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大学生生活事件、认知情绪调节与抑郁的关系   总被引:3,自引:3,他引:3  
目的:探讨大学生生活事件、认知情绪调节与抑郁三者之间的关系。方法:运用生活事件量表(ASLEC)、认知情绪调节问卷(Cognitive Emotion Regulation Questionnaire,CERQ)和抑郁自评量表(SDS)对吉林省4所高校的900名大学生进行调查。结果:学习压力、人际关系和健康适应对大学生影响较大,学生较多运用积极设想、容忍、积极调整和沉思默想等认知情绪调节策略;相关分析及回归分析结果发现,生活事件对抑郁既有直接影响,同时,也通过积极、消极的认知情绪调节策略影响大学生的抑郁。结论:生活事件、认知情绪调节和抑郁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认知情绪调节在大学生生活事件与抑郁之间起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青少年在应对负性生活事件时使用认知情绪调节策略的特点,以及与抑郁的关系。方法对全国10个城市的7110名青少年进行认知情绪调节策略问卷(CERQ)和流调中心抑郁用量表(CES-D)的评定。结果①青少年使用适应性策略多于使用非适应性策略;②男生的抑郁分数显著低于女生(t=-5.79,P<0.001),初中生的抑郁分数显著低于高中生(t=-13.89,P<0.001);③抑郁与非适应性策略的使用有中等强度的正相关,与适应性策略有弱的负相关;④灾难化、沉思、理性分析、重新关注计划、积极重新评价和责难他人对抑郁均有显著性的预测作用(F=373.62,P<0.001)。结论认知情绪调节策略可以预测青少年的抑郁症状。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大学生情绪调节与抑郁之间的关系,分析情绪调节在抑郁发生过程中的作用机制,降低大学生的抑郁发生率。方法选用情绪调节问卷和B eck抑郁问卷,对河北省高校288名在校大学生进行调查。结果①大学生的情绪调节整体来看处于中等水平(61.82±11.33),在两种常用情绪调节策略的使用上,重新评价策略使用处于中等偏上水平(34.14±6.86),表达抑制策略使用处于中等偏下水平(27.68±6.58);②不同年级大学生在重新评价(t=2.980,P<0.01)、表达抑制(t=-2.160,P<0.05)上有显著差异;③不同性别大学生在抑郁(t=3.570,P<0.05)上的差异显著;④情绪调节中的重新评价策略与抑郁呈显著负相关(r=-0.175,P<0.01)。结论大学生情绪调节影响抑郁,情绪调节越好,抑郁水平越低。  相似文献   

4.
大学生认知情绪调节策略对抑郁和焦虑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探讨大学生认知情绪调节策略对抑郁和焦虑影响的总体情况及特点.方法 329名大学生接受了"认知情绪调节策略量表"和SCL-90中的抑郁和焦虑2个分量表的评定.结果 大学生采用较多的认知情绪节策略依次是积极设想、自我负责,反思和积极关注;反思和灾难化对大学生抑郁和焦虑有较强的预测作用,其中在灾难化对抑郁的预测作用上存在显著的性别差异(P<0.001).结论 大学生认知情绪调节策略对抑郁和焦虑有显著影响,且各有不同特点.本研究为进一步探讨大学生的抑郁和焦虑提供了一定基础.  相似文献   

