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 总结分析经皮内镜下胃造口(percutaneous endoscopic gastrostomy,PEG)/空肠造口(percutaneous endoscopic jejunostomy,PEJ)并发症的预防.方法 回顾分析80例患者行PEG/PEJ术并发症.结果 80例患者均无操作相关死亡,无严重并发症发生.患者发生轻微并发症7例(8.7%):分别为造瘘口渗血1例,造瘘口周围感染1例,在实施肠道营养过程中PEJ管堵塞2例,造瘘口周围肉芽增生1例,PEJ管尖端移位1例,PEG管断裂1例.均通过非手术治疗后治愈.结论 合理选择患者、术前必要的检查、术中仔细操作、术后良好护理、重视和加强对患者及家属的健康教育是预防并发症的关键.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内镜下经皮胃空肠造瘘术技术操作及护理体会.方法 总结分析我院 2006年 7月- 12月行 PEG/PEJ术 16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并与行经鼻留置胃管术对照组患者作比较研究.结果 PEG/PEJ术后 (1~ 13)天,观察组患者血红蛋白、血浆总蛋白明显高于对照组 (P<0.05),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 (P<0.05).结论 PEG/PEJ是一种操作简便快捷、安全可靠、实用有效的营养管放置术.术前、术中、术后细致的护理是保证 PEG/PEJ成功及预防和减少并发症的关键.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经皮内镜胃造瘘术(PEG)和经皮内镜小肠造瘘术(PEJ)建立肠内营养的方法。方法2006年6月至2008年8月PEG和PEJ共治疗18例病人,其中14例行PEG胃肠营养,4例行PEG胃肠减压加PEJ小肠内营养。结果18例共行PEG,PEG加PEJ4例次,其中PEG16例次(2例行造瘘管置换),PEG加PEJ4例次,手术成功率100%,3例次出现造瘘管周围皮下感染。所有患者造瘘管置入后营养迅速恢复,停止静脉补液。18例病人随访1~24个月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PEG和PEJ是作为胃肠减压和肠内营养替代鼻饲的一种新的治疗方法,安全、有效、降低医疗费用和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重度颅脑损伤患者行经皮内镜下胃造瘘术(PEG)的护理要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2012年12月重症医学科收治的需行经皮内镜下胃造瘘术(PEG)的重度颅脑损伤患者30例为研究对象,分析其临床资料,并对护理方法进行总结。结果本组30例均造瘘成功。有2例造瘘口周围皮肤红肿经消毒换药处理后恢复正常。无堵管,均顺利实施肠内营养,营养状态较前明显好转。结论 PEG是一项微创技术,操作简单,创伤小,并发症少。术前充分的准备及术后精心护理是PEG成功的条件。  相似文献   

5.
赵蕾 《泰山医学院学报》2010,31(10):802-803
经皮内镜胃造瘘术(Percutaneous Endoscopic Gastromy,PEG)是一项无需外科手术及全身麻醉的微创胃造瘘手术。主要适用于因为某些疾病导致长期或较长时间进食困难或吞咽功能丧失、食管梗阻所致严重营养不良、需要营养支持、但不能耐受手术造瘘者,采用PEG方法重建消化道营养通道,具有非常重要的临床意义。该方法操作简便易行,安全快捷,对患者加强术前心理护理及术前教育与患者术中是否能认真配合手术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6.
内镜下胃和空肠造瘘术在危重病人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内镜下胃造瘘(Percutaneous endoscopic gastrostomy,PEG)和空肠造瘘术(Percutaneous endoscopic jejunosto-my,PEJ)在危重病人中的应用.方法:对25例危萤病人进行了经皮内镜下胃和空肠造瘘术,总结其手术指征、相关并发症、操作过程和临床疗效.结果:25例病人经皮胃和空肠造瘘均获得成功.未发生与PEG及PEJ操作相关的并发症.带管时间为2~8月,4例(16%)出现造瘘口处皮肤感染和渗漏,经局部换药、引流后治愈.3例(12%)出现PEJ导管阻塞.结论:对于危重病人,经皮内镜下胃和空肠造瘘术是建立长期胃肠道营养途径的安全、微创、简便的方法.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重度颅脑损伤患者行经皮内镜下胃造瘘术(PEG)的护理要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2012年12月重症医学科收治的需行经皮内镜下胃造瘘术(PEG)的重度颅脑损伤患者30例为研究对象,分析其临床资料,并对护理方法进行总结。结果本组30例均造瘘成功。有2例造瘘口周围皮肤红肿经消毒换药处理后恢复正常。无堵管,均顺利实施肠内营养,营养状态较前明显好转。结论 PEG是一项微创技术,操作简单,创伤小,并发症少。术前充分的准备及术后精心护理是PEG成功的条件。  相似文献   

8.
