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白血病侵犯中枢神经系统(CNS)相当常见,且预后极差。临床上并发中枢神经系统白血病(CNSL)的发生率在急性白血病中占12.29%~66%[1],而在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中则高达50%以上[2].根据脑电图(EEG)检查有助于了解脑功能受损的情况,因此作者对我院1993~1996年48例儿童白血病患儿进行EEG检查,旨在探讨EEG检查对本病的临床价值,现将结果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48例均系住院患儿,均经临床、血象、骨髓象及细胞化学染色确诊为白血病。男28例,女20例,年龄4~15岁,平均8.4岁,病程1月~3年,其中急性淋…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我们观察了 15 3例急性白血病骨髓中浆细胞的数量 ,在各类型急性白血病中有差异 ,探讨对急性白血病分型上的价值 ,现将结果报道如下。1 材料与方法15 3例急性白血病骨髓涂片 ,按全国白血病分类分型的标准进行分型 ,经细胞化学染色而确定其类型的骨髓涂片 ,进行浆细胞数量观察 ,每例计数 10 0 0个有核细胞 ,同时计算浆细胞数 ,作为浆细胞检出率 (‰ )。2 结  果15 3例急性白血病检出浆细胞数及均数见表 1。表 1  1 53例急性白血病检出浆细胞例数及均数 x± s急性白血病类 型例数检出浆细胞例数 浆细胞 (‰ ) t P急淋 L1 1 5 0…  相似文献   

3.
作者在对白血病和淋巴瘤进行流行病学研究的过程中,注意到面神经麻痹与某些淋巴系统肿瘤之间存在一种少见的关联。他们对1979年10月—1983年5月的780例淋巴系统恶性肿瘤——非何杰金氏淋巴瘤(NHL)395例,何杰金氏病(HL)177例,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CLL)169例,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39例一一进行了调查分析.而且每1例都挑选一个无恶性肿瘤而年龄、性别、地理区域均相当的住院者作为对照,唯对照组的例数(694例)略少于病例组.结果发现病例组8例兼有面神经麻痹和淋巴系统恶性肿瘤,对照组仅2例。在白血病及淋巴瘤  相似文献   

4.
目的 对 1989年 5月~ 2 0 0 2年 4月收集到的浆膜腔积液中查见白血病细胞的 10例患者的临床及实验资料进行回顾分析。方法 浆膜腔积液涂片制作采用推片法 ,涂片染色采用瑞吉染色 ,有经验的细胞学检验人员鉴定白血病细胞。结果 查见白血病细胞 10例 ,其中急性粒 单核细胞白血病 (M4)、慢性粒细胞白血病(CML)、多发性骨髓瘤 (MM)各 2例 ,急性粒细胞白血病 (M2 )、急性单核细胞白血病 (M5)、慢性粒 单细胞白血病(CMMOL)、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ALL)各 1例 ,均为渗出液 ,80 %为血性。检出白血病细胞的患者生存时间从7d~ 14个月 ,中位生存期为 1个月 ,平均生存期为 3.8个月。结论 浆膜腔积液中查见白血病细胞则提示疾病预后不良 ,开展细胞形态学检查十分重要 ,对临床判断疾病的进展和调整治疗方案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5.
急性白血病止凝血异常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止凝血异常是急性白血病最常见的临床症状之一。本文应用25项凝血、抗凝、纤溶指标对20例急性白血病患者进行检测。 材料与方法 1.研究对象 (1)正常人组 20例,男女各10例,年龄18~61岁,平均年龄39.2岁。近一个月内无服药史(包括避孕药)。 (2)急性白血病组 20例,男12例,女8例,年龄17~72岁,平均年龄45.5岁。其  相似文献   

6.
急性白血病由于多剂并用的化学疗法的实施,其疗效虽有提高,但在诱导缓解过程中及诱导缓解后因白细胞减少所并发的重症感染,特别是败血症的病死率依然很高。今后在白血病化疗时,防治败血症是一个重要课题。作者就近5年来白血病并发的败血症及其治疗进行了临床探讨。作者在1973.1~1977.12间收治的白血病中27例并发败血症,其中急性粒细胞性白血病21例,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急性变、白血病性淋巴肉瘤、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各1例。其中3例曾2次发生败血症。男性16例、女性11例。年龄17~66岁,平均  相似文献   

