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目的 构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复合生物支架材料组织工程骨,探讨低温3D打印联合冷冻干燥法制备的三维仿生复合支架材料内BMSCs增殖、分化、成骨特异性基因表达情况.方法 利用低温3D打印结合真空冷冻干燥法制备三维支架,提取新西兰大白兔的BMSCs,用倒置显微镜及免疫组化鉴定BMSCs的形态及特征.将第3代BMS...  相似文献   

2.
李颖  邱丽华  王涛 《重庆医学》2008,37(13):1465-1466
目的探讨深低温冷冻(深冻)同种异体下颌骨移植的临床方法和应用价值。方法采用深冻同种异体下颌骨修复10例下颌骨大块缺损的病例,术中尽可能保留受植床的骨膜,异体骨浸泡生理盐水加抗生素30min,并在植骨块与受植骨块之间嵌入医用诱导骨基质,严密缝合口腔黏膜,口外放置持续负压引流。结果本组10例患者术后随访1~3年,X线片见患者下颌骨与移植骨生长愈合良好,未出现明显的高度降低。结论深冻辐射同种异体下颌骨用于下颌骨大块缺损的修复,可减少患者因取骨增加的痛苦,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手术痛苦,在临床上是较佳的选择。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具有H—Z涂层的以氧化铈(CeO2)稳定的四方相氧化锆多孔陶瓷(Ce-TZP),与猪骨形态发生蛋白(pBMP)复合成的人工骨,用于骨缺损的修复。方法:将其pBMP/Ce-TZP复合人工骨和HA复合人工骨分别植入30只家兔桡骨大段缺损处,并植入后进行X线摄片和组织学检查。结果:pBMP/Ce-TZP复合人工骨与HA复合人工骨比较,pBMP/Ce-TZP复合人工骨在结构、理化性能和生物力学强度均占有明显优势,有利于诱导成骨能力和加速新骨形成,促进骨缺损的修复。结论:pBMP/Ce-TZP复合人工骨是目前较理想的骨移植材料。  相似文献   

4.
羟基磷灰石(Hydroxylapatite,HA)人工骨作为骨及软组织缺损充填修复的新型人工材料,近几年已被广泛应用于临床。自1988年以来,我们利用颗粒状HA人工骨(由华西医科大学与四川大学物理系共同研制)修复颌面部各类畸形16例,获得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5.
目的 为解决整形外科骨缺损修复, 促进移植骨成活, 应用干细胞联合培养体系复合部分脱蛋白生物骨 (PDPBB) , 对机体胫骨缺损进行修复.方法 新西兰大耳兔18只, 分别抽取骨髓液及外周血提取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BMSCs) 及外周血内皮祖细胞 (EPCs) , 构建联合培养体系后, 复合PDPBB构建组织工程骨;于兔胫骨制造1 cm长骨缺损, 将组织工程骨植入缺损区, 分别于术后14 d、28 d及2个月观察骨缺损修复的情况.结果 BMSCs组、联合培养细胞组和空白组各个时间点及组间的吸光度值比较,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01) ;组织工程骨植入体内后骨胶原蛋白含量逐渐升高, 各分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1) ;复合联合干细胞体系的PDPBB修复骨缺损能力最强, 修复了胫骨缺损区的结构和功能.结论 EPCs与BMSCs联合干细胞体系复合PDPBB构建的组织工程骨是良好的骨缺损修复材料.  相似文献   

