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目的介绍6种含感觉神经皮瓣修复拇、示、中指指腹缺损的手术方法及临床效果。方法分别采用桡神经拇指尺背支营养血管皮瓣、手背U-I型血管蒂岛状皮瓣、示指背岛状皮瓣、带指神经背侧支的指动脉逆行岛状皮瓣、躅趾腓侧趾腹皮瓣及环指尺侧神经血管蒂岛状皮瓣修复桡侧三指指腹缺损43例。结果皮瓣除l例坏死外,其余全部成活。经6个月~2年随访,皮瓣血运、质地好,指腹两点辨别觉平均为:桡神经拇指尺背支营养血管皮瓣12mm、手背U-I型血管蒂岛状皮瓣11mm、示指背岛状皮瓣8mm、指动脉逆行岛状皮瓣8mm、踇趾腓侧趾腹皮瓣8mm,环指尺侧神经血管蒂岛状皮瓣5mm。结论6种带感觉神经的皮瓣可恢复指腹良好的感觉及饱满的外形,但各有优缺点,应灵活掌握适应证。  相似文献   

2.
拇指指腹缺损的修复   总被引:31,自引:9,他引:22  
目的 探讨含感觉神经的微型皮瓣修复拇指指腹缺损的临床效果。 方法 以食指背侧岛状皮瓣、中指侧方岛状皮瓣、第二足趾趾腹皮瓣、甲皮瓣 ,修复重建拇指指腹缺损 16例 ,面积为1 5cm× 1 5cm~ 6 0cm× 3 0cm。 结果  16例皮瓣全部成活 ,随访 1~ 4年。拇指外形满意 ,功能良好。 结论 采用含感觉神经的微型皮瓣重建拇指指腹缺损 ,对供区影响不大 ,效果佳 ,是理想的术式选择。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不同术式的指动脉岛状皮瓣修复指腹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56例(56指)指腹缺损,应用邻指指动脉顺行岛状皮瓣修复拇指指腹4指,指动脉逆行岛状皮瓣修复2~5指指腹25指,带指神经血管蒂的岛状推进皮瓣修复2~4指指腹15指,指动脉背侧支逆行岛状皮瓣修复2~4指指腹6指,吻合血管的指动脉顺行岛状皮瓣修复示指指腹合并血管神经缺损2指,邻指带皮蒂的指动脉逆行岛状皮瓣中指指腹4指。皮瓣切取面积为1.5 cm×2.0 cm~3.0 cm×4.0 cm。结果56指皮瓣全部成活。随访1~2年,指腹外形满意,感觉恢复良好,指腹感觉按中华医学会手外科学会上肢部分功能评定试用标准评定:33指恢复至S4,13指恢复至S3+,7指恢复至S3,3指恢复至S2。结论灵活应用不同术式的指动脉岛状皮瓣修复指腹缺损,手术简便易行、安全、效果好。  相似文献   

4.
急诊修复拇指指腹缺损三种方法的研究   总被引:43,自引:9,他引:34  
目的 报道采用不同方法急诊修复拇指指腹缺损的疗效。方法 采用示指背侧岛状皮瓣,拇指桡侧指动脉逆行岛状皮瓣转位有趾腹皮瓣游离移植三种方法,为21例线指指腹缺损进行急诊修复。结果 20例以瓣成活,1例失败。术后随访半年-2年,平均10个月。所有皮瓣血运,弹性,质地均良好。指腹二点分辨觉:示指背侧岛状皮瓣平均为92.mm,拇指桡侧动脉逆行岛状皮瓣平均为8mm,趾腹皮瓣平均为5.6mm。结论 急诊修复拇指指腹缺损首选趾腹皮瓣,其次为拇指桡侧指动脉逆行岛状皮瓣或示指背侧岛状皮瓣。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拇指尺背侧动脉逆行岛状皮瓣修复拇指远节软组织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 2005年10月-2010年10月,应用以拇指尺背侧动脉为蒂的逆行岛状皮瓣修复拇指远节软组织缺损24例,切取皮瓣面积1.5 cm×2.5 cm~3.0 cm× 3.0 cm.结果 术后24例皮瓣完全成活,术后随访4个月~1年,拇指外形满意,指腹两点分辨觉(2-PD)为6~10mm,拇指指间关节活动度与健侧相同.结论 拇指尺背侧动脉逆行岛状皮瓣是修复拇指远节软组织缺损的较好方法.  相似文献   