7.
季美华  赵景兰  胡彩华 《临床荟萃》2004,19(23):1347-1348
随着现代化疗的进展、支持治疗的加强及骨髓移植的应用.急性白血病的完全缓解率提高,长期生存时间延长,但仍有相当一部分急性白血病在初治早期和复发患者死于颅内出血.现就33例急性白血病并发颅内出血的原因及危险因素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白血病患者中RNPC1的表达水平及其在白血病发生、发展中的意义。方法采用RT-PCR法、Western blot法分别从mRNA和蛋白质水平检测54例白血病患者和10例健康者骨髓单个核细胞中RNPC1的表达情况。采用χ2检验、t检验进行统计分析,比较各组RNPC1表达阳性率的差异。结果 (1)90.7%的白血病患者表达不同程度的RNPC1。(2)RNPC1在白血病患者中的表达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多种分型的白血病中均有RNPC1表达,且各分型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RNPC1过度表达在白血病的发病机制中起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本文报告了复方新诺明对19例急性白血病患者感染疗效。其中急粒10例,急淋4例,慢粒急变2例,单核细胞白血病、早幼粒白血病、红白血病各1例。患者年龄14~66岁,男性11例,女性8例。复方新诺明每次口服二片,八小时一次。这些患者对常用抗菌素通常无效。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白血病和非白血病患者骨髓细胞WT1基因表达水平及对预后的影响。方法随机选取2012~2015年270例血液肿瘤患者,利用PCR分析计算所有患者的WT1基因拷贝数/内参基因拷贝数(NQ比值),以此作为WT1基因的相对表达水平,并比较白血病患者180例和非白血病患者90例的WT1基因表达情况。结果所有患者经治疗后骨髓细胞WT1基因表达水平都明显降低,其中以治疗后的白血病患者骨髓细胞WT1基因表达水平降低最为明显;治疗前,白血病患者组骨髓细胞WT1基因表达水平均高于非白血病患者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白血病患者组骨髓细胞WT1基因表达水平和非白血病组相当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骨髓细胞WT1基因高表达是对白血病患者的预判指标之一;骨髓细胞WT1基因的低表达是判断白血病患者预后是否良好的指标;骨髓细胞WT1基因低表达不排除患者有多发性骨髓瘤或淋巴瘤的可能性,临床上需进一步检查。  相似文献   

11.
浆膜腔积液检出白血病细胞的观察分析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目的 对1989年5月~2002年4月收集到的浆膜腔积液中查见白病细胞的10例患者的l临床及实验资料进行回顾分析。方法 浆膜腔积液涂片制作采用推片法,涂片染色采用瑞吉染色,有经验的细胞学检验人员鉴定白血病细胞。结果 查见白血病细胞10例,其中急性粒-单核细胞白血病(M4)、慢性粒细胞白血病(CML)、多发性骨髓瘤(MM)各2例,急性粒细胞白血病(M2)、急性单核细胞白血病(M5)、慢性粒-单细胞白血病(CMMOL)、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各1例,均为渗出液,80%为血性。检出白血病细胞的患者生存时间从7d~14个月,中位生存期为1个月,平均生存期为3.8个月。结论 浆膜腔积液中查见白血病细胞则提示疾病预后不良,开展细胞形态学检查十分重要,对临床判断疾病的进展和调整治疗方案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2.
白血病普通病房与层流病房内化疗对比观察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我院血液科自 1997- 0 2~ 2 0 0 2 - 12对急性白血病在层流病房内进行化疗 ,明显降低了感染率 ,报告结果如下。1 对象和方法1.1 对象 均为经形态学、免疫学、细胞遗传学确诊的我院住院患者 5 0例 ,男 36例 ,女 14例 ,年龄 2 1~ 5 8岁 ,中位年龄 4 2岁。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 (ANL L ) 31例 ;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AL L ) 14例 ;急性杂合性白血病 1例 ;慢性粒细胞白血病(CML )急粒变、急淋变各 2例。 5 0例患者共住院 96次 ,化疗14 6个疗程。对照组 4 4例 ,为同期住院普通病房化疗患者 ,男 2 9例 ,女 15例 ,年龄 2 5~ 5 5岁 ,中位年…  相似文献   

13.
白血病聚集是指在一定的时间和空间内 ,白血病的发病数大于期望数。我县于 1989~ 1995年在一狭小的区域内发生白血病聚集 ,现报道如下。临床资料  我们对我县 1984~ 1997年 14年白血病发病情况进行了流行病学调查 ,结果 14年发生白血病的新发病例共 92例 ,年均发病率 1.6 1/10万。但在调查中发现 ,1989~ 1995年在约5 8km2 (全县面积的 1.79% )区域内的 7个行政村共 10 2 70人中发生白血病新发病例 15例 (年均发病率 2 0 .83/10万 ) ,其中 1989年 4例 ,1990年 5例 ,1991年 1例 ,1992年 2例 ,1993~ 1995年各 1例。全部病例均系我院住…  相似文献   

14.
为评估重组粒细胞-巨噬细胞克隆刺激因子(GM-CSF)是否有刺激恶性淋巴细胞增生性疾病伴血细胞减少患者的骨髓造血作用,作者对11例患者应用重组人类GM-CSF进行了1期临床形究。5例为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CLL)/弥漫性分化良好淋巴细胞淋巴瘤,2例为T细胞瘤,另外,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巨球蛋白血症、弥漫性混合性淋巴细胞瘤、T-γ-淋巴细胞增生性疾病各1例。10例患者由  相似文献   

