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晚期产后出血是指分娩24小时后,在产褥期内发生的子宫大出血.以产后1~2周发病最常见。将我院10年发生的28例产后出血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2.
产后出血发生在产后 2 4小时后 ,称为晚期产后出血。我院自 1 991~ 2 0 0 1年共收治晚期产后出血 3 4例 ,现分析如下。1 临床资料一般资料 我院 1 991~ 2 0 0 1年收住分娩总数 2 72 85例 ,阴道分娩 1 985 6例 ,发生晚期产后出血 1 8例 ,发生率为 0 .0 9% ;剖宫产 742 9例 ,发生晚期产后出血 1 6例 ,发生率为 0 .2 2 %。 3 4例晚期产后出血产妇年龄 2 3~ 3 5岁 ,平均 2 7岁 ,初产妇 3 3例 ,经产妇 1例 ,有人流史 1 1例 (3 2 .3 5 % )。 3 4例均为足月妊娠 ,占同期住院分娩总数 0 .1 2 % (3 4/2 72 85 ) ,发生失血性休克 8例 (2 3 5 3 %…  相似文献   

3.
资料与方法1 一般资料  1 992年 1月 1日至 2 0 0 1年1 2月 31日 ,我院分娩总数 2 32 35例 ,其中阴道分娩 1 6334例 ,剖宫产 690 1例 ,发生产后出血 5 2 1例 ,晚期产后出血 31例。发生晚期产后出血的产妇中 ,年龄最小的 2 3岁 ,最大的 37岁 ,平均年龄2 6.72岁 ,其中阴道分娩 2 1例 ,剖宫产分娩 1 1例。2 诊断标准 该组病例选择的标准为分娩2 4 h后 ,在产褥期内发生的阴道大量出血 ,一次或多次 ,持续或间断 ,出血总量在 5 0 0 ml以上 ,采用弯盘测量法。3 晚期产后出血的原因及出血的时间 见附表。附表 晚期产后出血原因及出血时间原 …  相似文献   

4.
高洪艳 《吉林医学》2001,22(4):228-228
晚期产后出血是指分娩 2 4h后 ,在产褥期内发生的子宫大量出血 ,晚期产后出血的发生率为 0 3%~ 0 7% ,是产科的严重并发症之一 ,现将我院 7a间发生的晚期产后出血 31例作回顾性分析如下。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发生于晚期产后出血的资料中 ,年龄最小 2 0岁 ,最大 38岁 ,平均年龄为 2 6 43岁 ,其中阴道分娩 2 6例 ,剖宫产分娩 5例。1 2 晚期产后出血原因及出血时间 :见表 1。表 1 出血原因及出血时间原  因n出血量 (ml)出血时间 (d)胎盘残留 840 0~ 80 0 1 0~ 46胎膜残留 5 40 0~ 80 0 7~ 35子宫复旧不全 840 0~ 80 …  相似文献   

5.
陈燕 《广西医学》2001,23(5):1229-1230
胎儿娩出后 2 4小时阴道流血达 5 0 0ml以上者称为晚期产后大出血。现对我院 1992年 2月至2 0 0 1年 3月收治的 37例晚期产后大出血病例进行分析。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本组年龄在 18~ 4 0岁 ,最小 18岁 ,最大 4 0岁 ,平均年龄 2 9岁。其中初产妇 31例 ,经产妇 6例。 37例患者均为足月妊娠。占同期住院分娩总数的 0 5 6 % (37 6 5 87例 )。 37例中伴重度出血 2 1例 (5 6 76 % ) ,失血性休克 12例 (32 4 3% ) ,死亡 1例 (2 70 % )。1 2 晚期产后大出血的诊断标准 :按胎儿娩出后2 4小时后阴道流血达 5 0 0ml以上者诊为产后大…  相似文献   

6.
晚期产后出血是发生在产后 2 4h以后的出血。以产后 1~ 2周发病最为常见 ,亦有迟至产后 6~ 8周发病者。其发病率虽然不高 ,但若失血过多可导致严重贫血 ,甚至失血性休克 ,如果抢救不及时 ,则可危及患者生命 ,本文对我院自 1 995~ 2 0 0 1年 1 4例晚期产后出血分析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患者年龄最小 2 1岁 ,最大的 35岁平均年龄 2 9.2岁。初产妇 1 3例 ,经产妇 1例 ,足月顺产 8例 ,剖宫产 6例。晚期产后出血量分别为4 0 0~ 1 2 0 0mL ,失血性休克 6例 ,伴低热 5例 ,白细胞升高 5例。1 .2 发病原因及诊治经过  (1 )部…  相似文献   

7.
晚期产后出血是指分娩24小时后,在产褥期发生的子宫大量出血,以产后1~2周期间发病居多,也有产后6~8周发病者。本文总结了4年间我院收治的晚期产后出血病例20例,分析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资料来源 1997年2月~2002年2月4年间我院收治20例晚期产后出血病例,最小年龄23岁,最大年龄34岁,平均27岁,初产妇18例,占90%,经产妇2例,占10%,有人工  相似文献   

