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2 毫秒
1.
目的: 笔者回顾性分析近11年来选择的脾破裂行保脾治疗26例的临床资料。损伤分级:I级15例,II级5例,III级6例。9例有合并伤。其中单纯缝合修补术12例;生物胶粘合止血3例;脾部分切除术5例;脾动脉分支结扎+缝合修补术2例;脾部分切除术+修补术+生物胶粘合止血4例。全组患者均保脾成功,恢复顺利,3个月后复查CT,保存脾存活良好,血小板、血液免疫球蛋白和C3,C4均正常。提示按脾脏损伤程度分级标准,结合临床表现和影像学表现,脾破裂在III级以内无严重腹部合并伤者在基层医院行保脾手术治疗是有效和可行的。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在条件有限的基层医院中脾破裂患者的诊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瓦努阿图共和国维拉中心医院8年间住院的317例脾破裂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B超诊断的出血情况和非手术治疗、手术治疗的结果。结果:B超诊断被膜下出血者30例,真性脾破裂者287例。参考B超结果对29例患者采用非手术治疗,288例采用手术治疗。结论:B超诊断脾破裂阳性率高,诊断出血量与手术结果较符合;参考B超结果选择符合脾切除术指征的病例进行手术是治疗脾破裂确切有效的手段。 相似文献
3.
293例创伤性脾破裂的诊治经验 总被引:30,自引:2,他引:30
目的 总结创伤性脾破裂的诊治经验,进一步提高救治水平。方法 回顾性分析1992-2000年间连续收治的293例脾破裂患者的诊断与治疗。结果 根据外伤史、临床表现、诊断性腹腔穿刺、腹部B超和(或)CT等检查结果,诊断符合率为96.3%。本组非手术治疗31例,全部治愈:手术治疗259例,治愈250例,其中并发脾窝积液7例。全组共治愈281例,治愈率为95.9%;死亡12例,死于大出血和严重多发伤。结论 创伤性脾破裂行脾切除术疗效肯定,并发症发生率和死亡率低,对重度失血性休克和严重多发伤患者应采取更积极的外科治疗策略。 相似文献
4.
5.
近8年来,笔者选择18例脾破裂行非手术治疗,成功16例(保守成功率88.9%),2例因出现延迟性出血而中转手术治愈。全组无死亡。提示在严格掌握适应证和密切动态观察伤情变化的条件下,非手术治疗脾破裂是安全可行的,〖KG(*8〗对非手术治疗期间血液动力不稳定或发生延迟性出血者应及时手术。 相似文献
6.
创伤性脾破裂90例报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995~2 0 0 3年我院外科收治创伤性脾破裂患者90例,男70例,女2 0例,年龄3~6 8岁。其中坠落伤19例,车祸伤33例,刀刺伤11例,钝器及拳击伤2 7例。合并四肢、肋骨骨折各14例,胰腺挫伤5例,肾挫伤4例,后腹膜血肿6例,膈肌破裂3例,肝脏破裂3例,肺破裂4例,重度脑损伤2例。入院时伴失血性休克35例,占38.9%。失血量<10 0 0ml 15例,10 0 0~2 0 0 0ml32例,2 0 0 0~30 0 0ml2 5例,>4 0 0 0ml 18例。入院时间最短0 .5h ,最长10d ,平均2 0 .6h。脾破裂延迟性出血17例,占18.9% ,时间为2~10d。术前检查与诊断:82例行诊断性腹腔穿刺,阳性70例,2 0例经B超… 相似文献
7.
脾动脉栓塞治疗外伤性脾破裂(附12例报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评价脾动脉栓塞术治疗外伤性脾破裂的临床疗效。方法:对12例外伤性脾破裂并休克的患者行急诊脾动脉栓塞术,观察术后临床效果及CT扫描复查检塞后的脾脏变化。结果:除2例造影证实是脾蒂断裂伴脾广泛撕裂伤行脾动脉主干检塞后再中转开腹脾切除抹处理外,其余10例均行单纯检塞治疗治愈,未出现严重并发症,CT扫描证实残脾血供良好。结论:脾动脉检塞术治疗外伤性脾破裂,具有有效、安全、快速、损伤和可保留脾脏的优点。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延迟性脾破裂的手术方法及临床观察时间。方法 对1985年8月-1994年6月,我院手术治疗的22例延迟性脾破裂进行回顾性总结。结果 病程为2-28d,平均16.3d,行脾切除7例,脾切除自体脾片网膜囊内移植3例,保留脾脏手术12例。结论 延迟性脾破裂的临床观察时间至少4周,应尽可能地采用保留脾脏的术式。 相似文献
9.
