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收集总结近年来关于原发性痛经的相关研究资料,对原发性痛经的发病机制和治疗进行综述,原发性痛经发病率在22.5%~46.1%。现代医学认为,PD可能与前列腺素的分泌、子宫缺血、子宫肌肉收缩增强、多种神经递质及内分泌因子的作用及社会心理因素等相关。治疗尚无具有特效的药物,主要以非甾体类抗炎药和口服避孕药为主。中医学则认为其发病多与"寒、瘀、湿、滞"相关,其病位在子宫、冲任,基本病机在于"不通则痛"或"不荣则痛",主要治疗方法包括内服中药方剂、针灸疗法和中医外治法,目前在临床应用较为广泛,疗效较为突出。中医外治法以中医经络学说为理论依据,直接作用于穴位经络,促进气血运行,调整脏腑阴阳而达到治疗效果。其中针灸、药物外敷、穴位发泡疗法等疗效好,见效快,并且经济方便,临床上患者接受度高,但如何使内服与外治联合以期提高疗效尤其远期效果目前尚无规范化方案,故临床仍待进一步大样本试验验证,以希望形成有效方便的治疗方案并在临床上推广,以造福广大女性。  相似文献   

2.
吴桂芳  梅晓萍 《陕西中医》2004,25(2):174-175
温经汤出自《金匮要略》一书 ,它具有温经散寒 ,养血祛瘀之功用。笔者自 1 993年以来应用本方治疗妇科疾病效果满意 ,现简要报道如下。1 原发性痛经 原发性痛经的主要生理病理变化与子宫过度收缩、子宫肌肉缺血、缺氧及前列腺素的异常分泌有关。祖国医学认为本病由于情志不畅  相似文献   

3.
脊源性痛经是一种由骶髂关节和骨盆解剖异常所导致的痛经,临床上采用常规药物治疗常收效甚微。从脊源性痛经相关结构的生理解剖学、脊源性痛经与脊柱解剖结构异常的相关性、脊源性痛经的致病机理以及中医学对脊源性疾病的认识4个方面探讨脊源性痛经的发病机制,并对近年来非药物疗法治疗脊源性痛经做了简要介绍,以期为指导临床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4.
原发性痛经是育龄期和青春期女性的常见疾病,月经期间以下腹部疼痛为主要症状。患者通常使用非甾体类抗炎药,通过抑制前列腺素合成和血管加压素分泌来减少肌肉痉挛以减轻疼痛症状。然而,当患者长时间服用非甾体类抗炎药时会产生副作用。因此,中草药被认为是原发性痛经的一种替代治疗方法。本文总结了中药方剂是通过缓解子宫收缩和减少前列腺素合成来发挥作用。中医认为,气虚引起的月经疼痛是由于血液滞留造成的。整个人体的血液不足和寒冷是痛经的另外两个原因。基于此,治疗的主要方法是对症治疗。中药方剂通过以下机制发挥作用:减少前列腺素分泌,抑制环氧合酶合成,降低细胞内Ca2 +和一氧化氮、丙二醛含量,反向增加超氧化物歧化酶含量。因此,中药方剂,尤其是在补充和替代医学的领域内,可能是治疗原发性痛经的一种更有益的有效替代疗法。  相似文献   

5.
分析近年来中医对原发性痛经的临床治疗状况及机理研究:治疗方面,中医根据其独特的理论体系,在辨证论治的基础上,运用针灸、中药等方法治疗,较西医治疗远期效果好,疗效可靠;机理研究表明,中医对此病的治疗可能和子宫前列腺素、缩宫素催产素等有关,但仍需进一步研究和探索。  相似文献   

