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实验证明乙脑病人在病后4~8天大多数可查到 IgM 特异性抗体。2.17例双份血清抗体有4倍增长的乙脑患者,急性期单份血清查 IgM 抗体,可以作出诊断的有14例,占82%。3.急性期单份血清查到 IgM 抗体的有22例,其中21例双份血清血抑抗体有2~4倍增长,1例双份血清血抑抗体不增长,但补体结合抗体却有4倍以上增长。4.本文对国产2-ME 和71℃加温法代替进口2-ME 用于乙脑早期诊断的可能性进行了研究和讨论。5.实验观察到病情越重的病人,急性期血抑抗体滴度较低。  相似文献   

2.
已知从人体内至少可以查出五类免疫球蛋白,即 IgM、IgG、IgA、IgD 和 IgE。乙脑病毒感染后至少可以产生 IgM 和 IgG 两种抗体。试验表明,IgM 为初次感染后的早期抗体,出现较早,2~3周为高峰,后即随着 IgG 的产生或增加而降低或消失。因此,证明乙脑患者早期抗体 IgM 的存在并以此对乙脑的感染做出确定诊断,是当前乙脑早期诊断研究中的一个实际问题,并已有所探讨。  相似文献   

3.
乙型脑炎的早期诊断对于重症患者的抢救和轻型患者的及时治疗均有迫切的现实意义。目前,确定乙脑病例诊断的实验方法除参考临床常规检验外,主要依靠免疫学的手段来完成。关于乙脑病毒感染人体后的免疫应答以及借此对乙脑进行早期诊断的研究,已经见诸报道。1975~1978年,围绕着乙脑早期诊断的问题,我们从三个方面着手进行了一些实验研究:(1)关于乙脑早期抗体(IgM)的基本特性,主要比较了71℃加温和某些硫氢基化合物等理化因素对 IgM 的破坏或解聚作用(depoIymerize);(2)建立了具有乙脑免疫应答的实验动物模型;(3)对2-巯基丙烷磺酸钠处理全血清检测 IgM 抗体的方法,进行了乙脑患者的早期诊断和有  相似文献   

4.
用IgM抗体捕捉法ELISA检测试剂盒测抗乙脑病毒(抗JEV)-IgM,测血清标本169例,唾液标本13例。其中血清抗JEV-IgM阳性115例(77.3%)。唾液标本均为血清抗JEV-IgM阳性患者提供。唾液抗JEV-IgM阳性12例(92.7%)。检测结果提示,检测唾液中抗JEV-IgM,对临床早期诊断和流行病学调查有重要意义。为乙脑抗体检测开辟了新途径。  相似文献   

5.
本文报导了间接微量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乙脑病毒抗体的实验条件和方法。抗元系用乙脑病毒感染的幼鼠脑,经鱼精蛋白和聚乙二醇处理的半提纯抗元,将抗元包被于国产聚苯乙烯微量塑料板,应用马抗人IgG辣根过氧化物酶结合物和马抗人IgM辣根过氧化物酶结合物检测人血清中乙脑病毒特异性IgM IgG抗体;与HI、CF试验比铰,三种方法结果基本一致,有一定相关性。经阻断试验,取代试验等ELISA结果是特异性的。ELISA和HI试验检测IgG抗体敏感性相近;ELISA检测IgM抗体比2ME—HI试验的敏感性稍高,是一种帮助乙脑早期诊断比较理想方法。ELISA检测病人血清较HI、CF试验快速、简便、节省材料、而且被检血清不需事先处理等优点,有可能代替HI、CF试验供检测乙脑病毒抗体,作为常规诊断之用。  相似文献   

6.
本文报道用10%Cowen Ⅰ株葡萄球菌A蛋白(SPA)菌液吸收血清中IgG法和2-巯基乙醇(2ME)处理法,检测疑似乙脑病人血清中IgM 抗体,两种方法符合率达90%,P>0.05,而SPA 菌体法能直接检测IgM 抗体活性,且菌液在一般实验室均可制备,便于推广,SPA 菌体吸收血清作HI 试验检测IgM 抗体,如滴度≥1:20可以诊断为阳性。  相似文献   

7.
1979年7月-8月,我们对流行性乙型脑炎(以下简称乙脑)用血凝抑制试验测定血清IgM抗体,观察其早期诊断的价值,初步看来有一定实用意义。资料与方法观察对象共33例。年龄最小为3个月,最大为66岁,男与女之比为2:1。临  相似文献   

