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因地制宜地将急诊留观病区改建为急诊重症疑似患者隔离病房,配置相应的物资和人员.通过对临时组建的隔离病房工作人员进行针对性培训,合理配置医务人员,实行弹性排班制度,对防护物资进行量出为入管理,严格执行医院感染防控措施,在疫情防控状态下,既做好了疫情防控工作,防止疫情蔓延,又使得重症疑似患者得到及时救治,...  相似文献   

2.
目前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防控形势依然很严峻,发热门诊分诊台是防控的最前沿。我院通过流程优化、完善分诊管理制度、分诊工作流程,做好岗前培训,落实好各项防护措施,并对分诊护士进行弹性排班和心理支持。截止发稿前,我院发热门诊的阳性患者均在新型冠状病毒接触史发热门诊确诊,无交叉感染现象,患者及医护人员满意度高。  相似文献   

3.
目的利用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FMEA)定量评估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针灸门诊存在风险,针对性改进。方法对针灸门诊的预检挂号、门诊就诊、付费缴款、针灸治疗等4个主流程厘清风险点并进行风险评价,计算风险系数(RPN),确定改进措施优先级。结果对需要干预的17个潜在失效点分别制定并执行风险防范策略,执行后RPN值明显下降。结论针灸门诊应用FMEA方法可有效进行风险管理,确保疫情期间医疗可及性和患者安全。  相似文献   

4.
2019年12月,湖北武汉突发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疫情。随着疫情的进展,医院门诊作为就诊最集中的场所成为防控任务的重点区域,文章总结了COVID-19突发期间某综合医院门诊基于"零感染"管理目标的防控管理实践,通过高度重视、统一领导,科学管理患者流,PDCA、标准化防控管理等举施,确保医院门诊工作的良好运行,为全面应对突发疫情提供保障。  相似文献   

5.
王双 《健康博览》2020,(4):30-31
受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影响,居家时间长了,有些糖尿病患者产生了不少烦恼:"我有糖尿病,这段时间经常居家运动少,血糖会不会又升高了?""有时候身体有点不舒服,到底该不该去医院?"这部分人群该如何照顾好自己?  相似文献   

6.
在新冠肺炎防疫期间,医院采取多项信息化应急管理措施。包括微信二维码流调、微信患者在线咨询、微信AI新冠肺炎风险评估、微信AI新冠肺炎情绪关怀、热成像远距离人体测温、监护室5G视频探视、5G专家远程会诊、全院钉钉在线学习、全院钉钉在线考试、全院钉钉直播院周会、全院钉钉健康打卡、远程视频工作会议等,为助力打赢这场疫情防控攻坚战贡献了信息部门的力量。医院的工作方式和管理模式也在随之发生改变。  相似文献   

7.
目的系统阐述医院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期间的管控措施和经验,为进一步夯实医院重大传染疾病管控能力提供理论和实践依据。方法紧密结合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相关管理制度和规范,分别就组织架构、人力调配、物资调配、前线保障和后方防疫监督、发热门诊建设等方面对医院防疫工作进行归纳总结。结果顺利完成医院防疫任务,为医院抗击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工作提供有力保障,进一步积累医院对重大传染性疾病的管理经验。结论健全的组织架构、战备队伍的日常培养、防疫经验的积累总结、前线后方的有机协调以及应急举措的高效迅速等,能够有力保证防疫工作顺利开展,也为今后医院感染性疾病暴发流行的应急策略提供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8.
从资源配置、流程优化、成本管控、绩效管理等4个方面介绍了新冠肺炎疫情期间某公立医院“1+3”模式运营管理经验。提出如下建议:合理布局空间,保障医疗救治需求;以项目为抓手,落实问题清单并追踪解决;做好成本管控,应对DRG付费挑战;平衡效益与效率,保障医务人员待遇等。  相似文献   

9.
目的构建及优化三甲综合医院普通门诊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时期预检分诊管理策略并用于临床。方法根据新型冠状肺炎防控要求建立预检分诊制度,结合门诊服务需求,利用信息化技术完善和优化流程,形成预检区、诊区、诊室三级筛查机制。结果截止2020年3月25日,日均门诊人次恢复到疫情爆发前61.36%,共累计预检分诊59839人次,筛查分流出417人次至发热门诊,漏诊0例,院内感染0例,单次分诊时间人工登记从(105.32±31.75)秒缩短至(82.16±24.65)秒,使用预检分诊小程序的由(67.38±20.32)秒缩短至(31.97±14.43)秒。结论该管理策略使预检分诊效率提高,能有效提高突发疫情的应对,实现门诊阻断感染源、防止院内交叉感染。  相似文献   

