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肺炎支原体感染与神经系统疾病 总被引:74,自引:0,他引:74
肺炎支原体 (MP)是小儿呼吸道感染的重要病原之一 ,近 10多年的临床研究表明MP也是呼吸道以外多个器官疾病的重要原因 ,可以引起神经系统、血液系统、心血管系统、消化系统以及皮肤、肌肉和关节等器官的疾病 ,严重者可危及生命。尤其是神经系统损害是MP所致肺外疾患中最常见的类型 ,而儿童尤为多见。因此儿科临床医生应对MP感染有一个新的认识。1 与MP感染有关的神经系统疾患目前已发现许多神经系统疾患与MP感染有关 ,如无菌性脑膜炎、脑膜脑炎、横断性脊髓炎、周围性神经炎、格林 -巴利综合征、脑梗死等 ,其中以脑炎最常见 ,… 相似文献
2.
目的进一步提高对肺炎支原体(MP)感染及相关疾病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292例MP感染患儿的临床特点,特别是肺外多系统受累情况。结果292例均有呼吸系统表现,其中肺炎180例,呼吸道以外各系统受累140例(47.9%),包括:血液、循环、神经、消化、泌尿、皮肤、淋巴结等系统。结论MP感染与多种疾病有关,而且易造成多系统损害。因该病多无典型症状易造成误诊,对不明原因发热及多脏器受累的呼吸系统感染病例,应注意MP感染。 相似文献
3.
肺炎支原体感染相关的神经系统疾病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王华 《实用儿科临床杂志》2009,24(10)
随着肺炎支原体(MP)感染患病率的逐年上升,人们越来越多的认识到MP感染的危害性.MP感染所引起的神经系统损害因其临床表现的异质性、非规律性及可造成患儿永久神经系统后遗症而倍受关注.MP感染相关的神经系统疾病包括中枢神经系统、周围神经系统及肌肉组织,且可多个部位同时受累.虽然MP感染目前仅靠血清学检测进行诊断,其所致神经系统疾病的诊断方法尚不能令人满意,但通过临床仔细排查、综合分析、追踪观察,仍能进行临床诊断.提高临床医师对此类疾病的认识十分重要.实用儿科临床杂志,2009,24(10):726-729 相似文献
4.
目的 总结婴幼儿肺炎支原体感染与肺炎支原体肺炎的诊治经验.方法 对2008年12月至2009年2月在我院呼吸门诊就诊的100例肺炎支原体感染与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00例患儿均有发热、咳嗽、喘息,查体多数患儿有咽赤及肺部湿哕音.有80例MP-IgM抗体滴度>1:80,有70例X线胸片有明显改变.结论 婴幼儿肺炎支原体肺炎的诊断要结合临床表现及X线胸片,动态观察血清MP-IgM抗体滴度的变化,对确诊患儿予大环内酯类抗生素足疗程治疗. 相似文献
5.
目的 总结婴幼儿肺炎支原体感染与肺炎支原体肺炎的诊治经验.方法 对2008年12月至2009年2月在我院呼吸门诊就诊的100例肺炎支原体感染与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00例患儿均有发热、咳嗽、喘息,查体多数患儿有咽赤及肺部湿哕音.有80例MP-IgM抗体滴度>1:80,有70例X线胸片有明显改变.结论 婴幼儿肺炎支原体肺炎的诊断要结合临床表现及X线胸片,动态观察血清MP-IgM抗体滴度的变化,对确诊患儿予大环内酯类抗生素足疗程治疗. 相似文献
6.
目的 总结婴幼儿肺炎支原体感染与肺炎支原体肺炎的诊治经验.方法 对2008年12月至2009年2月在我院呼吸门诊就诊的100例肺炎支原体感染与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00例患儿均有发热、咳嗽、喘息,查体多数患儿有咽赤及肺部湿哕音.有80例MP-IgM抗体滴度>1:80,有70例X线胸片有明显改变.结论 婴幼儿肺炎支原体肺炎的诊断要结合临床表现及X线胸片,动态观察血清MP-IgM抗体滴度的变化,对确诊患儿予大环内酯类抗生素足疗程治疗. 相似文献
7.