5.
大学生情绪调节方式与抑郁的研究   总被引:30,自引:4,他引:26  
目的:探讨大学生的情绪及情绪调节方法及其与抑郁和性别的关系。方法:98名大学本科生接受了情绪量表,情绪调节方式量表和抑郁量表的评定。结果:(1)大学生情绪感受频率序列(从多到少)为:快乐、兴趣,羞愧、内疚,羞涩、悲伤、惊奇、敌意、愤怒、蔑视、厌恶、恐惧等。(2)一般的模式在感受负性情绪时出现比较多的忽视和抑制,感受正性情绪时出现比较多的重视和宣泄;原因调节多于反应调节。(3)男性感受比较多的愤怒、在感受正性情绪时,男性存在比较多的忽视和抑制,女性存在比较多的重视和宣泄。(4)抑郁高分组包含比较的羞愧、羞涩、悲伤,自我敌意、恐惧、厌恶、愤怒等负性情绪,比较少的快乐和兴趣。在调节方式上,高抑郁在感受负情绪时有更多的重视和宣泄,在感受正情情绪时存在比较多的忽视和抑制,比较少的重视和宣泄,结论:不适当的情绪调节方式可能是增强抑郁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贫困大学生认知情绪调节与社会支持水平之间的关系。方法随机选取500名大学生施测社会支持量表和认知情绪调节量表。结果①贫困与非贫困大学生在自责、容忍和灾难化上有显著差异(P〈0.01),在积极认知情绪调节上无显著差异;②社会支持与认知情绪调节存在不同程度的相关,且对认知情绪调节策略有一定预测作用;③贫困度和社会支持的交互作用不显著,二者在认知情绪调节的个别维度上主效应显著。结论贫困度对学生采用自责、容忍和灾难化策略有显著影响,社会支持对认知情绪调节的影响较复杂,能够一定程度上预测认知情绪调节策略。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情绪状态,认知情绪调节策略与大学生网络游戏成瘾的关系。方法:用简明心境量表、认知情绪调节问卷对55名成瘾大学生和342名正常大学生进行调查。结果:情绪状态上,网络游戏成瘾者抑郁-沮丧,疲惫-惰性,困惑-迷茫显著高于正常组(P<0.05);认知情绪调节策略上,成瘾者多用灾难化和责备他人(P<0.01),较少用关注计划、积极重评、视角转换(P<0.01);成瘾者的消极情绪状态与少数调节策略存在显著正相关;责备他人、疲劳-惰性、有力-好动是成瘾的危险因素(OR=1.620,1.183,1.111)。结论:不良心境状态和消极的认知情绪调节策略是大学生网络游戏成瘾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述情障碍与非适应性认知情绪调节策略在家庭环境与抑郁之间的作用,探讨家庭环境影响抑郁的具体机制。方法:共有394名心理科门诊患者完成家庭环境量表、多伦多述情障碍量表、认知情绪调节策略问卷、流调中心用抑郁量表和状态焦虑量表。控制性别与焦虑水平,构建家庭环境、述情障碍、非适应性认知情绪调节策略、抑郁症状的结构方程模型。结果:家庭环境对抑郁的直接效应为0.123(P<0.01),占总效应的46.77%;家庭环境通过述情障碍→非适应性认知情绪调节策略的链式中介对抑郁的间接效应为0.090(P<0.01),占总效应的34.22%。结论:家庭环境可直接影响抑郁,也可通过述情障碍与非适应性认知情绪调节策略间接影响抑郁。  相似文献   

9.
目的:旨在探讨不同认知重评子策略对抑郁倾向大学生积极和消极情绪的调节效果。方法:通过2个实验,分别以46名和50名大学生为被试,且每个实验中抑郁倾向和健康大学生各半。分别使用指示词提示被试采用卷入和积极认知重评策略上调积极情绪,采用分离和积极认知重评策略下调消极情绪,并评定情绪调节效果和成功程度。其中情绪调节效果的测量指标为情绪调节后的情绪体验自我等级评分,成功程度的测量指标为个体对策略运用成功程度的自我等级评分,即个体对自我真实使用调节策略的程度的评价。结果:抑郁倾向个体使用卷入和积极认知重评策略均能有效地上调积极情绪,两者之间效果无显著差异。使用积极认知重评策略调节消极情绪的效果显著好于分离认知重评策略的效果。结论:卷入和积极认知重评策略均能有效上调抑郁倾向个体的积极情绪,而分离和积极认知重评策略能有效降低抑郁倾向个体的消极情绪,且积极认知重评策略的效果更佳。  相似文献   

10.
目的:评估认知情绪调节问卷(CERQ)中文版在抑郁性障碍患者中的信度、效度。方法:299例抑郁性障碍患者完成认知情绪调节问卷和流调中心用抑郁自评量表。结果:CERQ全量表的α系数为0.858,9个分量表的α系数在0.622~0.869之间;全量表条目间平均相关系数为0.144,9个分量表的条目间平均相关系数在0.291~0.623之间;全量表的分半信度系数为0.747,9个分量表的分半信度系数为0.613~0.856。验证性因子分析结果显示TLI为0.890,CFI为0.904,IFI为0.905,RMSEA为0.053。依据CES-D得分将被试分为抑郁低分组、抑郁高分组,两组患者在CERQ自我责备、沉思、积极重新评价、理性分析和灾难化等因子上的得分差异显著(P<0.05)。结论:CERQ的信度与效度达到了心理测量学要求,可用于测查抑郁性障碍患者的认知情绪调节方式。  相似文献   

11.
大学生情绪调节与心理健康的关系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目的 研究大学生情绪调节与心理健康的关系.方法 选用一般健康问卷和情绪调节问卷,对398名大学生进行调查.结果 差异检验表明,在情绪调节策略上,存在非常显著的性别差异,男生更倾向于使用表达抑制策略(t=3.135, P<0.01);在认知重评策略上无显著性别差异(t=1.259, P>0.05).相关分析表明:认知重评策略水平越高,自我肯定性越强,负性情感(忧郁、焦虑)越少,心理健康水平越高.结论 情绪调节中的认知重评策略与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有密切联系.  相似文献   