10.
张庄文 《中国普通外科杂志》2000,9(4):377-378
目的 探讨外伤性脾破裂的诊断和治疗。方法 回顾性分析82例外伤性脾破裂,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非手术治疗14例,治疗69例(脾修补术10例,脾部分切除术6例,全脾切除加自体脾移植15例,单纯全肠切除术36例)。治愈76例,死亡6例,结论 腹腔穿刺,B超能提高外伤性脾破裂的诊断率。全肠作加自夸体移植术是基导务性脾破裂的主要术式。 相似文献
11.
创伤性膈肌损伤的诊断及治疗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创伤性膈肌损伤的早期诊断及手术入路选择。方法 回顾性分析近10年来收治的23例创伤性膈肌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术前诊断12例(52.2%);术中确诊8例(34.8%);漏诊3例,漏诊率为13.1%。全组患者均经手术治疗,经胸手术12例,经腹手术8例,胸腹联合切口手术3例。术中见腹腔内脏器疝人胸腔18例,单纯膈性肌损伤5例。术后并发脓胸2例。死亡3例,死亡率13.1%,死亡原因为失血性休克和多器官功能衰竭。结论 创伤性膈肌损伤早期诊断困难,关键是要考虑到膈肌损伤。创伤性膈肌损伤一经诊断或怀疑其可能时,应及早手术治疗。要根据受伤机制、受伤部位,选择手术入路,并根据术中发现选择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总结隆突性皮纤维肉瘤的诊治体会。方法 对16例隆突性皮纤维肉瘤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所有病例均行扩大肿块切除术(切缘3~5cm),其中行游离全厚皮瓣移植术6例,辅助转移皮瓣植皮术3例,腹壁局部缺损行人工材料修补术l例。结果 其临床表现均为无痛性皮肤内或皮下小结节或肿块,呈缓慢增大,近期内生长较快。16例中10例为首发,6例为复发性。复发时间为术后3个月至10.5年;复发次数为1~3次。此次术后无并发症发生。11例随访1~11年均存活,1例术后7年局部复发。结论 皮内或皮下缓慢生长的无痛性小结节于近期生长加快为该病的临床特征;对原发肿瘤应行扩大切除术。 相似文献
13.
成人肠套叠40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成人肠套叠的临床特点及诊治措施。方法 对1971—2001年收治的40例成人肠套叠诊治经过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成人肠套叠临床表现主要是腹痛、腹胀、呕吐、腹部肿块、血便或便秘。全组病例有腹痛、腹块、血便三联症者仅占17.4%(7/40)。急性肠套叠者易发生肠绞窄,慢性肠套叠者多表现为不全性肠梗阻,早期易于误诊。本组39例行手术治疗,治愈37例,死亡1例;另1例钡灌肠复位成功。结论 B超检查对早期诊断有帮助。肠道肿瘤、息肉、炎症和解剖学异常为本病的主要诱因。肠切除术是根除病因、防止复发的主要手段。 相似文献
14.
成人肠套叠的诊断和治疗:附58例报告 总被引:11,自引:2,他引:11
目的 探讨成人肠套叠的发病机制及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58例成人肠套叠的临床表现、类型、诊断及治疗方法。结果 阵发性腹痛55例,恶心呕吐34例,腹部包块38例。引起套叠原因主要是炎性水肿(11例)、良性肿瘤(15例)和恶性肿瘤(10例)。55例接受手术治疗,3例行钡灌肠复位。58例均康复出院。结论 成人肠套叠多由器质性病变引起,其发生由多个因素共同作用所致;诊断主要依据临床表现和辅助检查;治疗以手术为主。 相似文献
15.