8.
<正> 流行性乙型脑炎(简称乙脑)的血清学诊断,过去主要依靠双份血清、采用补体结合试验、中和试验及血凝抑制试验进行确诊。不能满足临床早期诊断的要求。近年来国内外采用特异性IgM抗体测定,用于乙脑早期诊断已有不少报道。但对同一批、同一对象使用不同方法作综合对比的较少。为此,我们在1979年对临床上确诊的36例乙脑患者的血清,采用特异性IgM抗体测定、补体结合试验及血凝抑制试验三种血清学诊断方法进行了检测,并对其诊断价值加以比较。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
本文探讨了用ELISA双抗体夹心法,进行乙型脑炎患者血清中抗乙脑病毒IgM抗体的测定。用ELISA法及二巯基乙醇(2-ME)法测定临床诊断为乙脑患者急性期血清64份,以及经血凝抑制试验确诊为乙脑患者急性期血清33份,结果表明ELISA法比2-ME法敏感。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30例流行性乙型脑炎(乙脑)病毒致脑炎/脑膜炎病例的流行病学和临床特征。方法对河北省脑炎、脑膜炎监测点2007-2011年报告的病例流行病学进行调查,并采集急性期血清和脑脊液,采用传统的ELISA方法检测乙脑IgM抗体。结果 2007-2012年报告的1 812例脑炎脑膜炎病例中,30例病例血清和/或脑脊液标本乙脑IgM抗体检测阳性,男女性别比为2∶1,平均年龄16岁,70.0%的病例集中在15岁以下儿童,发病以夏秋季为主。平均每个病例伴有5种以上的临床症状及体征;平均每个病例住院21 d。结论乙脑主要侵犯低龄儿童,而且会引发较为严重的临床表现。需加强乙脑疫苗接种为主的综合措施防制,以有效控制乙脑的流行。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流行性乙型脑炎时血清和脑脊液乙脑抗体IgM(抗JEV-IgM)检测的诊断价值.方法:采用抗体捕获法测定182例乙脑住院病人血清和脑脊液抗JEV-IgM,并分析它与病程、年龄、病型的关系.结果:乙脑病人血清和脑脊液抗JEV-IgM检出的阳性率分别为61.87%、86.67%,且后者明显高于前者(P<0.005);不同病程、年龄、病型血清和脑脊液抗JEV-IgM的阳性率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用抗体捕获法检测血清和脑脊液抗JEV-IgM对流行性乙型脑炎有早期诊断的价值,且该方法特异性高、敏感性强.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甘肃省长江流域2005-2009年流行性乙型脑炎(乙脑)流行情况,为有效预防控制乙脑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描述流行病学现况分析方法,对2005-2009年甘肃省长江流域乙脑报告病例进行分析,采用ELISA法检测病人早期血清乙脑IgM抗体。结果 2005-2009年甘肃省长江流域共报告乙脑病例197例,死亡6例,年平均发病率为1.44/10万,病例主要集中在8月份,占全部病例的71.07%(140例)。其中2006年报告乙脑病例79例,发病率为2.90/10万。15岁以下的病例占全部病例数的66.50%(131例)。职业分布以学生最多占32.99%,其次是农民、散居儿童,分别占28.93%、26.40%。检测病人血清43份,乙脑IgM抗体阳性33份,阳性率76.74%。结论甘肃省长江流域地区乙脑发病率总体呈下降趋势,但发病率有所波动,长江流域地区乙脑的威胁仍然存在,应继续加强防控措施。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流行性乙型脑炎时血清和脑脊液乙脑抗体IgM(抗JEV-IgM)检测的诊断价值。方法:采用抗体捕获法测定182例乙脑住院病人血清和脑脊液抗JEV-IgM,并分析它与病程、年龄、病型的关系。结果:乙脑病人血清和脑脊液抗JEV-IgM检出的阳性率分别为61.87%、86.67%,且后者明显高于前者(P<0.005);不同病程、年龄、病型血清和脑脊液抗JEV-IgM的阳性率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用抗体捕获法检测血清和脑脊液抗JEV-IgM对流行性乙型脑炎有早期诊断的价值,且该方法特异性高、敏感性强。  相似文献   