6.
目的 介绍应用拇指桡掌侧动脉为蒂的大鱼际逆行岛状皮瓣修复拇指指腹缺损的手术方法。方法 1 996年至 2 0 0 1年 ,共修复拇指指腹缺损 1 5例。皮瓣设计在大鱼际区 ,以拇指桡掌侧动脉为蒂 ,旋转点在指间关节以近。皮瓣面积最小为 1 5cm× 3 0cm ,最大为 3 0cm× 3 .5cm。结果 所有皮瓣全部成活。术后随访半年到 1年 ,指腹外观 ,皮肤弹性、色泽均良好。指腹二点分辨觉为 8~ 1 0mm。结论 拇指桡掌侧动脉逆行岛状皮瓣操作简单、血供可靠 ,是修复拇指指腹软组织缺损的较好方法。  相似文献   

7.
目的评估拇指桡背侧动脉逆行岛状皮瓣修复拇指远节软组织缺损的临床疗效。方法自2012-05—2014-09采用拇指桡背侧动脉逆行岛状皮瓣修复拇指远节软组织缺损12例,9例远节指腹软组织缺损行皮瓣桡神经浅支、拇指指掌侧固有神经显微缝合术。结果本组2例皮瓣出现静脉回流障碍,蒂部拆线后缓解。1例皮瓣远端部分坏死,经换药创面愈合。其他皮瓣均完全成活。9例拇指指腹软组织缺损行神经缝合,3例拇指指背软组织缺损未行神经缝合。12例均获得随访6~12个月,皮瓣外观好,质地厚实、耐磨,修复指腹缺损的9例皮瓣两点辨别觉9~14 mm,平均10.6 mm。皮瓣供区10例直接缝合,2例行全厚皮片植皮术,均一期愈合。患者主观感觉均满意。结论拇指桡背侧动脉逆行岛状皮瓣是修复拇指远节软组织缺损的一种较好的皮瓣,具有血供可靠、外观好、供区损伤小、可缝合神经重建指腹感觉的优点。  相似文献   

8.
带血管神经蒂的大鱼际桡侧皮瓣修复拇指指腹缺损   总被引:15,自引:1,他引:14  
目的介绍一种修复拇指指腹缺损的新皮瓣.方法设计以拇指桡掌侧动脉为蒂并带桡神经浅支分支的大鱼际桡侧逆行岛状皮瓣,修复12例拇指指腹缺损患者.皮瓣最大面积为4 cm × 3.2 cm. 结果所有皮瓣全部成活.术后随访3 ~ 19个月,伤指指腹饱满,外形美观,二点分辨觉平均为6.5 mm. 拇指指间关节和掌指关节的活动范围为81.25°和32.31°.结论以拇指桡掌侧动脉为蒂的大鱼际桡侧皮瓣是修复拇指指腹缺损的理想皮瓣之一.  相似文献   

9.
指腹皮肤软组织缺损是手外科的常见损伤,常用皮瓣修复,如腹部带蒂皮瓣、指固有动脉逆行岛状皮瓣及游离趾腹皮瓣等[1-3],但各种皮瓣均有其优点和不足之处.我们应用跨区供血返流轴行指固有动脉背侧支岛状皮瓣修复指端、指腹缺损12例,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10.
带皮神经的手背逆行岛状皮瓣掌侧移位修复拇指指腹缺损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报道应用带皮神经的手背逆行岛状皮瓣掌侧移位修复拇指指腹缺损的效果。方法对16例拇指指腹缺损病例,采用以第2或第3掌背动脉为蒂的携带皮神经的手背逆行岛状皮瓣修复。皮瓣掀起后逆行旋转270°经指蹼处皮下隧道逆行移位至手掌侧远端,将拇指屈曲贴紧手掌在指蹼处用缝线将两者皮肤固定后,吻合皮神经,皮瓣带蒂修复创面。术后2~3周断蒂。结果16例皮瓣全部成活。术后随访3个月~2年,外形及功能满意,10例感觉恢复至S_3,6例至S_4。指腹两点分辨觉4~8 mm。结论应用带皮神经的手背逆行岛状皮瓣掌侧移位修复拇指指腹缺损,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1.
目的应用逆行第1跖背动脉岛状皮瓣修复趾腓侧游离皮瓣的供区,为减少显微外科供区损伤提供新方法。方法2000年2月至2004年6月,对12例拇指及其他手指软组织缺损,采用趾腓侧游离皮瓣移植修复。根据第1跖背动脉和跖底动脉在跖趾关节处存在恒定的交通支的解剖学基础,切取逆行第1跖背动脉岛状皮瓣修复趾供区创面,足背供区直接缝合。结果12例趾腓侧游离皮瓣和逆行第1跖背动脉岛状皮瓣移植全部成活,平均随访10个月,皮瓣外观和功能恢复良好。趾腓侧游离皮瓣平均两点辨别觉为6mm,逆行第1跖背动脉皮瓣为10mm。结论在趾腓侧游离皮瓣移植修复拇指或其他手指软组织损伤的同时,应用逆行第1跖背动脉岛状皮瓣完善修复趾供区创面,达到了"双赢"的手术目的。  相似文献   