6.
原发性痛经(PDM)在各国年轻女性中的发病率居高不下,已严重影响痛经女性的正常学习、工作和生活。原发性痛经的发病机制尚不明确,可能与内分泌、解剖等因素密切相关,近年来有研究发现原发性痛经女性的大脑代谢存在异常。随着对原发性痛经发病机制及治疗方式的积极探索,缓解痛经的治疗方式不断丰富,除了药物治疗,常用的非药物治疗方式主要有针灸、手法治疗、行为干预治疗、肌内效贴布、物理因子治疗等。本文旨在就原发性痛经发病机制和非药物治疗方式的相关研究情况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7.
原发性痛经的发生与月经期子宫内膜释放前列腺素有关。临床常用前列腺素合成酶抑制剂及短效避孕药治疗,但副作用大、疗效不稳定、容易复发。我们对原发性痛经患者采用经期与平时并重的护理措施,取得很好效果,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8.
原发性痛经是妇女常见疾病之一,是指盆腔和生殖器无明显病变的前提下在行经期间发生的腹部疼痛。对于原发性痛经的发病机制各方医家仍有争论,但痛经本身从中医学角度出发,是由气血不通和气血不荣所导致的冲任失调而致疼痛。目前临床上痛经患者多以实证为主,其证型主要为气滞血瘀、湿热瘀阻、寒凝血瘀,虚证者以气血虚弱为主。现代医学实验证明,原发性痛经与下列因素有关:血管加压素、雌激素、遗传因素、神经及神经递质、催产素、前列腺素、β-内啡肽、免疫、精神等。调查发现,越来越多的年轻女性患有原发性痛经,并且呈现递增趋势,严重干扰女性身心健康,因此对原发性痛经的治疗备受瞩目。目前现代医学对原发性痛经的治疗首选药物多为口服避孕药、非甾体类抗炎药、维生素、钙离子通道阻滞剂等,因其见效快,被广泛使用,但通过对调查发现大量使用上述药物,不良反应是显而易见的,尤其以胃肠反应、水钠潴留最为常见,中医治疗原发性痛经开始受到重视。中医治疗优势如下:中医对痛经采用辨证治疗的方法,具有靶向治疗作用,而且其特点是可以联合推拿、艾灸、敷脐等疗法,是使效率大幅增高,且无不良反应。综上,中医治疗原发性痛经疗效显著,无不良反应,通过如下几种方法对原发性痛经的治疗进行论述:中药汤剂治疗、中成药治疗、中医外治法等方法,并探讨其在原发性痛经的治疗优势。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临床经验方复方金铃四逆四物失笑散(FFSXF)对原发性痛经模型大鼠子宫的前列腺素和外周血中β-内啡肽(β-EP)的作用,探讨其治疗痛经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苯甲酸雌二醇联合缩宫素制备大鼠原发性痛经模型,以消炎痛、月月舒作对照药,根据FFSXF临床常用剂量,由人与大鼠体重换算后每天分别予FFSXF低、中、高剂量组2.5、5、10 g/kg浓度的FFSXF混悬液灌胃,采用ELISA对照考察药物对子宫组织前列腺素E2(PGE2)、前列腺素F2α(PGF2α)的变化,放射免疫法观察药物对其外周血液中β-EP含量的影响。结果与模型组比较,FFSXF高、中、低剂量组PGE2含量显著上升(P0.01),PGF2α含量显著下降(P0.05,P0.01);FFSXF高、中剂量组β-EP含量显著上升(P0.01)。结论 FFSXF能有效调节原发性痛经模型大鼠子宫组织中前列腺素水平,同时提高外周血液中的β-EP水平,增强内源性镇痛作用,可能是其治疗原发性痛经的作用机制。  相似文献   

10.
原发性痛经是一种妇科常见病,好发于年轻女性的非盆腔病变疾病,严重影响其生活质量。现代医学对原发性痛经的药物疗法主要是非甾体抗炎药和口服避孕药,但是其高风险的不良反应影响患者的依从性。与之相比,中医在原发性痛经的治疗上具有治疗手段多、疗效稳定、不良反应少的优势。针灸作为主要的中医疗法在治疗原发性痛经方面应用广泛并取得很好的疗效,提高患者生活质量。该文对目前常用的中医针刺技术对原发性痛经的治疗情况加以介绍。  相似文献   