6.
珍珠层人工骨复合成骨细胞修复兔桡骨缺损的成骨作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观察珍珠层/消旋聚乳酸(N/P)人工骨复合同种异体成骨细胞(OBs)修复兔桡骨节段性骨缺损的成骨能力,研究其作为骨组织工程支架材料的可行性.方法: 手术造成15 mm桡骨缺损模型,将体外培养的同种异体新西兰白兔OBs分别种植到N/P人工骨和消旋聚乳酸(PDLLA)人工骨材料上.以复合OBs的N/P人工骨为实验组,以复合OBs的PDLLA人工骨和未复合OBs的N/P人工骨作对照组,移植修复兔桡骨缺损.分别于植入后4,8,12 wk取材,经大体观察、X线、组织学检测,观察细胞-材料复合物修复兔桡骨节段性骨缺损的效果.结果: 复合OBs的N/P人工骨修复兔桡骨缺损术后8 wk材料中形成大片板层骨,12 wk骨痂桥接缺损,骨皮质连续,部分髓腔再通,珍珠层材料降解成粉末状,新骨周围材料降解明显;复合OBs的PDLLA组术后8 wk时形成部分板层骨,但以类骨质多见,材料已大部分降解,12 wk已完全降解,骨痂与断端界限消失,骨痂呈连续的窄条状修复骨缺损,但骨髓腔轮廓不清,骨痂形成的数量较实验组明显减少;未复合OBs的N/P组12 wk时仅在材料与宿主骨两断端连接部有片状成熟新骨形成,但在材料中央处有少许成骨.N/P人工骨材料亦部分降解成粉末状,但降解速度慢于实验组.结论: 珍珠层人工骨复合OBs能很好地修复兔桡骨临界性骨缺损,是一种良好的骨组织工程支架材料.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兔深冻异体骨复合自体骨髓对节段性骨缺损的修复及其机制。方法:36只新西兰大白兔采用桡骨15mm节段性骨缺损模型,随机分为3组.A组植人深冻异体骨复合自体骨髓.B组植入深冻异体骨,C组植入自体骨。术后不同阶段分别行大体、组织学及x线检测。结果:(1)3组骨缺损均有成骨现象发生;(2)A、C组骨生成、骨连接情况明显优于B组;(3)A、C组骨缺损愈合时间较B组明显缩短,A、C组骨缺损均于术后8周愈合.B组骨缺损在术后10周仍未愈合。结论:提示兔深冻异体骨复合自体骨髓具有良好的组织相容性及成骨作用,其取代自体骨植骨修复骨缺损具有可能性。  相似文献   

8.
骨缺损修复是骨科领域的重要课题,除使用生物材料外,人工材料也被广泛应用.但目前尚无理想的人工骨材料.为适应临床上不同植骨的需求,我们研制出了不同降解率的β-磷酸三钙(β-TCP),将其与基因重组人骨形成蛋白-2(rhBMP-2)复合制备成不同降解率的β-TCP/rhBMP-2复合人工骨并对其异位诱导成骨活性进行评价.  相似文献   

9.
骨组织工程学是综合生命科学和工程学原理,通过将体外培养的组织细胞与人工或生物性支架复合构建植骨材料,用于解决骨折及骨缺损的修复和重建问题。  相似文献   

10.
同种异体深冻骨移植用于临床上骨与关节缺损的修复与重建54例。大块骨移植17例,小块骨充填植骨37例。同种异体深冻骨移植,极大的降低了同种异体新鲜骨移植的排斥反应。与其它方法相比,最大限度地保存了骨移植的骨诱导能力和骨传导能力。同种异体深冻骨是理想的骨移植材料。小块同种异体深冻骨移植在临床上比大块移植效果好。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HA rhBMP2 FS复合骨在即刻种植技术中的应用及修复后的临床疗效。方法 :48例患者在拔牙的同时植入HBIC二段式柱状螺纹种植体 5 4枚 ,在种植体周围的骨缺损区同期植入HA rhBMP2 FS复合人工骨 ,3~ 6个月后摄X线片 ,根据种植界面的骨结合情况进行二次手术 ,安放基桩 ,1周后进行义齿修复并随访 3~ 5a。结果 :按卫生部口腔种植中心的成功标准 ,5 4枚中 47枚种植体成功 (87 0 4% ) ,失败 7枚 (12 96 % )。结论 :在即刻种植中应用HA rhBMP2 FS复合骨达到了满意的临床效果 ,该复合骨是具有临床应用前景的复合人工骨材料  相似文献   

12.
同种异体深冻骨移植用于临床上骨与关节缺损的修复与重建54例。大块骨移植17例,小块骨充填植骨37例。同种异体深冻骨移植,极大的降低了同种异体新鲜骨移植的排斥反应。与其它方法相比,最大限度地保存了骨移植的骨诱导能力和骨传导能力。同种异体深冻骨是理想的骨移植材料,小块同种异体深冻骨移植在临床上比大块移植效果好。  相似文献   

13.
吴锦春  孙俊英  宋斌 《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05,26(10):1126-1128,F0004
目的检测聚DL-乳酸/羟基磷灰石(PDLLA/HA)复合材料的特性,探讨骨髓基质细胞(BMSCs)与PDLLA/HA的生物相容性,为筛选骨组织工程的支架材料提供依据.方法将BMSCs与PDLLA/HA复合体外培养,通过形态学的观察、细胞增殖率及ALP活性的测定,观察PDLLA/HA对培养细胞的影响.结果复合培养时BMSCs能在PDLLA/HA上贴附、繁殖,其生长及功能不受影响.结论 PDLLA/HA具有良好的细胞相容性,能作为骨组织工程种子细胞的支架材料.  相似文献   

