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胎儿肝脏静脉导管在胎杆移植中的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磊  齐海智 《湖南医学》1995,12(5):257-258,F003,T001
原位解剖测量31例死胎静脉导管。10例胎肝脐静脉造影表明,静脉导管位于肝脏面H左纵沟后部,但存在变异;随胎龄增大逐渐粗粗。结扎静脉导管前,脐静脉造影示大部血流汇入下腔静脉,肝脏较少分布;结扎后,造影剂均匀分布于左右肝叶。提示以胎肝作肝移植供体时应结扎静脉导管,以保证供肝的血液供应。  相似文献   

2.
目的解剖观测胎儿肝静脉在第二肝门入下腔静脉的形态特征。方法选择3~10月胎儿肝脏47例,测量肝左、中、右静脉入下腔静脉处直径,记录肝静脉属支数。结果肝左、中、右静脉压扁直径分别为0.34±0.16 cm、0.38±0.21 cm、0.33±0.18 cm;其属支数分别为1.63±0.73个、1.93±0.79个、1.66±0.73个;下腔静脉肝上、肝下压扁直径分别为0.95±0.32 cm、0.52±0.20 cm,后者与前者比为0.57±0.14。结论胎儿肝左、中、右静脉直径较成人细,其中肝中静脉最粗,肝左静脉次之,肝右静脉最细。肝左、右静脉分支以1支居多,肝中静脉以2支居多。胎儿肝上、肝下下腔静脉直径差异较大。  相似文献   

3.
胎儿脐静脉、门静脉、静脉导管在肝门处的吻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胎儿脐静脉、门静脉、静脉导管在肝门处的吻合情况。方法3-10个月胎儿47例,解剖显露脐静脉、门静脉、静脉导管,测量直径、长度等,绘图记录它们在肝门处的吻合情况。结果①脐静脉肝内长度为0.97±0.29cm,入肝处压扁直径为0.33±0.14cm。②门静脉右支和左支起始处直径分别为0.37±0.15cm和0.34±0.13cm。右支入肝右叶,而左支入门窦,入门窦处压扁直径为0.33±0.13cm。③门窦由脐静脉与门静脉左支汇合而成,呈梯形,前部宽为0.59±0.16cm,后部宽为0.62±0.16cm,长度为1.10±0.40cm。④静脉导管始于门窦左后部,末端注入下腔静脉,长度为1.05±0.34cm,始端直径为0.43±0.15cm,静脉导管与门静脉左支夹角为86.51±19.41°。结论脐静脉、门静脉、静脉导管之间在胎儿肝门处存在吻合, 吻合处为门窦。门窦由脐静脉与门静脉左支汇合而成,末端连有静脉导管和门静脉左支。脐静脉、门静脉左支将血液汇入门窦, 而静脉导管和门窦周围发出的分支将血液导出门窦,分别至下腔静脉和肝血窦。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测胎儿脐静脉的分支,探讨脐静脉血入肝及经静脉导管的流量。方法选择62例经福尔马林固定的正常胎儿肝脏,解剖显露脐静脉各分支,洲其压扁管径,并换算成各管腔的截面积;记录脐静脉各肝叶分支数及分支类型。结果胎儿脐静脉入肝分支的截面积和大于静脉导管的截面积,两者的差异有高度显著性(P<0.001)。入肝在叶分支之截面积和占整个入肝分支截面积的69%。入肝左叶、方叶和尾状叶分支,数的分别为3支、3支和1.3支。结论胎儿脐静脉血大部分经肝脏至下腔静脉,只有一小部分经静脉导管。经肝脏的脐静脉血有2/3以上经肝左叶。  相似文献   

5.
6.
汤冬梅 《当代医学》2014,(31):138-139
目的探讨对静脉导管血流检测对早期胎儿心脏异常的临床价值。方法将宜春市妇幼保健院妇产科2012-2014年接诊的86例孕12-18周孕妇作为研究对象。所有孕妇均接受GE V 730超声诊断仪进行检测,对胎儿早期心脏病进行排查。确诊胎儿为早期心脏病后,对终止妊娠的胎儿进行尸检,对继续妊娠顺利生产的新生儿进行心脏彩超检测,证实静脉导管血流检测的临床价值。结果 86例胎儿共有43例胎儿在静脉导管血流检测中被确诊为早期心脏病,后经解剖或出生后超声心动图证实的早期心脏病胎儿共有51例,由此可见,诊断准确性高达84.3%。结论静脉导管血流检测具备操作便捷、效率高、准确性强且对孕妇、胎儿均无害等特点。因此,静脉导管血流检测适用于早期排查胎儿心脏异常,有极高的临床价值,具备推广的意义与价值。  相似文献   

