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眼球压迫试验对青光眼的早期诊断很有价值。但目前对该试验的测量、计算方法及其正常值尚未能统一。为了探求我区眼球压迫试验的正常值,我们对100例正常人(200只眼)进行了压迫试验。现报道如下: 方法及结果 100例均为正常健康人,视力在1.0以上,无青光眼症状及家族史者。11~60岁分五个年龄组,每组20人,男女各半。受检者仰卧,以0.5%地卡因滴眼两次,用苏州产Schiotz眼压计测量眼压,记录为P_o。然后以Bailliart氏视网膜血压计于外直肌附着处之巩膜上加压50g,持续4分钟。除去压  相似文献   

2.
压迫试验(也称眼球加压试验)是青光眼的激发试验之一,方法简便易行,且阳性率高。自1953年 Blaxte 氏介绍将压迫试验应用于临床观察,又经 Blaxter 及 Duke-Elder 等氏所推荐,国内外已有不少学者对此进行了观察和研究。目前关于压迫试验有不少报导,但对眼球压迫的重量、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青光眼、白内障和近视患者眼球的前后径、水平径及相应比值的变化。方法:对53例86眼原发性闭角性青光眼患者(青光眼组)、57例114眼白内障患者(白内障组)以及49例88眼近视患者(近视眼组)使用日本AL-1000眼科A型超声仪进行眼球前后径、水平径的测量,并行SPSS软件统计分析。结果:青光眼组上述指标皆明显低于白内障组(P<0.05),而近视眼组相应指标则明显高于白内障组(P<0.05)。青光眼组眼球水平径下降幅度低于眼轴长度的下降,近视眼组相应指标的升高幅度低于眼轴长度的升高。结论:眼球前后径、水平径及相应比值是反映眼球整体形态的组合指标。原发型闭角性青光眼患者眼球趋于扁圆形全眼球缩小,而近视眼患者眼球趋于眼轴方向长椭圆形全眼球扩大。  相似文献   

4.
Blaxter于1955年做眼球加压试验(压出率),认为对诊断青光眼有一定的价值。作者为证实本试验的临床价值,对正常人50例100眼,青光眼127例173眼,除做压出率外并加做容积差和代偿值。结果正常眼中仅2眼可疑阳性,青光眼绝对期阳性率最高,单性青光眼次之,青光眼术后阳性率最低。本法简便易行,阳性率高,并可提示青光眼是否需要手术及术后房水流畅情况。对单性青光眼早期诊断及预示治疗是否稳定有一定的价值。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眼球活体结构参数的变化及其在青光眼发病中的意义.方法:应用法国光太(BVI)眼A/B型超声诊断仪对98例(98眼)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及100例(100眼)正常眼的活体眼结构进行角膜直径、前房深度、晶状体厚度、眼轴长度及前房角镜进行检测,并对两组测量参数进行对比研究.结果: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与正常眼相比,参数中的差异均具显著性(P<0.01),即与正常眼相比,角膜直径小、前房浅、晶状体厚、短眼轴及房角窄.而急性闭角型青光眼的前房较慢性闭角型青光眼的前房更浅,具有显著性(P<0.01).结论: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的发病与自身的解剖结构特点有关.  相似文献   

6.
史强 《中国现代医生》2012,(34):153-153,155
目的比较两种方法治疗新生血管性青光眼的临床效果。方法总结新生血管性青光眼患者病历资料并将其分为两组:A组23例(44眼)和B组22例(42眼)。分别用不同治疗方法治疗后按照文中统计标准进行统计,比较两组间疗效差异性。结果 A组平均眼压为(20.02±2.93)mm Hg,视力提高者14眼(31.8%),术后眼球疼痛10眼(22.7%),B组平均眼压(31.21±7.56)mm Hg,视力提高者6眼(14.3%),术后眼球疼痛23眼(54.8%)。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青光眼引流装置Ahmed青光眼阀治疗新生血管性青光眼具有较好的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健康教育及眼球按摩在青光眼患者护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从本院2016年4月至2017年4月接受的青光眼患者中,抽取174例300眼,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均87例150眼。观察组在对照组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健康教育及眼球按摩综合护理,测试两组患者青光眼知识掌握情况和滤过泡形成情况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对青光眼知识掌握和滤过泡形成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通过对青光眼患者实施健康教育和眼球按摩能够有效提高患者自我护理能力,效促进眼压恢复和滤过泡形成,提高临床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8.
眼球摘除术为一严重的破坏性手术,在临床施行时要慎重,但对某些恶性肿瘤,严重的眼外伤及眼球感染仍需施行此术,据统计外伤病例需要眼球摘除的约占9%左右,占各种眼疾之首。本文分析我院1984~1990年眼球摘除255例的经验体会。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本组男176例,女79例,年龄2个月~78岁,农民和学生占全部病例的80%,左右眼各占45%和55%,本组眼球摘除率占同期眼科住院总人数(4229例)的6.03%。其中眼外伤98例(38.4%),恶性肿瘤58例(22.7%),继发性青光眼43例(16.9%),眼球萎缩29例(11.3%),其他27例(10.6%)。1.2 治疗结果及并发症:255例眼球摘除术无一例死亡,并发术后出血5例(1.9%),均经局部压迫止血而愈,结膜囊过浅8例(3.1%);全组平均住院7天。  相似文献   

