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改进逆行第1跖背动脉岛状皮瓣修复(足母)趾趾端缺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改进逆行第1跖背血管蒂岛状皮瓣修复(足母)趾趾端缺损的手术疗效.方法 在解剖学基础上,采用改进逆行第1跖背血管蒂岛状皮瓣修复(足母)趾趾端缺损10例.结果 术后10例皮瓣全部成活.随访3~6个月,皮瓣外形、质地、色泽好,厚度适中;感觉恢复满意,两点分辨觉达11~14mm.结论 应用改进逆行第1跖背血管蒂岛状皮瓣修复(足母)趾缺损是一种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2.
目的 报道应用以第1跖背动脉或足底深支与第1跖背动脉共同为蒂的足背逆行岛状皮瓣修复Mu趾皮肤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 以足背动脉行程为轴线,于近侧设计皮瓣,第1跖背动脉或足底深支与第1跖背动脉共同为蒂,修复Mu趾皮肤缺损共22例。结果 术后22例皮瓣均成活,随访6个月~2年,功能及外观都比较满意。结论 应用足背逆行岛状皮瓣修复Mu趾皮肤缺损,安全、可靠、容易切取,是比较理想的修复方法。  相似文献   

3.
目的 报道应用改进的第1跖背逆行岛状皮瓣修复踇趾皮肤软组织缺损创面的1临床效果. 方法 对第1跖背动脉逆行岛状皮瓣的切取方法进行了改进,皮瓣位于第1跖骨间隙的部分及蒂部在第1骨间背侧肌肌膜下切取,蒂部留宽2 cm,对第1跖背动脉不做刻意解剖并根据第1跖背动脉3种不同的类型分别采取不同的处理方法.2004年1月至2007年8月共应用改进的第1跖背岛状皮瓣修复踇趾皮肤软组织缺损创面10例:皮瓣面积为2.5 cm×3.0 cm~4.0×6.0 cm. 结果 8例皮瓣完全成活,2例皮瓣远端出现浅表坏死,经换药后愈合.术后随访6个月~2年,皮瓣外形美观,患足功能满意. 结论 第1跖背动脉无论是何种类型,改进的第1跖背岛状皮瓣都可用于踇趾缺损创面的修复,并能取得比较理想的修复效果.  相似文献   

4.
目的 介绍应用(拇)横动脉蒂(拇)趾腓侧岛状皮瓣修复第二足趾供区创面的手术方法及临床效果.方法 对18例切取第二足趾移植再造拇、手指后遗留的足部供区创面,应用带(拇)横动脉蒂(拇)趾腓侧岛状皮瓣转位覆盖,皮瓣切取面积为2.6 cm×1.6 cm~3.2 cm× 2.0 cm.结果 术后再造拇手指全部存活,(拇)趾腓侧皮瓣能有效覆盖足趾供区骨外露创面且全部存活.术后随访时间为8~26个月,再造拇手指外形和功能良好,指腹两点分辨觉为6~8mm,触觉恢复,痛、温觉良好.(拇)趾腓侧岛状皮瓣无臃肿,全部患者均保留了第二跖骨头,其中7例保留了第二趾骨近节基底部,足部外观良好,供足穿鞋、行走功能无影响.足功能分析显示,动态、静态足底应力分布与健侧十分接近,患者步态正常.结论 横动脉蒂(拇)趾腓侧岛状皮瓣解剖位置恒定,血液供应良好,手术方法简单、安全,是修复第二足趾供区创面的理想方法.  相似文献   

5.
以第一跖背动脉为蒂的足背岛状皮瓣修复第一跖骨头外露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应用以第一跖背动脉为蒂的足背岛状皮瓣修复第一跖骨头外露.方法以足底穿支处为皮瓣中心,第一跖背动脉为蒂,趾蹼处为旋转轴来修复第一跖骨头外露.结果 36例皮瓣都成活,随访3~6个月,行走功能正常.结论由于各种原因造成的第一跖骨头外露均可采用此种皮瓣来修复,来恢复患足的功能.  相似文献   

6.
目的:应用以第一跖背动脉为蒂的足背岛状皮瓣修复第一跖骨头外露。方法:以足底丢处为皮瓣中心,第一跖背动脉为蒂,趾蹼处为旋转轴来修复第一跖骨头外露。结果:36例皮瓣都成活,随访3-6个月,行走功能正常。结论:由于各种原因造成的第一跖骨头外露均可采用此种皮瓣来修复,来恢复患足的功能。  相似文献   

