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目的探讨慢性HBV携带者是否以1×105拷贝/mL为界进行肝组织活检,并对比血清HBV DNA载量与炎症活动度相关性。方法选取已进行肝组织活检的慢性HBV携带者164例,对肝组织进行HE、M asson三色、网状纤维染色,并进行病理炎症分级(G),PCR方法测定HBV DNA载量。结果以1×105拷贝/mL为界分组,对低载量和高载量2组中0.05)。结论对于慢性HBV携带者均应动员其进行肝组织活检,以进一步了解肝脏损伤情况及指导用药。以1×105拷贝/mL作为临界值可能会漏掉需要抗病毒治疗的患者。  相似文献   

2.
慢性 HBsAg 无症状携带者(chron icasymptomatic HBsAg car-rier,AsC)可分为两种类型,一是指处于免疫耐受期的 HBeAg 阳性患者,一般病毒载量高,HBsAg、HBeAg 滴度高(本文称之为“慢性 HBV 携带者,以便与后者区分);二是指非活动或低(非)复制期,一般 HBeAg 阴性,HBV DNA 检测不到或低载量。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慢性无症状HBV携带者阴虚体质与肝组织病理改变的联系,慢性无症状HBV携带者不同肝组织病理程度与HLA-DRB1、DQA1基因多态性的联系,通过调节病理体质,延缓或抑制病情进展。方法:临床选择慢性无症状HBV携带者105例,进行中医体质分型:47例阴虚质和58例非阴虚质,105例患者行肝组织活检术,进行肝组织病理学检查,留取血标本,检测HBsAg、HBV-DNA、HBeAg及肝功能,采用聚合酶链反应-序列特异性引物(PCR-SSP)技术测定HLA-DRB1、HLA-DQA1等位基因型。结果:在慢性无症状HBV携带者阴虚质组与非阴虚质组间,HBsAg、HBV-DNA、HBeAg及肝功能指标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105例慢性无症状HBV携带者,经病理诊断肝组织无炎症和(或)纤维化改变者仅11例(10.5%),轻度慢性肝炎80例(76.2%),中度慢性肝炎8例(7.6%),重度慢性肝炎6例(5.7%)。阴虚质组的肝组织纤维化病变的发生率为34.0%,显著高于非阴虚质组的15.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7﹤0.05);肝组织炎症活动度在两组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HLA-DRB1、HLA-DQA1在不同肝组织病理程度间的基因频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多数慢性无症状HBV携带者肝组织病理为轻度慢性肝炎,少数为中度和重度;阴虚体质患者肝组织纤维化病变的发生率高于非阴虚体质,提示阴虚体质的慢性无症状HBV携带者感染HBV后易发生不同程度的纤维化改变,可能易发展为肝硬化。  相似文献   

4.
目的:从病理组织学和免疫组织化学改变的角度分析干扰素的疗效。方法:15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予干扰素a-2b(英特龙)治疗24周后,治疗前后在超声导向下行肝脏活检,切片HE染色和网纤染色,对炎症活动度和纤维化程度作计分评价。HBsAg和BcAg用免疫组化法检测。结果:11例患者干扰素治疗后血清HBVDNA全部转为阴性,治疗结束时有53.3%(8/15)病人肝组织学活动指数得以改善(肝组织学活动指数减少〉2分)。治疗后其中2例HBsAg转为阴性,l例BsAg转为弱阳性:5例HBcAg转为阴性,2例HbcAg转为弱阳性。结论:干扰素持续用药可使肝组织炎症活动度计分改善(P〈0.01):血清HBV、DNA阴转,肝组织HBsAg、HBcAg表达量减少。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中医辨证分型与肝活体组织病理分级分期的关系。方法:对107例慢乙肝患者进行中医辨证分型及肝组织病理诊断,探讨两者之间的关系。结果:107例患者中,中医辨证属湿热中阻型50例(46.73%),肝郁脾虚型42例(39.25%),瘀血阻络型8例(7.48%),肝肾阴虚型7例(6.54%),脾肾阳虚型0例;肝活体组织病理学检查显示:炎症活动度分级轻度(G1~G2)34例(31.78%),中度(G3)53例(49.52%),重度(G4)10例(9.35%),活动性肝硬化10例(9.35%);纤维化分期S1~S2期53例(49.52%),S3期36例(33.65%),S4期以上18例(16.83%)。