9.
我科自1980.1~1994.12月的15年中,住院行眼球摘除手术者68例69眼,占同期眼科手术3592眼的1.93%,现分析报告如下。 1 一般资料 68例中,男48人,女20人;单眼球摘除67例,双眼球摘除1例,计眼球摘除68例69眼,其中右37眼、左32眼;年龄范围:1~65岁,平均29岁。69眼摘除眼球的病种分布:眼外伤17眼(24.64%)、眼肿瘤15眼(21.74%)、眼球萎缩14眼(20.29%)、角巩膜葡萄肿8眼(11.59%)、全眼球炎及眼内炎7眼(10.15%)、绝对期及新生血管性青光眼5眼(7.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拉坦前列素滴眼液对真性小眼球继发闭角型青光眼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对真性小眼球继发闭角型青光眼7例共13只眼应用拉坦前列素滴眼液点眼,或者行激光虹膜周切后应用拉坦前列素滴眼液点眼,观察3-10个月,监测患眼的视力、眼压、眼底及视野。结果患眼眼压控制在10~20mmHg之间,视力无下降,视野及眼底杯/盘比无进展。结论拉坦前列素滴眼液对真性小眼球继发闭角型青光眼的治疗效果是安全有效的,值得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超声生物显微镜(ultrasound bio microscopy,UBM)在青光眼诊断分型中的应用.方法 回顾性分析临床上拟诊为青光眼行UBM检查的365例(620眼)患者,依其影像学特征,结合临床表现进行分型并指导治疗.结果 365例(620眼)青光眼UBM分型中,符合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223例(421眼),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55例(110眼),继发性青光眼81例(81眼),先天性青光眼2例(4眼),恶性青光眼4例(4眼);依据其分型结合临床制定治疗方案.结论 UBM对青光眼的分型具有实时、直观、准确的特征,与前房角镜检查、视功能及眼底等检查相结合,可对临床选择治疗方案提供可靠的依据.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原眼位球后麻醉效果;方法随机选择52例55眼白内障青光眼手术患者球后麻醉时采用原眼位球后注射,即由下眶缘中、外1/3进针1cm后,针尖指向上睑正中部,继续进针1.5~2cm,50例56眼白内障青光眼手术患者作为对照组,采用传统的眼位进行球后注射,观察麻醉效果。结果原眼位球后注射麻醉及间歇压迫眼球后,所有病人眼睑和眼球术中无疼痛,眼睑不能启闭者达100%。30例31眼白内障麻醉后15~30秒钟瞳孔开始散大,并可维持半小时左右。50例54眼有1眼球固视欠佳,并有轻微活动(原有水平眼球震颤)。所有术眼经上处理后眼压均明显降低,指测眼压Tn-1,无明显麻醉不全所致的并发症。对照组情况相同,X2检验,P>0.05,无显著性。结论原眼位球后麻醉注药部位,可能在睫状神经节与眶上裂下部之间,较传统眼位安全,又较麻药注在眶上裂下部麻醉确实,有一定的临床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3.
眼球摘除或眼内容剜出术后须及时作眼窝内眼座填充。近几年羟基磷灰石 (HA)义眼座在临床开始使用 ,克服了以往填入材料的许多缺陷。然而 ,术后植入物暴露、感染、偏位及活动度差极是手术急待解决的问题〔1 ,2〕。作者对HA义眼座巩膜内植入方法作了改良 ,自 1995年 8月~ 1999年 8月 ,已应用 73例 ,疗效满意。报告如下。材料与方法一、临床资料73例 (73眼 )均为我院手术病例 ,其中男 4 5例 (4 5眼 ) ,女 2 8例 (2 8眼 ) ;患者年龄 6~ 53岁 ,平均 2 9.4岁。73例中原发病为眼球破裂 2 1眼 ,眼球萎缩 19眼 ,青光眼绝对期 9眼 ,眼内容炎 9眼…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0.03%比马前列素(鲁米根)对开角型青光眼及高眼压症患者的眼部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随机选择26例入院登记的开角型青光眼或高眼压症患者的一只眼,每个患者在1个月期间接受0.03%比马前列素1滴/d点眼治疗。比马前列素对眼部血流的影响用彩色多普勒成像(CDI)评价,CDI用来测量眼动脉、睫状后动脉和视网膜中央动脉收缩期峰值、舒张末期血流速度和阻力指数。CDI评估眼球后的血流动力学指标,Goldm ann压平眼压计测量眼内压,袖套血压计测量血压,触诊脉搏得出基线心率和比马前列素治疗1个月后的心率。结果:所有患者眼球后血管的血流…  相似文献   

