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为评价眉山市东坡区碘缺乏病防治成效,发现存在的问题及时解决,为今后完全消除碘缺乏病提供科学依据。方法碘盐检测用(GB/T13025.7—1999)仲裁法定量测定,尿碘用砷铈催化分光光度法(WS/T107—1999)测定,甲状腺肿大采用触诊法,健康教育采用的问卷法。结果 2005~2009年共监测居民户盐样1440份(288份×5年),不合格碘盐0份,非碘盐0份,碘盐覆盖率100%,碘盐合格率99.65%~100%,合格碘盐食用率99.65%~100%,2005年、2007年、2009年8~10岁儿童尿碘中位数分别为177.2ug/L、154.28ug/L、193.6ug/L,8~10岁儿童甲状腺肿大率分别为0.67%、0.74%、0.5%,学生、教师及家庭妇女碘缺乏病知晓率较高。结论东坡区通过普供碘盐,碘缺乏病防治效果显著。今后应持续开展碘盐和病情监测,加强碘盐流通管理,大力开展IDD宣传教育工作,巩固消除成果。  相似文献   

2.
苏定志 《中国热带医学》2011,11(11):1365-1366
目的了解东方市居民碘盐普及情况及碘缺乏病病情现况。方法在东方市3个碘盐覆盖率较低的乡镇开展8~10岁儿童碘缺乏病病情监测、育龄妇女尿碘监测,在全市开展居民碘盐食用情况监测。结果检测8~10岁儿童240人,触诊法检测甲状腺肿大率为3.75%,B超法检测甲状腺肿大率为0.00%;儿童尿碘中位数为134.4μg/L,育龄妇女尿碘中位数为157.8μg/,儿童智商分值96.6±14.5;碘盐覆盖率95.83%,较2007年提高了56.25个百分点,合格碘盐食用率95.14%,较2007年提高了58.33个百分点。结论东方市近几年来居民碘盐普及率的不断提高,儿童和育龄妇女碘营养水平均得到有效改善,儿童甲状腺肿下降到正常范围,下一步应继续保持和巩固普及碘盐消除碘缺乏病的政策措施。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甘州区碘缺乏病防治工作现状,为今后的防治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按照国家监测方案规定的方法和要求进行居民户碘盐及儿童甲肿率及尿碘检测,并对小学5年级学生和家庭主妇进行健康教育问卷调查。结果:2003~2013年碘盐覆盖率、碘盐合格率、合格碘盐食用率均保持在95%以上;8-10儿童甲状腺肿大率维持在<5%以下,且呈逐年下降趋势。尿碘中位数在100~200ug/L 之间。小学五年级学生和家庭主妇 IDD 防治知识知晓率在90%以上。结论:甘州区以碘盐为主的综合措施得到了落实,8-10岁儿童碘营养状况良好,达到了消除碘缺乏病的目标,碘缺乏病防治工作成效显著。  相似文献   

