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任何人都可能会有这样的经历和体会:如果某个晚上睡不好觉,第二天就会无精打彩,吃饭不香,工作学习效率差。古人常言“眠食二者为养生之要务”。认为:“能眠者,能食,能长生”。1911年奥地利一位学者提出的“长寿准则”中也包括了“足够睡眠”这一条。  相似文献   

2.
中医对睡眠十分重视,认为“眠食二者,为养生之要务”、“能眠者,能食,能长生”。睡眠具有消除疲劳、保护大脑,增强免疫、促进发育,补充能量、恢复精力等重要功能,自古就有“不觅仙方觅睡方”的说法,可见良好的睡眠对人体是多么重要,而掌握了睡眠门道也就掌握了基本的中医养生之道。  相似文献   

3.
睡眠,古人称为“眠食”。曾国藩有“养生之道,莫大于眠食”的名言。英国大剧作家莎士比亚将睡眠誉为“生命筵席上的滋补品”。世界卫生组织确定“睡得香”为健康的重要客观标志之一。以眠为本这四个字,是“以高质量的睡眠为中老年人养生保健之根本”的缩写,即“夜里睡得  相似文献   

4.
杨锋 《长寿》2007,(9):16-16
睡眠,古人称为“眠食”。曾国藩有“养生之道,莫大于眠食”的名言;英国大剧作家莎士比亚将睡眠誉为“生命筵席”上的“滋补品”;世界卫生组织确定“睡得香”为健康的重要客观标志之一。可见,睡眠对生命健康是何等重要。  相似文献   

5.
午睡诗话     
夏日昼长夜短,且体力消耗极大,中午如能午睡片刻,则能养心宁神,消除疲劳,有益健康。我国古代诗人均注重夏日午睡,并留下了许多吟咏午睡的诗句,读来饶有情趣。 唐代大诗人白居易善于养生,他在《食后》诗中写道:“食罢一觉睡,起来两瓯茶……不作午时眠,日长安可度?”老年时更注重午睡:“旦昼两疏食,日中一闲眠,便是了一日,如此已三年。”他活到75岁高龄。 北宋大政治家、“唐宋八大家”之一的王安石有诗道:  相似文献   

6.
古人把眠食二者列为“养生之要务”,提出:“能睡者,能食,能长生。” 早在1911年,奥地利有一位学者就把“足够睡眠”这一条列入在“长寿准则”之中。 长期以来,人们都认为,老年人似乎应该比年轻入睡得少些,其实早在古代,养生学家就已提出“少寐乃老年人之大患”,主张老年人以睡眠时间长些为好。  相似文献   

7.
按人均每天睡眠8小时计,人的一生中要有三分之一的历程在睡眠中度过。对睡好觉的意义,古人已做出过准确的评解:“养生之道,莫大于眠食”,“养生之诀,当以睡眠居先,睡能还精,睡能养气,睡能健脾益胃,睡能坚骨强筋。”因此,知晓些睡好觉、做好梦的知识,将能大大有益于养生益寿。  相似文献   

8.
失眠,古称“不寐”,“不得卧”,“不得眠或目不瞑”.失眠的原因有。  相似文献   

9.
睡眠,古人称为“眠食”。曾国藩有“养生之道,莫大于眠食”的名言。英国大剧作家莎士比亚将睡眠誉为“生命筵席上的滋补品”。世界卫生组织确定“睡得香”为健康的重要客观标志之一。以眠为本这四个字,是“以高质量的睡眠为中老年人养生保健之根本”的缩写,即“夜里睡得香,八十不见老”。三国时代的诸葛亮,早年隐居南阳时,身体健康,除耕田和登山、读书之外,就是高枕睡眠,故自号“卧龙”。但刘备三顾茅庐请他出山之后,则日理万机,夙夜非懈,常寝不安席,彻夜难眠,最终积劳成疾,50多岁就离开了人世。  相似文献   

10.
血府逐瘀汤治疗失眠120例疗效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失眠是指病人感到睡眠不足,包括睡眠时间、深度或恢复体力不足为特征的一类病证,是一种常见的睡眠障碍。失眠在《内径》中称为“目不瞑”、“不得眠”、“不得卧”,在《难经》中称为“不寐”。历代医学对失眠的诊治研究积累了丰富的经验,运用中医药能明显改善睡眠状况,且不引起  相似文献   

11.
人生的三分之一时间是在睡眠中度过的,这是生命不可抗拒的规律。中医把睡眠作为重要的养生方法,古人早就说过“能眠者,能食,能长生”。美国医学教授罗杰斯提出:“睡眠是借助人体内免疫机制,打退疾病的残杀和进攻的预防性良药。”所以,人要学会保持良好的睡眠,为自己积蓄脑力、体力和精力,这也是人体最佳的健康“充电”。  相似文献   

