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脑室旁白质软化症(PVL)是导致脑瘫的重要因素之一,其中视觉障碍即所谓的脑性视觉损伤是PVL常见且重要的合并损伤,对患儿早期智力发育及日后认知水平均有不良影响,而早期进行视觉功能及其可塑性评价对临床制定合理、有效的治疗方案和康复措施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现就PVL患儿脑性视觉损伤及其可塑性的功能影像学研究现状和进展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2.
脑瘫患儿脑室周围白质软化症的MRI特征探讨   总被引:7,自引:2,他引:7  
目的 探讨脑瘫儿童脑室周围白质软化症(PVL)的MRI表现特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83例缺氧缺血性脑病导致PVL的脑瘫患儿(其中早产23例)的临床资料和MRI表现。结果 ①PVL导致脑瘫儿童的MRI表现:脑白质减少主要发生在侧脑室三角区、体部周围及半卵圆中心;脑白质信号异常主要发生在侧脑室三角区、体部周围和半卵圆中心;脑室扩大变形;脑沟裂池扩大增宽;胼胝体异常。其他MRI的异常表现为脑皮层萎缩软化和基底节变性。②早产儿和足月儿PVL的不同MRI特点:早产儿和足月儿在脑白质区出现长T1、明显长T2信号的软化、囊变灶和脑室变形(脑室边缘凹凸不平)等均有显著性差异。结论 MRI可清晰显示脑瘫患儿PVL的MRI特点、病变程度、范围以及早产儿与足月儿PVL的不同之处。早产儿发生PL的程度较足月儿童,易出现侧脑室旁脑白质的长T1、明显长T2信号的软化、囊变灶及侧脑室不规则扩大、变形。③  相似文献   

3.
目的:通过对脑室旁自质软化症(PVL)患儿进行事件相关功能磁共振成像(ERIMRI)研究,评价IMRI在缺氧缺血性脑损伤后枕叶视觉区功能变化方面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4例临床确诊为脑瘫的PVI。患儿,同时选择无窒息史的健康儿童志愿者12例进行对照研究。对这两组儿童进行fMRI检查,fMRI数据采用SPM2软件进行后处理,计算患儿与对照组的激活像素数目、血流动力学响应函数(HRF)曲线幅度以及反应延迟时间,进行配对t检验。结果:正常对照组的激活区位于原始视觉区,BOLD信号变化均为负值,在24名PVL患儿中,枕叶平均激活像素数目减少,4例在PVC区没有激活,6例激活区体积明显减小,7例激活区易位,另有3例激活区明显减小并易位。且HRF曲线都存在不同程度的反应延迟。结论:BOLD和ER—fMRI在评价缺氧缺血性脑损伤后视觉功能变化方面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4.
儿童脑室周围白质软化症与核磁共振特点的相关性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郑文斌  刘国瑞 《现代康复》2001,5(3):122-122
目的 探讨儿童 脑室周围白质软化症(PVL)在核磁共振(MRI)表现特点。方法 选择围产期有窀息史,MRI诊断为PVL的病例45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45例PVL属于轻、中、重度各为14、28、3例。结论 PVL的MR表现及分度与临床表现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5.
<正>脑室周围白质软化(PVL)是缺血缺氧性脑损伤的一种后期改变,多见于早产儿,是造成早产儿脑瘫(主要是痉挛性下肢瘫或四肢瘫)的主要原因。PVL的影像学表现较典型,作者回顾性分析了11例儿童PVL的MRI表现,旨在提高放射科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儿童脑室周围白质软化症(PVL)在核磁共 振(MRI)表现特点。方法选择围产期有窒息史,MRI诊断为PVL 的病例45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45例PVL属于轻、中、重度 者各为14、28、3例。结论PVL的MR表现及分度与临床表现密 切相关。  相似文献   

7.
目的通过对12例脑室旁白质软化症(PVL)患儿的磁共振弥散张量成像(DTI)及白质纤维素成像(FT)研究,评价DTI及FT在缺氧缺血性脑损伤后脑内主要白质纤维束变化方面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12例临床确诊为脑瘫的PVL患儿,同时选择无窒息史的健康儿童志愿者12例进行对照研究。对这两组儿童进行MRI及DTI检查(扩散敏感梯度方向15个)。根据矢量元素和部分各向异性值(FA值)生成彩色弥散张量图(DTI图),通过DTI图选取所有可识别白质纤维束的中心部分作为感兴趣区(ROI),计算患儿与对照组各主要白质纤维束的FA值,进行配对t检验。结果试验组和对照组的ICAL、脑干CST、ML、MCP以及外囊(EC)白质纤维束示踪图像肉眼未见直观差异,而患儿组ICPL、AF、PTR、CR、CG、SLF以及胼胝体压部的白质纤维较对照组明显变细。所有12名患儿的ICPL、AF、PTR、CR、CG、SLF、SCC以及GCC的FA值较健康对照组同侧对应位置FA值显著减低(P<0.05),而患儿与对照组的ICAL、ML、MCP以及脑干CST的FA值配对t检验未见显著差异(P>0.05)。结论DTI及FT在评价缺氧缺血性脑损伤后脑内主要白质纤维束变化方面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早产所致脑性瘫痪的磁共振成像(MRI)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16例早产所致脑性瘫痪患儿的临床资料和颅脑MRI图像,并以同期16例年龄匹配的正常小儿头颅MRI作对照。结果16例均诊断为脑性瘫痪痉挛型双瘫。16例早产所致脑性瘫痪患儿在MRI上表现为脑室周围白质在T2WI上的异常高信号、脑室周围深部白质减少、侧脑室变大伴或不伴变形,胼胝体萎缩。上述特点符合脑室周围白质软化(PVL)。结论PVL是早产所致脑性瘫痪的MRI特征性表现,这有助于脑性瘫瘫病因和类型的判断。  相似文献   