陈昌珍  姚平  黄李 《基层医学论坛》2009,13(24):673-674
目的总结经皮内镜下胃空肠造瘘术SAP患者的护理体会。方法对14例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行PEG和PEJ的护理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4例患者均造瘘成功,引流通畅,成功率100%,并顺利实施肠内营养。2例术后出现低热,造瘘口周围皮肤局部红肿,经换药及抗生素治疗2d体温恢复正常。1例使用胃造瘘注入流质饮食时造成导管堵塞,经用糜蛋白酶8000U+温生理盐水50ml反复冲洗后导管得以疏通。结论经皮内镜下空肠造瘘术虽是微创手术,但其围术期及术后肠内营养的护理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9.
经皮内镜下胃、空肠造口术并发症的防治与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经皮内镜下胃造口术(percutaneous endoscopicgastrostomy,PEG)、经皮内镜下空肠造口术(percutaneous endoscopic jejunostomy,PEJ)是一项微创胃肠造瘘新技术。目前已广泛应用于临床,美国每年约有20万例临床操作,主要适应证是建立长期肠内营养途径、胃肠减压、胆汁回输和治疗胃  相似文献   

10.
经皮胃镜下胃和小肠造瘘术建立肠内营养途经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探讨经皮胃镜下胃和小肠造瘘术建立肠内营养途经的方法。方法:对24例患者采用Pull法经皮胃镜行胃造瘘术(PEG),另3例小肠造瘘术(PEJ)在胃造瘘基础上用异物钳钳夹胃腔内小肠造瘘管,推送胃镜将其送至Trize韧带阶下。结果:PEG成功率为100%。通过改良胃镜下直接置管方法,3例PEJ全部一次放置成功;3例局部有活动性出血,局部稍拉紧外固定片后,出血停止;4例局部有分泌物及红肿,经碘伏消毒、应用抗生素而治愈,未出现严重并发症。结论:PEG简单、安全、可行,PEJ的改良方法可一次使小肠造瘘管到达空肠,有一定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1.
杨琴  王莉 《当代医学》2010,16(15):102-102
目的探讨经皮内镜下胃造瘘术(Percutaneous Endoscoplc Gastrostomy,PEG)的护理方法,减少患者痛苦及费用,提高护理质量。方法通过对2007年12月~2009年5月4例患者进行PEG术前准备、术中配合及术后护理,总结要点并逐步完善。结果均获得满意疗效,未发生护理并发症。结论 PEG避免了外科手术的操作,并发症少,管饲安全简便,辅以高质量的护理能给予良好的营养支持,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2.
经皮内镜下胃造瘘术(PEG)是在内镜引导下经腹部穿刺放置胃造瘘管,直接给予胃肠营养支持。胃镜引导下胃造瘘术是近年来国内外开展的一项新技术,是无需外科手术及全身麻醉的造瘘技术,在胃镜室即可进行,具有操作简单、快捷、安全、创伤小的特点。2004年-2006年,我院为15例患者施行了胃造瘘术,直接给予胃肠营养支持及精心护理,改善了患者的营养状况,减少了误吸的发生,现报告如下:[第一段]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经皮内镜下胃/空肠造口术并发症的预防及治疗。方法 540例危重病患者共成功行535例次经皮内镜下胃造口术(PEG)和经皮内镜下空肠造口术(PEJ),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观察其并发症的发生情况并分析其影响因素。结果 535例患者PEG/PEJ术后无操作相关性死亡,小并发症发生率为8.78%(47/535),成功率为99.06%(535/540)。35例患者发生47次小并发症,分别为切口感染5例次,切口渗血10例次,导管尖端移位10例次,导管堵塞12例次,造口旁渗漏10例次。严重并发症2例,均为误吸,通过非手术治疗后治愈。结论经皮内镜下胃/空肠造口术操作简便、安全,加强围手术期的处理是控制其并发症的关键。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造口护理学组在肠造口患者全程整体护理的作用.方法 对2012年1月-2013年1月在我院住院138例肠造口患者,实施了全程整体护理,包括加强术前护理、强化术后护理、重视出院护理指导及随访等措施.结果 造口患者及家属自觉按照造口护理常规进行护理的依从性显著提高,造口周围皮肤并发症从2011年的21.30%降至2.17%,造口患者及家属对造口护理学组的满意度为99.50%,全年无投诉和纠纷.结论 造口护理学组对肠造口患者实施全程整体护理,提高了造口患者及家属自觉按照造口护理常规进行护理的依从性,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升了专科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15.