15.
<正> 八年来摘出病眼共468例,其中青光眼占48例(包括原发性及继发性青光眼)本文总结20例各型青光眼的绝对期病理改变。病理解剖学上,原发性和继发性青光眼的变化是相似的,因为都是眼压增高的结果,我们所摘之眼球均为青光眼之末期,因此总结中所提到的病理变化,仅能说明青光眼的后果。 绝对期青光眼眼球各部分之主要变化。  相似文献   

16.
眼挫伤性继发青光眼58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苏明 《广西医学》2002,24(4):555-556
眼球挫伤所致的继发青光眼在临床中较常见 ,也是眼外伤致盲的主要原因之一。现将我院 1 990年1月至 1 999年 1月眼球挫伤继发青光眼 5 8例 5 8眼作回顾性分析。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本组眼挫伤继发青光眼 5 8例 5 8只眼。其中男性 49只眼 ,女性 9只眼。年龄在 7至 68岁之间 ,其中 1 4岁以下 2 1只眼 ( 36.2 % ) ,1 5岁至40岁 2 0只眼 ( 34.5 % ) ,41岁至 60岁 1 2只眼( 2 0 .7% ) ,61岁以上 5只眼 ( 8.6% )。入院时视力情况 (包括矫正视力 ) :视力光感至 0 .0 5者 32只眼( 5 5 .2 % ) ,大于 0 .0 5至 0 .3者 1 8只眼 ( 31 .0 % ) ,大…  相似文献   

17.
目的 应用Topeon CT-80A接触眼压计在临床应用中筛查高眼压患者,并对其进行进一步的检查诊断及治疗,探讨非接触眼压计对于青光眼患者筛查的临床意义.方法 用非接触眼压计测量602例(1204眼)眼压,对于单眼眼压>21mmHg或双眼眼压差>8mmHg的患者,于随后两天同一时间连续测量3次,并进行房角、视野、眼底等其他眼科相关检查.结果 测量的602例(1204眼)中发现高眼压患者83人(137眼),复诊有21人(33眼)被确诊青光眼患者,并对其进行治疗及随访.结论 非接触眼压计对青光眼患者的筛查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小梁切除术联合晶状体摘除对真性小眼球继发青光眼的治疗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了6例(7眼)真性小眼球的临床资料,追踪回访1~3年,观察病情的转归。结果 6例(7眼)中,眼轴在15.36~18.79mm之间;所有患眼均呈高度远视,屈光度在+8.5D~+37D。所有患者均有慢性闭角型青光眼的临床表现。术前药物不能控制眼压,7眼均行小梁切除联合超声乳化晶状体摘除。术中未出现眼后节的并发症。随访1~3年,眼压控制较好,成功保留了患者的视功能。结论小粱切除术联合晶状体切除是治疗真性小眼球继发性青光眼的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9.
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是临床常见病 ,其解剖结构的异常是重要的易患因素。我们对 2 0例确诊的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的病人进行超声生物测量 ,以求发现其与正常眼的差别 ,为早期发现和诊断青光眼病人提供一种新的思路。1 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 所测对象为 1997~ 1999年在我院确诊为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的病人 ,共 2 0例 (4 0眼 ) ,男性 12例 (2 4眼 ) ,女性 8例 (16眼 ) ,年龄为 41~ 76岁 ,平均 5 4岁。在药物控制眼压正常后对双眼进行测量 ,对照组选择同龄组正常人 ,无高眼压史及屈光异常史者 ,共 2 0例。1.2 方法 采用日本产TOMEY…  相似文献   

20.
眼破坏性手术59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眼破坏性手术的原因。方法:59例(59眼)眼破坏性手术中眼球摘除术54例,眼球内容剜除术5例。结果:59例破坏性手术中,眼外伤所致24例,角膜溃疡所致13例,继发性青光眼所致9例,眼角巩膜葡萄肿所致5例。结论:眼破坏性手术中眼外伤是最主要原因,角膜溃疡、继发性青光眼及角巩膜葡萄肿也是常见的原因。眼破坏性手术需要严格掌握手术适应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