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 毫秒
1.
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是继神经生长因子之后第二个被发现的神经营养因子,是一类分子量为12.3kD的碱性蛋白质,由119个氨基酸残基构成,并含有3对二硫键,在体内以二聚体的形式存在,主要分布在中枢神经系统,其中以海马及皮层组织中含量最高,另外在外周组织如心脏、肺、肌肉中也检测到BDNF的存在。BDNF不但对多种类型神经元的发育、分化以及神经的生长和再生起着维持和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2.
段淑荣  王勋  张璇  王德生  张黎明 《中国临床康复》2004,8(31):6931-6933,i003
目的:研究康复训练对脑梗死大鼠梗死灶周围脑源性营养生长因子(brain—derived neurotrophic factor,BDNF)表达的影响,为康复训练改善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的机制提供理论依据。方法:40只Wistar大鼠采用Longa颈外动脉线栓法制备大脑中动脉闭塞模型,随机分为康复组、造模对照组,康复组每天进行1h滚筒、平衡木、转棒及网屏训练,造模对照组不予以康复训练。每组随机分为3,7,14,21d4个时间点,每个时间点各5只大鼠,分别于相应天数取脑,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观察每个时间点脑梗死灶周围BDNF的表达。结果:脑梗死后3,7,14d康复训练组大鼠脑梗死灶周围BDNF表达分别为(43.00&;#177;3.85),(64.29&;#177;4.34),(40.40&;#177;1.50)个/视野.较造模对照组[(22.10&;#177;2.60),(30.80&;#177;1.65),(20.99&;#177;1.83)个/视野]明显增加,其差异具有显著性意义(P&;lt;0.05),且脑梗死后3d梗死灶周围BDNF表达即已增加,7d达到高峰,14d有所回落,至第21天康复训练组[(33.10&;#177;3.06)个/视野]与造模对照组[(31.40&;#177;1.38)个/视野]之间已无明显差异。结论:康复训练可诱导脑梗死灶周围BDNF的表达,通过其稳定细胞内环境以及促进树突中的某种蛋白合成,引起突触重塑等方面的作用,从而推动脑梗死后神经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中药复方脑益康对阿尔茨海默病模型小鼠脑组织脑神经生长因子、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mRNA表达的影响。方法:①实验于2004—10/2005—03在南通大学基础医学院病理生理学实验室完成。②采用D-半乳糖和亚硝酸钠腹腔注射建立阿尔茨海默病小鼠模型,ICR小鼠120只,采用随机数字法分为6组,正常对照组,模型对照组,脑复康对照组[0.4g/(kg&;#183;d)],脑益康小、中、大剂量组[(2.4,7.2,24g/(kg&;#183;d)]。脑益康由制首乌、巴戟天等组成(南通市中医院制剂室制成颗粒剂,每克颗粒剂含生药1.98g)。模型对照组、各给药组腹腔注射10g/L D-半乳糖120mg/(kg&;#183;d)和10g几亚硝酸钠90mg/(kg&;#183;d),连续60d,正常对照组腹腔注射等容量的生理盐水。脑益康和脑复康均以5g/L羧甲基纤维素钠配制灌胃,连续60d。③每组随机取6只小鼠,取脑组织,采用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方法检测脑组织中脑神经生长因子、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mRNA的表达。结果:①脑益康小、中、大剂量组脑神经生长因子mRNA的表达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1.05&;#177;0.25,0.83&;#177;0.46,0.99&;#177;0.46,1.12&;#177;0.22.P〉0.05);脑益康小、中、大剂量组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mRNA的表达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0.73&;#177;0.20,0.49&;#177;0.12,0.63&;#177;0.15,0.32&;#177;0.22,P〉0.05)。②模型对照组脑神经生长因子mRNA、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mRNA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1.98&;#177;0.60比1.12&;#177;0.22,1.32&;#177;0.37比0.32&;#177;0.22,P〈0.05)。⑧与模型对照组脑神经生长因子mRNA和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mRNA比较,阳性药脑复康对照组、脑益康小、中、大剂量组表达明显减少沪〈0.05)。结论:脑益康提高阿尔茨海默病小鼠学习记忆作用的部分机制与其保护胆碱能神经元、改善神经生长因子、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的逆行运输有关。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中药复方脑益康对阿尔茨海默病模型小鼠脑组织脑神经生长因子、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mRNA表达的影响,。方法:①实验于2004-10/2005-03在南通大学基础医学院病理生理学实验室完成。