7.
《中国现代医生》2020,58(13):123-125
目的探讨产前超声诊断胎儿静脉导管异常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我院2018年6月~2019年6月收治的500例孕11~13周的孕妇作为本次研究入组对象,采用超声检查胎儿静脉导管血流频谱,分析对比两组预后情况、两组静脉导管血流频谱参数、血流频谱检查诊断效果。结果 500例孕妇中44例(8.8%)出现频谱异常,先天性疾病组先天性疾病发病率高于正常组,其中心脏先天畸形发病率(20.45%)高于正常组(0.44%),染色体异常发病率(6.82%)高于正常组(0.44%)(P0.05),两组其他先天性疾病无统计学差异(P0.05)。先天性疾病组心房收缩期最大流速(Maximum atrial systolic velocity,Va)低于正常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胎儿静脉导管血流的心室收缩期峰值流速(VS)、心室舒张期峰值流速(VD)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血流频谱检查检出敏感度为76.19%(32/42),特异度为97.38%(446/458)。结论产前超声诊断胎儿静脉导管异常的临床价值高,有利于通过静脉导管异常预测胎儿先天性疾病的发生几率,作为有效的早期筛查指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周敏  黄建玲 《吉林医学》2013,(35):7424-7426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在孕1114周胎儿静脉导管血流频谱分析中的应用。方法:回顾性分析312例孕1114周胎儿静脉导管血流频谱分析中的应用。方法:回顾性分析312例孕1114周(CRL 4014周(CRL 4084 mm)的正常单胎彩超检查,对静脉导管多普勒血流频谱进行测量分析。结果:共取得300例静脉导管血流频谱参数,RI、PI和S/A95%可信区间参考范围为:PI 0.6384 mm)的正常单胎彩超检查,对静脉导管多普勒血流频谱进行测量分析。结果:共取得300例静脉导管血流频谱参数,RI、PI和S/A95%可信区间参考范围为:PI 0.631.29,RI 0.531.29,RI 0.530.92,S/A 1.910.92,S/A 1.916.60。正常116.60。正常1114周胎儿静脉导管内存在着生理性零或RA波,发生率为7%。结论:胎儿静脉导管测值RI、PI和S/A包含了基本的速度测值的参数信息,较准确地反映胎儿静脉导管血流动力学改变,而生理性零或RA波,可与病理性RA波鉴别,有利于判断检查结果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与分析静脉导管(DV)频谱联合血清胎盘生长因子(PLGF)诊断胎儿生长发育迟缓(FGR)的价值。方法:选择2018年8月—2021年5月选择在本院进行产前检查且符合胎儿生长发育迟缓的孕妇66例作为FGR组,同期选择66例健康孕妇作为对照组。所有孕妇都给予静脉导管频谱联合血清PLGF检测,判断诊断价值。结果:FGR组的静脉导管频谱分级多为Ⅲ型,对照组多为Ⅰ型,两组对比有明显差异(P<0.05)。FGR组的脐静脉血流量与对照组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静脉导管血流量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FGR组的血清PLGF含量低于对照组(P<0.05)。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显示:静脉导管频谱分级、血清PLGF单独诊断胎儿生长发育迟缓的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703、0.688,而静脉导管频谱联合血清PLGF诊断胎儿生长发育迟缓的曲线下面积为0.820。结论:胎儿生长发育迟缓的孕妇多伴随有血清PLGF的低表达与静脉导管频谱的异常,静脉导管频谱联合血清PLGF诊断胎儿生长发育迟缓具有很高的价值。  相似文献   

10.
观察胎儿脐静脉的分支,探讨脐静脉血入肝及经静脉导管的流量。选择62例经福尔马林固定的正常肥儿肝脏,解剖显露脐静脉各分支,测其压扁管径,并换算成各管腔的截面积;记录脐静脉各肝叶分支数及分支类型。胎儿脐静脉入肝分支的截面积和大于静脉导管的截面积,两者的差异有高度显著性。  相似文献   

