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目的 比较针刺同时进行康复训练和针刺后康复训练对改善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的疼痛和水肿的疗效.方法 60例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患者均匀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常规针刺后康复训练,治疗组采用针刺的同时进行康复训练.观察疼痛、水肿程度的变化.结果 经4周治疗,治疗组疼痛、水肿改善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 钊刺的同时进行康复训练对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的疗效优于常规钊刺后康复训练.  相似文献   

2.
目的 观察针刺结合康复训练治疗脑血管病后肩手综合征的临床效果.方法 62例脑血管病后肩手综合征患者随机均分为两组,治疗组采用针刺配合康复训练治疗,对照组只采用康复训练治疗,总共治疗5周.治疗前后均进行疗效评定和日常生活能力修订的巴氏指数(MBI)评定.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94.55%)明显高于对照组(74.19%),MBI评分也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1).结论 针刺结合康复训练治疗卒中后肩手综合征疗效优于单纯康复训练,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围刺法治疗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比较不同针刺法对急性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的影响。方法将90例患者分为围刺组49例和对照组41例,分别采用围刺法和常规针刺法。30次后进行临床疗效评定。结果围刺组的总有效率93.88%;对照组的总有效率73.17%(χ2=7.2863,P<0.01)。结论围刺组对急性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的疗效优于常规针刺法。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康复训练配合太极针法治疗卒中后肩手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0例肩手综合征患者随机分成2组。其中治疗组45例,予康复训练配合太极针法;对照组45例,单纯运用康复训练。治疗1月后进行上肢运动功能评定、肩手部疼痛评分(VAS)及临床疗效,观察治疗方案的有效性。结果两组患者的上肢运动、疼痛均有所缓解,且治疗组优于对照组。结论康复训练配合太极针法是治疗肩手综合征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的疗效。方法:将60例脑卒中后并发肩手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均应用物理及康复疗法,观察组加用针刺疗法和中药内服、外敷,治疗1个月后评定疗效。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3.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6.7%,治疗后患者上肢运动功能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较治疗前有显著改善,且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疗效确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针刺配合刺络拔罐治疗气滞血瘀型漏肩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0例气滞血瘀型漏肩风患者随机分成2组各3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针刺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配合刺络拔罐治疗。4周后观察比较2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有效率为94.3%,对照组为77.1%,2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刺配合刺络拔罐治疗气滞血瘀型漏肩风的疗效明显优于单纯针刺治疗。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条口透承山针法配合患肢活动对卒中后肩手综合征Ⅰ期的治疗效果。方法 2013年1月~2014年12月,40例肩手综合征Ⅰ期脑卒中住院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20例。两组均接受常规康复治疗,治疗组采用针刺偏瘫侧对侧条口透承山加患部运动,对照组采用偏瘫侧"肩三针"。治疗前和治疗4周后采用疼痛分级指数(PRI)、Fugl-Meyer评定(FMA)和改良Barthel指数(MBI)进行评定。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0%,对照组总有效率80%(χ~2=0.784,P=0.376)。治疗后,两组PRI较治疗前显著降低(t5.37,P0.001),FMA、MBI较治疗前显著提高(t4.66,P0.001);治疗组FMA、MBI较对照组显著提高(t2.253,P0.05)。结论条口透承山针法配合患肢活动治疗卒中后肩手综合征Ⅰ期患者疗效优于"肩三针"。  相似文献   

8.
中药湿热敷结合针刺治疗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中药湿热敷结合针刺治疗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本研究将我院住院和门诊中诊断明确的病人共8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中药湿热敷结合针刺组)、对照组(单纯针刺组),每组均为40例。2组每日治疗1次,10次为1个疗程,2个疗程后进行临床疗效观察及Fugl-Meyer上肢运动功能评分。结果:治疗组临床疗效有效率为87.5%,对照组有效率为75.0%。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的Fugl-Meyer评分,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药湿热敷结合针刺治疗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疗效优于单纯针刺。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针刺联合中药熏蒸治疗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的效果。方法将60例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患者按入科日单双号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予常规康复治疗及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行针刺联合中药熏蒸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运动功能评分和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治疗后运动功能评分均提高,但观察组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治疗效果96.67%,对照组治疗效果73.33%。结论针刺联合中药熏蒸治疗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的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0.
目的:比较不同针刺时机综合的康复训练对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SHS)患者上肢运动功能(FMA)及ADL(BI)的影响。方法:60例脑卒中后SHS患者随机分为2组各30例。对照组患者取健侧头部、患侧肢体穴位针刺后,再行康复训练;观察组先针刺远端穴位,留针的同时配合康复训练,再进行患肢针刺。结果:治疗4周后,观察组FMA及BI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0.05)。结论:康复训练融入针刺治疗过程中可显著促进脑卒中后SHS患者运动功能和ADL的恢复。  相似文献   