目的对危重病人经皮内镜下胃造瘘术(PEG)的临床疗效进行观察,探讨并发症防治的相关临床护理要点。方法对本院30例危重患者,行PEG术PEG肠内营养,采用规范、有预见性的包括从术前心理护理、术中准确配合、术后严格做好PEG导管的护理及喂饲护理的综合整体护理方式。结果 30例患者PEG均一次置管成功,无1例发生严重并发症,有2例术后出现造瘘口周围皮肤感染,经换药及整体护理后恢复正常,1例出现PEG管堵塞,经疏通恢复正常输注,所有患者营养状况均得到有效的改善。结论正确、规范、有预见性地进行综合整体的护理能有效降低PEG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实施专人护理对肠造口患者自我护理能力的影响。方法将2009年1月-2011年12月收治的60例肠造口患者采用简单随机分组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观察组30例肠造口患者实施专人护理,安排一位高年资的护士专门负责该患者的健康宣教及造口护理工作。包括术前肠造口定位、术前心理护理和健康教育、术后心理护理和健康教育、造口护理、出院随访等,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由当班护士完成所有的术前术后护理、出院随访,观察两组在掌握造口健康知识时间、掌握造口袋粘贴技术时间、造口周围皮肤并发症发生率等方面差异有无统计学意义。结果两组掌握造口健康知识时间、掌握造口袋粘贴技术时间、造口周围皮肤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实施专人护理可以提高肠造口患者自我护理能力,减少造口及造口周围皮肤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7.
直接法经皮内镜下空肠造口行姑息性肠道减压引流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报道直接法经皮内镜下空肠造口(DPEJ)的临床应用经验。方法:3例胃癌术后晚期癌性肠梗阻患者,因曾行全胃或胃次全切除术不能进行经皮内镜下胃造口(PEG),而选择DPEJ进行姑息性肠道减压引流。DPEJ操作方法采用类似于PEG的拖出法技术。结果:3例DPEJ患者均操作成功,未发生严重并发症,术后有效地减压引流肠液500—1000ml/d,缓解了肠梗阻症状,明显地改善了患者的生活质量。结论:DPEJ操作有一定的难度,但经仔细和正确的围手术期处理,仍不失为一种安全、有效的姑息性肠道减压引流的方法。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在经皮内镜下胃造瘘术(PEG)患者中的应用。方法:通过护理干预,对7例吞咽障碍及2例食管癌晚期不能进食而胃肠道功能正常的患者实施经皮内镜下胃造瘘术。结果:9例患者均顺利实施了胃造瘘术,无气腹、胃肠道出血、感染及造瘘管滑脱等并发症。结论:PEG术是肠内营养的非手术途径,具有操作简便、并发症少、风险低、创伤小等优点,而及时充分的护理干预是PEG术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肠造口围手术期重点环节循证护理对患者住院护理结局的影响。方法 针对肠造口围手术期重点护理问题,通过循证护理,构建"肠造口围手术期重点环节精准护理方案"。将2016年1月至2019年6月合肥市第一人民医院医院胃肠外科82例肠造口患者纳入观察对象,其中2016年1月至2018年1月的41例患者作为对照组执行常规护理,2018年2月至2019年6月的41例患者作为试验组按精准护理方案进行护理。观察两组患者肠造口早期并发症、自我护理能力以及住院满意度上的差异。结果 试验组和对照组住院期间肠造口并发症发生例数分别是12例(29.27%)和27例(65.8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出院后2周新增肠造口并发症分别是4例(9.75%)和14例(34.14%),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自我护理能力、住院满意度试验组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基于循证的肠造口围手术期重点环节精准护理方案的制定与应用,有利于指导临床护士肠造口专科护理实践,改善患者住院护理结局。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经皮内镜下胃造瘘术(PEG)的围术期护理方法和效果。方法选取行PEG患者52例,按手术先后顺序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6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整个围术期护理干预,比较2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无1例患者发生并发症,对照组术后共3例(11.5%),2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躯体功能、心理功能、社会功能和物质生活评分分别为(78.4±6.8)、(86.3±8.7)、(82.6±9.6)、(84.6±8.4),对照组分别为(61.0±7.3)、(60.2±8.3)、(64.1±8.3)、(67.1±9.8),观察组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术前和术后的整个围术期护理在PEG术中的应用效果显著,可明显减少并发症发生,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