结论:肝郁脾虚型、湿热中阻型以G1~G3级和S1~S2期为主,且肝郁脾虚型以轻度为主;肝肾阴虚型、瘀血阻络型则全部为G3、G4级及以上和S3、S4期,且瘀血阻络型以肝硬化为主。慢乙肝不同中医证型在肝组织炎症活动度分级及纤维化分期严重程度方面呈现以下特征:瘀血阻络型〉肝肾阴虚型〉湿热中阻型〉肝郁脾虚型,慢乙肝中医证型与肝活体组织病理分级分期有一定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血清HBsAg定量水平及HBsAg/HBV DNA比值与肝组织病理炎症活动度的相关性。方法选取137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为研究对象,荧光定量PCR检测血清HBV DNA载量,化学发光微粒子免疫检测法定量检测血清HBsAg定量。患者均进行肝组织穿刺病理学检查,分析HBsAg、HBsAg/HBV DNA比值与肝组织病理炎症活动度的相关性。结果本研究137例患者中HBeAg抗原阳性102例,阴性35例。HBeAg抗原阳性组患者平均年龄低于HBeAg抗原阴性组,HBsAg定量、HBV DNA载量高于HBeAg抗原阴性组,HBsAg/HBV DNA低于HBeAg抗原阴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HBeAg抗原阳性患者血清HBsAg定量与HBV DNA载量、HBsAg/HBV DNA比值成正相关,与ALT呈负相关,HBV DNA载量、HBsAg/HBV比值与ALT呈负相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HBeAg抗原阳性患者中,HBsAg定量与病理炎症分级呈负相关(r=-0.412,P<0.05),与病理纤维化分级呈负相关(r=-0.315,P<0.05);HBV DNA与病理炎症分级呈负相关(r=-0.415,P<0.05),与病理纤维化分级呈负相关(r=-0.285,P<0.05)。结论 HBeAg抗原阳性慢性乙肝患者HBsAg与HBV DNA呈正相关,HBsAg与病理炎症分级及病理纤维化分级呈负相关,HBsAg、HBsAg/HBV DNA比值及ALT均可作为肝脏炎症程度的判断指标。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性别和年龄判别慢性乙型肝炎肝组织炎症活动度和纤维化程度的效能。方法选择慢性乙型肝炎患者491例,其中病理学诊断为G0、G1、G2、G3、G4的患者分别为0,136,203,140,12例,诊断为S0、S1、S2、S3、S4的患者分别为34,96,138,105,118例。统计分析采用SPSS 13.0软件。肝组织不同病理学分级和分期患者性别比例和平均年龄之间的比较分别采用2检验和单因素方差分析;性别和年龄判别肝组织不同病理学分级和分期的评价采用Bayes逐步判别分析。结果性别比例在不同病理学分级和分期患者间均无显著性差异(P均>0.05),平均年龄在不同病理学分级和分期患者间均有显著性差异(P均<0.01)。符合模型纳入变量、进入判别函数的指标只有年龄。根据判别不同病理学分级和分期的判别函数,当患者年龄≤33岁和≥44岁时,其肝组织病理学分级分别被判别为G1和G4的可能性较大;当患者年龄≤33岁和≥40岁时,其肝组织病理学分期分别被判别为S0和S4的可能性较大。结论性别对慢性乙型肝炎肝组织病理学状态没有判别意义,年龄对慢性乙型肝炎肝组织炎症活动度和纤维化程度有一定判别价值。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疏肝健脾补肾方对乙型肝炎病毒(HBV)转基因小鼠病毒复制和肝组织病理学的影响。方法:利用HBV转基因小鼠模型,采用实时荧光PCIK定量对治疗前后血HBVDNA进行检测,光镜下观察治疗后肝病理学变化,免疫组化鉴定HBV核心抗原(HBcAg)在肝组织内的分布。结果:高剂量组、阿德福韦(KDV)组治疗前后血清HBVDNA对数值比较,差异均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中剂量组、ADV组停药3天后血清HBVDNA对数值与模型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或非常显著性意义(P〈0.05,P〈0.01)。中剂量组、高剂量组、ADV组肝组织HBcAg阳性率均较模型组明显降低,差异有显著性或非常显著性意义(P〈0.05,P〈0.01)。高剂量组肝组织HBcAg阳性率较小剂量组、ADV组明显降低,差异有显著性或非常显著性意义(P〈0.05,P〈0.01)。结论:疏肝健脾补肾方不仅能抑制HBV转基因小鼠病毒复制,而且对肝组织具有明显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9.