4.
洛阳市2007年碘缺乏病病情调查结果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了解洛阳市实现消除碘缺乏病(IDD)阶段目标后碘营养状况、干预措施落实情况和防治效果.方法 根据<全国碘缺乏病监测方案>中的监测指标,按照<河南省消除碘缺乏病中期考评碘营养现场调查技术方案>进行调查,包括甲状腺肿大率、尿碘水平、盐碘水平、IDD健康教育知识和外环境水碘.结果 8~10岁儿童甲状腺肿大率6.40%,尿碘中位数200.02 μg/L,居民户碘盐合格率92.82%;健康教育知识问卷调查:家庭主妇及格率79.37%,学生及格率56.01%.水碘监测:采集水样70份,水碘均值为4.36 μg/L,水碘最大值13.27 μg/L.结论 洛阳市8~10岁儿童甲状腺肿大率、尿碘、居民碘盐3项指标保持在消除IDD阶段目标水平,IDD健康教育知识偏低,需进一步加强宣传.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甘州区碘缺乏病防治工作现状,为今后的防治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按照国家监测方案规定的方法和要求进行居民户碘盐及儿童甲肿率及尿碘检测,并对小学5年级学生和家庭主妇进行健康教育问卷调查。结果:2003~2013年碘盐覆盖率、碘盐合格率、合格碘盐食用率均保持在95%以上;8-10儿童甲状腺肿大率维持在5%以下,且呈逐年下降趋势。尿碘中位数在100~200ug/L之间。小学五年级学生和家庭主妇IDD防治知识知晓率在90%以上。结论:甘州区以碘盐为主的综合措施得到了落实,8-10岁儿童碘营养状况良好,达到了消除碘缺乏病的目标,碘缺乏病防治工作成效显著。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呼和浩特地区食盐加碘防治碘缺乏病情况,为消除碘缺乏病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按人口比例概率抽样方法(PPS),调查分析居民食用盐监测指标(碘盐覆盖率、合格碘盐率、合格碘盐食用率和碘盐中位数);8~10岁儿童甲状腺肿大率;8~10岁儿童尿碘指标。结果:经食盐加碘干预,近几年居民食用盐碘含量中位数在20~40 mg/kg之间,碘盐覆盖率、碘盐合格率、合格碘盐食用率均在97%以上;8~10岁儿童甲状腺肿大率在5.0%以下;8~10岁儿童尿碘中位数在200~300μg/L之间,尿碘含量低于50μg/L,所占比例小于10%。结论:防治碘缺乏病效果显著,近几年监测指标稳定,达到"国家实现消除碘缺乏病目标评估标准"。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和掌握碘缺乏病(IDD)在我县的防治状况,为进一步完善可持续性消除IDD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按《全国碘缺乏病防治监测方案》和国家《实现消除IDD阶段目标评估方案》,对榆中县8~10岁儿童的甲状腺肿大率、尿碘值等进行监测。结果经实施以碘盐为主的干预措施,榆中县8~10岁儿童甲状腺肿大率由2000年的8.50%下降到2005年的3.47%,尿碘中位数由175.70μg/L提高到212.46μg/L,尿碘含量小于20μg/L与50μg/L者分别占0.40%、1.41%,碘盐合格率达到96.0%以上。结论政策支持,政府协调,部门配合,加强碘盐监测,提高居民合格碘盐食用率,广泛开展健康教育,是消除IDD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8.
目的:掌握呼和浩特市碘缺乏病防治现状和消除碘缺乏病目标进程。方法:按人口比例概率抽样法(PPS)进行抽样,甲状腺肿大率采用触诊法、尿碘采用过硫酸铵消化-砷铈催化分光光度法、碘盐测定采用直接滴定法。结果:8-10岁儿童甲状腺肿大率由2006年的3.51%下降至2008年的2.96%;碘盐合格率、碘盐覆盖率、合格碘盐食用率分别为99.05%、99.34%、98.39%,非碘盐率为0.66%;2006、2007、2008年尿碘中位数分别为199.43μg/L、264.04μg/L、215.45μg/L。结论:呼和浩特市8-10岁儿童碘缺乏病病情在逐年下降,群体碘营养处于适宜状态,达到实现消除碘缺乏病目标要求。  相似文献   

9.
邹城市地处鲁西南,是山东省碘缺乏病重病区。据70年代调查,8~10岁儿童甲状腺肿大率达55.14%,尿碘中位数46.49gg/L,由碘缺乏引起的克汀病和亚克汀病占病区儿童的15%~20%,病区约70万人口受到碘缺乏危害。多年来,邹城市认真落实以食盐加碘为主的防治措施,全市合格碘盐普及率上升至95%以上,8~10岁儿童甲状腺肿大率降至5%以内,尿碘中位数上升至100μg/L以上,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丹东地区碘缺乏病防治和管理模式。方法查丹东地区11年碘盐合格率、碘盐中位数;采用人口比例概率法(PPS),抽取30所小学,每校40名8~10岁儿童查甲状腺肿大率、尿碘、五年级学生、家庭妇女健康问卷并看管理模式。结果甲状腺肿大率逐年下降,尿碘中位数〉100ug/L,碘盐合格率〉90%,五年级学生、妇女问卷合格率逐年上升。结论 2005年后丹东地区碘缺乏病防治已达到国家消除碘缺乏病标准,管理模式需完善。  相似文献   