12.
微型皮瓣修复手指指腹缺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报道六种微型皮瓣修复手指指腹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急诊对52例60指手指指腹缺损患者,分别采用六种皮瓣进行修复,其中邻指皮瓣8例8指,指动脉逆行岛状皮瓣9例10指,指背神经营养筋膜皮瓣9例11指,游离尺动脉腕上皮支下行支皮瓣8例8指,游离足第二趾侧方皮瓣9例14指,游离趾腹皮瓣9例9指,并进行随访,比较临床效果.结果:本组皮瓣均一期成活,伤口均一期愈合,经过6~20个月随访(平均10个月),采用第二趾侧方皮瓣及趾腹皮瓣感觉恢复最好,2pd(两点辨别觉)4 ~ 6mm,其次游离尺动脉腕上皮支下行支皮瓣2pd7 ~ 9mm皮瓣外形、质地均比较满意.结论:带感觉神经的微型游离皮瓣是修复手指指腹缺损最为理想的手术方法,可以恢复指腹的精细感觉.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以拇指背动脉岛状皮瓣修复拇指指端伴骨外露软组织缺损疗效。方法对20指拇指末端缺损伴骨外露患者,采用拇指背动脉岛状皮瓣进行逆行转移修复。皮瓣的设计以桡神经浅支在拇指尺背支走行为轴心线,以近节指骨头近端0.5 cm为旋转点。皮瓣面积1 cm×2 cm3 cm×4.5 cm。结果20指均成活。随访36个月,拇指外形满意,指腹感觉恢复,两点辨别觉达6-8 mm。指间关节活动恢复至0°-60°。结论该术式是修复拇指指端伴骨外露软组织缺损较好术式。  相似文献   

14.
六种皮瓣修复拇指腹缺损的远期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6种皮瓣修复拇指腹缺损的远期疗效.方法对2001年12月前,在我科接受6种皮瓣修复拇指腹缺损(锁骨下带蒂皮瓣、手指掌侧推进皮瓣、示指背侧皮瓣、带血管神经蒂的大鱼际近端皮瓣及趾腹游离皮瓣)共142例患者,进行了远期随访.随访内容有术后拇指腹色泽、外形、质地、出汗情况、拇指的痛觉、触觉、两点分辨觉、综合质地感觉及运动功能等.结果142例均获得了完整资料.6种皮瓣中,其中锁骨下带蒂皮瓣与示指背侧皮瓣修复的拇指腹,从皮肤色泽、外形、质地、出汗情况等均比其它4种皮瓣差,综合质地感觉优良率也明显低于其它4种皮瓣.结论手指掌侧推进皮瓣、指侧方血管蒂岛状皮瓣、带血管神经蒂的大鱼际近端皮瓣及趾腹游离皮瓣修复拇指腹缺损远期临床效果良好,但指侧方血管蒂岛状皮瓣对手部创伤较大,影响患手美观及供区手指的感觉.  相似文献   

15.
目的 介绍应用示指背侧岛状皮瓣与游离趾腓侧皮瓣瓦合修复拇指套脱伤的临床方法.方法 对9例残留甲床的拇指套脱伤患者,采用示指背侧岛状皮瓣与趾腓侧游离皮瓣瓦合进行修复.结果 术后9例拇指瓦合皮瓣全部存活,随访时间为6个月至3年,皮瓣颜色、质地良好,拇指指甲生长良好,外形和功能满意,皮瓣两点分辨觉为8~10mm.供区示指及足趾植皮区愈合良好,无明显功能影响.结论 示指背侧岛状皮瓣与游离趾腓侧皮瓣瓦合修复是治疗残留甲床的拇指套脱伤的一种较好方法.  相似文献   

