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真气即原气 《内经》中无原气之名,原气一词最早见于《难经》,《难经*三十六难》说:"命门者,诸精神之所舍,原气之所系也."原气,亦作"元气",原、元均有原始、本原之义.所以原气,即本原之气,人身生来就具有的一种气.而"真"字也含有本原的意思.《(艹)/(壮)子*秋水》:"谨守而无失,是谓反其真."反者,"返"也,"反其真",即返回其本原.因而《内经》中的真气,有时是指原气.如《素问*上古天真论》说:"恬胟虚无,真气从之."这里的"天真"、"真气",均为《难经》中所说之原气.张志聪说:"天真,天乙始生之真元也."正因为如此,所以在一些古典医著中,有时元真并称,如《金匮*脏腑经络先后病》说:"若五脏元真通畅,人即安和."又说:"腠者,是三焦通会元真之处."张志聪也说:"真者,元真之气也."  相似文献   

2.
丁甘仁说:"脉学为四诊之一,辩之不详,则临证茫然."又说: "盖闻泰西医用听声筒,审察疾病之器也;中国医重诊脉法,审察疾病之诀也.因念经称望闻问切,神圣功巧,莫近于切脉之道…… 果能三部九候,指下分明,则病之浅深吉凶,人之穷通寿夭,皆可于二十七脉之中,决断其变化焉,人谓医道通乎天道,非虚语也."  相似文献   

3.
张瑜 《当代医学》2007,(24):80-82
古有"上医医国"之说.上医医国论最早出自<国语·晋语>:平公有疾,秦景公使医和视之.文子曰:"医及国家乎?"对曰:"上医医国,其次疾人,固医官也." 辛弃疾亦有词曰:"万金不换囊中术,上医元自能医国." 唐代药王孙思邈在<千金要方·候诊>中说:"古之善为医者,上医医国,中医医人,下医医病."  相似文献   

4.
通过挖掘整理针灸医籍中关于头痛论述,探讨其理论基础、诊疗方案及临床价值。关于头痛的论述,多散在于《黄帝内经》《针灸大成》《针灸逢源》等医籍,涵盖了病因、辨证、四诊、治疗、预后、禁忌等多个方面。提出了风、寒、湿、热、伏发发病、阴阳失调的关键病因,经脉、脏腑辨证角度,四诊诊疗手段,针刺手法取穴的治疗方案,预后、禁忌是判别、指导疾病康复的关键环节。文章为头痛的认识提供了较为全面的认识,有着深刻的影响,并为临床诊治工作提供了可靠依据。  相似文献   

5.
劳树棠与《四库全书总目·医家类》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四库全书>是中国古代最大的丛书,编撰于清代乾隆年间.其医家类收书百余种(含附),共1 800多卷,可以说历代医学名著要籍基本上都被选入.它的编订首先要归功于全书的总纂官纪昀.不过,纪昀要宏观负责四部书籍,虽亦参与所选医籍内容提要的撰写,但具体编纂的主要协作者却是劳树棠等人.纪昀<重刻活人辨证序>云:"侍御劳镜浦……余每阅四库所收名医方论诸书,延侍御参校."  相似文献   

6.
祖国医学以望、闻、问、切四诊为基本诊断方法,然而腹诊亦是诊察疾病的重要手段之一。中医腹诊源远流长,早在两千多年前《黄帝内经》中就有不少记载,到了东汉末年张仲景所著的《伤寒杂病论》则已将腹诊作为辨证用药的重要参考依据。 日本早在江户时代(1603~1867年)就对我国古典医籍中记载的腹诊加以研究,指导临床,并涌现许多腹诊的专著,如《诊病奇候》、《腹证奇览》、《按腹图解》等。笔者在整理家父藏书中,偶见《五云子腹诊法》,认为其有独特的见解和一定的临床意义,现整理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7.
王纶,字汝言,号节斋,明代浙江慈溪人,生卒年代不详.成化二十年(公元1484年)举进士,迁礼部郎中.曾历广东参政,湖广布政、付都御史巡抚等职.《雍正志》载:"纶为人友爱,性刚方耿介,不媚流俗.其为文,平实雅淡,理明意远,尤精于医,所治无不瘳者."《嘉靖府志》载:"外任时,昼听民讼,暮疗民疾,历著奇验."王氏不是一位专业医生,因父病对医笃嗜,集一生之证验,著《明医杂著》、《本草集要》、《医学问答》等书.  相似文献   

8.
《外诊法》见于《古今图书集成·医部全录》第三册,全书收集包括《黄帝内经》《难经》《伤寒论》等二十三种医学著作中关于诊法的论述,其中望、闻、问诊资料丰富齐全,叙述系统详细。鼻病诊治虽然只占其很小一部分,但从中却可以一窥此书系统之完备、论理之精详,"诚医经之功臣,临症之鸿秘也"。笔者通过钩玄《外诊法》中鼻病诊治的内容,梳理了其发展脉络,得出结论:藏象学说为鼻诊基础,五行理论为鼻诊羽翼,四诊合参为鼻诊要诀,从而使我们对鼻病诊治的认识更加清晰。  相似文献   

