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p53、p-gp、GST-π、Topo-Ⅱ在胃癌复发对化疗药物耐药率增加过程中的表达意义及其相关性。方法应用S—P免疫组化方法,分析156例胃癌组织中复发前后p53、p-gp、GST-π、Topo-Ⅱ蛋白的阳性表达情况。结果156例胃癌组织中,低分化腺癌患者复发前后p-gp、p-53均显著增加(P〈0.05),其中p53与p-gp呈正相关(P〈0.05);印戒细胞癌患者复发前后p—gp、p53、GST-π显著增加(P〈0.05);粘液腺癌患者复发前后GST-π显著增加(P〈0.05);管状腺癌患者复发前后p53、p-gp、GST-π、Topo-Ⅱ均无明显变化。结论低分化腺癌复发后耐药率增加,MDR基因突变可能是一个重要因素,而p53在其中起重要的介导作用;粘液腺癌患者复发后肿瘤细胞对化疗药物耐药性增强可能与GST-π表达增强有关;印戒细胞癌患者复发后肿瘤耐药率增加过程中MDR基因过度表达和GST-π表达增强可能共同起作用。胃癌除上述三种耐药机制外可能还存在其他的作用机制。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胃癌组织中谷胱甘肽-S-转移酶Ⅱ(GST-Ⅱ)及拓扑异构酶Ⅱ(TopoⅡ)的表达及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106例患者胃癌组织中GST-Ⅱ及TopoⅡ的表达情况,并分析其与年龄、性别、肿瘤最大直径、病理分级、肿瘤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及分期的关系。结果 GST-Ⅱ的表达与年龄、性别、肿瘤浸润深度及淋巴结转移情况显著相关,而与肿瘤最大直径、病理分级、分期无关。TopoⅡ的表达与性别、肿瘤最大直径、病理分级、淋巴结转移及分期显著相关,而与年龄、肿瘤浸润深度无关。结论检测胃癌组织中GST-Ⅱ及TopoⅡ的表达对胃癌患者制定个性化治疗方案及判断预后具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胃癌组织中多药耐药基因谷胱甘肽S转移酶(GST)-π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检测53例胃癌组织标本和15例正常胃黏膜组织标本GST-π基因的表达,分析其与胃癌病理特征的关系.结果 癌组织GST-π基因相对表达值为0.56±0.27,高于正常胃黏膜组织(0.18±0.13)(t=5.30,P<0.05);不同分化程度胃癌组织GST-π基因表达程度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2.67,P<0.05).结论 GST-π基因高表达可能导致胃癌产生多药耐药性,GST-π检测对制订化疗方案有一定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4.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6,(15):2824-2825
选取2011年6月~2015年10月期间我院实验中心保存及提供的宫颈癌细胞株Hela细胞96株,依据随即分配原则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8例。观察对比两组细胞增殖情况,细胞凋亡率,组织中GST-π、P-gp和Topo-Ⅱ表达情况。结果观察组组织中细胞生长抑制率、凋亡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组织中GST-π、P-gp和Topo-Ⅱ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光动力疗法可有效抑制耐药性宫颈癌细胞的生长,具有灭杀宫颈癌细胞的作用,可有效抑制宫颈癌组织中耐药性因子的表达,有利于提高耐药性宫颈癌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口腔鳞状细胞癌的手术切除标本不同区域耐药基因产物GST-π、TopoⅡα的表达差异及其临床意义。方法运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20例未经化疗和19例经诱导化疗的口腔鳞状细胞癌石蜡标本,分表层区和深层浸润区观察GST-π、TopoⅡα的表达。结果GST-π,TopoⅡα阳性表达在20例未经化疗的标本表层区分别为18例(90%),15例(75%),深层浸润区分别为15例(75%),1例(5%);在19例经诱导化疗的标本表层区分别为16例(84.21%),18例(94.74%);深层浸润区分别为12例(63.16%),8例(42.11%)。