9.
脑室周围白质软化症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0,自引:3,他引:10  
脑室周围白质软化症 (periventricularleukomala cia ,PVL)是指 2 4— 35周出生的早产未熟儿由某些原因而致的大脑白质病变。 19世纪中叶Parrot和Vir chow等首先记载了本症[1 3] ,196 2年Banker和Lar roche又对本症做了详细报道 ,确定了PVL的概念[4 ] 。近年来 ,由于围产医学的发展和未熟新生儿医疗水平的提高 ,极低出生体重儿和低出生体重儿存活率上升 ,以及超声波、CT、MRI影像技术的广泛应用 ,国外学者对PVL进行了多方面深入的研究。1发生率196 2年Banker等…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巨脑回畸形与脑室周围白质软化症(PVL)导致的脑瘫临床表现、预后等方面的区别与联系。方法回顾性研究巨脑回所致脑瘫15 例和PVL所致脑瘫35 例,比较种不同原因所致脑瘫在确诊年龄、分型、并发症、粗大运动功能分级(GMFCS)等方面的不同。结果巨脑回畸形组所致脑瘫患儿确诊年龄要显著早于PVL组(P<0.001),GMFCS分级低于PVL组(P<0.05),癫痫发生率高于PVL组(P<0.05),智力显著低于PVL组(P<0.001)。结论巨脑回畸形所致脑瘫整体发育比PVL发育要差,其预后也相对较差。  相似文献   

11.
目的运用基于T2WI视觉评估方法评价6~20月龄脑室周围白质软化症(periventricularleukomalacia,PVL)及对照组婴幼儿皮层下白质髓鞘化发育进程,验证该方法筛查性评价婴幼儿皮层下白质髓鞘化发育进程的应用价值。材料与方法纳入2010年11月至2017年6月间接受磁共振检查的43例PVL及78例MRI未见异常的6~20月龄婴幼儿。PVL分轻、中、重度3组。运用基于常规T2WI视觉评估皮层下白质髓鞘化发育进程的评分方法,评价并获得各组婴幼儿的白质髓鞘化分数。通过Mann-Whitney U检验,比较各组髓鞘化分数;通过线性回归及Spearman相关分析探索PVL各组、对照组全脑及各脑叶皮层下白质髓鞘化分数随龄性变化。P<0.05认为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6~20月龄阶段,PVL轻度组仅顶叶皮层下白质髓鞘化分数与对照有统计学差异(P=0.033);除颞叶外,PVL中度组及重度组的皮层下白质髓鞘化分数与对照组均有差异(P<0.05)。Spearman相关分析结果示对照组皮层下白质髓鞘化分数与年龄的相关性高于PVL组。结论基于T2WI的视觉评估方法在筛查不同程度PVL所致的异常皮层下白质髓鞘化发育进程中,具有良好的可行性。同时,该方法可根据白质髓鞘化发育进程鉴别轻度和中重度PVL。  相似文献   