8.
产后大出血是极常见的分娩并发症,也是导致产妇死亡的首要原因,包括产后大出血及晚期产后大出血,本文资料不包括晚期产后大出血。我院2004年 ̄2005年共分娩2008例,发生产后大出血30例,占分娩总数的1.07%,出血的原因依次为:子宫收缩不良、软产道损伤、胎盘胎膜残留,凝血功能障碍仅1例。1资料30例中年龄最小的20岁、最大的35岁,其中初产妇17例,经产妇13例。产后大出血包括产后大出血、及晚期产后大出血。本文不讨论晚期产后大出血,且不包括剖宫产术中大出血。仅选取同期经阴道分娩的对象。2分析见表13讨论3.1诊断标准分娩后24小时内,出血量达5…  相似文献   

9.
卢钺成 《广州医药》1999,30(4):44-45
产后出血发生在产后24h以后者称为晚期产后出血,以产后1~2周发病最为常见,也有迟至6周发病者,主要原因是胎盘残留,部分原因为剖它产术后于它切口愈合不良和软产道裂伤缝合不当等。现对我院1995年~1997年126例晚期产后出血病例进行分析,以探讨其原因及防治措施。1临床资料以产后24b以后产褥期内出现活动性子官出血为晚期产后出血诊断标准[1],我院于1995年1月~1997年12月3年间共发现并治疗晚期产后出血病人1伤倒,其中120例在我院分娩,6倒在其他医院分娩后发病,自行转至我院就诊。全部患者均为初产妇,其中创宫产20例,祖产及吸引…  相似文献   

10.
殷艳红  张彩云 《医学文选》2000,19(2):163-164
产后出血是引起孕产妇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 ,也是产科常见的严重并发症。为探讨晚期产后出血的发生原因及防治措施 ,现将我院 15年间收治的 35例晚期产后出血病例分析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1983年 12月至 1998年 12月 15年间我院分娩总数 2 6 42 8例 ,其中经阴道分娩 19830例 ,剖宫产 6 5 98例。按照产后出血发生在产后 2 4小时以后者称为晚期产后出血的定义 [1 ] ,本组有 35例 ,占同期分娩的 0 .14% ,低于国内报道 [2 ]。本组最小 2 4岁 ,最大 34岁 ,平均 2 8岁 ;初产妇 34例 ,经产妇有剖宫产史 1例 ,有人工流产史 18例。 3…  相似文献   

11.
晚期产后出血是指分娩 2 4 h后 ,在产褥期内发生的子宫大量出血 ,是产科的重要并发症之一 ,现将我院 30年间发生的晚期产后出血的病例 49例进行回顾性分析 ,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 970年 1月 1日~ 2 0 0 0年 1 2月 31日 ,我院分娩总数 41 2 1 7例 ,其中产后出血 1 1 478例 ,晚期产后出血 49例 ,占 0 .1 2 %。年龄 2 1~ 35岁 ,平均 2 9岁。其中阴道分娩 37例 ,剖宫产分娩 1 2例。2 诊断方法分娩 2 4 h后 ,在产褥期内发生的阴道大量出血 ,1次或多次 ,持续或间断 ,出血总量在 40 0 ml以上。住院期间采用弯盘测量法 ,院外则由患者或亲属估…  相似文献   

12.
资料与方法我院在2003年1月1日~2006年8月31日期间,住院分娩产妇5139例,晚期产后出血55例,其中阴道分娩39例。(本院分娩5例),剖宫产16例(本院手术2例),年龄23~38岁,平均27岁。晚期产后出血原因:主要病因为胎盘、胎膜残留,其他产褥感染,子宫复旧不良,剖宫产术后子宫切口裂开出血,软产道损伤。胎盘残留25例(45.5%),产褥感染14例(25.5%),子宫复旧不良9例(16.4%),子宫切口裂开出血5例(9.1%),软产道裂伤2例(3.5%)。晚期产后出血时间:最早发生在产后5天,最迟发生在产后40天,产后2周内发病35例,2~4周14例,大于4周6例。晚期产后出血量:500~3500m…  相似文献   

13.
分娩24h后在产褥期内发生的子宫大出血称晚期产后出血。以产后1—2周发病最常见,亦有迟至产后6周。阴道持续或间断流血,亦可表现为急剧大量流血,并有血凝块排出。现将我科8年间发生的38例晚期产后出血病例回顾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4.
刘月美 《广西医学》2001,23(3):660-661
晚期产后出血是指胎儿娩出 2 4小时后至产后42天内所发生子宫大量出血 (即产褥期出血 )是产科的重要并发症之一。为提高晚期产后出血的防治水平 ,现将我院于 1 993年~ 2 0 0 0年 3662例分娩中晚期产后出血的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1 资料与方法1 .1 资料来源 :1 993年 1月 1日至 2 0 0 0年 1 2月 1日 ,我院分娩总数 3662例 ,其中阴道分娩 2 92 6例 ,剖宫产 736例。 8年间产后出血 2 95例 ,发生率为8.0 6% ,其中晚期产后出血 38例 ,其发生率为1 .0 3% ,占产后出血的 1 2 .9%。1 .2 一般资料 :发生晚期产后出血的资料中 ,年龄最小的 2 0岁 ,…  相似文献   