11.
隔药灸治疗原发性痛经临床观察   总被引:19,自引:1,他引:19  
目的:观察隔药灸疗法治疗原发性痛经的临床疗效及对自身激素水平的影响.方法:将96例原发性痛经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8例,采用隔药灸疗法;对照组48例,服月月舒冲剂.连续治疗3个月经周期后进行观察比较.结果:治疗组愈显率、有效率分别为87.5%,100.0%,明显优于对照组的29.2%、83.3%;组间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和显著性意义(P<0.01,P<0.05).治疗后经血的前列腺素含量和经期血浆催产素含量均显著降低(P<0.01).结论:隔药灸疗法治疗原发性痛经疗效可靠,其作用机制可能通过调节患者异常的前列腺素及血浆催产素水平而发挥疗效.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隔姜灸配合中药离子导入治疗寒凝血瘀型原发性痛经的疗效及探讨可能机制。方法:将240例寒凝血瘀型原发性痛经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艾灸组、导入组和联合组各80例。在常规经期生理知识宣教基础上,艾灸组给予隔姜灸治疗,导入组给予中药离子导入治疗,联合组给予隔姜灸配合中药离子导入治疗。3组均于月经来潮前一周开始治疗,每天1次,连续7天,3个月经周期为1疗程。比较3组治疗前后的中医症状评分、血清前列腺素水平[前列腺素F_(2α)(PGF_(2α))和前列腺素E_2(PGE_2)]和子宫动脉血流动力学参数[搏动指数(PI)和阻力指数(RI)]值,并统计3组疗效。结果:3组治疗后中医症候评分、血清PGF_(2α)、PI和RI值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均0.05),PGE_2显著升高(P0.05);且联合组治疗后上述指标均显著优于艾灸组和导入组(P均0.05),艾灸组和导入组上述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联合组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艾灸组和导入组(P0.05),艾灸组和导入组治疗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隔姜灸配合中药离子导入可有效改善寒凝血瘀型原发性痛经患者的中医症候,治疗效果显著,其可能作用机制与有效调节血清前列腺素水平和改善子宫动脉血流动力学有关。  相似文献   

13.
按摩调整骨盆疗法创立于东京国际预防医学实践研究所,其源于我国的各家手法流派,集按摩与整骨为一体,是通过恢复骨盆、脊柱正常解剖生理功能来达到多种治疗效应的病因病理疗法。按摩调整骨盆疗法共有100种形式不一的单式手法。本文在此着重介绍治疗腰痛的几种手法。一、骨盆错位与腰痛的发生人体的骨盆几乎都有或多或少的错位。骨盆错位可产生腰痛,腰痛又可引发骨盆错位。骨盆错位继之导致脊柱不同程度的弯曲改变,影响了植物神经、脊神经、肌肉、韧带、骨与关节甚至某些脏器的功能,从而产  相似文献   

14.
中医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性痛经方法较多,单独或者联合应用疗效佳,毒副作用小,并且不干扰子宫内环境,不影响子宫内膜生长.非药物疗法方法多样,操作难度小,患者易于接受,尤其像饮食调摄等方法容易执行,但是对于症状较重的患者不建议单独运用.非药物疗法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性痛经的方法主要有:针灸疗法,穴位贴敷法,穴位注射法,灸法,敷脐疗法,埋线疗法等.但这些研究在实验设计上样本量过小,疗效评定标准不统一,相关环节还有待完善.  相似文献   