目的 总结婴幼儿肺炎支原体感染与肺炎支原体肺炎的诊治经验.方法 对2008年12月至2009年2月在我院呼吸门诊就诊的100例肺炎支原体感染与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00例患儿均有发热、咳嗽、喘息,查体多数患儿有咽赤及肺部湿哕音.有80例MP-IgM抗体滴度>1:80,有70例X线胸片有明显改变.结论 婴幼儿肺炎支原体肺炎的诊断要结合临床表现及X线胸片,动态观察血清MP-IgM抗体滴度的变化,对确诊患儿予大环内酯类抗生素足疗程治疗. 相似文献
8.
目的 总结婴幼儿肺炎支原体感染与肺炎支原体肺炎的诊治经验.方法 对2008年12月至2009年2月在我院呼吸门诊就诊的100例肺炎支原体感染与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00例患儿均有发热、咳嗽、喘息,查体多数患儿有咽赤及肺部湿哕音.有80例MP-IgM抗体滴度>1:80,有70例X线胸片有明显改变.结论 婴幼儿肺炎支原体肺炎的诊断要结合临床表现及X线胸片,动态观察血清MP-IgM抗体滴度的变化,对确诊患儿予大环内酯类抗生素足疗程治疗. 相似文献
9.
目的 总结婴幼儿肺炎支原体感染与肺炎支原体肺炎的诊治经验.方法 对2008年12月至2009年2月在我院呼吸门诊就诊的100例肺炎支原体感染与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00例患儿均有发热、咳嗽、喘息,查体多数患儿有咽赤及肺部湿哕音.有80例MP-IgM抗体滴度>1:80,有70例X线胸片有明显改变.结论 婴幼儿肺炎支原体肺炎的诊断要结合临床表现及X线胸片,动态观察血清MP-IgM抗体滴度的变化,对确诊患儿予大环内酯类抗生素足疗程治疗.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总结婴幼儿肺炎支原体感染与肺炎支原体肺炎的诊治经验.方法 对2008年12月至2009年2月在我院呼吸门诊就诊的100例肺炎支原体感染与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00例患儿均有发热、咳嗽、喘息,查体多数患儿有咽赤及肺部湿哕音.有80例MP-IgM抗体滴度>1:80,有70例X线胸片有明显改变.结论 婴幼儿肺炎支原体肺炎的诊断要结合临床表现及X线胸片,动态观察血清MP-IgM抗体滴度的变化,对确诊患儿予大环内酯类抗生素足疗程治疗.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总结婴幼儿肺炎支原体感染与肺炎支原体肺炎的诊治经验.方法 对2008年12月至2009年2月在我院呼吸门诊就诊的100例肺炎支原体感染与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00例患儿均有发热、咳嗽、喘息,查体多数患儿有咽赤及肺部湿哕音.有80例MP-IgM抗体滴度>1:80,有70例X线胸片有明显改变.结论 婴幼儿肺炎支原体肺炎的诊断要结合临床表现及X线胸片,动态观察血清MP-IgM抗体滴度的变化,对确诊患儿予大环内酯类抗生素足疗程治疗.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总结婴幼儿肺炎支原体感染与肺炎支原体肺炎的诊治经验.方法 对2008年12月至2009年2月在我院呼吸门诊就诊的100例肺炎支原体感染与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00例患儿均有发热、咳嗽、喘息,查体多数患儿有咽赤及肺部湿哕音.有80例MP-IgM抗体滴度>1:80,有70例X线胸片有明显改变.结论 婴幼儿肺炎支原体肺炎的诊断要结合临床表现及X线胸片,动态观察血清MP-IgM抗体滴度的变化,对确诊患儿予大环内酯类抗生素足疗程治疗. 相似文献
13.