11.
满益品  王礼  朱艳 《中国康复》2015,30(1):39-40
目的:观察关节松动技术结合向心性加压缠绕治疗对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的疗效。方法: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患者5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6例,2组均给予常规药物及康复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患侧上肢各关节松动及向心性加压缠绕治疗。结果:治疗30d后,2组FMA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提高(P<0.05,0.01),且观察组较对照组提高更明显(P<0.05);2组VAS评分及肿胀程度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0.01),且观察组较对照组下降更明显(P<0.05)。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88.46%、69.23%,P<0.05)。结论:关节松动技术结合向心性加压缠绕可更好的促进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的康复。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臂丛神经针刀松解术治疗脑卒中肩手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患者63例随机分为观察组32例和对照组31例。2组患者均给予常规对症药物支持及配合康复治疗,观察组加用臂丛神经针刀松解术。结果:治疗30d后,2组患者肩关节ROM均较治疗前明显增大,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升高明显(均P〈0.05);VAS评分,2组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5),观察组较对照组下降更为显著(P〈0.01)。治疗后临床疗效比较,观察组达做完率及总有效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65.6%、96.9%与22.6%、77.4%,P〈0.05)。结论:臂丛神经针刀松解术配合康复治疗能显著加快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患者的康复进程。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中药外敷联合特定电磁波治疗器(TDP)照射治疗在卒中后肩手综合征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76例卒中后肩手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8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给予针灸综合治疗及中药活血化瘀、通络止痛药物,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加用自制的中药外敷联合TDP照射治疗,于第8天评估疗效并发放满意度调查表,比较两组肩痛缓解情况。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中药外敷联合TDP照射治疗对于缓解卒中后肩手综合征效果明显,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中药熏洗和肩封治疗中风后肩手综合征48例的疗效。方法:48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其中治疗组以中药熏洗和肩封治疗,对照组用肩周封闭治疗4,周后评价疗效。结果:中药熏洗和肩封治疗组有效率优于单纯肩周封闭组(P<0.05),而且治疗组在疼痛、水肿、关节活动度等临床症状积分的比较及Fugl-Meyer上肢运动功能评分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药熏洗联合肩封治疗中风后肩手综合征效果显著,对改善症状、促进卒中患者康复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中药蜡泥联合针刺治疗卒中后Ⅰ期肩手综合征的临床效果。方法:将符合卒中后Ⅰ期肩手综合征的6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进行“醒脑开窍”针刺法及中医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中药蜡泥联合治疗,治疗两个疗程后对两组患者肢体疼痛、肿胀症状、Fugl-Meyer上肢活动、自理能力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Fugl-Meyer上肢活动评分、BI评分均高于对照组,治疗后VAS疼痛、肿胀程度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药蜡泥联合“醒脑开窍”针刺法对卒中后Ⅰ期肩手综合征的中医特色治疗,不仅制作方便,易于操作,还可以减轻患者的疼痛、肿胀症状,增加患者的活动范围,提高患者自理能力,促进患者康复。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刺络拔罐配合TDP照射治疗第三腰椎横突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3例患第三腰推横突综合征的患者按就诊时间随机分为治疗组43例、对照组40例,治疗组用局部刺络拔罐配合TDP照射治疗,二日一次,3次1疗程,对照组用针刺穴位配合TDP照射治疗,每日一次,5次1疗程.一疗程后观察疗效.结果:治疗后2组的治愈率比较有显著差异(P<0.01)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局部刺络拔罐配合TDP照射治疗第三腰椎横突综合征疗效肯定值得推广运用.  相似文献   

17.
通络活血汤加康复训练治疗中风后肩手综合征60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及康复训练综合治疗中风后肩手综合征的疗效。方法:将12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60例,治疗组采用常规西医治疗配合自拟通络活血汤内服及康复训练;对照组采用常规西医治疗和康复训练。结果:治疗组痊愈13例,显效27例,有效14例,总有效率90.0%;对照组痊愈6例,显效21例,有效16例,总有效率71.7%。Fugl-Meyer评分对比,治疗组与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VAS评分对比,治疗组与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配合康复训练治疗中风后肩手综合征疗效好。  相似文献   

18.
高李侠  马艳  肖府庭 《中国康复》2016,31(5):375-376
目的:探讨偏振光星状神经节照射联合肩周封闭疗法治疗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60例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采用康复训练疗法,观察组在康复训练疗法的基础上加用偏振光星状神经节照射联合肩周封闭治疗,于治疗2周后对患者临床疗效、肩关节疼痛程度、肩关节活动度进行评定,对评定结果进行对照分析。结果:治疗2周后,2组VAS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5),且观察组更低于对照组(P0.05);2组肩关节活动度均明显大于治疗前(P0.05),且观察组更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93.3%、50.0%,P0.05)。结论:偏振光星状神经照射联合肩周封闭治疗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疗效显著,能明显降低肩-手综合征患者的肩痛评分,能明显改善肩-手综合征患者肩关节无痛外展的活动度。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通络止痛汤涂擦与平衡针刺疗法联用对中风后肩手综合征患者的疗效。方法选取某院2012年12月至2019年12月收治的中风后肩手综合征患者66例,按照随机数字表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3例。对照组给予平衡针刺法,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通络止痛汤涂擦,比较两组肩部疼痛程度评分、上肢运动功能评分与治疗总有效率。结果对照组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显著高于观察组,上肢运动功能评分显著低于观察组,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01);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7.0%)与对照组(78.8%)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络止痛汤涂擦与平衡针刺疗法对中风后肩手综合征患者应用疗效显著,可显著降低患者疼痛评分,提高上肢运动功能评分与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手法按摩配合中药封包防治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的应用效果。方法将我院2018年1月~2019年8月收治的60例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的患者随机分组,对照组30例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30例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手法按摩配合中药封包治疗。比较两组干预前后上肢功能、治疗效果、生活能力、疼痛及躯体功能改善情况。结果观察组干预3个月后上肢功能评分,生活能力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干预3个月后疼痛评分低于对照组,临床疗效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手法按摩联合中药封包能够改善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患者的上肢功能,减轻疼痛,提高躯体活动功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