12.
多发性硬化MRI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磁共振检查在监测多发性硬化的病程进展和临床治疗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近年来出现的磁共振新技术如磁共振波谱成像、扩散张量成像、磁化传递成像等为早期显示病灶和判断病理类型提供了新的视角.本文对近年来MRI在多发性硬化中的应用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体外构建脑室周围白纸软化症(Periventricular leukomalacia,PVL)模型的发病过程中磷酸化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phosphorylated extracellular signal regulated kinase,p-ERK)的表达变化及应用ERK通路抑制剂PD98059后对其表达的影响,以探讨ERK通路是否参与PVL的发病过程。方法共分为三种干预方法:给予CG4细胞糖氧剥夺(oxygen-glucose deprivation,OGD)6,12,24hr,以构建PVL体外模型,检测p-ERK蛋白表达变化;给予CG4细胞OGD6,12,24hr后诱导分化3davs,以构建PVL后分化发育的体外模型,检测p-ERK蛋白表达变化;PD98059干预后给予OGD12,24hr,检测p-ERK表达的变化。以上蛋白检测均采用蛋白免疫印迹方法。结果与对应时间点的正常对照组比较,OGD实验组p-ERK在OGD6,12,24hr后均出现明显的下降(P〈0.01);OGD后诱导分化3days实验组,p-ERK在OGD6hr后诱导分化先出现暂时性的表达升高,随后在12和24hr时间点,p-ERK表达均出现明显的下降(P〈0.01);应用PD98059后OGD12,24hr实验组,p-ERK反而出现明显的升高(P〈0.01)。结论在构建的PVL和随后的分化发育的体外疾病模型中,ERK信号转导通路参与其中。此外,PD98059作为ERK通路的抑制剂在OGD过程中反而起到激活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PURPOSE: The purpose of this study was to evaluate the cerebral blood flow of the posterior cerebral arteries (PCAs) in neonates in relation to the onset of periventricular leukomalacia (PVL). METHODS: Among 57 low-birth-weight neonates studied, 7 were diagnosed with PVL with cyst formation on sonography and MRI. The mean cerebral blood flow velocity (CBFV) was measured in all the neonates by Doppler sonography through the posterior fontanel separately in the right and left PCA at days 0, 1, 2, 3, 4, 5, 7, 10, 14, 21, 28, 42, 56, and 70 following birth. RESULTS: In the 7 neonates with PVL the mean CBFV in the right PCA was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at in neonates without PVL at days 10, 14, 21, 28, 42, 56, and 70; the mean CBFV in the left PCA of neonates with PVL was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at in those without PVL at days 7, 10, 14, 21, 28, 42, 56, and 70. CBFV measured in neonates without PVL exhibited a gradual increase postnatally. In contrast, CBFV values for neonates with PVL plateaued after day 5 or 7. CONCLUSIONS: The serial measurement of PCA CBFV postnatally may prove useful as a predictor of the development of PVL.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儿童侧脑室周围白质软化症 (PVL)的临床和核磁共振 (MRI)特征。方法对 36例 PVL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胎龄 30~ 37周 22例 , 38~ 42周 14例。临床表现 肢体 瘫痪 36例 , 皮质盲 2例 , 智力低下 9例 , 癫痫 10例。 MRI表现 病灶形态 斑片状 16例 , 斑点状 13例 , 条纹状 7例。部位 半卵圆中心及侧脑室周围白质。病灶信号 呈长 T1或等 T1, 长 T2变 化。其他 两侧侧脑室体部扩张 8例 , 三角区扩大 5例。结论 PVL是脑性瘫痪的一个主要原因 , MRI是早期诊断 PVL的一个主要方法。  相似文献   

16.
3.0T 磁敏感加权成像诊断脑卒中患者脑微岀血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磁敏感加权成像技术(SWI)在脑卒中脑微岀血(IMBs)中的应用价值,并比较SWI与T2*WI和常规MRI序列检出IMBs的能力. 方法 采用3.0T MR对19例因脑卒中入院的IMBs患者行常规MRI及SWI检查,其中17例行T2*WI.①观察IMBs在不同类型脑卒中患者中的发生率;②比较SWI与T2*WI和常规MRI序列对IMBs的显示差异:信号特点、数目、区域分布、大小及形态;③与腔隙性脑梗死的关系. 结果 ①IMBs患者中多发腔隙性脑梗死多见(84.21%),其次为脑出血和脑梗死;②SWI检测IMBs优于常规MRI序列及T2*WI.IMBs在脑卒中患者中分布以基底节/丘脑区、皮质及皮质下区多见;③IMBs分级与腔隙性脑梗死分级呈正相关. 结论 SWI检测IMBs优于常规MRI序列及T2*WI;脑卒中患者多发性IMBs的存在提示微血管病变的严重程度和出血倾向.  相似文献   

17.
弱视儿童的MRI全脑皮层厚度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利用皮层厚度分析技术探讨弱视患儿脑灰质发育的异常.方法 对11例弱视患儿和10名视力正常儿童行3D T1WI扫描,数据应用Freesurfer软件进行后处理,以双样本独立t检验进行病例组和对照组的全脑皮层厚度比较,将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的像素在标准脑模板上生成伪彩图.选取像素阈值为500个相邻像素,分析弱视患者皮层厚度改变的区域.结果 弱视组在双侧中央前回、左侧距状回前部、左侧颞上回和右侧额中回、额上回皮层厚度大于对照组;而在双侧舌回、枕颞外侧回、顶上小叶的区域,对照组皮层厚度大于弱视组.结论 皮层厚度分析研究能够发现弱视患儿与视觉相关的大脑区域的灰质皮层发育异常,从而为探讨弱视相关的神经结构发育异常提供有用信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