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评价胆囊管切开与术中胆道造影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中处理胆囊管结石嵌顿的临床意义。方法回顾分析1999年7月-2003年12月在该院肝胆外科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病例。总结处理胆囊结石嵌顿的对策和技巧。结果47例均取石成功,术中胆道造影发现胆总管结石8例,5例于LC术中联合内镜下十二指肠乳头切开取石(EST),3例中转开腹行胆总管切开取石 T管引流术;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用胆囊管切开取石结合术中胆道造影的方法处理胆囊管结石嵌顿疗效确切、恢复快、并发症少,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腹腔镜下经胆囊管汇入部切开行胆道探查、取石的可行性及临床价值.方法 通过对17例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患者采取切开胆囊管汇入部,探查、取石,术后间断缝合胆囊管切口,生物夹夹闭或缝扎胆囊管.术后观察腹腔引流量、肝功能变化及并发症情况.结果 术后腹腔引流量(37±16)ml,无胆瘘发生,肝功能胆红素及酶学无明显升高,术后1周B超检查无腹腔积液,术后5个月随访B超检查无胆总管狭窄.结论 腹腔镜下经胆囊管汇入部切开行胆道探查手术安全、可靠,且对胆囊管结石嵌顿、胆总管较大结石及胆囊管较细的患者同样适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选择性术中胆道造影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6年6月至2011年2月行选择性术中胆道造影的51例腹腔镜胆囊切除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造影成功49例,其中经胆囊管造影41例,经胆总管造影8例,成功率96.1%。造影结果提示胆总管结石12例,胆囊管结石4例,胆管损伤3例。行腹腔镜胆总管探查9例,中转开腹手术4例,腹腔镜下胆管修补1例,术后行十二指肠乳头切开取石3例。未见造影相关的严重并发症,围手术期无死亡病例。结论选择性术中胆道造影安全、简便,可以防止胆总管及胆囊管结石残留,还能避免不必要的胆道阴性探查和发现潜在的胆管损伤。  相似文献   

4.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胆道造影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作者自1995年1月至1997年1月,选择性对16例有指征的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病人进行了术中胆道造影,并对造影方法作了一些改进。5例病人胆道造影有阳性发现,11例病人造影未发现肝外胆管结石。对4例胆总管有结石的病人3例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胆总管切开取石T管引流术。另1例因结石嵌顿于胆总管下端而中转开腹手术。1例造影怀疑胆总管内胆泥淤积病人,术后给予口服硫酸镁利胆治疗,复查B超未发现结石及梗阻,随访3个月无异常。16例病人随访至21个月,无复发。作者对病人术中胆道造影的指征进行了探讨,对造影发现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的病人的处理方法作了讨论。  相似文献   

5.
完全腹腔镜保胆取石术和息肉切除术(附68例报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完全腹腔镜下保胆取石和取息肉的手术方法 和应用价值.方法 总结2006年3月~2008年8月68例完全腹腔镜下保胆取石和取息肉术的经验,胆石症患者63例,其中单纯胆囊结石51例,行胆囊切开结合胆道镜取石,3-0可吸收线双层缝合胆囊;胆囊颈部结石嵌顿5例,行颈部切开取石成型术,用3-0可吸收线间断全层、单层缝合胆囊颈部,若颈部不扩张为预防狭窄则纵切横缝,针距、边距1.5 mm;胆囊结合并胆总管结石7例,胆囊切开取石后行胆总管切开取石术.胆囊息肉5例,3例胆固醇性息肉用胆道镜取尽息肉;2例为胆囊腺瘤样息肉,行胆囊部分切除术.结果 68例保胆患者手术均获成功,有1例合并胆总管结石的患者因胆总管取石困难中转开腹.胆漏2例,术后每天10 mL,共2 d,术后4 d拔除腹腔引流管.手术时间80~240(109±33)min(包括胆总管切开取石术).术后住院4~10(6.0±0.8)d,所有患者均治愈.获随访患者58例,随访时间1~29个月,结石复发1例,占1.59%.结论 完全腹腔镜下保胆取石和取息肉术对于保留胆囊及胆囊功能具有重要的意义,特别是胆囊部分切除术、胆囊颈部成型术对于治疗胆囊腺瘤样息肉、胆囊颈部结石嵌顿是一种新的保胆术式和方法 .  相似文献   

6.
目的评价双镜结合选择性术中胆道造影治疗胆囊炎急性发作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07年1月~2010年12月65例按腹腔镜联合胆道镜结合选择性术中胆道造影方法治疗胆囊炎急性发作的临床资料。结果 43例行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6例中转开腹行胆囊切除术,16例发现或证实胆总管内有结石,其中3例中转开腹行胆囊切除+胆总管切开取石,13例腔镜手术成功,其中1例胆道镜经胆囊管切开取石术,胆总管未放置T管;12例行腔镜下胆囊切除+胆总管切开胆道镜取石术,胆总管内放置T管,术后6~8周行纤维胆道镜检查,1例发现残余结石,拔除T管后经窦道取净,11例未发现胆总管残余结石,再次行胆道造影后未发现结石,拔除T管,术中出血30~130 mL,手术时间90~220 min,术后住院4~8 d,所有病例均无发生并发症。结论腹腔镜联合胆道镜结合选择性术中胆道造影治疗胆囊炎急性发作并胆总管结石,患者创伤小,康复快,胆管结石残留少,安全有效,减少不必要的阴性胆总管切开探查。术中不能取净胆总管结石者,术后可通过T管窦道行纤维胆道镜取石。  相似文献   