7.
足背逆行筋膜蒂皮瓣修复(足母)趾缺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为  相似文献   

8.
以跖骨背动脉为蒂的足背逆行岛状皮瓣修复足趾皮肤缺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跖骨背动脉为蒂的足背逆行岛状皮瓣修复足趾皮肤缺损赵胡瑞周围伊斯克坦张正善我们以跖骨背动脉为蒂的前足背侧逆行岛状皮瓣修复3例5处足趾皮肤缺损取得成功,报道如下。临床资料本组男2例,女1例。其中2例4趾系外伤性皮肤缺损,1例1趾为冻伤创面。皮肤缺损部位...  相似文献   

9.
目的 介绍(足母)趾胫侧血管逆行岛状筋膜皮瓣修复(足母)趾远端缺损的手术方法及临床疗效.方法 自2006年1月-2008年6月,对6例应用(足母)趾胫侧血管逆行岛状筋膜皮瓣修复(足母)趾远端缺损.在第1跖骨胫背侧设计皮瓣,自甲根部胫侧缘至第1跖骨胫侧缘的连线为轴心线,轴点位于趾间关节近侧0.5cm以近的轴心线上,切取的皮瓣内含有足背内侧皮神经的(足母)趾背胫侧支及第1跖背动脉在趾跖关节分出的(足母)趾背胫侧支,转移后与创面腓侧(足母)趾趾底固有神经接合.结果 6例皮瓣全部成活,随访6~21个月,皮瓣质地柔软耐磨,感觉恢复好,皮瓣无臃肿,外观好,趾跖关节活动正常.结论 该皮瓣具有不损伤主要动脉、神经,操作简单,质地良好,外观佳,血供可靠等优点,重建趾腹感觉恢复满意,是修复趾端软组织缺损较好的方法.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逆行第一跖背血管蒂岛状皮瓣修复[足母]趾缺损的手术疗效。方法在解剖学基础上,采用逆行第一跖背血管蒂岛状皮瓣修复[足母]趾缺损12例。结果术后12例皮瓣全部成活。术后3-24个月随访,皮瓣外形良好,质地、色泽良好,厚度适中。感觉恢复满意,两点分辨觉平均达10-14mm。结论应用逆行第一跖背血管蒂岛状皮瓣修锻趾缺损是一种较为理想的方法。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第一跖背动脉筋膜蒂逆行皮瓣修复拇趾趾端缺损临床效果。方法设计、切取第一跖背动脉筋膜蒂逆行皮瓣修复7例拇趾趾端缺损患者,缺损面积2 cm×2.5 cm~3 cm×3.5 cm,皮瓣大小2.5 cm×3cm~3.5 cm×4.5 cm。结果 7例均获随访,时间4~20个月,皮瓣均完全成活,患者拇趾趾端创面均获得良好覆盖,皮瓣质地、弹性、色泽均正常,耐磨、耐压。无溃疡发生。蒂部不臃肿。结论第一跖背动脉筋膜蒂逆行皮瓣修复拇趾趾端缺损手术相对简单、安全,皮瓣厚度适中、弹性好、色泽好、耐磨、耐压,可防止溃疡,临床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12.
足[足母]趾在足部具有附着、防止滑跌、负重、辅助足的推进、弹跳、背伸、跖屈及内翻、维持足的内侧纵弓等重要作用。修复[足母]趾创面最大限度保持其功能,在手足外科中具有重要意义。自1995~2007年我科采用第一跖背动脉逆行岛状皮瓣修复足[足母]趾创面17例患者,取得满意效果,现将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远端筋膜蒂第一跖背动脉皮瓣修复蹰趾皮肤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10月~2013年10月采用远端筋膜蒂第一跖背动脉皮瓣修复躅趾皮肤缺损患者9例,供区行中厚皮片移植。结果9例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平均6(3~12)个月。皮瓣全部成活,皮瓣颜色、质地、厚薄与受区皮肤相近。1例皮瓣少许皮肤坏死,经换药3周后Ⅱ期愈合。供区植皮均Ⅰ期愈合。两点辨别觉为6~13mm,患者行走正常,皮瓣及供区植皮处皮肤无破溃。患者对外观、功能满意。结论相较于传统第一跖背动脉皮瓣,远端筋膜蒂第一跖背动脉皮瓣血管蒂长,转移覆盖范围增大,皮瓣血供更有保障,供区影响小,术后外形良好,是修复躅趾皮肤缺损的一种较好的方法。  相似文献   

