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谢一唯  李育  陈秉宇 《浙江医学》2016,38(16):1348-1350
目的探究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AIHA)患者的输血对策及其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206例AIHA患者根据治疗方案的不同分为A组和B组,各103例。A组患者予以糖皮质激素治疗,同时筛选ABO、Rh血型系统与患者相同的献血员进行交叉配血,采用反应强度最弱且凝集强度小于自身对照的红细胞悬液,制成洗涤红细胞进行输血治疗。B组患者仅予以糖皮质激素治疗。分析红细胞不相合输注治疗AIHA的疗效和安全性。结果A组患者输血治疗后Hb水平明显高于输血治疗前(P<0.05)。A组与B组患者治疗前Hb水平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而治疗后,A组患者Hb水平高于B组患者(P<0.05)。A组患者均无溶血性输血反应发生。结论对于重度贫血的AIHA患者,采用糖皮质激素与最少不相合洗涤红细胞输注联合治疗能有效缓解贫血,是安全和有效的,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随着医疗技术发展,肾移植目前广泛应用于临床。过去肾移植术,术中采用输注全血,均发生不同程度的寒战发热等输血反应,并有术中出血量多,个别病例,术后大量输全血,出现排斥反应。本年度血库推荐术中输往同型洗涤红细胞。据资料报道,国内只有少数大医院做肾移植术,采用此法输血。取得满意的疗效,现介绍如下。1.病例介绍例1,张洁华,女,37岁,诊断为慢性肾衰,多次作肾透析,未改善症状。于1993年1月9日经组织配型,血型鉴定相符,行肾移植术。术中输往“O”型洗涤红细胞300ml,“O”型全血800ml。术中病情平稳,未发生反应及大…  相似文献   

3.
孔祥骞 《中国现代医生》2012,(30):116-116,119
目的探讨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AIHA)的实验室检测和输血疗效。方法用吸收、放散实验鉴定血型和不规则抗体特异性。结果 16例患者自身红细胞与自身血清凝集,56℃热放散后,再鉴定血型。结论温抗体型AIHA患者输注洗涤红细胞后,24 h平均Hb较输前低(3~10)g/L,药物相关性AIHA输注洗涤红细胞后,3 d后Hb平均上升14 g/L。  相似文献   

4.
临床资料 患者,女,57岁。2008年11月曾在我院住院,诊断为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血型为A型,RH阳性,输入A型洗涤红细胞4单位,治愈后出院。2009年12月,因自溶性贫血复发而引起严重贫血及脾大,Hb37g/L,入院输血治疗。血型初筛正定型为AB型,反定性为0型,后用抗人球蛋白法检测证实为A型,RH阳性。经交叉配血后,指导临床缓慢输注A型洗涤红细胞4U,患者输血后反应良好,贫血指征得到有效缓解。ABO正反定型,见表1。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MAP红细胞保存液与生理盐水混悬的洗涤红细胞的临床疗效,为临床精准输血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选取2016年6~12月郑州两家三甲医院300例输注洗涤红细胞患者,其中输注生理盐水混悬的洗涤红细胞148例(盐水组),输注MAP红细胞红保存液混悬的洗涤红细胞152例(红细胞保存液组),分别检测两组患者输血前、后24小时的血红蛋白,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红蛋白(Hb)变化,同时观察输血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两组患者输血前后组内Hb水平比较,输血后均有提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Hb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红细胞保存液组发生输血不良反应2例,盐水组未发生,但两组输血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2种洗涤红细胞均安全有效,但对于肾功能不全患者、老年反复输血的溶血性贫血患者、过敏体质患者,应输注生理盐水混悬的洗涤红细胞.  相似文献   

6.
我中心成功的完成了我省首例Rh(D)阴性、ABO血型的异型血输注 ,现报告如下。资料与方法1 临床资料 患者 ,男 ,64岁 ,为青海医学院附属医院肿瘤外科病人。以“上消化道出血原因待查”住院 ,初步诊断为贲门腺癌 ,病理诊断为贲门浸润性癌早期 ,需手术治疗 ,但其Hb为70g L ,Hct为 0 .2 1L L ,且贫血症状严重 ,申请急诊输注红细胞制品 1 2 0 0ml,但其血型为A型 Rh(D)阴性 ,我中心稀有血型库中暂无此同型血储备 ,而病人情况紧急 ,与院方会诊决定输注O型 Rh(D)阴性洗涤红细胞。输注后追踪调查 ,输注效果良好 ,Hb提高至 97g L ,无不良输血…  相似文献   

