善(P<0.05),但组间没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在上肢功能训练中配合特定穴位电刺激治疗能够有效促进偏瘫患者手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12.
黄强  孙家勇 《中国临床康复》2002,6(11):1594-1594
目的:探讨功能性电刺激加早期康复治疗对偏瘫患肢体运动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106例急性脑卒中患,随机分为功能性电刺激合并早期康复治疗组5 3例和单纯复康治疗组53例。治疗组采用Bobath和运动再学习法,作籽疗法与功能性电刺激相结合的方法进行训练,对照组只施行单纯的康复治疗。结果:治疗组Fugl-Meyer积分治疗前后比较有显提高(P<0.01),对照组Fug-Meyer积分也有一定的提高,但不如治疗组,两组间差异有显性(P<0.01)。且治疗组的继发损害的发生率为0。结论:功能性电刺激+早期的康复治疗,对促进偏瘫患肢体功能的恢复,预防继发损害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表面肌电生物反馈对脑卒中偏瘫患者下肢运动功能的影响.方法 30例脑卒中偏瘫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15例.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康复训练,观察组在常规康复训练的基础上给予生物反馈治疗,对照组在常规康复训练的基础上给予针刺治疗.两组均于治疗前和治疗4个疗程后进行Brunnstrom运动功能分级、简式Fugl-Meyer(FMA)下肢运动功能评定和表面肌电图肌电积分值(iEMG)测定.结果 4个疗程结束后,两组的Brunnstrom分级、FMA及iEMG较治疗前均有提高(P<0.05),且观察组各项评分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表面肌电生物反馈治疗对脑卒中偏瘫患者下肢运动功能的恢复有明显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4.
赵彬  唐强  王艳  朱路文  梁玉林  李超男 《中国康复》2019,34(10):529-531
目的:探讨悬吊运动疗法结合功能性电刺激对脑卒中后偏瘫患者下肢功能的影响。方法:90例脑卒中恢复期患者随机分为FES组、SET组和结合组各30例。 3组患者均进行常规康复训练,FES组和SET组在此基础上分别进行功能性电刺激训练和悬吊训练,结合组在常规康复训练基础上再配合功能性电刺激训练和悬吊训练。治疗前后采用Berg平衡量表(BBS)、Fugl Meyer下肢运动功能量表(FMA)、威斯康星步态量表(WGS)评分进行评定。结果:治疗8周后,3组患者BBS、FMA评分较治疗前均明显提高(均P<0.05),WGS评分较治疗前明显降低(均P<0.05);结合组的BBS、FMA评分均明显高于FES组和SET组(均P<0.05),WGS评分均明显低于FES组和SET组(均P<0.05);FES组和SET组治疗后各项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悬吊运动疗法结合功能性电刺激对脑卒中偏瘫患者下肢运动功能、平衡功能和步行能力改善效果显著,并且较单独使用悬吊运动疗法或功能性电刺激治疗更有利于脑卒中偏瘫患者下肢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闭环肌电反馈电刺激在改善早期偏瘫患者肢体运动和促进功能恢复方面的效果。方法选发病 4周内的患者 12 0例 ,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均接受常规康复训练治疗 ,治疗组加用闭环肌电反馈电刺激治疗。使用该仪器测定的肌电值及简式Fugl Meyer功能评价表进行评定。 结果全部患者治疗前后的肌电值及功能评分值均有显著提高 ,治疗组与对照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5 ) ,其康复效果与治疗次数正相关。结论闭环肌电反馈电刺激可促进早期偏瘫患者患肢运动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16.
徐青华 《中国康复》2013,28(1):45-47
目的:探讨康复训练联合肌电生物反馈治疗对脑卒中偏瘫患者的运动功能的影响。方法:脑卒中偏瘫患者6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32例和对照组30例。2组均给予神经内科药物及早期康复训练,观察组再加用肌电生物反馈治疗。采用简化Fugl Meyer评分(FMA)、Barthel指数评分评定。结果:治疗4周后,观察组FMA及Bar-thel指数评分均较治疗前及对照组明显提高(P〈0.05);对照组各项评分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康复训练联合肌电生物反馈治疗能明显改善脑卒中偏瘫患者的肢体运动功能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使用电刺激联合肌电生物反馈治疗对脑卒中偏瘫患者步行能力的影响。方法:将脑卒中后偏瘫患者53例分为观察组28例和对照组25例,2组患者均予常规康复训练,观察组在此基础上配合肌电生物反馈治疗;分别于治疗前后对患者采用Fugl-Meyer运动功能量表(FMA)评价患侧下肢功能,Berg平衡量表(BBS)评价平衡功能,Holden步行功能分级评价步行能力。结果:治疗4周后,2组患者的FMA、BBS和Holden评分均提高(P<0.01),但观察组更高于对照组(P<0.01或P<0.05)。结论:使用电刺激联合肌电生物反馈配合常规康复训练,能更有效地改善脑卒中偏瘫患者步行能力。  相似文献   

18.
目的 研究低频电刺激周围神经对脑梗死偏瘫伴偏身感觉障碍患者感觉功能、运动功能及日常生活活动(ADL)能力的影响.方法 将61例急性脑梗死偏瘫伴偏身感觉障碍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2组患者均给予常规药物及康复治疗,治疗组患者在此基础上采用低频脉冲电刺激偏瘫侧肢体周围神经(对感觉障碍显著部位重点刺激).于治疗前及治疗14 d后分别采用简化Fugl-Meyer评分、Lindmark评分及改良Barthel指数评分(MBI)对2组患者肢体感觉、运动功能和ADL能力进行评定,结果 经14 d治疗后,发现2组患者肢体感觉、运动功能及ADL能力均较治疗前明显提高(均P<0.01或0.05),且治疗组患者上述指标的改善幅度均显著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结论 在常规治疗脑卒中偏瘫伴偏身感觉障碍患者基础上,如辅以低频电刺激患者偏瘫侧肢体周嗣神经,可进一步改善患者肢体感觉、运动功能及ADL能力.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低频脉冲电刺激小脑顶核对脑梗死患者肢体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100例脑梗死患者分为低频脉冲电刺激组50例和对照组50例,两组患者均接受常规药物治疗。分别于治疗前及治疗1个月后采用Fugl-Meyer肢体运动功能评定与神经功能缺损评定量表对两组患者进行评估。结果研究对象为结果:低频脉冲电刺激组治疗后的Fugl-Meyer肢体运动功能评定和神经功能缺损评定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低频脉冲电刺激有助于脑梗死患者肢体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20.
目的 研究低频电刺激周围神经对脑梗死偏瘫伴偏身感觉障碍患者感觉功能、运动功能及日常生活活动(ADL)能力的影响.方法 将61例急性脑梗死偏瘫伴偏身感觉障碍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2组患者均给予常规药物及康复治疗,治疗组患者在此基础上采用低频脉冲电刺激偏瘫侧肢体周围神经(对感觉障碍显著部位重点刺激).于治疗前及治疗14 d后分别采用简化Fugl-Meyer评分、Lindmark评分及改良Barthel指数评分(MBI)对2组患者肢体感觉、运动功能和ADL能力进行评定,结果 经14 d治疗后,发现2组患者肢体感觉、运动功能及ADL能力均较治疗前明显提高(均P<0.01或0.05),且治疗组患者上述指标的改善幅度均显著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结论 在常规治疗脑卒中偏瘫伴偏身感觉障碍患者基础上,如辅以低频电刺激患者偏瘫侧肢体周嗣神经,可进一步改善患者肢体感觉、运动功能及ADL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