两组中GST-π、TopoⅡα的阳性表达在表面区和深层区之间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而在有否经化疗两组间,GST-π只在深层浸润区的阳性表达有显著性差异(P〈0.05),TopoⅡα在表层区及深层区的阳性表达则均有显著性差异(均为P〈0.05)。GST-π,TopoⅡα的表达与患者性别、年龄、病理分级、临床分期、肿瘤生长部位、三年无瘤生存期和化疗效果无明显相关。结论口腔鳞状细胞癌在耐药基因和相关蛋白方面存在着异质性;诱导化疗可产生肿瘤的耐药性变化,这对诱导化疗和辅助化疗的选择有一定的指导意义;GST-π,TopoⅡα的表达指标不能预测口腔鳞状细胞癌的化疗效果和预后。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口腔鳞状细胞癌的手术切除标本不同区域耐药基因产物GST-π、TopoⅡα的表达差异及其临床意义。方法运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20例未经化疗和19例经诱导化疗的口腔鳞状细胞癌石蜡标本,分表层区和深层浸润区观察GST-π、TopoⅡα的表达。结果GST-π,TopoⅡα阳性表达在20例未经化疗的标本表层区分别为18例(90%),15例(75%),深层浸润区分别为15例(75%),1例(5%);在19例经诱导化疗的标本表层区分别为16例(84.21%),18例(94.74%);深层浸润区分别为12例(63.16%),8例(42.11%)。两组中GST-π、TopoⅡα的阳性表达在表面区和深层区之间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而在有否经化疗两组间,GST-π只在深层浸润区的阳性表达有显著性差异(P〈0.05),TopoⅡα在表层区及深层区的阳性表达则均有显著性差异(均为P〈0.05)。GST-π,TopoⅡα的表达与患者性别、年龄、病理分级、临床分期、肿瘤生长部位、三年无瘤生存期和化疗效果无明显相关。结论口腔鳞状细胞癌在耐药基因和相关蛋白方面存在着异质性;诱导化疗可产生肿瘤的耐药性变化,这对诱导化疗和辅助化疗的选择有一定的指导意义;GST-π,TopoⅡα的表达指标不能预测口腔鳞状细胞癌的化疗效果和预后。  相似文献   

7.
本研究通过对急性白血病(AL)患者外周血谷胱甘肽-S-转移酶-π(GST-π)和肺耐药相关蛋白(lungresistance-related protein,LRP)基因的检测,探讨两种基因与患者多药耐药性的关系。采用实时荧光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Q-PCR)检测44例AL患者及27例正常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GST-π与LRP基因的表达。结果表明,GST-π基因水平在初治组和难治组与完全缓解组之间均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LPR基因水平在初治组与难治组,完全缓解组与难治组均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GST-π与LRP基因之间无相关性。GST-π及LRP基因表达在不同外周血白细胞计数组、不同临床分型组(ALL、ANLL)之间的差异均不显著。结论:GST-π和LRP基因通过不同机制引起多药耐药,二者联合检测较单独测定某一基因对白血病评定预后更具临床意义。外周血白细胞计数、白血病分型可能与GST-π和LRP基因的表达无关。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P糖蛋白(P-gp)、mdr1、MRP和TopoⅡ是否为急性白血(AL)临床耐药的预后因素。方法 用单抗UIC2标记,流式细胞术测定45例AL患者的P-gp;用RT-PCR方法检测其mdr1、MRP和TopoⅡ的表达。结果 耐药组P-gp、mdr1、MRP阳性率均高于敏感组,P值均<0.01,而TopoⅡ耐药组表达阳性率较敏感组降低,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经单因素逻辑回归分析,P-gp、mdr、MRP、TopoⅡ和年龄与临床耐药性显著相关;性别、发病时白细胞计数、FAB亚型和骨髓原始+(早)幼稚细胞比例与耐药性无关。采用多因素逻辑回归分析经以上变量校正后显示P-gp、mdr1、MRP、TopoⅡ和年龄仍与耐药性显著相关:P-gp RR=14.87,P=0.003;mdr1 RR=19.98,P=0.003;MRP RR=16.53,P=0.006;TopoⅡRR=0.23,P=0.046;年龄RR=10.87,P=0.013。将36例初发AL患者单独分析,结果发现P-gp、mdr1和MRP亦可完全缓解密切相关。经直线相关分析发现所有病例组和临床耐药组P-gp和mdr1,P-gp和MRP,mdr1和MRP具有相关性(P<0.001)。结论 P-gp、mdr1、MRP和TopoⅡ是AL临床耐药的独立预后因素。mdr1和MRP具有相关性。  相似文献   

9.