9.
春季双花     
一、清热解毒迎春花 迎春花又名金梅、金腰带、小黄花,为木犀科落叶灌木,因其在百花之中开花最早,故《草花谱》说:"春首开花,故名."《广群芳谱》则说:"虽(是)草花,最先点缀春色."它不畏寒威,花色端庄秀丽、金黄灿烂、临风摇曳、暗香浮动、气质非凡,与梅花、水仙和山茶花统称为"雪中四友",是中国名贵花卉之一,深受人们的喜爱.宋代政治家、文人韩琦在中书堂东厅悬挂其作《中书东厅迎春》诗一首日:"覆栏纤弱绿条长,带雪冲寒拆嫩黄;迎得春来非自足,百花千卉任芬芳."赞颂了迎春花的风姿.唐代诗人白居易咏迎春花云:"金英翠萼带春寒,黄色花中有几般?凭君语向游人道,莫作蔓青花眼看."  相似文献   

10.
中医诊察疾病的主要方法是望、闻、问、切四种,合称"四诊"。其中问诊最为重要,故孙思邈说:"未诊先问,最为有准。"《难经·六十一难》强调:"问而知之谓之工"。"工"  相似文献   

11.
前人对于“舌诊”是很重视的,医籍中很多论述“舌诊”的专书,举不胜举,但对于“唇诊”从没有专书提出分析过。其实“唇诊”在临床上,对诊断辨证是有一定帮助的,《内经·五脏生成篇》:“脾之合肉也,其营在唇”又《六节脏象论》:“其华在唇四白,其充在肌……”又《五阅五始篇》:“……脾病者唇黄……”从以上经文看,在《内经》里,早已把“唇诊”提到了,虽然只有寥寥几条经文,但证实了察看唇色,对临床辨证是有一定意义的。  相似文献   

12.
望、闻、问、切四诊合参,乃祖国医学辨证施治之核心.四诊之中,尤以望诊更为重要.望舌,是望诊中的一项,即通常所说的"舌诊",在脾胃病的辨证中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3.
《四库全书总目提要》曰:"儒之门户分于宋,医之门户分于金元.观元好问《伤寒会要·序》知河间之学与易水之学争;观戴良作朱震亨传,知丹溪之学与《宣和局方》之学争也."自此以后,历代学者均以上说为宗,认为医学流派产生的时代是金元时期.  相似文献   

14.
"痉",《金匮》原文作"痉",《广雅·释诘》:"痉",恶也.显与《金匮》讨论之"痉病"证候不相吻合.《说文·韵部》:"痉,疆急也."《玉篇》、《广韵》"痉"、"痉"均准两字作释,如《宋本广韵》"至韵":"痉,恶也,充自切","静韵":"痉,风强病也,巨郢切."可见二字音义明显不同.所以成无己云:"痉当作痉,传写之误也."痉病",是指以筋脉强急为特征的一组证候群的总称.  相似文献   

15.
《伤寒论》量值辨证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量值概念在《伤寒论》辨证论治中有着较为广泛的运用,主要体现在阴阳量值辨证、主症量值辨证、相关症状量值辨证、症状量值比较辨证等几个方面。中医学必须注重量值辨证研究,不但要加强对中医四诊信息客观化、定量化、现代化方法研究,而且必须注重具有中医学自身特点和规律的以症定量的量值辨证研究。两者有机结合互补,方可切实推进中医量值辨证学的发展。  相似文献   

16.
日前,由著名实验中医学专家方肇勤教授编撰的《辨证论治实验方法学——实验小鼠诊法与辨证》一书由上海科技出版社正式出版。该书为中国第一部辨证论治实验方法学论著,提出了小鼠非创伤性四诊及基于四诊的辨证论治假说,建立了完整实用的小鼠四诊方法、小鼠四诊工作站及其操作标准和辨证标准,开创了小鼠疾病基础上的辨证论治及机制研究,填补了这一新兴学科方法学的空白。全书具有独创性,内容丰富,图文并茂,深入浅出,新颖实用,对中医及中西医基础实验研究,中药新药评价研究可提供重要的学术参考。  相似文献   

17.
<正> 《医说》一书,历代公私书自多有著录。宋·陈振孙《直斋书录解题》云:“《医说》十卷,新安张杲季明撰。”马瑞临《文献通考》云:“《医说》十卷。陈氏曰:新安张景季明撰。”《宋史艺文志补》云:“张景《医说》十卷。”《浙江采集遗书总录》云:“《医说》十卷。右宋新安张杲撰。”《四库全书总目提要》云:“《医说》十卷,宋张杲撰。”《铁琴铜剑楼藏书目录》云:“《医说》十卷,宋张杲集。”  相似文献   

18.
结合《中医诊断学》课程的特点,介绍贯通法在该课程教学中的运用,具体包括中医基础理论和中医诊断学知识的贯通、四诊内容的贯通、辨证内容的贯通、四诊与辨证内容的贯通。  相似文献   

19.
虚实是辨证中的重要一环.历代所论虚实均以《黄帝内经》中的"邪气盛则实,精气夺则虚"(简称"邪正说")为纲,但"邪气盛则实,精气夺则虚"的应用有其局限性.《素问·调经论》的"气血以并,阴阳相倾,气乱于卫,血逆于经,血气离居,一实一虚.……有者为实,无者为虚"(简称"有无说")亦是有关虚实重要的论述."邪正说"反映的是疾病...  相似文献   

20.
《内经》治则学说内容极为丰富,本文仅就防微杜渐、整体论治、标本先后、医门八法和辨证立法等五个方面,简略地论述仲景对《内经》治则学说的继承与发展。一、防微杜渐《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说:“邪风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