14.
mu趾在足部具有附着、防止滑跌,负重,辅助足的推进、弹跳、背伸、跖屈及内翻,维持足的内侧纵弓等作用,修复mu趾创面最大限度保持其功能,在手足外科中具有重要意义。mu趾的创面可用植皮、传统带蒂皮瓣、邻趾岛状皮瓣及游离皮瓣等术式修复,但常由于这些术式各自的某些条件限制,如:局部无感觉,当摩擦、受压时易溃疡;皮瓣面积小,无法覆盖整个创面;需吻合血管,手术难度大等,而达不到满意的治疗效果。自1995年1月始,我们依据第1跖背动脉的解剖学特性,设计其逆行岛状皮瓣修复mu趾,临床应用6例,全部成功,效果良好,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应用以足背动脉为蒂的逆行岛状皮瓣修复足远端皮肤缺损的临床疗效.方法 以足背动脉为血管蒂,设计逆行岛状皮瓣,转移至足部远端,皮瓣面积略大于缺损面积,皮瓣经开放隧道转移至受区,皮瓣供区以中厚皮片覆盖.结果 本组患者共9例,缺损面积为3.5 cm×2.5 cm~6.0 cm x4.5 cm,术后随访3~12个月,皮瓣全部成活,修复后缺损部位功能和外形良好.结论 以足背动脉为蒂的逆行岛状皮瓣具有良好的血运,血管解剖结构恒定,是修复足远端皮肤缺损的可行方法 .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逆行第1跖底动脉逆行岛状皮瓣修复第1、2趾底创面的方法和临床效果.方法 采用逆行第1跖底动脉岛状皮瓣修复第1趾趾腹(腓侧)及第2趾胫侧创面皮肤软组织缺损创面,临床应用12例,皮瓣面积为2 cm×3 cm~4cm×6 cm,其中急诊修复外伤性创面5例,修复游离足拇趾腓侧皮瓣供区5例,游离第2趾胫侧皮瓣供区创面2例.结果 术后皮瓣全部成活,随访3 ~35个月,皮瓣质地良好,外形不臃肿,供区愈合良好,且无明显并发症,耐磨性良好,患者满意.结论 逆行第1跖底动脉岛状皮瓣皮瓣血运可靠,皮肤质地良好,手术切取安全,是修复第1趾趾腹(腓侧)及第2趾胫侧创面的较理想方法,值得临床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应用第1跖背-趾背动脉皮瓣修复手指掌侧大面积软组织缺损的临床疗效。方法:自2016年2月至2018年6月,设计应用第1跖背-趾背动脉皮瓣修复手指掌侧大面积软组织缺损11例11指,其中男7例,女4例;年龄19~46岁,平均32.5岁;3例采用第1跖背-第1趾背动脉供血,8例采用第1跖背-第2趾背动脉供血;对3例...  相似文献   

18.
掌背动脉逆行岛状皮瓣修复手指皮肤缺损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我院从1996-1999年应用掌背动脉逆行岛状皮瓣修复手指复合伤同时伴有皮肤缺损11例,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9.
踇趾腓侧皮瓣移植修复拇手指皮肤缺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报道趾腓侧皮瓣移植修复拇手指皮肤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根据拇手指皮肤缺损的部位、形状、面积设计以跖背动脉或跖底动脉为蒂的趾腓侧皮瓣游离移植修复创面。结果临床应用17例全部成活。一期修复后的患指近似健指,感觉、运动功能均达优良。结论趾腓侧皮瓣是修复拇手指皮肤缺损的一种较好方法。  相似文献   

20.
逆行岛状皮瓣修复肢体远端皮肤软组织缺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报道应用逆行岛状皮瓣修复肢体远端皮肤软组织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临床应用12种不同类型的逆行岛状皮瓣修复肢体远端皮肤软组织缺损共160例。皮瓣类型:虎口背侧筋膜蒂皮瓣25例,指动脉逆行岛状皮瓣10例,指背筋膜蒂皮瓣9例,掌背动脉逆行岛状皮瓣8例,尺动脉腕上皮支皮瓣23例,前臂骨间背动脉岛状皮瓣28例,桡动脉鼻烟窝皮支皮瓣15例,桡浅神经营养血管皮瓣10例,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12例,胫后动脉内踝上皮支皮瓣12例,足底内侧逆行皮瓣3例,足背动脉逆行皮瓣5例。其中血管蒂皮瓣104例;筋膜蒂皮瓣34例;神经营养血管皮瓣22例。结果145例逆行岛状皮瓣完全成活,皮瓣完全坏死9例,皮瓣远端部分坏死6例。术后随访,成活的皮瓣外观、质地良好。结论逆行岛状皮瓣具有操作简单、成功率高且皮瓣较薄,与受区皮肤质地、色泽比较接近等优点,是修复肢体远端皮肤软组织缺损较理想的选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