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7 毫秒
1.
防治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的重要性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NAFLD)是成人和儿童肝功能异常最常见的原因,近年来其患病率及发病率不断增加。NAFLD包括单纯性脂肪肝、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non-alcoholic steatohepatitis,NASH)、肝纤维化和肝硬化[1]。由单纯性脂肪肝进展为NASH的重要变化是肝纤维化。一般认为,不合并纤维化和炎症的单纯性脂肪肝在大部分情况下是一个良性的、可逆  相似文献   

2.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是一种常见的临床病理综合征,具有广泛的疾病谱,病理组织学特点与酒精性肝损伤相似,但它发生在无明显饮酒史的患者。NAFLD的组织学特点多样化,可以从单纯的肝脂肪变性,发展到脂肪性肝炎,分别称为非酒精性脂肪肝(NAFL)和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NASH),再进  相似文献   

3.
抗氧化剂在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防治中的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俊峰  杨冬华 《临床荟萃》2004,19(18):1079-1080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NAFLD)是一种肝组织学改变,与酒精性肝病(alcoholic liver disease,ALD)相类似,但无过量饮酒史又除外病毒性肝炎、药物性肝病、Wilson病、全胃肠外营养和自身免疫性肝病等引起的脂肪肝的临床病理综合征。NAFLD包括单纯性非酒精性脂肪肝(non-alcoholic fatty liver,NAFL)、非酒精性脂肪性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以肥胖、糖尿病、脂代谢异常为代表的代谢性疾病在全球范围内不断增加,非酒精性脂肪肝病(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NAFLD)的发病率也在逐年增加。NAFLD是一种肝脏病理生理变化的综合征,从肝脏脂质沉积到肝脏脂肪变性、纤维化、肝硬化,最终可发展为肝细胞癌。NAFLD疾病谱主要包括非酒精性单纯性脂肪肝、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nonalcoholic steatohepatitis,NASH)及其相关的肝硬化和肝细胞癌。NAFLD的发病主要  相似文献   

5.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NAFLD)是与胰岛素抵抗(insulin resistance,IR)及遗传易感性密切相关的代谢应激性肝损伤,其疾病谱包括单纯性脂肪肝、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  相似文献   

6.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可分为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HASH)和单纯性非酒精性脂肪肝,其肝组织学改变与酒精性肝病类似,  相似文献   

7.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NAFLD)是最常见的肝脏疾病之一,在全世界范围内其患病率达20%~33%。NAFLD病理学主要表现为脂质在肝细胞内的异常积蓄,其疾病谱包括非酒精性单纯性脂肪肝、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non-alcoholic steatohepatitis,NASH)和脂肪性肝硬化等。该病起病隐匿,有大量实验和研究证实,NAFLD与肥胖、高脂血症及高血压等疾病的发生联系紧密,同时  相似文献   

8.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NAFLD)是一种肝脏组织学改变与酒精性肝病相似、但无过量饮酒史的一种肝脏疾病。NAFLD病包括非酒精性单纯性脂肪肝、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肝纤维化和肝硬化等。NAFLD是一种环境-遗传-应激相关的临床病理综合征。本文就涉及糖脂代谢紊乱、胰岛素抵抗等NAFLD发病相关的基因多态性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9.
刘国萍  吴文君  项洁  程海燕  卜瑞芳 《临床荟萃》2012,27(22):1977-1979
非酒精性脂肪肝(NAFLD)是一种逐渐被认识的慢性肝脏疾病,包括从单纯的肝脂肪变性到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NAsH),以致最终发展为肝硬化,甚至演变为肝细胞癌[1-2]。近年来大量研究表明,NAFLD与代谢综合征(MS)的各个组分密切相  相似文献   

10.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是从简单的脂肪变性(又名非酒精性脂肪肝)发展到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NASH)以及肝硬化、肝癌的一系列疾病谱。NAFLD反映了疾病严重程度的频谱性改变,它并非单一的代谢紊乱。本文从NAFLD的定义着手,讲述了肝脂肪变性的评估和量化,NAFLD的流行病学和发病机制,以及与NAFLD相关的内分泌代谢紊乱。饮食和肠道菌群可促进NAFLD的发生和发展。基于流行病学、饮食习惯和肥胖等相关因素,糖尿病与NAFLD之间关系密切,二者形成了恶性循环。饮食及药物干预可在一定程度上缓解NAFLD与糖尿病的发生及发展。  相似文献   

11.
目前对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的研究日渐增多.一些研究者认为肝脂肪变与肥胖、高脂血症、糖尿病、甲亢有关[1-2].本研究的目的是明确不明原因转氨酶升高者单纯性脂肪肝和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NASH)的发病率及临床病理特点.  相似文献   