12.
多眠又称“多寐”“嗜睡” ,是指患者不分昼夜的睡 ,唤之则醒 ,醒后复睡 ,精神萎靡不振 ,多见于中老年人。病因 :因湿邪内盛 ,脾阳不振 ,中气不足而引起多眠 ;或因肝胆气郁化火 ,扰及心神而造成 ;或因脾胃虚弱则运化无力 ,生化之源不足而引起的精神疲乏多眠。临床表现 :属于湿邪内盛 ,则身重 ,嗜睡 ,胸闷食少 ,舌苔白腻 ,肪濡缓 ;因肝胆气郁造成多眠 ,多胸闷 ,口苦 ,小便色黄 ,脉弦细 ;因脾胃虚弱 ,则面色萎黄 ,倦怠乏力 ,脉虚弱。笔者近几年来应用黄连温胆汤加减治疗多眠症 ,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3 0例患者 ,男性 2 0例 ,女性 10例 ,年…  相似文献   

13.
某电商平台数据显示,2019年1-8月,“90后”购买进口助眠类商品人数占总消费人数的62%。记者发现,在某线上购物平台,销量最好的褪黑素每个月能卖出4万多瓶。“80后”李奇就购买了褪黑素。“最近工作压力有点大,有时晚上会睡不着。看销量不少,就买了1瓶,结果发现效果不错。”“我常出差,倒时差很有效果。”  相似文献   

14.
养生四要     
曾文正公在同治年间的一则《日记》中写道:“养生之道,视、息、眠、食四字最为重要。息必归海,视必垂帘,食必淡节,眠必虚恬。”这段话说的是日常生活中的养生之道,值得借鉴。  相似文献   

15.
长期以来,“每天睡眠8小时有利于身体健康”的观点被人们广泛接受。而近日,英国科学家断言,超过7.5小时的睡眠纯粹是过量,“就像暴饮暴食吃得过多一样”。人们以睡眠时间长短来区分不同人的睡眠情况,但无论少眠或多眠,都或多或少受到遗传的影响,而且并非一成不变。据分析,少眠出现熟睡的比例较高,这种睡眠时间可能很短,但足以维持人体正常机能的运转;与之相反,多眠者较多出现浅睡和中途觉醒而形成质量低下的睡眠。因此,科学家们认为,睡眠时间长短是次要的,关键在于睡眠的质量。科学家说,人们大可不必过分计较睡了多长时…  相似文献   

16.
谁谓荼苦?     
《诗经·谷风》:“谁谓茶苦?其甘如荠。”“荼”,苦菜也。一些地方也称之为“苦苦菜”,或“苦荬菜”。不过,在古代“茶”与“荼”一度是通用的,都指茶叶。很长一段时间里,有些人甚至是一些名人都将茶叶与苦菜相混了。如陶弘景在其《本草经集注》中就写道:“苦菜,疑即茗也。茗一名茶,凌冬不凋,作饮,能令人不眠。”很显然,陶弘景是错将苦菜当作茶叶了。  相似文献   

17.
郜莹 《家庭医生》2011,(9):28-29
有段时间,我的睡眠质量极差,不是难以人眠就是容易惊醒;一醒来就再也睡不着觉,经常睁眼到天亮。在这些不眠的日子里,我见证了“黎明前的黑暗”——每当天色更加黑暗,就象征着离天亮不远了。  相似文献   

18.
榕杨 《祝您健康》2014,(12):10-10
很多老年人都有睡眠问题,常常被睡眠不好、难以入睡所困扰,失眠似乎成为老年人的“通病”,有些人常年靠安眠药助眠,很是痛苦。我家老爹老妈有两个绝招,也许会有效地助您入眠哦。一闻:助眠不是“神话” 原先我家老爹患有严重的神经衰弱,经常失眠,严重时一次吃3片安定,也只能睡个把小时,很是痛苦。  相似文献   

19.
《家庭健康》2011,(12):6-10
现在,注重养生的人越来越多,一到冬天,很多人都开始准备膏方进补。“美容方”、“祛痘方”、“助眠方”等成品膏方层出不穷,甚至出现了“千人一方”的现象。但膏方到底适不适合自己?请看以下两个实例:  相似文献   

20.
陈官华 《现代保健》2010,(21):179-180
不寐中医学又称“不得眠”、“不得卧”、“目不瞑”,是以经常不能获得正常睡眠为特征的一种病证,为各种原因引起的入睡困难、睡眠深度或频度过短、早醒及睡眠时间不足或质量差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