11.
张斌  神崎徹 《上海医学》2006,29(11):766-767,F0002
目的探讨胎儿静脉导管(DV)超声波血流波形随孕周变化的规律,检查右位心胎儿DV波形并随访其妊娠结局。方法采用Acuson128xp/10彩色多普勒超声仪测定142名正常妊娠日本妇女胎儿DV多普勒血流阻力指数(DV-RI),随访1例右位心胎儿DV超声多普勒血流波形变化及分娩结局。结果DV-RI与孕周呈负相关(r=-0.247,P=0.003 3)。右位心胎儿DV多普勒血流波形的心房收缩波近缺失。结论随孕周增加,DV-RI呈下降趋势。DV多普勒血流波形心房收缩波形缺失提示心脏前负荷增加、右心功能不良。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胎儿左、右心室Tei指数与静脉导管指数的相关性.方法 应用多普勒超声心动图测量55名孕龄在28~40周的胎儿左、右心室多普勒时间间期,获得左、右心室Tei指数,应用多普勒获得静脉导管频谱,获得前负荷指数、峰值流速指数,分析Tei指数与静脉导管指数的相关性.结果 左、右心室Tei指数与静脉导管前负荷指数、峰值流速指数之间无相关性.结论 静脉导管频谱不能反映Tei指数的细微变化,不能取代Tei指数评估胎儿心功能的变化程度.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胎儿脐带绕颈时静脉导管、大脑中动脉的血流变化。方法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288例28~40孕周胎儿的静脉导管、大脑中动脉的血流波形并测定血流参数,其中无脐带绕颈125例,绕颈1周136例、2周24例、3周及3周以上3例,测定静脉导管的前负荷指数(PLI)、搏动指数(PIV)、S/a值、静脉导管分流率(QDV/QUV),大脑中动脉的阻力指数(RI)、搏动指数(PI)、胎儿脐动脉收缩压与舒张压比值(S/D)。结合胎儿心电监护(ECG),比较静脉导管及大脑中动脉各血流阻力指标预测胎儿宫内缺氧的敏感性、特异性。结果脐带绕颈组比正常对照组静脉导管的PLI、PIV、S/a值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ODV/QUV增加,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大脑中动脉的RI、PI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D值降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静脉导管的PLI、PIV、S/a值均可对胎儿宫内缺氧作出预测,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776、0.784、0.776。大脑中动脉各血流阻力指标诊断价值不大。结论脐带绕颈组比正常组静脉导管的血流阻力指标增加,大脑中动脉血流阻力指标降低。在预测胎儿宫内缺氧中,静脉导管比大脑中动脉诊断价值高。静脉导管血流阻力指标的测定可以用来判断脐带绕颈的松紧性。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静脉导管多普勒血流检测对诊断胎儿先天性心脏病的临床价值。方法对本院2010年9月至2014年8月接诊的3600例孕11~14周的单胎孕妇行静脉导管血流频谱(DV)及颈项透明层(NT)检测,行超声心动图检查所有NT增厚及DV异常的胎儿,行超声心动图系统筛查孕18~20周和中孕期的胎儿,系统筛查所有NT及DV正常的孕22~24周胎儿,并进一步行超声心动图检查疑为先天性心脏病(CHD)的胎儿,对所有胎儿(出生后1周内)行超声心动图检查,引产者进行尸解,对数据进行评价。结果3600例胎儿中,与NT正常的胎儿比较,NT增厚胎儿的先天性心脏病发生率显著升高(P<0.01),阳性预测值为32.73%、敏感性为53.73%、特异性为98.87%;与DV正常的胎儿比较,DV异常的胎儿先天性心脏病发生率显著升高(P<0.01),阳性预测值为25.81%、敏感性为57.14%、特异性为96.74%;与NT及DV均正常的胎儿比较,NT异常合并DV异常的胎儿的先天性心脏病发生率显著升高(P<0.01),阳性预测值为62.00%、敏感性为46.27%、特异性为99.84%。结论胎儿静脉导管多普勒血流检测对胎儿先天性心脏病的诊断有较高的特异度和灵敏度,可对胎儿先天性心脏病做出有效的产前诊断,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比较早孕期(11-13+6周)唐氏综合征胎儿与染色体核型正常胎儿DV指标异常的发生率.方法 对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妇产科早孕期唐氏筛查高风险胎儿进行超声检查,测量静脉导管血流指标(ductus venosus,DV),分析染色体核型异常与核型正常胎儿DV指标异常的发生率差异,通过对病例进行随访,比较先天性心脏病胎儿与正常胎儿在早孕期DV血流指标异常的发生率.结果 2011年1月至2013年6月,13400例早孕期唐氏筛查病例中,唐氏筛查高风险孕妇425例(3.17%).在386例接受产前诊断的病例中,45例(11.70%)诊断为染色体核型异常,其中21三体27例,18三体8例,13三体2例,性染色体异常8例.