16.
趾部游离皮瓣修复指腹缺损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总结应用趾部游离皮瓣修复手指指腹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 对手指指腹缺损采用第一足趾腓侧或第二足趾胫侧游离皮瓣修复25例,皮瓣切取面积大小为2.0 cm×3.0 cm~3.5 cm×4.5cm,进行趾底动脉.指固有动脉,皮下静脉-指背静脉吻合重建皮瓣血液循环,趾底神经-指同有神经重建感觉.结果 25例皮瓣全部成活,术后出现血管危象2例,行手术探查后重新吻合血管成活,3个月后行皮瓣整形手术12例.术后随访2个月~2年,平均10个月,手指功能与外观均满意,指腹饱满,感觉及运动恢复正常,两点辨别觉为4~6 mm.结论 应用趾部游离皮瓣修复手指指腹缺损可获较好的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17.
第二足趾胫侧趾腹皮瓣游离移植修复指腹组织缺损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目的 探讨应用第二足趾腹皮瓣游离移植修复拇、手指指腹软组织缺损的手术方法和临床疗效.方法 根据拇、手指指腹软组织缺损的大小、范围和形状,于同侧第二足趾胫侧趾腹设计趾腹皮瓣,皮瓣的轴线为第二足趾胫侧趾底固有动脉、神经的投影.切取皮瓣面积2.0 cm×2.3 cm~2.0 cm×3.5 cm,临床应用修复10例.结果 术后有2例皮瓣边缘少部分坏死,经换药后创面愈合外,另8例皮瓣均成活良好.术后随访4~16个月,皮瓣血运、质地、弹性良好,指腹饱满,外形满意.手指功能恢复良好.皮瓣两点分辨觉为5.0~9.0 mm.第二趾供区创面均Ⅰ期愈合,不影响穿鞋及行走.结论 游离第二足趾胫侧趾腹皮瓣手术简便,血供可靠,可重建感觉功能,是修复拇、手指指腹软组织缺损的良好方法.  相似文献   

18.
目的介绍“化整为零”的理念进行同指两叶皮瓣修复1~5指远节软组织缺损的方法。方法自2(105年2月-2012年2月,将52例52指远节软组织缺损的创面均看成两个小的缺损创面.第1指采用桡侧筋膜皮瓣为一叶修复桡侧缺损,尺侧皮神经营养血管皮瓣为另一叶修复尺侧缺损:第2~5指均以指动脉终末背支皮瓣为一叶(上叶)修复指背缺损,另一叶(下叶)分别以指动脉岛状皮瓣、指动脉近节背支皮瓣、指掌侧静脉动脉化岛状皮瓣三种皮瓣修复指掌侧缺损。结果52例双叶皮瓣全部成活.除少部分发生水疱的病例痂下愈合外,余大部分病例伤口均一期愈合,随访6~20个月(平均10.2个月),皮瓣质地优良,外形佳,各指关节运动尚可,按TAM系统评价:优45指,良6指。可2指,优良率96.2%。两点辨别觉4.0~8.5mm,平均6.2mm。感觉测定按BMRC评级标准为S2~S4级.平均S3级。结论该法是正确、可行的,切取简便,转移灵活,可一次性修复缺损,自由的掌控损伤,最大限度地降低供区损伤.皮瓣外形及感觉功能恢复好,为修复1~5指远节软组织缺损提供了全新的修复理念,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9.
指背血管蒂岛状皮瓣修复拇指组织缺损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目的 探讨拇指组织缺损的修复方法。方法 利用8具尸体16只手进行解剖学研究,观察了拇指背动脉、第1掌背动脉及食指桡侧指背动脉。临床上分别以拇指背动脉、示指桡侧指背动脉为蒂于手背侧设计岛状皮瓣进行应用。结果 拇指背动脉外径0.24~0.46mm,平均0.37mm,示指桡侧指背动脉0.26~0.56mm,平均0.44mm,血管恒定。临床应用拇指背血管蒂逆行皮瓣、示指桡侧指背血管蒂皮瓣修复拇指组织缺损12例;皮瓣带人桡神经指背支形成有感觉皮瓣,效果更满意。结论 以指背血管为蒂的手背侧皮瓣是修复拇指组织缺损的较为理想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