10.
2020年6月中旬,北京市新发地聚集性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以下简称新冠肺炎)疫情发生,首都医科大学大兴教学医院共确诊新冠肺炎患者65例.通过临时改建隔离留观病房,建立隔离留观病房工作机制与工作流程,探索适宜的会诊方法等措施,保障了隔离留观病房的平稳运行.通过总结、分析疫情期间患者就诊情况及诊治效果,认为聚集性疫情发生后患...  相似文献   

11.
目的 对西安市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简称新冠肺炎,COVID-19)疫情流行特征进行分析,为更好地防控疫情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疫情应急处置期间病例的现场流行病学调查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截至7月25日全市共报告COVID-19病例145例,含确诊病例120例,无症状感染者25例;湖北输入病例42例,其他省...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指导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中呼吸防护的选择使用,推进呼吸防护相关研究。
方法 根据2019新型冠状病毒致病特点及传播途径,分析本次疫情人群暴露风险、呼吸防护要点与原理。
结果 比较国内外防护口罩技术标准及关键技术指标,提出本次疫情防控呼吸防护指引,指出目前呼吸防护存用不当、佩戴错误、佩戴挤压伤和儿童标准缺失等主要问题。
结论 建议关注呼吸防护适用性问题,优化传染病防护流程,加强使用者培训,加快呼吸防护新产品研发。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无症状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者(无症状感染者)流行特征。方法 通过中国疾病预防控制系统,收集、汇总河南省含有无症状感染者的聚集性疫情,描述其流行特征,分析与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确诊病例流行特征的差异。结果 共报告聚集性疫情257起,其中41起有无症状感染者,包含84例无症状感染者,占全省无症状感染者的74.34%(84/113)。无症状感染者聚集性疫情分布在11个地市,涉及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者208例,平均每起波及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者5.07(2~19)例,16起(39.02%)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者≥5例。无症状感染者的发现以聚集性疫情调查为主,确诊时间晚于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确诊病例。河南省各地市无症状感染者占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者的比率,以商丘市最高,为26.02%。无症状感染者与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确诊病例比较,性别分布流行病学史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年龄及职业的分布构成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无症状感染者≤40岁者占58.33%,学生、儿童占28.57%,确认者分别占21.77%、4.03%。结论 无症状感染者在年龄和职业分布上与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确诊病例存在差异。聚集性疫情调查是发现无症状感染者的主要途径,对密切接触者进行有效的隔离管理是正确有效的防控措施。  相似文献   

14.
 科学日新月异,人工智能、高速网络、精准控制、自动化技术不断发展,智能机器人的应用已日趋成熟,逐步走进生活的各个领域。2019年12月以来,新型冠状病毒肆虐全球,人类抗击疫情,直面病毒的高传染性、感染后较高的致死率,以及社会恐慌等各种挑战。随着科学技术发展和医疗需求的变化,发现智能机器人应用于医疗领域,可以减轻医护人员的工作负担,减少交叉感染的风险;用于科普及防控宣传,可以增加全社会对疾病的认知,减少社会的恐慌。智能机器人与医疗技术的有效结合能达到科学抗疫1加1大于2的效果,具有极大的应用前景,能顺应社会的需求。  相似文献   

15.
目的 了解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简称新冠肺炎)疫情一级、二级响应期间,濮阳市除新冠肺炎以外的其他法定传染病(简称其他法定传染病)的流行特征变化。 方法 通过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收集相关数据,采用描述流行病学对应急响应期间濮阳市其他法定传染病进行分析,并与2019年同期发病情况进行比较。 结果 一级响应期间报告的乙类(除新冠肺炎外)、丙类传染病较2019年同期分别下降74.39%、12.43%,二级响应期间分别下降28.26%、85.35%;应急响应期间报告的其他法定传染病病种病例数较2019年同期均有不同程度下降,下降幅度较大的病种有手足口病、猩红热、流行性感冒(流感)、流行性腮腺炎、病毒性肝炎、梅毒、肺结核。手足口病、流行性感冒、流行性腮腺炎的季节性流行特征均有变化。 结论 新冠肺炎疫情应急响应期间濮阳市其他法定传染病的发病数明显减少,特别是丙类传染病发病数下降明显,提示所采取的防控措施有效,可为今后常态下的传染病防控工作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6.
目的 分析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简称新冠肺炎)聚集性疫情的流行病学特征,为制定疫情防控策略和措施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 于2020年1月24日—2月11日在聊城市应用现场流行病学方法调查5起新冠肺炎聚集性疫情所涉及的41例确诊病例及无症状感染者, 对相关标本采用实时荧光定量RT-PCR方法进行核酸检测。 结果 5起聚集性疫情的首发病例续发率为2.78%~5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1.57,P<0.01);家庭聚集性疫情涉及32例、10户家庭(族),公共场所聚集性疫情涉及16例、2个场所。一、二、三代病例分别有5、22、12例,传染率分别为100.00%、18.18%、0.00%。4例病例的潜伏期为5~10 d,中位数为7.5 d;聚集性疫情中存在潜伏期传播。有疫区旅行史或居住史者4例(9.76%),与潜伏期病例或确诊病例有密切接触、频繁交谈等有30例(73.17%),暴露于高浓度气溶胶4例(9.76%),未知感染来源3例(7.32%)。 结论 新冠病毒极易引起聚集性疫情,控制本地的聚集性疫情是防控工作的重点;新冠病毒可以通过高浓度气溶胶传播;病例在潜伏期具有感染性。  相似文献   