12.
脂肪性肝病(fatty liver disease,FLD)是由各种原因引起的,一组以肝细胞大泡性脂肪变为病理特征,并可进展为脂肪性肝炎和肝纤维化的异质性疾病,包括酒精性肝病(alcoholic liver disease,ALD)、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NAFLD)及特殊原因所致脂肪肝等三大类型。随着人口的老龄化、肥胖人群的增加及酒精的滥用,FLD患者愈来愈多,并成为终末期肝病的重要原因。脂肪肝尤其是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nonalcoholic steatohepatitis,NASH)与糖尿病及心血管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超声背向散射积分(IBS)技术在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病理分型及严重程度评估中的意义。方法应用超声测量65例NAFLD患者的肝脏IBS各参数值,并根据病理分型将患者分为非酒精性脂肪肝组(NAFL组)和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组(NASH组),分析两组间及各组内IBS参数的差异。结果 NAFLD患者肝脏近、中、远场IBS参数具有显著性差异(P<0.01);NAFL组肝脏近场IBS参数与远场IBS参数之比值显著大于NASH组两者之比值。NAFL组内,脂肪肝严重程度越高,其近场IBS参数值也越高(P<0.05);NASH组内,脂肪肝严重程度越高,肝脏近场IBS参数及其与远场IBS参数之比值间差异更为显著(P<0.05)。结论 IBS技术在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病理分型及严重程度评估中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已经逐渐成为全球最重要的慢性肝病之一,全球NAFLD患病率为25.24%,预计到2030年将成为肝移植最主要病因,其疾病谱主要包括单纯性非酒精性脂肪肝(NAFL)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NASH)NASH相关肝硬化和肝细胞癌(HCC)。因此,对NAFLD和NASH发病机制的充分阐明显得极其重要,原有的“二次打击”学说已不足以解释NAFLD中发生的几种分子和代谢变化,而“多重打击”学说逐渐占据主导地位。这些影响因素主要包括胰岛素抵抗、脂肪组织分泌的激素、营养因子、肠道微生物群以及遗传和表观遗传因素,本文对胆汁酸代谢在NAFLD中的作用作如下综述。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细胞角蛋白18-M30片段(CK18-M30)、内毒素在大鼠非酒精性脂肪肝病(NAFLD)转化为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NASH)中的促进作用.方法 26只大鼠随机分为3组,对照组(NC组):普通饮食;NAFLD组:高脂饮食喂养8周;NASH组:高脂饮食喂养12周.生化仪测定血清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  相似文献   

16.
非酒精性脂肪肝病运动疗法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NAFLD)是一种与胰岛素抵抗(insulin resistance,IR)和遗传易感密切相关的代谢应激性肝脏损伤,其病理学改变与酒精性肝病(ALD)相似,但患者无过量饮酒史,疾病谱包括非酒精性单纯性脂肪肝(nonalcoholic simple fatty liver,NAFL)、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NASH)及其相关肝硬化和肝细胞癌[1-2]。欧美等国家成人患病率约为20%~33%,且随着年龄增长而上升[3]。近20年亚洲国家NAFLD增长迅速且呈低龄化发病趋势,中国上海、广州和香港等地区成人NAFLD患病率约为15%[2,4-5]。运动疗法能有效降  相似文献   

17.
正伴随代谢性疾病如肥胖、糖尿病等在全球范围内广泛流行,非酒精性脂肪肝病(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NAFLD)已成为全世界广受关注的公共健康问题之一。据统计,当前全世界有10亿NAFLD患者,在西方发达国家约有1/3的人口受到该疾病的困扰[1]。2009年发表的一项研究表明:我国约有15%的城镇居民罹患NAFLD,预计在不久的将来,NAFLD将成为我国最常见的肝病[2]。NAFLD患者中约有10%~20%的个体将进展为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更有报道称其进展为肝硬化的比率达16%[3]。在美国,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相关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血清肝纤维化指标与MR氢质子波谱(1H-MRS)定量检测肝内脂肪含量的相关性。方法选择80例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患者(包括单纯性脂肪肝患者35例,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患者45例)及50例健康志愿者行血清肝纤维化指标检验和MRI检查,肝纤维化指标采用放射免疫分析法(RIA)测定血清透明质酸(HA)、层黏连蛋白(LN)、Ⅲ型前胶原(PCⅢ)、Ⅳ型胶原(CⅣ)数值。MR检查包括常规扫描序列(轴位FSET2WI抑脂序列、GRE同/反相位T1WI)及1H-MRS。1H-MRS采用单体素点分辨选择性波谱(PRESS)序列,不抑水技术。测量水和脂质波峰下面积,计算脂质相对含量并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患者中,随着肝纤维化指标的升高,肝内脂肪含量减低(P<0.05);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患者与单纯性脂肪肝患者及健康对照组比较,血清HA、LN、PCⅢ、CⅣ的值明显增大(P<0.05);单纯性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肝纤维化指标较健康对照组稍增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患者有肝纤维化趋势,1H-MRS定量检测肝内脂肪含量是判断NAFLD患者肝纤维化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9.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是一种常见的临床病理综合征,具有广泛的疾病谱,病理组织学特点与酒精性肝损伤相似,但它发生在无明显饮酒史的患者。NAFLD的组织学特点多样化,可以从单纯的肝脂肪变性,发展到脂肪性肝炎,分别称为非酒精性脂肪肝(NAFL)和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NASH),再进展为NASH相关肝硬化。NAFLD尚无疗效理想的治疗药物,目前的治疗主要是纠正潜在的危险因素,针对性选择应用一些药物,阻止病情进展。  相似文献   

20.
非酒精性脂肪肝诊治进展   总被引:6,自引:2,他引:6  
非酒精性脂肪肝(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NAFLD)是一类肝组织学改变与酒精性肝病相类似,但无过量饮酒史(每周饮酒精量小于40g)的临床病理综合征,包括单纯肝细胞脂肪变性和脂肪性肝炎。以往认为它是一种良性疾病,但是在部分患者中,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nonalcoholic steatohepatitis,NASH)可进展为肝纤维化、肝硬化和终末期肝病。近年来随着肥胖、糖尿病及高脂血症等的高发,其患病率有明显增高的趋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