11.
重庆市基本消除碘缺乏病评估结果分析   总被引:15,自引:1,他引:15  
目的分析重庆市基本消除碘缺乏病的经验和存在的问题,为进一步巩固成果,实现消除碘缺乏病的目标提供参考资料。方法查阅历年碘盐监测、儿童甲状腺肿和尿碘资料,现场调查居民食用碘盐、8~10岁儿童甲状腺肿和尿碘,分析病情变化特征。结果2001-2007年,碘盐生产批质量合格率除2001年为92.86%外,其余各年均为100%;碘盐批发企业批质量合格率2001年为88.68%,其余年在92.57%~99.34%之间;居民碘盐食用率为94.2%~98.4%,合格碘盐食用率自2003年起,稳定在90%以上,2007年95%的区县在90%以上;儿童甲状腺肿大率2005年触诊法和B超法分别降至10.5%和9.9%,无20%以上的区县;尿碘中位数稳定在250μg/L左右,<50μg/L者占5%以下。市级评估38个区县,合格碘盐食用率均为90%以上,儿童甲状腺肿大率在10.0%~17.3%之间,尿碘中位数均>100μg/L。国家评估碘盐食用率为99.07%,儿童甲状腺肿大率触诊法为7.76%,B超法为7.27%,尿碘中位数为289.17μg/L。结论重庆市达到基本消除碘缺乏病标准,但仍存在非碘盐,儿童甲肿率下降缓慢等问题,与生活水平低和蛋白质营养不足有关。仍需加强碘盐监测,防止非碘盐,同时发展经济,提高居民生活水平,增加蛋白质营养,方能取得更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2.
目的评价丹东地区碘缺乏病防治效果。方法采用人口比例概率法(PPS),抽取30所小学,每校40名8~10岁儿童,查甲状腺肿大率、尿碘、碘盐合格率、五年级学生健康问卷。结果甲状腺肿大率逐年下降,尿碘中位数〉100μg/L,碘盐合格率〉90%,五年级学生健康问卷合格率逐年上升。结论甲状腺肿大率逐年下降,尿碘中位数、碘盐合格率已达到国家消除碘缺乏病要求标准。  相似文献   

13.
目的了解武威市2003年以来碘缺乏病防治进展和现状,分析2006年全市碘缺乏病监测结果。方法随机抽样法调查小学生甲状腺肿情况,测定小学生尿碘,测定盐碘和碘缺乏病知识问卷调查。结果全市甲状腺肿大率11.41%(触诊法),高于2003年,学生家庭合格碘盐食用率95.74%,高于2003年,非典盐3.5%,低于2003年,尿碘中位数156.87μg/L,低于2003年,其中<20μg/L的比率5.95%,家庭主妇组碘缺乏病知识知晓率81.8%,小学生碘缺乏病知识知晓率85.3%,高于2003年。结论各项评估指标均已接近或达到"基本消除碘缺乏病阶段目标",但8~10岁学生甲状腺肿大率仍处于较高水平,同时碘缺乏病健康教育普及率仍然较低。  相似文献   

14.
山西吕梁市重点地区碘缺乏病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吕梁市重点地区的碘缺乏病流行状况,完善可持续消除碘缺乏病防治策略。方法按山西省卫生厅下发的《山西省重点地区碘缺乏病调查方案》要求进行调查。结果无新发克汀病人;8~10岁儿童甲状腺肿大率触诊法为3.13%;儿童尿碘中位数为284.4μg/L,尿碘〈50μg/L的儿童占1.05%;碘盐覆盖率为99.31%;育龄期妇女尿碘中位数为283.2μg/L;儿童智商平均水平为(109.25±14.00)。结论8~10岁儿童甲状腺肿大率,儿童尿碘中位数和合格碘盐食用率3项指标均达到碘缺乏病消除标准。今后工作重点为继续加强食盐加碘防治措施的落实,巩固防治成果。  相似文献   

15.
目的 了解五华县碘缺乏病各项防治措施落实情况及防治效果,为完善可持续消除碘缺乏病防治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技术指标评估采用抽样调查,全县按地理位置东、西、南、北、中5个方位各随机抽取1个乡镇的居民和小学,调查居民食用碘盐情况、儿童尿碘中位数、8~10岁儿童甲状腺肿大率和碘缺乏病防治知识;管理指标评估采用查阅相关防控部门档案的资料及文件.结果 抽查8~10岁学生家庭食用盐和尿碘各200份,碘盐覆盖率100%,合格碘盐食用率97.5%;尿碘中位数为136.0μg/L,低于50μg/L的比例为4.0%.检查400名儿童的甲状腺肿,校正甲状腺肿大率3.1%.300名五年级学生的碘缺乏病防治知识问卷平均得分4.93分(满分5分);100名家庭主妇的碘缺乏病防治知识问卷平均得分4.43分(满分5分).综合管理指标评估得分94.36分.结论 五华县落实了碘缺乏病的各项防治措施,而且防治效果非常显著.其中综合管理指标达到考评标准80分以上;碘盐覆盖率、居民合格碘盐食用率、8~10岁儿童尿碘水平及甲状腺肿大率均达到国家消除碘缺乏病标准.确认五华县已经实现了消除碘缺乏病目标.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评价西藏自治区碘缺乏病20年(1997-2016年)综合防治效果,研究探讨巩固和完善碘缺乏病防控长效机制。方法按照各年《全国碘缺乏病病情监测项目实施方案》的要求,通过统计各年碘盐覆盖率和合格碘盐食用率、8~10岁儿童和孕妇尿碘中位数、儿童甲状腺肿大率三大项指标进行碘缺乏病综合防治效果分析与评价。结果1997-2016年碘盐覆盖率和合格碘盐食用率分别从19. 0%、8. 8%提升至97. 4%、91. 3%;儿童和孕妇尿碘水平分别由55. 4μg/L、27. 0μg/L提升至162. 3μg/L、129. 1μg/L;儿童甲状腺肿大率从29. 0%下降至0. 4%。结论 20年来所采取的综合防治措施是实现可持续消除碘缺乏病较为有效的方法,但同时应持续加强碘盐生产与流通、配送环节的严格管控,提升偏远地区碘缺乏病健康知识知晓率,切实有效提升和巩固合格碘盐食用率以及孕产妇碘营养水平。  相似文献   