赵琦峰  章岳峰  杜杰 《实用医学杂志》2005,21(23):2629-2632
目的:探讨多药耐药(MDR)基因产物LRP、P-gP、GST-π、TopoⅡ在肺癌中的表达及临床相关性。方法:应用单克隆抗体、免疫组化技术S-P法,对70例肺癌标本进行上述4种MDR指标检测。结果:在肺癌组织中LRP、P—gP、GST-π、TopoⅡ表达的阳性率分别为75.7%、70.0%、82.9%、84.3%,其与性别、年龄、部位、临床分期无关(P〉0.05);在未分化、小细胞型肺癌中LRP、P—gP、GST-π表达的阳性率明显降低(P〈0.05),而TopoⅡ表达的阳性率则升高(P〈0.05,低分化型肺癌除外)。结论:LRP、P-gP、GST-π、TopoⅡ在未化疗过的肺癌组织中均有不同程度的高表达,且与肺癌的某些生物学行为有关,联合检测有助于化疗药物的选择及预后的判断。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化疗前后外周血p53、拓扑异构酶-Ⅱ(ToPo-Ⅱ)、谷胱甘肽-S-转移酶-π(GST-π)蛋白表达水平及与预后的关系.方法 选择我院2016年1月至2018年1月期间接受化疗的109例NSCLC患者.采用实时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和免疫印迹法(Western ...  相似文献   

11.
我们采用逆转录 聚合酶链反应 (RT PCR)方法 ,对不同类型白血病患者的TopoⅡα和TopoⅡβ基因进行mRNA水平的检测。同时应用流式细胞术 (FCM)检测mdr1编码的P170糖蛋白水平和细胞内柔红霉素 (DNR)浓度 ,以探讨TopoⅡα、TopoⅡβ基因和P170蛋白表达的临床意义 ,从而为临床上急性白血病 (AL)的治疗以及预后判断提供新的指标。对象和方法1 研究对象  6 1例AL患者 ,为 2 0 0 0年 1月~ 2 0 0 0年 12月我院住院及门诊患者 ,均符合FAB诊断标准。其中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ALL) 12例 ,均为L2 型 …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CDX2与TopoⅡ在老年Ⅲ期结肠癌组织中的表达与预后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2005年1月至2009年12月间,186例接受过结肠癌根治术,年龄≥70岁,TNM分期为Ⅲ期患者的相关临床资料,并进行术后随访。结果结肠癌组织中CDX2与TopoⅡ表达阳性率分别为50.0%和55.9%,CDX2表达阳性,TopoⅡ表达阴性病例5年无病生存率高,P<0.05;CDX2表达阳性同时TopoⅡ表达阴性病例5年无病生存率高于TopoⅡ表达阳性者,P<0.05。结论 CDX2与TopoⅡ蛋白表达与老年结肠癌浸润转移密切相关,联合检测其蛋白表达对判断老年结肠癌预后具有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13.
胃癌微血管密度与其生物学行为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胃癌组织中微血管密度 (MVD)和临床病理因素的关系。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 P法检测 2 0例正常胃黏膜及 80例胃癌组织中MVD。结果 :胃癌组织MVD显著高于正常胃粘膜MVD(41.0 0± 14 .75vsll.5 0± 3.80P <0 .0 1) ,MVD与胃癌组织浸润深度、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远处转移和TNM分期等密切相关 (P <0 .0 1)。结论 :胃癌组织MVD显著增加 ,MVD与胃癌的临床病理特征密切相关 ,MVD可能是临床评价胃癌恶性程度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14.
目的:检测人胃癌组织中过氧化物酶增殖激活受体γ(PPARγ)、10号染色体缺失张力蛋白同源的磷酸酶基因(PTEN)、丝氨酸/苏氨酸蛋白激酶(Akt)mRNA表达,探讨其与胃癌生物学行为的关系。方法应用逆转录PCR法检测60例人胃癌组织及相应癌旁组织,20名正常胃组织中PPARγ、PTEN、Akt mRNA的表达情况,并分析三者与胃癌分化程度、肿瘤大小、淋巴结转移、远处转移、浸润深度和临床分期及患者性别、年龄之间的关系,同时分析三者的相关性。结果胃癌组织中PPARγ及Akt mRNA表达水平高于癌旁组织及正常胃组织(P<0.05),而PTEN mRNA 表达水平明显较癌旁组织及正常胃组织低(P<0.05),在癌旁组织与正常胃组织间PPARγ、PTEN、Akt mR-NA的表达水平均无明显差异。胃癌组织中PPARγ、PTEN、Akt mRNA表达量与患者性别、年龄、肿瘤大小及分化程度无关,而与胃癌的 TNM分期、侵犯浆膜、淋巴结转移及远处转移相关(P<0.05)。PPARγ与PTEN 的表达呈负相关(rs =-0.492,P<0.05),与 Akt 表达呈正相关(rs =0.623,P<0.05),PTEN与Akt表达呈负相关(rs =-0.565,P<0.05)。结论 PPARγ、Akt在胃癌中高表达而PTEN呈低表达,三者中存在明显相关,联合检测可作为判断胃癌恶性程度和预后的指标。  相似文献   

15.