②采用D-半乳糖和亚硝酸钠腹腔注射建立阿尔茨海默病小鼠模型,ICR小鼠120只,采用随机数字法分为6组,正常对照组,模型对照组,脑复康对照组[0.4g/(kg·d)],脑益康小、中、大剂量组[(2.4,7.2,24g/(kg·d)]。脑益康由制首乌、巴戟天等组成(南通市中医院制剂室制成颗粒剂,每克颗粒剂含生药1.98g)。模型对照组、各给药组腹腔注射10g/LD-半乳糖120mg/(kg·d)和10g/L亚硝酸钠90mg/(kg·d),连续60d,正常对照组腹腔注射等容量的生理盐水。脑益康和脑复康均以5g/L羧甲基纤维素钠配制灌胃,连续60d。③每组随机取6只小鼠,取脑组织,采用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方法检测脑组织中脑神经生长因子、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mRNA的表达。结果:①脑益康小、中、大剂量组脑神经生长因子mRNA的表达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1.05±0.25,0.83±0.46,0.99±0.46,1.12±0.22,P>0.05);脑益康小、中、大剂量组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mRNA的表达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0.73±0.20,0.49±0.12,0.63±0.15,0.32±0.22,P>0.05)。②模型对照组脑神经生长因子mRNA、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mRNA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1.98±0.60比1.12±0.22,1.32±0.37比0.32±0.22,P<0.05)。③与模型对照组脑神经生长因子mRNA和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mRNA比较,阳性药脑复康对照组、脑益康小、中、大剂量组表达明显减少(P<0.05)。结论:脑益康提高阿尔茨海默病小鼠学习记忆作用的部分机制与其保护胆碱能神经元、改善神经生长因子、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的逆行运输有关。  相似文献   

5.
越鞠丸对慢性应激大鼠海马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的影响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蒋麟 《中国临床康复》2005,9(28):138-140
目的:观察主治郁证的中药方剂越鞠丸对慢性应激状态下大鼠海马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的影响,并与阿米替林作标准对照。方法:实验于2004—01/02在暨南大学医学院中医药实验室进行。①分组:取40只清洁级SD雄性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阿米替林组及越鞠丸组4组,每组10只。②造模:正常组不加刺激,其余各组应用孤养和长期不可预见性的中等强度刺激(包括4℃冰水中游泳5min、禁水24h、禁食24h、夹尾1min、昼夜颠倒24h、摇晃5min,160Hz,40℃环境5min共7种刺激)21d造成慢性应激失调模型。③给药:造模第8天开始给药,模型组及正常组灌胃给生理盐水10mL/kg,阿米替林组灌胃给以阿米替林0.2g/kg,越鞠丸组灌胃给越鞠丸(川芎、栀子、苍术、神曲、香附各等量)50g/kg,1次/d,连续14d。④观察指标:观察造模后各组大鼠体质量、摄食量、糖水消耗量及行为的变化。治疗完成后第2天所有动物麻醉状态下处死并取材,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比较各组大鼠脑海马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阳性神经元的平均吸光度。结果:40只大鼠全部进入结果分析。①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阳性神经元的平均吸光度:模型组脑海马CA1,CA2,CA3,CA4区均低于正常组(P〈0.01),而越鞠丸组及阿米替林组明显高于模型组(P〈0.01),与正常组接近。②体质量:造模后模型组显著低于正常组[(221.3&;#177;15.5),(245.1&;#177;12.5)g,P〈0.01],越鞠丸组显著高于模型组[(239.9&;#177;10.6)g,P〈0.01]。③摄食量:造模后模型组显著低于正常组[(8.01&;#177;1.10),(10.09&;#177;1.88)g/kg,P〈0.01],越鞠丸组和阿米替林显著高于模型组[(9.88&;#177;3.91),(9.57&;#177;1.01)g/kg,P〈0.01]。④糖水消耗量:造模后,模型组的糖水消耗显著低于正常组[(7.81&;#177;2.97),(12.58&;#177;3.11)g,t=4.587,P〈0.001],越鞠丸组和阿米替林组糖水消耗明显多于模型组[(10.97&;#177;2.89),(11.01&;#177;3.14)g,P〈0.01]。⑤行为学变化:造模后抑郁组动物水平运动和垂直运动得分都显著低于对照组(P〈0.001);越鞠丸组和阿米替林组与模型组比较,水平运动及垂直运动都有改善(P〈0.001),接近正常组水平。结论:越鞠丸对慢性应激大鼠抑郁模型有明显的抗抑郁作用,其抗抑郁作用可能与增加海马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的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主治郁证的中药方剂越鞠丸对慢性应激状态下大鼠海马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的影响,并与阿米替林作标准对照。