15.
1236例儿童急性白血病住院病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研究儿童急性白血病的流行病学,对2004年4月至2010年4月在中国医学科学院血液病医院住院的1236例儿童急性白血病患儿发病情况进行回顾性调查,分析住院患者中儿童急性白血病的发病年龄、发病时间、危险因素、各亚型分布以及分子流行病学等特征。结果表明:ALL、AML患儿男女比例为分别为1.80∶1及1.73∶1。发病年龄高峰为2岁至6岁,中位年龄6岁,其中ALL发病年龄高峰为2-5岁,AML没有明显的发病年龄高峰。冬季为患儿发病及出生季节高峰,1月份为患儿发病及出生月份高峰。免疫学分型显示,631例ALL患者中B-ALL占89%,T-ALL占9%。在361例AML中M0-M7各亚型白血病所占比例分别为0.3%、2.2%、29.8%、20.9%、8.1%、25.2%、4.1%、4.6%。进行分子生物学检测表明,631例ALL儿童中TEL/AML1阳性占23%,BCR/ABL阳性占7.4%,MLL阳性占4.1%,E2A/PBX1阳性占2.1%。在361例AML儿童中,19%患儿AML1/ETO融合基因阳性,18%PML/RARα融合基因阳性,4.2%CBFβ/MYH11融合基因阳性。结论 :不同性别、年龄、季节、环境及遗传背景对儿童急性白血病发病有影响,白血病各亚型发病率不一。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WT1基因在白血病细胞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初步探讨WT1基因表达与白血病疗效关系。方法: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法(RT-PCR)检测治疗前47例各类型和白血病患者WT1基因的表达,并观察缓解后患者WT1基因表达的变化,并对33例WT1表达阳性者进行单链构象多态性分析(SSCP)分析。结果:急性白血病37例中30例(81.08%)WT1表达阳性,其中急性髓细胞白血病16/19例(84.21%)阳性,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14/18例(77.78%)阳性;慢性粒细胞白血病(CML)急变期3/5例阳性,CML慢性期5例均阴性。WT1表达阳性对治疗缓解率无明显影响。对WT1表达阳性的21例急性白血病治疗后WT1表达动态观察,当获得完全缓解时,WT1表达转阴性;在白血病复发前及复发时,WT1表达转阳性。SSCP分析33例WT1阳性表达者第7~10外显子区PCR产物,未发现泳动异位条带。结论:WT1在急性白血病中表达阳性率较高;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慢性期未见WT1表达,急变期阳性率增高;WT1表达阳性对治疗完全缓解无明显影响。WT1基因作为泛白血病标志用于白血病微小残留病灶的检测有重要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7.
应用DNA和RNA斑点杂交技术,对30例白血病患者外用血白细胞中c-myc原癌基因的扩增水平及其中17例的表达水平进行分析,结果发现:①在30例白血病仅发现c-myc原癌基因有限程度的扩增(最高2~4倍),仅1例达到4倍的扩增。②在各类型白血病中不同的病例,c-myc表达水平差异很大,一般急性白血病表达程度相对较高,而慢性白血病表达程度较低。③对17例同时检测了c-myc扩增水平及表达水平的研究发现,扩增的程度、水平与表达无相关性。④各型白血病中c-myc表达量与外周血白血病细胞(原 早或原 幼)百分比可能有一定关系。  相似文献   

18.
超倍体核型通常见于实体瘤,急性白血病患者骨髓细胞染色体分析有时可见少量的多倍体细胞,但真正的异常克隆相当少见,且是红白血病的典型特征。急性髓系白血病(AML)超倍体核型迄今报道不足30例,本院近期收治1例以伴t(8;21)为特征的近四倍体克隆的AML—M2,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9.
选用一对免疫球蛋白重链基因V区和J区的通用引物,进行PCR检测不同类型小儿急性白血病免疫球蛋重链基因重排。33例小儿急性白血病初诊未治骨髓标本检测结果呈单克隆条带的为U-ALL3/7例,C-ALL4/6例,单/B祖双标记白血病1/3例,T-ALL1/4例,AML1/10例。B-ALL、AMoL、髓/T双标记白血病各1例均阴性。说明免疫球蛋白重链基因重排主要见于B细胞系ALL及其与B细胞相关的双标记白血病,阳性率为47%,可以作为分析白血病细胞来源的标志之一,并辅佐基因分型。另外对20例正常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DNA检测结果均为一片模糊,无明确条带,说明可以区分淋巴细胞系克隆增殖和反应性增生。本文尚对2例PCR产物进行DNA序列分析,结果参与重排的J区分别为J_4和J_5,DNA同源性很小,有可能设计克隆特异性引物和探针作微小残留病检测。  相似文献   

20.
作者以1.3kb cDNA特异性探针,用Northern和Southern法研究21例慢性粒-单白血病、9例MDS,18例急性白血病(M2、3计11例,M4、5计7例)和1例急性双表型淋巴样单核细胞型白血病的白介素6(IL-6)的表达。结果:1例急性双表型淋巴样单核细胞型白血病及1例M5有IL-6表达,白细胞计数分别为30×10~9/L和42×10~9/L,其中单核细胞各占10和60%。此2例和其他病例中的10例未找到DNA重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