自1993年3月~1996年12月,我们应用中草药制剂乙肝片,对252例高复制型慢性乙肝病毒携带者进行临床抗病毒效应观察,结果表明,乙肝片对乙肝病毒HBV复制标志有显著的转阴作用,现报告如下。1材料与方法1.1治疗对象与分组:慢性HBV携带者共406例,均经HBV标志物(HBV—m)检测为HBsAg,HBeAg阳性者,部分患者抗-HBcIgm亦阳性。男260例,女146例;年龄8~49岁,平均年龄25.1岁,病程6个月~15年。随机分乙肝片治疗组252例,单用抗乙肝免疫核糖核酸对照组154例。两组性别、年龄、HBV携带时间分布等比较P值均>0.1,具有可比性。1…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HBeAg阳性慢性HBV携带者常见的中医证型肝气郁结、脾气虚、湿热中阻、肾阴虚与肝组织纤维化分期、炎症分级的关系,为HBV携带者进行早期积极的治疗提供依据。方法:选择HBeAg阳性慢性HBV携带者根据温病学三焦传变规律对其进行中医辨证分型,选取4种证型:肝气郁结、脾气虚、湿热中阻、肾阴虚各30例,并对其进行肝穿刺检查,确定肝组织病理分级、分期,以温病学三焦传变规律为理论指导,找出以上4个中医证型与肝组织病理改变的相关性。结果:(1)肝气郁结、脾气虚证炎症分级主要为G0~G1,湿热中阻证主要为G1~G2,肾阴虚证主要为G3。肝气郁结、脾气虚纤维化程度主要为S0~S1,湿热中阻证主要S2,肾阴虚证主要以S3~S4。结论:慢性HBV携带者中医肝气郁结、脾气虚、湿热中阻、肾阴虚证4个证型与肝组织病理改变有一定的相关性符合温病学三焦传变之规律;从脾气虚、肝气郁结到湿热中阻再到肾阴虚,肝组织病理损害的有逐渐加重的趋势,这与温病三焦传变规律存在着许多不谋而合之处。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慢性HBV携带者不同证型与肝组织炎症分级及纤维化分期的关系,为中医辨证提供客观依据。方法:随机选取慢性HBV携带肝郁脾虚、湿热中阻、瘀血阻络3种证型各30例,比较以上三个证型患者肝组织炎症分级(G)及纤维化分期(S)。结果:肝郁脾虚组及湿热中阻组以G0~G2、S0~S2为主,瘀血阻络证组以G3~G4、S3~S4为主。与瘀血阻络组比较,肝郁脾虚组及湿热中阻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而湿热中阻组与肝郁脾虚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不同中医证型的慢性HBV携带患者肝组织炎症及其肝纤维化情况不同。  相似文献   

12.
慢性乙型肝炎(CHB)是乙肝病毒(HBV)引起的传染病,我国是HBV感染的高发区,据有关资料表明:CHB的HBsAg携带率为9.57%,CHB是HBV感染的一种,严重后果,估计约5%~25%CHB患者将过早地死于肝硬化和肝癌。全球每年将有100万人死于HBV感染的有关疾病,占疾病死因的第九位。因此预防和治疗慢性乙型肝炎是广大医务工作者研究的重点,笔者自2001年5月-2007年5月以中西医结合共研究、治疗了76例慢性乙型肝炎活动期病员、疗效满意,为抛砖引玉,现回顾性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3.