方法:实验于2004-01/02在暨南大学医学院中医药实验室进行。①分组:取40只清洁级SD雄性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阿米替林组及越鞠丸组4组,每组10只。②造模:正常组不加刺激,其余各组应用孤养和长期不可预见性的中等强度刺激(包括4℃冰水中游泳5min、禁水24h、禁食24h、夹尾1min、昼夜颠倒24h、摇晃5min,160Hz,40℃环境5min共7种刺激)21d造成慢性应激失调模型。③给药:造模第8天开始给药,模型组及正常组灌胃给生理盐水10mL/kg,阿米替林组灌胃给以阿米替林0.2g/kg,越鞠丸组灌胃给越鞠丸(川芎、栀子、苍术、神曲、香附各等量)50g/kg,1次/d,连续14d。④观察指标:观察造模后各组大鼠体质量、摄食量、糖水消耗量及行为的变化。治疗完成后第2天所有动物麻醉状态下处死并取材,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比较各组大鼠脑海马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阳性神经元的平均吸光度。结果:40只大鼠全部进入结果分析。①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阳性神经元的平均吸光度:模型组脑海马CA1,CA2,CA3,CA4区均低于正常组(P<0.01),而越鞠丸组及阿米替林组明显高于模型组(P<0.01),与正常组接近。②体质量:造模后模型组显著低于正常组(221.3±15.5),(245.1±12.5)g,P<0.01,越鞠丸组显著高于模型组(239.9±10.6)g,P<0.01。③摄食量:造模后模型组显著低于正常组(8.01±1.10),(10.09±1.88)g/kg,P<0.01,越鞠丸组和阿米替林显著高于模型组(9.88±0.91),(9.57±1.01)g/kg,P<0.01。④糖水消耗量:造模后,模型组的糖水消耗显著低于正常组(7.81±2.97),(12.58±3.11)g,t=4.587,P<0.001,越鞠丸组和阿米替林组糖水消耗明显多于模型组(10.97±2.89),(11.01±3.14)g,P<0.01。⑤行为学变化:造模后抑郁组动物水平运动和垂直运动得分都显著低于对照组(P<0.001);越鞠丸组和阿米替林组与模型组比较,水平运动及垂直运动都有改善(P<0.001),接近正常组水平。结论:越鞠丸对慢性应激大鼠抑郁模型有明显的抗抑郁作用,其抗抑郁作用可能与增加海马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的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7.
复方中药抗衰老研究概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人口老龄化趋势的加快,抗衰老研究日益受到重视,已成为生命科学研究的八大方向之一。近来,中医药抗衰老研究也取得很大进展,现将复方中药抗衰老研究进展综述如下。临床研究王氏[1]使用金匮肾气丸治疗63例临床患者,观察治疗前后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变化,发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多发性骨髓瘤(MM)细胞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的表达水平及其与MM细胞诱导的血管新生的关系。方法采用RT-PCR法、Western blot法及ELISA法检测MM细胞系KM3、RPMI8226细胞BDNF的表达及分泌。采用MTT法观察MM细胞培养上清液对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增殖的作用;用改良的Boyden小室法观察MM细胞培养上清液对HUVEC迁移的影响;采用体外小管形成实验,观察MM细胞培养上清液对HUVEC分化的影响。结果KM3、RPMI8226细胞不仅表达BDNF mRNA,也表达和分泌BDNF蛋白,BDNF的基础分泌水平在其生物学作用范围内。KM3、RPMI8226细胞培养上清液均可明显促进HUVEC增殖,含50.0%KM3细胞培养上清液组和完全KM3细胞培养上清液组HUVEC数分别为对照组的(1.85±0.23)倍和(2.16±0.29)倍(P<0.05),抗人类BDNF中和抗体可部分抑制其促增殖活性;含50.0%KM3细胞培养上清液组HUVEC迁移指数为1.85±0.23,完全KM3细胞培养上清液组HUVEC迁移指数为2.16±0.29,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并可明显促进基质胶中网状毛细血管形成(P<0.01),抗BDNF中和抗体可明显抑制其作用。结论MM细胞表达和分泌BDNF,BDNF可能参与MM细胞诱导的血管新生。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通心络对改善局灶性脑缺血糖尿病大鼠的神经功能的作用,并探讨其分子机制.方法 线栓法复制糖尿病大鼠大脑中动脉栓塞模型,干预组通心络胶囊1.0 g/kg·d连续灌胃.进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采用TUNEL染色计数脑缺血周边区神经细胞凋亡数,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神经生长因子(NGF)及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的蛋白表达.结果 干预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缺血周边区TUNEL阳性细胞数均少于对照组(P《0.05);NGF、BDNF蛋白免疫阳性细胞多于对照组(P《0.05).结论 通心络可增加糖尿病脑缺血后缺血周边区NGF、BDNF蛋白的表达,拈抗神经细胞凋亡,改善神经功能.  相似文献   

10.