15.
晚期产后出血88例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本文对我院收治的 88例晚期产后出血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 ,现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收集我院 1988年 1月~ 2 0 0 0年 12月收治的晚期产后出血患者 88例 ,年龄 2 0~ 4 1岁。其中初产妇 76例 ,经产妇 12例。阴道分娩 81例 ,剖宫产7例。出血发生于产后 1周内 2 0例 ,产后 1~ 2周 2 9例 ,2~ 3周 14例 ,3~ 4周 11例 ,4周以上 4例。出血量 5 0 0ml2 1例 ,5 0 0~ 10 0 0ml31例 ,10 0 0~ 2 0 0 0ml19例 ,2 0 0 0ml以上 17例。 6例出现休克症状 ,有不同程度贫血 5 2例。体温不同程度升高者 6 5例。1.2 晚期产后出血…  相似文献   

16.
晚期产后出血25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李海燕 《四川医学》2002,23(7):749-750
晚期产后出血为妇产科常见的疾病 ,也是产科的严重并发症之一。为探讨晚期产后出血的发生原因及防治措施 ,本文对我院 1998年 1月至 2 0 0 1年 7月收治的 2 5例晚期产后大出血病例进行分析 ,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本组 2 5例 ,年龄 2 0~ 38岁 ,平均 2 7岁。初产妇 9例 ,经产妇 16例。有人工流产史 2 2例 ,占 88%。 2 5例患者均为足月妊娠分娩 ,占同期住院分娩总数的 0 .5 3% (2 5 / 4 6 83) ,占同期产后出血病例的2 5 .7% (2 5 / 97) ,重度贫血 15例 (6 0 % ) ,失血性休克2 2例 (88% )。1.2 晚期产后出血的诊断标准 :分娩 …  相似文献   

17.
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1991年 1月~ 1999年 12月 ,我院分娩总数 5 410例 ,产后大出血 82例 ,其中外院转入 2 0例。我院产后出血发生率是 1.15 % ,平均 30 .5岁。初产妇 4 6例 ,经产妇 36例。多胎妊娠 (双胞 ) 9例。出血时间发生在产后 2h之内 6 2例 ,超过 2h 2 0例。选取同期分娩的正常产妇作为对照组。采用弯盘收集加自测估计法测量出血量。以胎儿娩出后 2 4h内阴道流血量超过 4 0 0ml为产生出血的诊断标准[1] 。统计学处理采用x2 检验。1.2 产后出血原因宫缩乏力 4 3例 (5 3.6 6 % ) ;软产道裂伤 17例(2 0 .73% ) ,其中阴道壁…  相似文献   

18.
晚期产后出血是指分娩24 h后,在产褥期内发生的子宫大量出血,以产后1~2周发病最常见,亦有迟至产后6周发病者,亦有报道,最迟发生在产后4个月[1,2].现将我院15年间发生的35例晚期产后出血的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9.
分娩 2 4h后在产褥期内发生的大量出血 (>4 0 0ml)称为晚期产后大出血[1] ,胎盘胎膜残留是引起产后大出血主要原因之一。本文对我院 1986年 5月— 1998年 1月收治的 2 0例因胎盘胎膜残留导致产后晚期大出血的病例分析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共 2 0例 ,年龄 2 5~ 33岁 ,平均 2 8岁 ,均为初产妇。有人工流产史 13例 (占 6 5 % ) ,2 0例患者均为足月妊娠 ,占同期住院分娩总数的 0 .15 % (2 0 / 12 80 4 ) ,占同期产后出血病例的 7.81% (2 0 / 2 5 6 )。 2 0例中伴重度贫血 16例(80 % ) ,伴失血性休克 7例 (35 % )。 12例为 198…  相似文献   

20.
晚期产后出血12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产后 2 4h以后的产褥期子宫大量出血 ,称为晚期产后出血。发生原因有胎盘、胎膜残留、子宫内膜炎和 (或 )蜕膜炎 ,以及剖宫产术后切口感染、裂开出血等。现就我院 1991~ 1998年间收治的 12例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1991年 1月~ 1998年 12月在我院共有 3 0 72例产妇分娩 ,发生晚期产后出血 12例 ,晚期产后出血发生率为0 .3 9% ,比何福仙报道的 0 .2 1%高[1] 。年龄 2 5~ 3 2岁 ,平均2 7.3岁 ,孕产次平均为 1.5 8次 ,均为足月妊娠。其中经阴道分娩 10例 ,剖宫产 2例。总产程超过 2 4h4例 ,胎膜早破 3例。1.2 晚期产后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