217例HBsAg携带者16年临床观察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观察HBsAg无症状携带者(AsC)临床经过,探讨慢性乙型肝炎(CHB)、肝硬化(LC)、肝细胞癌(HCC)临床演变规律,寻求有效阻断方法。方法从健康人群查体中选择AsC,以全国病毒性肝炎防治方案诊断标准为依据,定期与不定期进行肝病常规检查,剔除HCV混合感染,对HBV感染系列完成16年临床经过观察。结果217例AsC16年间HBsAg转阴21例(9.68%),平均年转阴率为0.58%,其中61.9%(13/21例)产生抗-HBs,20例属临床治愈,1例转化为HCC。57.14%(124/217例)仍保持无症状携带者状态,73例转化为慢性肝病,呈CHB、LC、HCC逐渐演变趋势,每年AsC向LC、HCC的转化率分别为1.04%、0.40%。因肝病死亡15例,其中死于CHB(重度)1例,LC3例,HCC11例。结论随着年龄增长和机体对HBV免疫应答调节不同,可表现不同临床转归。HBeAg阳性(e^+)HCC与LC患者相对较少,常表现为HBeAg阴性(e^-)或抗-HBe阳性。用中西医结合肝病分型观察AsC演变CHB、LC及HCC的临床特征,认为血瘀征象程度与肝病发展相一致。  相似文献   

14.
目的考察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派罗欣)对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疗效。方法符合要求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40例,所有患者均使用派罗欣180ug皮下注射,1次/周,连续48周,治疗期间不使用其它抗病毒药物。选取肝功能、乙型肝炎病毒标志物、HBVDNA作为检测指标。结果治疗48周后,ALT/AST复常率72.5%(29/40),HBsAg血清转换率12.5%(5/40),HBeAg血清转换率45%(18/40),HBVDNA转阴率65%(26/40)。结论派罗欣治疗慢性乙型肝炎能获得HBsAg血清转换,且安全性好。  相似文献   

15.
目的:评价补肾健脾法治疗慢性乙肝病毒携带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应用补肾健脾中药对26例慢性乙肝病毒携带者进行48周治疗,治疗前行肝穿活检,治疗期间行肝纤四项、乙肝病毒标志物定量及乙肝病毒基因型(基线)检测。结果:HBV基因型检测:B型2例,C型23例,D型1例。肝穿活检炎症分级G1(11)、G2(15),纤维化分期S0(16)、S1(10)。G2级与G1级比较,HBc Ab升高;S1期与S0期比较,肝纤四项无明显变化。治疗48周后HBs Ag及HBe Ab定量,HA降低。结论:补肾健脾中药具有一定的抗病毒及抗肝纤维化作用。  相似文献   

16.
徐菁  黄桂芹  耿建洪 《河北中医》2009,31(10):1508-1510
目的观察乙型肝炎清热解毒胶囊联合拉米夫定治疗活动性肝炎肝硬化的临床疗效。方法将乙型肝炎病毒DNA(HBV-DNA)、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阳性,中医辨证为肝胆湿热型的活动型肝炎肝硬化患者173例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102例予乙型肝炎清热解毒胶囊,每次6粒,每日3次口服;同时予拉米夫定,每次100 mg,每日1次口服,疗程1年。对照组71例予拉米夫定,每次100 mg,每日1次口服,疗程1年。观察2组血清HBV-DNA、HBsAg、乙型肝炎e抗原(HBeAg)阴转率和肝功能变化。结果治疗组HBsAg阴转率为5.9%,对照组阴转率为7.0%,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HBV-DNA阴转率67.6%、HBeAg阴转率32.4%,对照组HBV-DNA阴转率42.3%、HBeAg阴转率12.2%,2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肝功能指标改善及Child-Pugh评分下降治疗组较对照组明显(P〈0.01)。结论乙型肝炎清热解毒胶囊联合拉米夫定对肝胆湿热型的活动性肝炎肝硬化疗效理想,能有效抑制HBV复制。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护肝片防治抗结核药物肝损伤方面的特点,观察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06年-08年两年入选观察病例130例,按登记序号随机分为治疗组66例,观察组64例。两组病例均采用“2hrze(s)/4hr”方案抗结核治疗,治疗组66例,全疗程加服护肝片;对照组64例,全疗程加服葡醛内脂片。结果 治疗组出现肝损害alt增高4例(6.06%),hbsag阳性患者有肝损害者3例(4.55%);对照组出现肝损害 alt增高25例(39.06%),hbsag阳性患者有肝损害者12例(18.75%)。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hbsag阳性患者在抗结核治疗中肝功能更容易受受损害。结论护肝片在防治抗结核药物所致肝损害中可以起到积极有效的作用,特别是对HBsAg阳性的结核病患者具有显著疗效,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8.