缺血性脑卒中属于中医"中风"、"卒中"范畴,是老年人的常见病、多发病。具有高发病率、高致残率、高死亡率和高复发率的临床特点,严重威胁老年人的健康和生存质量。脑卒中包括缺血性卒中及出血性卒中,二者所占比率分别为60%~80%及30%,是我国第一致残及第二致死的原因,危害性大[1]。目前尚无有效治疗手段,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11.
目的 观察星状神经节阻滞(SGB)对福尔马林诱导的兔伤害性反应以及背根神经节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表达和血清白介素8(IL 8)浓度的影响。方法 选择日本大耳白兔,于星状神经节附近置入导管,8d后取手术成功的24只兔随机分为假手术对照组(A组)、SGB组(B组)和疼痛模型组(C组)。B组和C组在右前肢足底皮下注射3%福尔马林0. 5ml致痛,A组于相同部位注射等量的生理盐水。致痛前10min,B组经导管注射0. 25%布比卡因0. 5ml,A组和C组注射等量的生理盐水。致痛后观察各组兔的伤害性反应,并进行伤害性反应评分。致痛前10min(T0 )、致痛后10min(T1 )、60min(T2 )和120min(T3 )取兔静脉血,用放射免疫法测定血清IL 8的浓度。致痛后120min,取兔右侧C7、C8 和T1 背根神经节,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BDNF的表达。结果 SGB后福尔马林诱导的Ⅱ期伤害性反应明显缓解。B组背根神经节恒定面积内BDNF阳性神经元数明显低于C组(P<0. 01),而高于A组(P<0. 01)。B组和C组T2 和T3 时间点血清IL 8浓度较T0 和T1 时间点显著升高(P<0. 01);B组T2 和T3 时间点血清IL 8浓度明显低于C组(P<0. 01)。结论 SGB可部分抑制福尔马林诱导的兔背根神经节BDNF表达和血清IL 8升高,这可能与其缓解炎症痛的机制有关。  相似文献   

12.
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的研究现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神经营养因子(neurotrophic factors,NTFs)是-类小分子多肽物质,在神经系统发生、发育过程中能够促进细胞的增殖、生长、分化、存活及功能表达,影响突触可塑性,在成熟的神经系统中具有维持神经细胞生存的作用,在神经系统损伤的情况下具有神经保护与修复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雌激素对大鼠小脑皮质内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神经肽Y(NPY)表达水平的影响。方法成年雌性大鼠分为3组:正常对照组(INT组),去卵巢组(OVX组)及雌激素处理组(E组)。用放射免疫分析方法检测血中雌二醇含量,运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小脑皮质内BDNF、NPY的表达水平。结果去卵巢大鼠体内雌激素水平与对照组比较明显降低(P<0.001);BDNF免疫阳性反应物分布于小脑皮质的蒲肯野氏细胞层,分子层及颗粒细胞层可见散在阳性细胞。NPY阳性产物主要定位于蒲肯野细胞中。去卵巢大鼠小脑皮质BDNF、NPY的表达强度及阳性细胞数量较对照组明显降低(P<0.001),E组较OVX组阳性产物的强度和阳性细胞数目明显回升(P<0.001),但仍低于对照组。结论雌激素可促进大鼠小脑皮质内BDNF、NPY的表达,在维持和保护小脑神经元的结构和功能中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4.
胶质细胞源性神经营养因子的生物活性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胶质细胞源性神经营养因子(glial cell-line derived neurotrophic facto,GDNF)是近年来才被发现而且被证明有确定生物学活性的一种神经营养因子,其在促进神经细胞的功能维持和损伤修复方面有其他神经营养因子不能比拟的强效作用,对多巴胺能神经元的特异性营养作用已为众多学者认可,但其作用并不只限于此。关于其受体的研究也逐渐开展并深入,研究发现GDNF的各种受体是其发挥作用的必要介导。虽然目前大多限于基础研究,但已经取得了相当的成果,可以预见GDNF将会有很好的临床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5.
