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 腮腺深浅叶摘除术中常将腮腺导管双重结扎切断,而术后并发腮腺导管残端慢性炎症少见,现报道1例。金某,男,57岁,自1980年起,右侧腮腺区经常反复肿痛,经各种对症治疗,疗效欠佳,局部无急性发作后于1988年10月在我科行右侧慢性腮腺炎腺体摘除术。术后7天,痊愈出院,术后1月,右侧腮腺导管口周围肿胀,疼痛,伴有头痛,全身  相似文献   

2.
慢性阻塞性腮腺炎是一种常见的腮腺疾病,通常由引起涎液流出受阻的局部因素所诱发,导致逆行性感染.一般保守治疗方法有腮腺按摩、全身应用抗生素、导管内注射抗生素、扩张导管术及手术切除等.作者近年来将逆行注射龙胆紫治疗慢性腮腺炎与导管扩张术及导管内注射抗生素进行临床效果比较,其结果认为本疗法简单易行,疗效显著,本文作者对其治疗效果进行评价.  相似文献   

3.
邓涛 《中外医疗》2010,29(26):98-98
目的 探讨颌面部软组织损伤合并腮腺损伤的治疗.方法 回顾2006年1月至2009年11月收治的72例颌面部软组织损伤合并腮腺损伤患者临床资料进行总结.结果 本组72例颌面部软组织损伤合并腮腺损伤患者中急性损伤58例痊愈,无一例出现腮瘘、腮腺导管瘘;急性颌面部软组织损伤合并腮腺损伤患者中8例进行面神经吻合,6倒在进行手术后1年面神经基本功能恢复正常,剩余2例在手术后1年通过康复等治疗部分面神经功能得到少许恢复.陈旧性颌面部软组织损伤合并腮腺损伤14例,根据损伤程度采取相应的治疗腮腺腺体瘘、导管瘘全部治愈,采取面神经吻合术和采取神经移植3例患者,1年半后成功2例,1例无效.结论 对颌面部软组织损伤患者应认真检查损伤局部,判断有无腮腺.面神经损伤,争取在急性损伤期得到妥善的处理减少腮腺导管瘘及腺体瘘发生.对陈旧性腮腺损伤应严格根据不同类型及伤后时间制定合理的处理措施以促进损伤的恢复,尽可能保留腮腺的功能.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腮腺涎瘘的病因和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总结腮腺涎瘘的诊治情况.结果腮腺涎瘘的主要病因是外伤,其次是医源性损伤,本病的治疗主要采用非手术治疗,导管瘘则以手术治疗为佳.结论正确、及时的诊断是治疗腮腺涎瘘的关键,并要区分腺体瘘与导管瘘.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腮腺导管损伤的治疗方法。方法:对45例腮腺导管损伤患者的临床治疗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腮腺内导管损伤病人20例,嚼肌表面导管损伤病人17例,嚼肌前缘导管损伤病人8例。经手术治疗,35例治愈,10例在拆线或去除加压包扎时出现局部积液,经反复抽吸继续加压包扎数次后治愈。结论:腮腺导管损伤根据损伤部位不同选择合适的手术方式,可以有效治愈。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颌面部软组织损伤合并腮腺损伤的临床治疗。方法选择我科2011年4月-2013年4月入住4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总结分析。结果 24例急性损伤患者治疗后,均达到治愈标准,伤口愈合情况评判均为Ⅰ期愈合,无腮腺导管瘘、腺体瘘等并发症的发生,面神经损伤均在术后1年内达到治愈;16例陈旧性损伤的患者治疗后,原有的腮腺导管瘘或腺体瘘均达到治愈标准,面神经损伤均在术后1年内达到治愈。结论处理颌面部软组织损伤合并腮腺损伤的患者,应综合判断损伤情况,做出及时正确的处理,可以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7.
腮腺涎瘘主要发生在腮腺区手术和损伤后,包括导管瘘和腺体瘘.对腮腺导管瘘一般多主张手术治疗.对腮腺腺体瘘治疗方法多样.我科采用表皮生长因子局部涂布并加压包扎十例腮腺腺体瘘,疗效良好,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8.
腮腺炎的病因:腮腺炎分为急性化脓性和流行性两种.化脓性腮腺炎是由细菌感染引起,主要是葡萄球菌.常见的病因是1,腮腺分泌机能减退,多见于急性传染病及衰弱的患者; 2,腮腺导管口堵塞; 3,腮腺邻近组绢的炎症;症状是发热、白细胞增多,腮腺局部红、肿、痛、热,当病变进入化脓期挤压腮腺可见脓液自导管口流出.  相似文献   

9.
倪国宇  李红 《吉林医学》2011,(33):7081-7082
目的:探讨腮腺浅叶良性肿瘤切除术不结扎腮腺导管与结扎腮腺导管优缺点及临床意义。方法:对122例腮腺浅叶良性肿瘤切除术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对比其优缺点。结果:结扎腮腺导管患者并发涎腺瘘为52.8%,未结扎腮腺导管者并发涎腺瘘为2.9%。结论:腮腺浅叶良性肿瘤切除术,不结扎腮腺导管并发涎腺瘘的发生率远远低于结扎腮腺导管并发涎腺瘘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0.
周竹云 《医学综述》2011,17(2):249-251
口腔颌面部双侧腮腺咬肌区的软组织外伤最易伤及腮腺导管。其治疗时机不同,预后效果也有所不同。腮腺导管损伤诊断不及时或治疗方法不当则可造成面颊部涎瘘等并发症,将会给患者带来生理功能的丧失和精神痛苦。实施早期的并合理的治疗措施,如导管端端吻合及药物治疗等都有助于预防涎瘘。对于仍伴有慢性涎瘘的病例,注射肉毒毒素可能成为新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1.
流行性腮腺炎是由腮腺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其传染性仅次于麻疹、水痘,多见于冬春两季,主要通过飞沫传播。以2次病毒血症的方式侵及全身的各腺组织及中枢神经系统。临床特征为腮腺非化脓性肿痛,伴有发热及全身不适。多见于儿童。流行性腮腺炎的主要并发症有脑膜炎、睾丸炎或卵巢炎、急性胰腺炎等。  相似文献   