12.
Emotion Regulation and Mental Health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In this article, we argue that emotion regulation is an essential (and traditionally underemphasized) feature of mental health. To develop this idea, we first define the terms emotion, emotion regulation , and mental health . We then chart the development of emotion regulation and describe its role in various facets of normal functioning. Next, we consider what happens when emotion becomes dysregulated in a major depressive episode. We suggest that an emotion regulatory perspective integrates diverse theoretical views of depression and has implications for the assessment, treatment, and prevention of depression. We conclude by speculating about the role of emotion regulation in the broader context of public mental health.  相似文献   

13.
网游成瘾大学生孤独感与认知情绪调节策略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网络游戏成瘾大学生孤独感和认知情绪调节策略的特点及关系。方法用UCLA孤独感量表与认知情绪调节策略问卷对网游成瘾与一般大学生进行调查。结果 t检验发现网游成瘾大学生孤独感高于一般大学生(t=2.13,P<0.05);关注计划(t=-3.54)、积极重评(t=-1.99)和视角转换(t=-2.95)等适应性认知情绪调节策略得分较低(P均<0.05),而灾难化(t=3.02)和责备他人(t=4.98)等非适应性策略得分较高(P均<0.01);相关分析发现,网游成瘾大学生孤独感与灾难化策略呈正相关(r=0.326,P<0.05)。结论网游成瘾大学生孤独感水平较高;多采用非适应性策略;孤独感与灾难化策略的使用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14.
认知情绪调节量表在大学生中的初步信效度检验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考察认知情绪调节量表(Cognitive Emotion Regulation Questionnaire,CERQ)中文版的信度和效度.方法:将CERQ修订成中文版,以自尊量表(The Self-Esteem Scale,SES)为效标,施测于我国4所大学的744名大学生.结果:中文版的CERQ由8个因子构成,分别为自责、接受、沉思默想、积极调整、积极设想、自我安慰、灾难化和责备他人,其因子负荷为0.51-0.75,总量表及8个子量表的Cronbach α系数信度为0.60-0.89,3个月后的重测信度为0.60-0.82.相关分析显示,除自我安慰维度外CERQ量表与自尊量表评分均有相关性,如灾难化与自尊总分和自我肯定维度呈负相关(r=-0.44、-0.34),与自我贬低量表呈正相关(r=0.45);积极设想与自尊总分和自我肯定维度呈正相关(r=0.32、0.31),与自我贬低分量表呈负相关(r=-0.26)(均P<0.01).用结构方程进行验证,其拟合指数分别为x2/df=3.28,GFI=0.81,NNFI=0.90,CFI=0.92,RMSEA=0.08.结论:CERQ中文版具有良好的信度、效度,是测量大学生认知情绪调节策略的有效工具.  相似文献   

15.
中国道家认知疗法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预防干预   总被引:31,自引:2,他引:29  
目的:研究中国道家认知疗法对神经质倾向人格的大学生的心理保健作用。方法:63名大学生(EPQ量表测评其N量表粗分≥17分)随机分为干预组(32名)、对照组(31名),随机选取大学生(N量表粗分在11-13分之间)作为正常对照组(30名)。干预组给予道家认知疗法,另两组不予处理,标准干预期2个月,跟踪随访一年。结果:道家认知疗法提高了干预组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可降低其N分,改善其应对方式。结论:中国道家认知疗法有助于改善大学生的心理健康。  相似文献   

16.
大学生的完美主义与心理健康的关系   总被引:38,自引:5,他引:38  
目的:探讨大学生的完美主义与心理健康的关系.方法:用Frost多维完美主义量表(MPS)和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505名大学生进行测量.结果:大学生的完美主义与心理健康在总体上呈负相关(r=-0.30,P<0.01),大多数维度之间在0.01显著性水平上呈负相关.结论:大学生的完美主义对心理健康存在一定程度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大学生的情感变量与心理健康的探讨   总被引:20,自引:0,他引:20  
目的:研究大学生情感变量与心理健康的关系.方法:选用情感量表、心理健康症状自评量表(SCL-90),分层随机抽样,对210名大学生进行调查.结果:差异检验表明男性的负向情感多于女性(t=2.23,P<0.05),快乐感低于女性(t=-1.99,P<0.05),在正向情感上无显著性别差异(t=0.21,P>0.05);大一学生的快乐感和正向情感多于大四学生(t=2.08,2.22,P均<0.05),在负向情感上无显著年级差异(t=-1.76,P>0.05);除精神病性外(t=1.49,P>0.05),快乐感高的被试与快乐感低的被试在心理症状其余各因子上得分有显著差异(t=3.24~6.40,P<0.01).相关分析表明:快乐感、正向情感与多数心理症状因子相关达显著水平(r=0.21~0.59,P<0.05~0.01),负向情感与所有心理症状因子相关达显著水平(r=0.20~0.61,P<0.05~0.01).  相似文献   

18.
宁夏地区大学生心理卫生状况调查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文报道了宁夏地区三所高校2640名大学生SCL-90的测查结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