胶质细胞源性神经营养因子的生物活性特征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胶质细胞源性神经营养因子(glialcell-linederivedneurotrophicfacto,GDNF)是近年来才被发现而且被证明有确定生物学活性的一种神经营养因子,其在促进神经细胞的功能维持和损伤修复方面有其他神经营养因子不能比拟的强效作用,对多巴胺能神经元的特异性营养作用已为众多学者认可,但其作用并不只限于此。关于其受体的研究也逐渐开展并深入,研究发现GDNF的各种受体是其发挥作用的必要介导。虽然目前大多限于基础研究,但已经取得了相当的成果,可以预见GDNF将会有很好的临床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6.
据世界卫生组织(WHO,2002年)估计,全世界每年有87万人自杀死亡,1000万人自杀未遂.至2020年自杀导致的疾病负担约将会占全球疾病负担的2.4%.我国每年约有28.7万人自杀死亡,占所有死亡的3.6%;每年至少有200万人自杀未遂.一般认为,自杀行为的发生与生物、心理、社会文化因素有关.目前对自杀行为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心理、社会文化因素,对生物学因素研究较少,且主要是针对5-HT系统.  相似文献   

17.
<正>脑梗死(cerebral infarction CI)又称为缺血性脑卒中(cerebral ischeme stroke),是由于脑部血液循环障碍,缺氧、缺血导致的局部脑组织缺血性坏死或软化。近几年来脑梗死的发病率逐年升高且出现年轻化的趋势,患者死亡率高、后遗症多,迫切需要有效的治疗方案。早在上个世纪80年代国外就有学者从猪脑提取液中发现了一种大分子物质[1],后被称为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rain-derived neuro-  相似文献   

18.
目的本文主要观察精神分裂症血清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水平。方法本文总计200例研究对象,于我院2018年3月-2019年3月收治入院,其中100例为精神分裂患者,划分为观察组,剩余100例为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抽取患者治疗前后的清晨空腹静脉血,使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进行血清检测。结果治疗前血清BDNF对比,观察组数值低于对照组,组间比较有明显差异(P<0.05);治疗前认知评分对比,观察组连线测试评分、符号编码评分高于对照组,其他均低于对照组,组间比较有明显差异(P<0.05);斯楚普测试验评分、符号编码评分、工作记忆评分、言语记忆评分为正相关,连线测试评分为负相关。结论精神分裂症患者血清BDNF水平相比健康人员明显降低,可将此指标作为病情判断及预后评估。  相似文献   

19.
正脊髓损伤(spinal cord injury,SCI)是一种严重的神经系统疾病,其不仅表现为严重的功能丧失,还可伴随众多棘手的并发症及后遗症。其中,在SCI恢复过程中绝大多数患者会经历痉挛之苦。有研究显示~([1—2]),在SCI后2—6个月内,有多达70%的SCI患者会出现不同程度的痉挛状态。虽然,轻到中度的痉挛状态有益于功能活动(如站立、转移和平衡等),还有益于外周血液循环、减少水肿和降低下肢静脉血栓  相似文献   

20.
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是神经营养因子家族(NTFs)的一员,能够促进神经元的存活及生长发育,能防止神经元受损死亡,对外周和中枢神经有保护作用,对抗β淀粉样蛋白沉积所致的神经毒性作用及细胞凋亡,可诱发及维持突触前及突触后的长时程增强效应(LTP),参与海马依赖的学习记忆过程。阿尔茨海默病(AD)是一种以记忆、人格、学习、认知功能改变为主要特征的神经系统退行性的疾病,是老年人痴呆中最常见的一种类型。自十余年前研究发现患者脑内BDNF的减少,推动了BDNF在AD患者中发病机制的研究。近几年研究发现在AD患者海马和皮质内BDNF mRNA的表达及蛋白含量均有所下降,表明BDNF水平与AD的发生发展有关,其与AD的关系已得到广泛重视。在AD的发病及发展过程中,外源性的BDNF可以保护神经元的完整性和功能,减少β淀粉样蛋白沉积对神经元的毒性作用,促进其特异性受体酪氨酸激酶B(TrkB)蛋白表达增强,促进内源性BDNF表达增强,进而对神经元起到保护作用,调节突触传递易化LTP,改善患者的学习记忆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