17.
目的及时了解和掌握武威市碘缺乏病(IDD)病情和防治措施落实情况,评价武威市碘缺乏病防治效果,为完善可持续消除IDD工作机制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按照《甘肃省碘缺乏病监测工作方案》进行人群甲状腺肿大率调查、盐碘浓度、尿碘水平测定和碘缺乏病知识问卷调查。结果全市甲状腺肿大率为11.12%(触诊法),学生自带食用盐调查合格碘盐食用率95.7%,非碘盐率2.2%,碘盐网络监测系统监测,合格碘盐食用率91.1%,非碘盐率6.6%,8~10岁学生家庭食用盐盐碘检测结果和碘盐网络监测系统盐碘检测结果的部分指标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1.9,P<0.01;χ2=29.76,P<0.01),尿碘中位数144.20μg/L,其中<50μg/L的比率为12.32%。家庭主妇组碘缺乏病知识知晓率86.6%,小学生碘缺乏病知识知晓率96.2%。结论各项评估指标均已接近或达到"基本消除碘缺乏病阶段目标",突出问题主要是有的县非碘盐检出率仍然较高,说明武威市整体上距2010年实现消除碘缺乏病目标还有一定差距。  相似文献   

18.
目的了解云霄县碘缺乏病情况,评价防治措施效果。方法 2005、2007、2009年用PPS法在我县境内按东、西、南、北、中随机抽取5个乡镇30所小学8~10岁在校学生,查甲状腺肿大和尿碘;2005、2006、2007、2008、2009年用PPS法抽查我县5个乡镇20个行政村居民食用盐查合格碘盐食用率。结果实施全民加碘干预措施后,2005、2007、2009年甲状腺肿大率分别为10.75%、5.67%、5.5%,且呈下降趋势;2005、2007、2009年尿碘中位数指标分别为115.67、124.19、132.0μg/L,均达到国家消除碘缺乏病阶段目标的标准[1];2005年居民合格碘盐食用率为86.67%未能达标,2006、2007、2008、2009年居民合格碘盐食用率分别为98.6%、95%、97.67%、96%,均达标。结论碘缺乏病是一种严重危害人民健康的地方病,云霄县通过持续多方面开展防治工作,达到良好的效果,但消除碘缺乏病是一项长期、系统工程,需要巩固和加强。  相似文献   

19.
目的:了解和掌握大通县碘营养状况,发现碘缺乏病防治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评估其是否已达到国家碘缺乏病(IDD)消除标准,为今后制定防治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随机抽样方法抽取大通县良教乡和斜沟乡进行碘营养状况调查;尿碘测定采用尿碘快速定量检测试剂盒测定;盐碘采用GB/T 13025.7-1999直接滴定法。结果:良教乡和斜沟乡(8~10)岁儿童甲状腺肿大率(触诊法)为3.45%;儿童尿碘中位数分别为222.70μg/L、237.85μg/L;居民用户碘盐合格率分别为87.10%、88.71%。结论:大通县总体碘营养状况不断得到改善;(8~10)岁儿童尿碘水平及甲状腺肿大率均达到了国家IDD消除标准,碘盐合格率基本达到国家IDD消除标准;碘缺乏病防治工作有所改善,为达到国家IDD消除标准仍需进一步加强宣传力度。  相似文献   

20.
目的了解我县碘缺乏病(IDD)病情消长趋势,评价干预措施的防治效果,为制定防治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按人口容量比例概率抽样方法(PPS),检查甲状腺肿大率,尿碘、盐碘水平。结果2003年 ̄2005年监测结果表明,8岁 ̄10岁儿童甲状腺肿大率分别为5.14%和4.92%,儿童尿碘水平一直稳定在100 ̄300μg/L适宜范围之间,2005年用户盐碘合格碘盐覆盖率超过90%。结论仙游县达到国家消除碘缺乏病标准要求,居民碘营养状况得到显著的改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