14.
目的寻找一种治疗骨不连接所需植骨材料,利用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的活性诱导作用,促进骨修复.方法13例成人骨不连患者,选择4-10个月龄胎颅骨(FCB)作可吸收载体,结合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制备成复合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胎颅骨(bFGF/FCB),植入受骨区,以适当的内固定重新构建骨修复支架.结果所有患者均得到骨性修复,且成骨效应明显.结论胎颅骨作为植骨材料既可以起到植骨作用,增大植骨面,增加骨再生诱发点,屏蔽了骨断面,也避免了自体植骨的手术创伤;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可以诱导和促进骨修复,二者复合物是治疗骨不连接的一种较好材料.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带部分松质骨的小牛皮质骨材料作为组织工程材料的可能,为该材料的临床应用提供实验依据.方法:分离兔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one mesenchymal stem cells,BMSCs);BMSCs与带部分松质骨的小牛皮质骨复合培养,测定细胞黏附率及细胞毒性,应用电镜观察细胞在骨材料表面生长情况.并饲养3月龄新西...  相似文献   

16.
HA—rhBMP2—FS复合人工骨即刻种植临床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HA-rhBMP2-FS复合骨在即刻种植技术中的应用及修复后的临床疗效。方法:48例患者在拔牙的同时植入HBIC二段式柱状螺纹种植体54枚,在种植体周围的骨缺损区同期植入HA-rhBMP2-FS复合人工骨,3-6个月后摄X线片,根据种植界面的骨结合情况进行二次手术,安放基桩,1周后进行义齿修复并随访3-5a。结果:按卫生部口腔种植中心的成功标准,54枚中47枚种植体成功(87.04%),失败7枚(12.96%)。结论:在即刻种植中应用HA-rhBMP2-FS复合骨达到了满意的临床效果,该复合骨是具有临床应用前景的复合人工骨材料。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纳米人工骨修复材料复合自体微小颗粒骨治疗感染性骨缺损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创伤骨科感染性骨缺损患者40例,分为A、B组,每组20例。A组为单纯自体微小颗粒骨植骨组,B组为自体微小颗粒骨复合纳米人工骨修复材料组。患者分别行相应的手术治疗,记录手术组总时间,术后测量血常规、血沉和C反应蛋白,记录患者在住院期间的总费用以及患者骨折愈合情况及时间,综合评价分析2组在临床应用期间的疗效。结果患者均得到随访,2组手术时间、住院费用、住院时间、术后骨折愈合时间及外固定架拆除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自体微小颗粒骨复合纳米人工骨修复材料可以在感染性骨缺损中应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同种异体骨复合自体骨髓治疗腔隙性骨缺损效果。方法:9例需要植骨治疗的长骨腔隙性骨缺损患者,均采用同种异体骨作为载体,根据骨缺损大小髂骨穿刺抽取一定数量的自体骨髓复合于载体,构建植骨替代材料植入修复。所有病例均完成了6月以上的临床随访。结果:随访期间,未发现全身及肢体局部不良反应,伤口均正常愈合。X线等影像学观察骨缺损修复速度快,植入的骨替代材料具有成骨均匀一致的特点,疗效确实。结论:同种异体骨复合自体骨髓是一种良好植骨材料。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h-BMP-2基因转染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在复合煅烧骨、β-TCP或直接植入裸鼠股部后的成骨能力.方法通过影像学、组织学和形态计量学等方法,观察未经诱导、OS液诱导和h-BMP-2基因转染BMSCs在复合煅烧骨,或多孔β-TCP后植入裸鼠皮下,或直接制成细胞悬液注入,在4、8、12周诱导成骨和材料降解情况.结果在裸鼠皮下,单纯生物陶瓷不能诱导成骨,而复合了未诱导、OS液诱导和h-BMP-2基因转染BMSCs的生物陶瓷均能成骨,成骨量为h-BMP-2基因转染组>OS液诱导组>未经诱导组(P<0.05),β-TCP可随骨长入而降解;注入裸鼠肌肉的OS液诱导的和h-BMP-2转染的BMSCs均能诱导成骨,而未经诱导MSCs则不能成骨.结论复合人BMP基因转染BMSCs的β-TCP是一种理想的骨修复材料.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寻良好的骨组织工程支架材料。方法:以市售新鲜猪股骨制备一种生物骨衍生材料,将材料与兔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复合培养,扫描电镜下对复合培养过程进行动态观察。结果:异种生物衍生骨具有三维立体多孔结构,并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和材料细胞界面。结论:异种生物衍生骨是一种具有临床应用前景、适用于构建组织工程骨的支架材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