郭晓霞  胡娜  梁瑞敏 《山西中医》2010,26(11):42-43
目的:观察益肝解毒颗粒对慢性HBV携带者血清HBV-DNA的临床疗效。方法:对已确诊的慢性HBV携带者100例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未予任何药物治疗,治疗组给予益肝解毒颗粒口服,每次20g,每日两次,疗程均为6个月。结果:治疗组12周HBV-DNA病毒学应答率为4%,24周病毒学应答率为20%,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统计学处理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益肝解毒颗粒有降低慢性HBV携带者病毒载量的作用,安全性好。  相似文献   

19.
抗风湿药氯喹、硫唑嘌呤、甲氨喋呤、柳氮磺胺吡啶等都可导致乙型肝炎病毒(HBV)再激活,联合小剂量泼尼松亦可导致HBV再激活。免疫抑制剂减量或停用后发生HBV再激活的较多。使用免疫抑制剂后HBV活化概率24%~78%,进一步产生黄疸性肝炎10%~63%,肝衰竭4%~60%[1]。HBsAg(+)患者化疗后可发生HBV再激活,出现黄疸型肝炎、非致死性肝衰竭、病死的概率分别为22.2%、3.7%和3.7%。故预防HBV再激活十分重要。将要接受化疗、免疫抑制治疗或器官移植者都应监测病毒DNA和肝功能、筛查乙肝标志物。早期、提前抗病毒治疗效果优于发生HBV再激活后再干预。无论HBeAg(+)与否以及HBV-DNA水平高低,都应进行预防性抗病毒治疗。可以用中医扶正固本法提升人体正气。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乙型肝炎病毒脱氧核糖核酸(HBV DNA)基因型与慢性乙型肝炎(CHB)中医辨证的相关性。方法采取开放平行对照法对177例CHB患者在中医辨证基础上,测定外周血HBVDNA基因型,观察其与辨证分型、肝炎诊断分度等指标的关联性。结果 (1)HBVDNA基因型分布特点:B型31例(17.51%),C型131例(74.01%),B/C型11例(6.21%),D型1例(0.56%),未测出3例(1.69%);C基因型明显高于其他基因型(P0.01)。(2)中医证型分布特点:肝郁脾虚型98例(55.37%),肝肾阴虚型6例(3.39%),脾肾阳虚型2例(1.13%),湿热中阻型12例(6.78%),瘀血阻络型59例(33.33%)。诊断为重度的32例CHB患者中,瘀血阻络型16例(50.00%),与其他证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瘀血阻络型患者HBeAg阴性率为62.71%(37/59)明显高于其他证型(P=0.00),提示有血瘀表现的患者肝脏炎症损害较重,炎症反应同时清除了部分病毒。(3)瘀血阻络型有CHB家族史者42.37%(25/59),与肝郁脾虚型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国人感染乙型肝炎病毒,基因C型明显高于其他型;瘀血阻络型的CHB患者肝脏损伤较重;HBV基因型与CHB中医证型无明显相关性,但瘀血阻络型有CHB家族史者比例较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