17.
目的 为充分发挥单个预测模型的优点,建立优化组合预测模型。方法 以1990-2000年我院门急诊量作为原始数据建立单个模型,按“误差平方和最小”原则,将GM(1,1)模型和折扣最小二乘法模型优化组合成一新模型,并对三者的预测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GM(1,1)模型、折扣最小二乘法模型、组合预测模型的误差平方和分别为92.26,317.77,61.13。结论 组合预测模型优于单个预测模型,适于统计预测。  相似文献   

18.
目的 对湘潭市5起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简称新冠肺炎)聚集性疫情开展流行病学调查,分析病例的感染来源,并探讨其传播模式,提出针对性预防控制建议。 方法 应用现场流行病学方法调查病例及其密切接触者,描述流行特征,采集患者鼻咽拭子,利用反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技术进行病毒核酸检测。 结果 截至2020年3月5日,湘潭市累计报告42例新冠肺炎病例(其中6例为无症状感染者),重症及危重症病例8例。涉及5起新冠肺炎聚集性疫情,共发病19人(包括无症状感染者),占总病例数45.24%;其中4起因武汉返湘潭(简称潭)人员引起,1起因本地病例引起;男性8例、女性11例,年龄为1岁3月~84岁;临床表现出现咳嗽症状比例最高(占70.59%),病例从发病到就诊隔离间隔时间在0~10 d之间,中位数为2 d,发病时已住院隔离观察的病例占比最高为42.11%(8/19),从就诊隔离到确诊的间隔时间在0~7 d 之间,中位数为2 d。 结论 新型冠状病毒具有极强的传染性和隐匿性,人员密集、聚餐/会、家庭内传播是聚集性疫情的高危因素,应做好重点场所、重点人群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减少聚集性疫情的发生。  相似文献   

19.
目的 通过问卷调查了解在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大学生的心理状态,为今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抑郁自评量表和焦虑自评量表,通过问卷星对1 400名大学生进行匿名式调查,应用SPSS 21.0软件进行数据分析。结果 1 294名大学生抑郁检出率为21.51%,其中轻度、中度、重度分别为13.85%、7.32%、0.34%;焦虑检出率为9.46%,其中轻度、中度、重度分别为8.36%、0.91%、0.19%。男生抑郁(44.71±12.88)分、焦虑(40.35±9.28)分,女生抑郁(42.28±10.86)分、焦虑(38.70±7.61)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2.232, P=0.005;t=2.163,P=0.046)。不同年级大学生抑郁、焦虑得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1.498,P=0.221;F=1.021,P=0.362)。结论 疫情期间男女大学生出现不同程度的焦虑及抑郁心理问题,学校管理部门应采取措施对学生进行精准心理健康教育。  相似文献   

20.
 目的 分析某医院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医护人员病例及家庭关联病例的流行病学特征,为制定防控策略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分析该医院的4起聚集性疫情病例的三间分布、临床特点、接触史等。结果 该医院共有14例医务人员病例,并关联11例家庭成员病例。所有病例年龄的中位数为38(23~76)岁,病例男女性别比为0.79:1。所有病例的最短潜伏期中位数为4(0~9)d,最长潜伏期中位数为7(3~14)d。所有病例发病至就诊间隔日数为2(0~9)d,其中医护人员病例为1.5(0~8)d,家庭病例为3(1~9)d。4起COVID-19聚集性疫情的首例病例均与武汉相关。结论 该事件由4起COVID-19聚集性疫情组成,其中3起为家庭成员传播,1起为医院同事混合家庭成员传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