7.
1临床资料患者,女,57岁,因贫血入住当地医院,拟诊:恶性网状细胞增生病,自述是A型血,RH阳性,曾输过血,无不良反应,本次入院后两次输注洗涤红细胞4U,无不良反应,隔日输洗涤红细胞380mL时出现寒战、高热、全身酸痛等不适,继之出现血红蛋白尿,考虑为溶血性输血反应,经对症治疗后症状缓解.次日,病情稳定,尿液变清.  相似文献   

8.
目的 研究ABO血型次侧不相合肝移植后发生过客淋巴综合征(passenger lymphocyte syndrome,PLS)的机制及过客淋巴综合征血型血清学诊断标准和输血策略.方法 对2例ABO血型次侧不相合肝移植患者,进行ABO、RhD血型鉴定,直抗分型、抗体筛选和抗体鉴定试验,同时患者红细胞进行放散试验.结果 患者1:血型为AB型、RhD阳性,肝供者为O型、RhD阳性,患者血浆中存在抗-A、抗B,红细胞放散液中存在抗A、抗B;患者2:血型为A型、RhD阳性,肝供者为O型、RhD阳性,患者血浆中存在抗A,红细胞放散液中存在抗A.两位患者直抗均强阳性,抗体筛选阴性.结论 2例患者肝移植术后,均发生PLS.血红蛋白进行性下降,由于移植肝中的淋巴细胞产生了相应的ABO血型抗体,破坏受者的红细胞.患者与O型洗涤红细胞配血相合,输注后无不良输血反应,Hb上升.  相似文献   

9.
袁慧铭  毛韵  刘艳  白登科  谢珏 《浙江医学》2017,39(9):747-749
目的分析1例肝移植患者输注大量交叉配血相合血液后出现抗-A1抗体的情况,探讨特大型手术后危急重ABO血型亚型患者输血原则。方法采用血清学检测方法检测出抗-A1抗体,按照相容性输血原则,在交叉配血相合的情况下给予O型洗涤红细胞和A型血浆输注。结果输注后无输血相关不良反应,血红蛋白、凝血功能及临床表现得到一定改善。结论对于特大型手术后危急重ABO血型亚型患者,建议在选择抗原种类等于或少于患者自身的供者红细胞,避免刺激机体产生抗体。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微柱凝胶法(MGT)交叉配血不合的原因分析及快速处理输血的对策。方法对2014年9月-2016年12月本院临床需要输血或备血的住院患者,用微柱凝胶法做输血前血型复检、不规则抗体筛查、直接抗人球蛋白(DAT)和交叉配血试验,对交叉配血主侧相合次侧不合,DAT阳性的32例比较输血前后的胆红素(TBIL、DBIL)、血红蛋白(Hb)、红细胞压积(Hct);并评估悬浮少白红细胞输注的临床疗效。结果交叉配血不合52例,红细胞直抗阳性46例,占交叉配血不合88.5%,不规则抗体阳性6例,占交叉配血不合11.5%,其中两者合并阳性2例;输血前后的Hb、Hct有显著差异(P0.05),TBIL、DBIL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患者红细胞DAT阳性、不规则抗体阳性是引起微柱凝胶法交叉配血不合的主要原因,悬浮红细胞输注对于DAT阳性导致交叉配血次侧不合的贫血患者是安全有效的。  相似文献   

11.
1病例报告患者,男,53岁。因外伤致左股骨头坏死入院。入院前曾因上消化道出血3次住院输注红细胞悬液共11U。本次拟行手术治疗,术前申请用血600ml。经查血型O,Rh( )。盐水中主侧配血不凝集,无溶血,聚凝胺中出现凝集。不完全抗体鉴定,患者血清中含有抗-E。与E抗原阴性同型洗涤红细胞配血相合,术中输注2U。术后第2天,再次申请用血2U,与E抗原阴性红细胞配合,盐水中主侧不凝集,无溶血,在菠萝酶及抗球蛋白介质中均发生凝集。2材料与方法2·1试剂菠萝酶及抗球蛋白试剂(上海血液中心)配组细胞(美国I mmucor公司)。2·2抗体筛选与鉴定患者血清用O…  相似文献   