统计分析发现,染色体核型异常胎儿(23/45)与染色体核型正常胎儿(30/341)的DV血流指标存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 2=60.09,P=0.00l).而染色体核型正常,DV阳性的病例,先天性心脏病的发生率明显增高(x 2=56.02,P=0.001).结论 早孕期胎儿静脉导管的测量是唐氏筛查的有效补充,且对早孕期发现胎儿先天性心脏病等胎儿结构异常有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正常胎儿静脉导管(DV)血流频谱的正确检测方法及正常胎儿DV的血流频谱随孕周变化的规律,建立DV血流各参数的参考值范围。方法:以320例孕11~40周正常单胎孕妇为研究对象,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在超声标准切面上测得胎儿DV血流频谱中的心室收缩期峰值速度(SV)、心房收缩期波谷峰值速度(aV)、搏动指数(PI)和阻力指数(RI),计算SV与aV的比值(S/a),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正常胎儿DV血流的多普勒频谱表现为同向三相波,SV随胎龄增长而逐渐升高(F=27.00,P=0.000),aV随胎龄增长明显升高(F=389.81,P<0.01),而PI(F=65.41,P<0.01)、RI(F=58.82,P<0.01)和S/a(F=47.79,P<0.01)则随胎龄的增加而减低。结论:正常胎儿DV的彩色多普勒超声表现为血流峰值速度随胎龄增长而升高,而PI、RI和S/a则随胎龄的增加而减低,其中RI的降幅最大,具有重要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人胎儿卵泡的发育形成过程及卵细胞凋亡情况。方法收集2013年1~12月于广东省计划生育科学技术研究所行中期妊娠及晚期妊娠(24~32周)引产的女性胎儿卵巢组织18例。其中24~27周(孕中期)胎儿卵巢组织8例,28~32周(孕晚期)胎儿卵巢组织10例。采用免疫组化苏木精-伊红(HE)染色及原位末端标记法(TUNEL),观察胎儿卵巢卵泡发育及形成过程及该过程中卵细胞凋亡情况。结果 HE染色显微镜下观察,孕中期胎龄卵巢原始卵母细胞较多,卵巢间质少,颗粒细胞较少。随着胎龄的增加,颗粒细胞逐渐增多;围绕卵母细胞,原始卵泡逐渐形成并开始增多,卵母细胞数量减少。孕晚期原始卵母细胞明显减少,原始卵泡形成,数量进一步增多,随着孕龄增加,原始卵泡愈发完整。 TUNEL染色观察见阳性凋亡细胞多见于未形成卵泡的卵母细胞,卵细胞周围的颗粒细胞在孕晚期可见少许凋亡,卵泡内卵细胞未见阳性染色。孕中期卵巢卵母细胞凋亡明显多于孕晚期,且凋亡主要发生于未形成原始卵泡的卵母细胞。结论胎儿卵巢发育过程中,原始卵母细胞数量逐步减少,原始卵泡形成,其发育过程中原始卵母细胞不断发生凋亡,导致生殖细胞丢失。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孕早期胎儿颈项透明层厚度(NT)及胎儿静脉导管血流频谱(DV)对胎儿先天性心脏畸形(CHD)的临床预测价值。方法筛查对象为1996例于2012年1月至2015年6月间就诊于我院的孕妇,在孕11~13+6周测量NT值及DV频谱,并对胎儿进行随访,分析NT和DV与胎儿先天性心脏畸形之间的关系。结果 NT增厚的胎儿CHD的发生率为12.9%(18/140),显著高于NT正常胎儿的0.2%(4/1856),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其敏感性、特异性为81.8%、93.8%,阳性预测率、阴性预测率为12.8%、99.8%。DV异常的胎儿CHD的发生率为12.3%(19/154),显著高于DV正常胎儿的0.2%(3/1842),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其敏感性、特异性为86.4%、93.2%,阳性预测率、阴性预测率为12.3%、99.8%。NT和DV均异常的胎儿CHD发生率为26.4%(14/53),显著高于NT和DV均正常的胎儿的0.1%(2/1894)(P<0.01),其敏感性、特异性为87.5%、98.0%,阳性预测率、阴性预测率为26.4%、88.9%。结论 NT增厚联合DV异常可以作为孕早期胎儿先天性心脏畸形的筛查指标。  相似文献   

19.
目的: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胎儿静脉导管(DV)的血流频谱,探讨胎儿DV的血流动力学变化在染色体异常筛查中的应用。方法:采用彩色多普勒及脉冲多普勒超声检测产检指标正常组(320例,孕期11~40周)和产检指标异常组(48例,孕期11~35周)单胎胎儿的DV血流频谱,产检指标异常组需要进行胎儿染色体检查。观察胎儿的DV血流频谱波型(S波、D波和a波),产检指标异常组结合染色体核型分析。结果:胎儿的正常DV血流频谱表现为同向三相波,异常DV血流频谱表现为a波反向或消失。对48例产检指标异常组的单胎胎儿进行染色体核型分析,其中染色体异常组12例(10例DV异常,2例DV正常),染色体正常组36例(11例DV异常,25例DV正常)。染色体异常组中DV血流频谱异常检出率高于染色体正常组(χ2=9.723,P=0.002)。结论:胎儿DV血流频谱异常可增加胎儿染色体异常的检出率,超声检测可以作为早孕期染色体异常筛查的初步判断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