14.
本文报道53例乙脑病人血清特异性IgM及IgG抗体消长规律。血清IgM抗体消长具多种类型:第一型特征为短暂迅速上升继之以同样迅速下降,第二型IgM于发病后1周即可测知,经短期持续后迅速下降,第三型IgM消长呈一定时间曲线,即自发病后第3日IgM滴度逐渐上升,于第2周达高峰;个别病例IgM于发病3~4周仍可测出,少数病例IgM出  相似文献   

15.
目的:为了寻找导致本次流行性乙型脑炎(乙脑)暴发的因素,以防止类似暴发疫情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按疫情暴发调查方法,对病例进行个案调查和疫区处理,并采用ELISA和间接免疫荧光血清学方法检测所采集的患,疫区生猪静脉血以及对患粪便标本进行肠道病毒分离。结果:本次暴发疫情呈高度散发,年龄集中在10岁以下儿童,共有19例病例,2例死亡,病死率为10.53%,临床以轻型与普通型为主,表现为发热,头痛,呕吐等主要症状,实验室检测9份病例血清标本,间接免疫荧光法乙脑IgG抗体均阴性,IgM8例阳性,其中有6例用ELISA法检测乙脑IgM抗体阳性,双阳性符合率达到75%,2例生猪血标本未检出乙脑抗体,粪便培养不出肠道病毒,结论:儿童乙脑疫苗基础免疫空白是导致本次乙脑疫情暴发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6.
呼吸道合胞病毒(RSV)是婴幼儿下呼吸道感染的重要病原。病毒分离及双份血清抗体测定只能作回顾性诊断。近年来应用免疫荧光法检测风疹、流感、乙脑等患者血清中的特异性IgM已有报道,本文报告利用该法测定患儿血清中RSV的特异性IgM(RSV-IgM),并讨论其在早期诊断中的意义。  相似文献   

17.
26例甲型肝炎患者血清以二巯基乙醇处理,比较处理前后的补体结合反应滴度,以检测甲型肝炎IgM抗体。处理后滴度下降4倍或4倍以上者14例,阳性率为53%。9例双(三)份血清中有2例甲型肝炎IgM抗体可持续存在一年左右。对上述14例血清作酶联免疫吸附测定,结果不论急性期或恢复期血清甲型肝炎IgM和IgG抗体均为阳性,未能达到鉴别早期病人的目的。本文对其原因作了讨论。  相似文献   

18.
建立实验动物模型、了解乙脑的免疫应答,从而为早期诊断的实验研究提供科学依据是必要的前提条件。Edelman R 等在8只曾因研究疟疾而切除脾脏、后又用于登革热病毒感染试验的9~10岁的长臂猿,经皮下注射0.5毫升乙脑活病毒,研究了灵长类动物对 B 群病毒的免疫应答并获得成功。estaway EG 观察了家兔和豚鼠经 B 群病毒感染后产生的 IgM 抗体免疫应答的特异性。为了研究乙型脑炎早期抗体出现的规律,我们通过豚鼠感染乙脑病毒建立的动物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风疹病毒抗体检测对预防出生缺陷患儿的临床意义。方法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孕妇血清中风疹病毒特异性抗体IgM,分析阳性IgM检测率与流产发生的关系。结果 185例妊娠者中检出IgM阳性18例,阳性率为9.73%;初次妊娠者IgM阳性率为5.6%,明显低于多次妊娠者IgM阳性率(27.27%);IgM阳性孕妇的早期流产率为22.22%(4/18),而IgM阴性孕妇的早期流产率为9.58%(16/167),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测定血清中风疹病毒IgM抗体能够减少不良妊娠的发生,可以降低有缺陷新生儿的出生。  相似文献   

20.
目的 分析224例流行性乙型脑炎(简称乙脑)的流行特征,为进一步做好乙脑的预防控制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快速IgM抗体捕捉ELISA进行患者血清或脑脊液的乙脑抗体检测,结合临床表现予以诊断.对确诊病例利用Excel软件进行描述流行病学分析.结果 2001-2010年共收集疑似乙脑患者血清/脑脊液标本626份,阳性224例,检出率为35.78%,脑脊液的阳性检出率略高于血清.男女比例为1.24∶1,好发年龄为10岁以下及50岁以上,发病者多数在农村.发病时间7-10月,发病高峰集中在8月.结论 开展乙脑病例监测,在高发地区及农村进行重点控制,加强宣传教育和增强灭蚊、防蚊意识,加强中老年人的乙脑疫苗免疫接种,是降低乙脑发病率的必要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