婴幼儿肺炎支原体感染与肺炎支原体肺炎诊治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总结婴幼儿肺炎支原体感染与肺炎支原体肺炎的诊治经验.方法 对2008年12月至2009年2月在我院呼吸门诊就诊的100例肺炎支原体感染与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00例患儿均有发热、咳嗽、喘息,查体多数患儿有咽赤及肺部湿哕音.有80例MP-IgM抗体滴度>1:80,有70例X线胸片有明显改变.结论 婴幼儿肺炎支原体肺炎的诊断要结合临床表现及X线胸片,动态观察血清MP-IgM抗体滴度的变化,对确诊患儿予大环内酯类抗生素足疗程治疗.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总结婴幼儿肺炎支原体感染与肺炎支原体肺炎的诊治经验.方法 对2008年12月至2009年2月在我院呼吸门诊就诊的100例肺炎支原体感染与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00例患儿均有发热、咳嗽、喘息,查体多数患儿有咽赤及肺部湿哕音.有80例MP-IgM抗体滴度>1:80,有70例X线胸片有明显改变.结论 婴幼儿肺炎支原体肺炎的诊断要结合临床表现及X线胸片,动态观察血清MP-IgM抗体滴度的变化,对确诊患儿予大环内酯类抗生素足疗程治疗. 相似文献
15.
肺炎支原体感染是我国儿童呼吸病学领域近年来关注的热点之一,可引起血管炎等肺外表现,但其致病机制尚不清楚。近年在儿童川崎病、过敏性紫癜等以血管炎为主要特征的疾病中发现伴随肺炎支原体感染,其病情可在抗支原体感染治疗后缓解,提示肺炎支原体与血管炎的密切联系。现从肺炎支原体所致血管炎的可能作用机制及临床研究进行阐述,旨在更好地... 相似文献
16.
肺炎支原体感染与哮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呼吸道感染在哮喘发病中呈增多趋势,近年来认为肺炎支原体感染与支气管哮喘(哮喘)的发病有一定关系.支原体感染可能导致哮喘首次发作和急性发作,其机制可能为对呼吸道的直接损伤作用、细胞因子作用及IgE介导的超敏反应等.应用大环内酯类抗生素治疗能减轻支原体感染哮喘的症状. 相似文献
17.
肺炎支原体感染与儿童哮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尚云晓 《中国实用儿科杂志》2011,(4)
肺炎支原体(mycoplasma pneumoniae,MP)是引起儿童非典型肺炎和气管支气管炎的常见病原体,近年来其发病率有逐渐增高趋势。有关MP与儿童哮喘的关系早在上世纪70年代就已经引起学者们的关注。随着近年来对其基础及临床研究的深入,MP与哮喘的关系也备受重视,许多学者认为MP与儿童哮喘的发生、发展及恶化皆有密切的关系。1MP感染与儿童哮喘的发病机制有关MP感染与哮喘的作 相似文献
18.
呼吸道感染在哮喘发病中呈增多趋势,近年来认为肺炎支原体感染与支气管哮喘(哮喘)的发病有一定关系.支原体感染可能导致哮喘首次发作和急性发作,其机制可能为对呼吸道的直接损伤作用、细胞因子作用及IgE介导的超敏反应等.应用大环内酯类抗生素治疗能减轻支原体感染哮喘的症状. 相似文献
19.
肺炎支原体(MP)是儿童呼吸道的常见病原,不仅可引起肺部炎症,还可出现全身各脏器并发症,但其致病机制至今尚未完全阐明.MP感染的临床表现无特异性,实验室检查又缺乏早期、快速的特异方法,故其诊断仍存在挑战性.此外,随着大环内酯类抗生素的广泛应用,耐药菌株正在不断蔓延,如何合理使用抗生素也是亟待解决的问题.该文就MP感染的相关机制、诊断和耐药方面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20.
肺炎支原体(MP)是儿童呼吸道的常见病原,不仅可引起肺部炎症,还可出现全身各脏器并发症,但其致病机制至今尚未完全阐明.MP感染的临床表现无特异性,实验室检查又缺乏早期、快速的特异方法,故其诊断仍存在挑战性.此外,随着大环内酯类抗生素的广泛应用,耐药菌株正在不断蔓延,如何合理使用抗生素也是亟待解决的问题.该文就MP感染的相关机制、诊断和耐药方面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