12.
患者,女性,3O岁,ABO血型0型。1990年5月因甲状腺肿大曾入院手术,输O型全血400ml,未见异常。妊娠史。生育史均正常。1996年7月15日因旧病复发再次入院手术,术前配血时发现主倒在盐水介质中出现强凝集,加温后凝块不消失。经血型血清学检查证实:患者血清中含有IgM抗Lea.当天术中输配血相合全血400ml,无不良反应,15天后患者痊愈出院。患者血型血清学传查:①患者红细胞抗原性检查结果为CcDE,MN,PI,Le(a-b+)。②患者血清与本站10个O型献血员红细胞及应,有2个出现凝集,其余不凝集。进一步检查发现,出现凝集的2个献血员…  相似文献   

13.
目的 对B(A)血型进行血清学和分子生物学定型,并对B(A)血型患者的血样进行分析,研究此类血型患者的输血策略.方法 对58例正反定型不符的医院送检样本和本中心的献血员血样采用试管法鉴定ABO血型,同时采用PCR-SSP方法进行ABO基因分型;采用盐水介质和Liss-coombs卡交叉配血,分析论证38例该血型患者输注B型红细胞的可行性.结果 58例血样经血清学和分子生物学定型为B(A),其中39例为B(A)04,19例为B(A)02.38例临床医院送检的B(A)病例,与随机选择的100位B型献血员交叉配血,除1例有高效价抗-A的献血员与2例患者次侧盐水介质W+外,其余均相合.结论 B(A)血型有明确的血清学特异性,分子生物学定型B(A)02和B(A)04较常见,B(A)患者优先考虑输注0型洗涤红细胞和AB型血浆、AB型血小板,亦可输注配血相合的B型红细胞,抗-A效价低于128的B型血浆和B型血小板也可考虑输注.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自体血回输在心脏外科手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50例手术患者采用京精Z-2000A血液回输机进行洗涤式自体血回输,并对患者手术前、后血红蛋白、红细胞压积(HCT)、血小板、活化部分凝血酶时间(APTT)等进行分析。结果50例患者术中回收原血66352 ml,经回收机处理后每例患者获得洗涤后浓缩红细胞为855 ml。所有患者无一例回输血过程中出现寒战、发热、溶血等不良反应。结论回收式自体血液回输可有效减少心脏外科大手术中血液丢失,减少异体血输注量,特别是在经济落后以及爱滋病、传染病高发地区更有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5.
<正> Rh系统血型不合引起的输血反应中,以抗D抗体引起者较为多见。现将一例由抗D抗体所致严重溶血性输血反应报告如下: 病历摘要孙××,女,66岁,住院号:293937。因头晕、乏力、面色苍白、活动后心悸、气短6年,加重1年,以“贫血待查”于1991年6月8日住院治疗。查体:T36.8,P100,R24,Bp15/9。神志清,重度贫血外貌。实验室检查:WBC1.31×10~9,RBC1.25×10~(12),Hb24g,Ph0.01~0.05。ABO血型:O型。骨髓象:增生性贫血骨髓象;血清铁13.32μmol。住院期间输血两次:第一次在6月8日,拟输新鲜全血400ml,但只输30ml~40ml时就出现寒战、心悸、口唇发绀等症状,立即停止输血。患者逐渐出现昏迷,右侧肢体偏瘫。第二次输血在6月12日,输O型洗涤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究新生儿血标本交叉配血不符主要影响因素及处置策略。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7月至2020年5月周口市妇幼保健院收治的32例血标本交叉配血不符新生儿临床资料。对新生儿血标本进行ABO和Rh (D)血型鉴定、抗人球蛋白实验、抗体鉴定、交叉配血实验;统计新生儿血型、分析交叉配血不符原因并制定针对性处理措施。结果血液中含有免疫球蛋白G (IgG)抗A抗体,是A型Rh (D)阳性血标本交叉配血不符的原因。交叉配血选取O型Rh (D)阳性洗涤红细胞、配血相合。B型Rh (D)阳性患儿血标本交叉配血不符的原因为血液中含有IgG抗B抗体,建议处置策略为给予O型Rh (D)阳性洗涤红细胞进行交叉配血相合。O型Rh (D)阳性患儿血标本交叉配血不符的原因为血液中含有IgG抗D抗体或血液中含有IgG抗E抗体,前者交叉配血选取O型Rh (D)阴性洗涤红细胞、配血相合,后者交叉配血选取O型Rh (D)阳性E抗原阴性洗涤红细胞、配血相合。结论新生儿血标本交叉配血不符的主要影响因素为血液中含有母体IgG抗体。输血前应积极行抗人球蛋白实验、抗体鉴定等明确具体抗体,给予相对应抗体的抗原阴性血液进行交叉配血。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西宁地区输注悬浮红细胞纠正各种原因引起的贫血的效果。方法:对92例患者输注悬浮红细胞,42例患者输注全血,对输注前后进行Hb、RBC、HCT检测对照,同时对输注悬浮红细胞和组的输血反应进行对照。结果:悬浮红细胞输注前后平均Hb为(72.9±21.3)g/L、(84.9±41.3)g/L,全血输注前后平均Hb为(73.9±40.3)g/L、(84.5±32.5)g/L,t值0.19。结论:输注悬浮红细胞比输注全血相对效果好,反应少。  相似文献   