15.
原发性痛经是青春期女性常见的妇科疾患之一,近年来发病率显著上升,且程度不断加剧,严重影响青春期女性学习、工作效率和生活质量。笔者通过查阅近5年相关文献发现,原发性痛经好发于青春期女性,现代医学治疗青春期痛经的首选药物为非甾体抗炎药、孕激素和口服避孕药,短期内疗效突出,但是长期疗效不佳,容易形成依赖并且存在胃肠道不良反应的风险性。目前针灸是治疗痛经的方法之一,本文通过对查阅的相关文献进行分析、整理,发现针灸治疗青春期原发性痛经的方法较为丰富,主要包含针刺、艾灸、揿针、耳针、穴位贴敷以及联合疗法等,以上方法在改善痛经症状、缓解疼痛程度等方面均收效显著,其机制与改善前列腺素、内分泌激素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16.
通过中国知网、万方、Web of Science数据库,以“香附”、“艾叶”、“子宫”、“原发性痛经”、“镇痛”、“Cyperus rotundus L.”、“Artemisia argyi Lévl. et Vant.”、“Primary Dysmenorrhea”和“Uterus”为关键词,系统检索、整理和归纳了1977-2016年间与“原发性痛经发病机制、香附与艾叶治疗痛经的作用机理”相关的实验研究文献45篇,并对其进行分析和综述。结果显示原发性痛经主要与PGs、β-EP、5-HT、血管加压素、Ca2 和NO等生物因子分泌水平相关。香附与艾叶各部位对镇痛均有活性作用,但其活性强弱有一定差异。α-香附酮已被证明为镇痛和抗子宫痉挛的活性化合物,其机制研究较为深入。目前治疗痛经的药物机制研究主要是针对可生成前列腺素的花生四烯酸代谢途径,然而药物对疼痛信号传导的影响研究较少。传统中医药治疗原发性痛经具有良好的效果和较小的副作用,而香附与艾叶常配伍用于治疗原发性痛经,具有相当的研究价值,有待学者进一步的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17.
通过中国知网、万方、Web of Science数据库,以"香附"、"艾叶"、"子宫"、"原发性痛经"、"镇痛"、"Cyperus rotundus L."、"Artemisia argyi Lévl.et Vant."、"Primary Dysmenorrhea"和"Uterus"为关键词,系统检索、整理和归纳了1977~2016年间与"原发性痛经发病机制、香附与艾叶治疗痛经的作用机理"相关的实验研究文献45篇,并对其进行分析和综述。结果显示,原发性痛经主要与PGs、β-EP、5-HT、血管加压素、Ca2+和NO等生物因子分泌水平相关。香附与艾叶各部位对镇痛均有活性作用,但其活性强弱有一定差异。α-香附酮已被证明为镇痛和抗子宫痉挛的活性化合物,其机制研究较为深入。目前,治疗痛经的药物机制研究主要是针对可生成前列腺素的花生四烯酸代谢途径,然而,药物对疼痛信号传导的影响研究较少。传统中医药治疗原发性痛经具有良好的效果和较小的副作用,而香附与艾叶常配伍用于治疗原发性痛经,具有相当的研究价值,有待学者进一步的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18.
痛经为临床常见的妇科疾病,有原发性痛经和继发性痛经之说,其中原发性痛经通常不伴随着生殖器发生器质性病变,主要与月经时子宫内膜前列腺素的含量增高有关。而继发性痛经则伴随着生殖器发生器质性病变,常与生殖器官局部病变有关,也与患者的精神因素和神经内分泌因素相关。痛经患病的概率高达73.8%,且目前没有将其根治的方法,对患者的生活、工作以及学习造成了极大的影响。中药精油广泛存在于芳香中药中,具有抗菌、抗氧化和抗癌等众多药理活性。其能够通过调节体内前列腺素、催产素等激素水平及调节患者情志等机制起到调节神经内分泌功能、抗炎镇痛、改善心情等作用,进而在一定程度上缓解痛经。近年中药精油在缓解痛经这一方面也有诸多学者做出了较为深入的研究,但缺乏对此类研究的综合整理。对此,笔者通过查阅近年中外文相关文献,对痛经的产生和分类、中药精油缓解痛经的作用机制以及中药精油在痛经领域的应用做出了较为系统的整理,以期为痛经的治疗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痛经是指女性月经期间下腹部疼痛严重,不能忍受,以影响工作和日常生活的病症.临床上分原发性痛经和继发性痛经.前者的发生,西医学认为多与子宫内膜和血中前列腺素含量增高有关,多见于月经初潮后不久的未婚或已婚未孕的年轻妇女.自2004年1月-2005年6月,笔者采用独一味胶囊外敷神阙穴并配合深吸静息放松训练治疗原发性痛经,疗效满意,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20.
原发性痛经辨治小识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王进凤 《河南中医》2004,24(4):85-85
凡在行经前后或经期出现下腹部疼痛、坠胀,伴腰酸或其他不适,程度较重以致影响生活和工作者称痛经,分为原发性与继发性两类。现代医学认为,原发性痛经的发生与行经时子宫内膜释放前列腺素有关。已证实,痛经患者子宫内膜与月经血中前列腺素含量尤其PGF2a。和PGE2较正常妇女明显升高,且内膜中PG浓度越高,痛经也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