GST-π作为非小细胞肺癌的肿瘤标志物引起人们的关注。本文就GST-π基因结构、转录调节和在肺癌组织、支气管肺泡灌洗液、外周血中的表达以及对化疗耐药性形成的作用进行综述,并就近年来有关GST-π检测方法的研究进行评价。  相似文献   

16.
Fas配体(FasL)是肿瘤坏死家族成员之一。Fas/FasL系统的生物学功能主要包括:获得免疫耐受、促使免疫应答的终止、在某些器官维持免疫优势和对同体移植器官有免疫保护作用。目前,胃癌仍是中国乃至全世界的多发肿瘤之一,但构成胃癌生物学行为的分子机制仍不清楚。本文拟研究FasL表达与胃癌生物学行为的关系,以探讨其在胃癌演进中的作用,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7.
2.4 Topo-Ⅱ除长春新碱外对许多天然药物呈耐药,对阿霉素等亦有一定耐药,它是上述抗肿瘤药物的靶分子,使TopoⅡ减少或活性降低产生多药耐药。而对顺铂、卡铂、氟尿嘧啶、丝裂霉素无交叉耐药。  相似文献   

18.
乳腺癌中多药耐药基因产物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探讨多药耐药(MDR)基因产物在乳腺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对115例乳腺癌的耐药指标MDR1、GST-π及Topo-Ⅱ进行检测。结果乳腺癌中MDR1和GST-π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37.4%(43/115)、27.8%(32/115);临床Ⅲ期患者阳性表达率显著高于临床Ⅰ、Ⅱ期(P<0.01);Topo-Ⅱ的阳性表达率为48.7%(56/115),在非浸润性癌中阳性率为88.9%(8/9),明显高于浸润性癌(P<0.01)。结论通过检测MDR1、GST-π和Topo-Ⅱ在乳腺癌中的表达,对化疗药物的选择具有指导作用,对判断预后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VEGF、bFGF在胃癌组织和区域淋巴结中的表达,探讨其与胃癌临床生物学行为的关系,以及在胃癌侵袭转移及预后判断中的意义。方法选择经病理证实的胃癌患者62例,癌组织和区域淋巴结各62例,正常胃黏膜30例。SP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分别对VEGF和bFGF表达水平进行检测。结果①胃癌患者组织中的VEGF和bFGF表达明显高于正常胃黏膜组织(P〈0.05)。②胃癌组织中VEGF、bFGF表达分别与患者性别、年龄、肿瘤部位及大小、Bomnann分型、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无关,而与浸润深度、5a生存期有关;其中VEGF表达还与临床分期有关(P〈0.01或P〈0.05)。③胃癌区域淋巴结中转移淋巴结组较无转移淋巴结组的VEGF和bFGF表达均明显增高,有显著性差异(P〈0.01)。④胃癌区域淋巴结中VEGF和bFGF阳性表达组的淋巴结转移率均明显高于阴性表达组,有显著性差异(P〈0.01)。⑤胃癌区域淋巴结中VEGF、bFGF阳性表达组的5a生存率明显低于阴性表达组,有显著性差异(P〈0.01或P〈0.05)。结论①胃癌组织中的VEGF、bFGF蛋白表达异常,提示检测VEGF、bFGF表达有望成为胃癌诊断的分子生物学指标。②胃癌组织中VEGF表达增高与胃癌浸润深度、临床分期、进展及预后不良有关;胃癌组织中bFGF表达增高与胃癌浸润深度、预后不良有关,提示检测胃癌组织中VEGF、bFGF表达将有助于判断胃癌的转移、复发及预后。③胃癌区域淋巴结中VEGF和bFGF表达增高是胃癌淋巴结转移及预后不良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20.
P53、VEGF的表达与胃癌生物学行为相关性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探讨P53、VEGF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与胃癌生物学行为之间的相关性的关系。方法利用免疫组化S-P法对43例胃癌组织及30例癌旁正常组织中的P53、VEGF表达与微血管数目(MVC)进行研究。结果VEGF的表达与肿瘤细胞的分化程度及临床病理分期密切相关(P<0·05)。p53的表达与胃癌的临床病理分期密切相关(P<0·05),与细胞分化程度无相关性(P>0·05)。P53表达阳性或VEGF表达阳性的胃癌组织中的MVC明显高于P53表达阴性或VEGF表达阴性者(P<0·05)。结论1·胃癌组织中P53、VEGF表达与胃癌生物学行为有相关性。2·在胃癌组织中,P53、VEGF表达与肿瘤新生微血管的生成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