18.
目的检测经血液回收机收集的自体血放置时间的血气变化并观察心脏术后患者输注回收式自体输血的临床效果,为临床上自体血回输时限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取60位患者术中回收式自体血各50 ml,常温放置,在1 h、3 h、5 h、7h、9 h、12 h各时间点检测血气,并监测患者术后输注回收式自体血前和输注后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血红蛋白(Hb)、红细胞比容(Hct)、活化凝血时间(ACT)及凝血酶原时间(PT)等变化。留取回输后10 h内患者尿样行尿血红蛋白定性检测。结果随放置时间延长,回收式自体血p H值逐渐降低(P0.05),而K+和乳酸浓度增加明显(P0.05),Hb、Na+、Ca2+、Cl-无明显变化(P0.05)。患者回输自体血后Hb,Hct显著回升(P0.05),MAP、HR、ACT和PT较回输前无明显变化(P0.05)。回输后仅发现1例患者尿血红蛋白检测弱阳性(1.66%)。结论回收式自体血常温下放置5 h后变化明显,输回收式自体血应控制在5 h之内进行。使用回收式自体输血可节约血源,纠正失血及贫血,维持血流动力学稳定,对心脏术后患者凝血功能无明显影响,在临床可以安全使用。  相似文献   

19.
我院发现4例由P血型不合引起输血发热反应。报告如下: 病例摘要:例1:男,于1988年3月经我院骨髓检查为急性粒细胞性白血病,入院于同年12月份先后共输“B”型血600ml,无不适。于当月30日再输血时,交叉配血(-),在输血均100ml时病人出现发热反应——寒战,高热,呼吸困难,立即停输血,对症处理而好转。经血库常规复查血型,交叉配血均正常。查P血型时受血者为“B” P~+,而供血者为“B”P~-,视为P血型不合。后多次输“B”P~+血1200ml,均无任何不良反应。例2:男,患白血病,于1986年先后输B型血600ml无任何不适,又于同年12月输B型血,输血至1小时病人即出现输血性热反应立即停输。经血库鉴定受血者血型为“B”P~+,而供血者为“B”P~-,以后又输“B”P~+血1200ml,均无不良反应。例3:男,“O”型血,白血病,  相似文献   

20.
1病例报告患男,26岁.严重贫血.先后在当地及本市某院治疗.三次输入0型全血1200ml,输血后均无异常输血反应,仅出现胸闷和轻微的寒颤。首次输血20天后因可疑再障住入市二院。血常规检查Hb32g/L,RBc106×10^12/L,根据病情.临床申请输。型全血400ml。按二院血库双重两次交叉配血常规操作(玻片法,试管法,患,供血血型正反定型)镜检结果发现主管无疑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