目的总结胰岛素瘤的诊断方法和外科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近26年来收治的胰岛素瘤137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男77例,女60例。137例均具有典型的Whipple三联症。B超,CT,MRI检查的阳性率分别为35.1%,67.9%,58.1%。126例手术治疗患者中,102例(80.9%)行胰岛素瘤摘除术,4例(3.2%)行胰十二指肠切除术,16例(12.7%)行胰体尾切除术,另外4例(3.2%)行开腹探查术。切除的122例肿瘤中,良性占96.7%,恶性3.3%;单发肿瘤98.4%,多发1.6%。86.9%肿瘤直径≤2.0cm。13.1%肿瘤位于胰头;位于胰体和胰尾者分别为46.7%和40.2%。结论Whipple三联症,结合IRI,IGR,C-肽,以及胰岛素原的检测水平,可作为胰岛素瘤的定性诊断依据。胰岛素瘤的定位诊断仍很困难,联合应用多种影像学检查方法有助于提高检出率。治疗首选肿瘤摘除术,如果术中探查未能找到肿瘤,不宜盲目行胰体尾切除术,应排除其他原因所致低血糖症,同时进一步完善影像学检查方法,明确定位后,再考虑二次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16.
创伤性膈疝的诊治(附23例分析)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目的 探讨创伤性膈疝的早期诊断和治疗。方法 对23例创伤性膈疝的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术前确诊12例(52.2%),漏诊10例(43.5%),术中漏诊1例(4.3%)。全组治愈20例(87.0%),死亡3例(13.0%)。术中漏诊1例,因肠绞窄脓毒性休克死亡。结论 提高认识、动态观察病情和X线胸片、及时全面的手术探查可降低误诊率。通过早期诊断和及时治疗,大多数创伤性膈疝可以治愈,死亡同膈疝本身无关,延误诊治是引起死亡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比较两种不同的输液速度在脾破裂非手术治疗中的疗效。方法 回顾性总结1995~2001年期间,采用不同输液速度非手术治疗脾破裂64例的临床资料,并进行对比。结果 缓慢持续输液组的非手术治疗的成功率(95.24%)比快速输液组(91.02%)高。其腹腔内的出血量明显减少。结论 在脾破裂的非手术治疗中,匀速、相对缓慢、持续的输液优于传统的快速输液模式。 相似文献
18.
小胃癌及微小胃癌的诊断治疗:附28例报告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小胃癌及微小胃癌的诊断、治疗方法及病理特点。方法 对近 1 0年收治的2 8例小胃癌及微小胃癌的临床病理资料及诊断治疗方法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本组微小胃癌 1 0例 ,小胃癌 1 8例 ,占同期早期胃癌手术病例的 34 .6 %。其中上消化道造影检出率为 8.3 % ,胃镜检查加活检的检出率为 78.8%。病灶均位于胃体和胃窦部。行胃癌D1根治术 6例 ,D2术 2 2例。小胃癌组的浸润深度显著深于微小胃癌组 (P <0 .0 5)。微小胃癌组无胃周淋巴结转移 ,小胃癌组淋巴结转移 2例 (1 1 .1 % )。术后 5年总生存率为 92 .9% ,其中微小胃癌组为 1 0 0 % ,小胃癌组为85.7%。结论 小胃癌及微小胃癌在早期胃癌中所占比例 >1 /3。胃镜检查加活检是诊断小胃癌及微小胃癌的主要手段 ,根治术后 5年生存率高 ,预后较好。 相似文献
19.
严重多发伤中十二指肠破裂的诊治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 探讨在严重多发伤中十二指肠破裂的诊治。方法 回顾分析严重多发伤中十二指肠破裂26例的临床资料。结果 术前及术中确诊21例,误诊和漏诊5例。行破裂的十二指肠一期修补6例,胃切除,胃肠吻合9例,修补加空肠造瘘4例,修补加十二指肠憩室化3例,十二指肠空肠Roux-en-y吻合4例。本组治愈19例(73.1%),死亡7例(26.9%),结论 正确处理和恰当的术式是救治严重多发伤十二指肠破裂的关键。 相似文献
20.
原发性小肠肿瘤的诊断与治疗:附58例报告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 探讨原发性小肠肿瘤的诊断及治疗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58例小肠肿瘤的临床资料。结果 58例均经手术和/或病理检查证实诊断。其中良性肿瘤19例,恶性肿瘤39例。主要表现为腹痛,腹部肿块,肠梗阻及消化道出血等。术前确诊20例,其余均误诊,误诊率65.5%。本组均手术治疗,19例良性肿瘤均行肿瘤及局部肠管切除;恶性肿瘤行根治性切除28例,姑息性切除6例,捷径手术5例。术后近期死亡1例,其余均出院。恶性肿瘤的1,3,5年生存率分别为57.1%,28.6%,9.5%。结论 原发性小肠肿瘤少见,容易误诊。上消化道内镜检查、X线钡餐检查和BUS,CT及胶囊内镜检查是诊断本病的主要方法。一经诊断,应及时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