12.
流行性腮腺炎,中医称之为“痄腮”,以发热、腮部非化脓性肿大、咀嚼时疼痛、腮腺导管口红肿为主要特征,严重时有全身症状。西医尚无有效药物治疗该病,我们自1998年使用珍黄丸胶囊治疗小儿流行性腮腺炎79例,取得了显著的疗效。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79例...  相似文献   

13.
面神经颊支与腮腺导管的解剖关系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 观测分析面神经颊支的分支类型及其与腮腺导管之间的位置关系 ,为腮腺区手术提供解剖学基础。方法 解剖 5 0例成人头部标本 ,观测面神经颊支的分支类型、行程、神经与腮腺导管的位置关系。结果 面神经颊支以双干型多见 ( 60 % )。神经多行于腮腺导管浅面为主 ( 74% )。腮腺导管走行在颊支之间占大部分( 62 % ) ,导管距上颊支垂直距离约 4.73±1 .96mm。结论 面神经颊支多行于腮腺导管浅层 ,与腮腺导管关系十分密切 ,此研究为腮腺区手术提供解剖学基础  相似文献   

14.
目的评价利用支架支撑修复腮腺导管损伤的效果。方法利用硬膜外麻醉导管做支架修复损伤的腮腺导管,如果导管因缺损无法直接吻合时,可选用腮腺咬肌筋膜瓣加支架做腮腺导管再造术。结果修复后导管通畅,腮腺分泌功能正常,无面瘘出现。该方法取材简单临床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5.
目的评价利用支架支撑修复腮腺导管损伤的效果。方法利用硬膜外麻醉导管做支架修复损伤的腮腺导管,如果导管因缺损无法直接吻合时,可选用腮腺咬肌筋膜瓣加支架做腮腺导管再造术。结果修复后导管通畅,腮腺分泌功能正常,无面瘘出现。该方法取材简单临床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6.
腮腺区肿大     
腮腺区肿大除常见的流行性腮腺炎及急性或慢性化脓性腮腺炎以外,临床上还可以见到许多不明原因的肿胀或肿块。肿大的方式、特点可以不尽相同,同时还可伴有局部或全身的病症,如局部皮肤瘙痒、面瘫、口干、眼干以及发热、失眠、食欲减退等全身症状。这些都提示了腮腺区肿大作为一种病症常常与某些全身疾病相关。  相似文献   

17.
腮腺及其导管位于面颊部皮下,表浅而易受到创伤,腮腺损伤是造成涎瘘的最常见原因。手术损伤腮腺或其导管也可导致涎瘘发生,化脓性感染或其他疾病也可能破坏腺体或导管而产生涎瘘。我科从1995年9月~2003年9月共收治36例,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36例涎瘘,男21例,女15例。年龄12岁~54岁,平均32.4岁。面部裂伤32例,手术损伤3例,化脓性感染1例。腺体瘘24例,导管不完全瘘7例,导管完全瘘5例。急性损伤涎瘘24例,陈旧性涎瘘12例。1.2治疗方法腺体瘘唾液分泌量少者,新鲜创口清创缝合后直接加压包扎;陈旧性腺体瘘唾液分泌量少者,瘘口周围…  相似文献   

18.
改良腮腺导管转移术治疗眼干燥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减轻眼干燥症患者的痛苦.提高术后疗效。方法:对16例眼干燥症患者,采用口内切口腮腺导管转移加粘膜瓣延长术,将腮腺导管转移至患眼下穹窿部。结果:16例手术均获成功,腮腺导管未受损伤,术后分泌液通畅。术后随访:患眼角膜变清晰.腮腺导管通畅.“泪液”分泌湿润良好.视力得到提高。结论:本方法是治疗眼干燥症比较好的方法。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外伤性腮腺瘘的临床特征、治疗原则及疗效评价.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8年1月-2011年12月我院口腔颌面外科收治的32例外伤性腮腺瘘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15例患者经局部缝扎、加压包扎治愈;10例经导管吻合、4例行导管改道后治愈;3例行局部缝扎、加压包扎末愈后,行放疗后治愈,本组所有病例均未发生伤口感染.结论对外伤性腮腺瘘患者初诊时应仔细检查腮腺腺体及导管的损伤情况,然后根据不同损伤情况采取不同治疗方法,可获得满意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研究面神经颊支与腮腺导管的位置关系,为临床实施手术中寻找面神经颊支做出指导。方法取18具尸头(36侧),进行大体解剖,观察面神经颊支与腮腺导管的位置关系,进行观察、测量并统计。结果面神经上、下颊支与腮腺导管伴行过程中局腮腺导管的垂直距离分别平均为为8.2mm,7.6mm。结论面神经上、下颊支与腮腺导管有紧密的关系,出腮腺前缘后二者伴行的过程中其位置关系恒定,术中以腮腺导管为标志寻找面神经上、下颊支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