7.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胆囊管结石的处理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LC中胆囊管结石的诊断、手术方法及术后并发症的预防。方法该组216例胆囊管结石行LC,在结石远段胆囊管上钛夹,将结石推入胆囊内或直接切开胆囊管取石,行术中胆道造影37例,胆道镜检查取石14例,放置T管51例,放置腹腔引流管142例。结果所有病例均顺利完成手术。无中转开腹,无胆漏;2—4d后拔除腹腔引流管,2—6周拔除T管。3例分别于术后1,3和10d出现腹痛,B超发现结石掉入胆总管,行EST取出结石。结论胆囊管结石在LC术中越来越多见,正确诊断选择适当的处理方法,必要时行术中胆道造影及胆道镜检查是提高手术成功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小切口胆囊切除术中经胆囊管胆道造影的临床应用。方法对疑似胆管结石的56例患者采用小切口胆囊切除术中经胆囊管胆道造影。结果 56例患者术中经胆道造影提示胆道系统正常者52例,成功施行了小切口胆囊切除术,平均住院时间6d,均痊愈出院;4例胆道造影提示有胆管结石,延长切口行胆道探查胆管切开取石,均行胆总管一次缝合,术后无胆漏,平均住院时间8d,均痊愈出院。结论在施行小切口胆囊切除时,对术前及术中疑似胆管结石的患者,经胆囊管术中胆道造影,可有效地减少胆管残石率及避免不必要的胆道探查,具有简单、经济、有效的价值。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胆囊切除术中选择性胆管造影的应用及其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在胆囊切除术中行选择性胆管造影68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68例选择性术中造影发现胆总管结石5例,胆囊管残余结石1例,Mirizzi综合征2例,胆道畸形2例(重复右肝管并注入胆囊管畸形1例,胆囊管与胆总管并行1例),胆总管损伤1例,十二指肠损伤1例。对胆总管结石行胆总管切开取石、T管引流术。所有患者手术顺利,术后恢复良好,未发生任何并发症。结论选择性术中胆管造影能明确胆管解剖,及时发现残余结石、畸形及胆管损伤。有效地减少了胆道残余结石及胆道损伤的发生率,避免不必要的胆管探查,降低了并发症,提高手术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10.
目的:总结胆囊管嵌顿结石的腹腔镜手术处理方法与技巧.方法:对我院129例胆囊管嵌顿结石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总结分析.结果:经B超、CT、MRCP等术前检查,诊断为胆囊管嵌顿结石的58例,术前未清楚地诊断出结石嵌顿于胆囊管,而于术中发现的71例,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术后随访,未发现结石遗留及胆道损伤.结论:术前B超、CT、MRCP等辅助检查及术中结合胆囊张力等情况仔细探查,诊断出胆囊管嵌顿结石,以及术中的正确操作,是防止结石遗留和手术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选择行胆道造影结合ERCP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分析了249例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其中36例同时行术中胆道造影。结果:术中造影发现胆总管结石3例,阳性率为8.3%。201例未行术中造影,其中7例于8周内行ERCP,发现1例胆总管结石。结论: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行选择性胆道造影能排除胆道病变,避免及发现胆道损伤,减少阴性胆管探查率。非入选术中胆道造影患者,术后胆总管结石发生率低,且发生后能在ERCP下予以取石处理。  相似文献   

12.
术中经胆囊管纤维胆道镜应用41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总结41例术中经胆囊管纤维胆道镜行胆道检查及取石的应用经验。方法 胆囊切除术后,对有胆道探查指征者,经胆囊管置入纤维胆道镜行胆道检查,取石。结果该组41例。完成经胆囊管胆道检查39例,成功率95.1%。发现肝外胆管结石33例,经胆囊管取石31例,成功率93.9%。全组无相关并发症及缮石残留。结论 术中经胆囊管纤维胆道镜的应用,是一种即避免了胆总管切开,又能明确诊断胆道疾病及防止术后结石残留的有效手段,并发症少,病人损伤小,有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选择性术中胆囊-胆管造影在保胆取石中的意义及可行性.方法 对于术前患者有黄疸、胰腺炎病史,肝功能检查示直接胆红素升高或GPT、AKP升高,或保胆术中胆汁自胆囊管不能涌入胆囊,显示胆囊管流通不畅者等特殊病例,术前B超或CT、MRI检查无阳性结果43例,术中经胆囊管行胆管造影.结果 内镜保胆取石术中43例行胆道造影,发现2例胆囊管结石,1例取出后保留胆囊,1例因结石取出困难,中转腹腔镜胆囊切除,7例发现胆总管结石,行腹腔镜胆总管切开胆道镜取石并置“T”管引流,术后6~8周经“T”管造影、胆道镜、超声检查显示胆道通畅无残余结石,拔除“T”管.2例十二指肠乳头轻度狭窄,未行特殊处理.结论 合理选择和应用术中胆囊-胆管造影,能提供可靠、直观、清晰的图像,全面了解胆道走向,提高胆囊管、胆总管病变诊断的正确率,减少了不必要的胆道阴性探查,对于手术方式选择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胆囊管结石嵌顿的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手术方法。方法:回顾我院2001-12/2008-06胆囊管结石嵌顿的腹腔镜胆囊切除术67例,术中采用推挤法、胆囊管切开取石法。结果:65例手术成功,占97%,推挤法成功40例,21例采用胆囊管切开取石成功。结论:胆囊管结石嵌顿的病例绝大多数可在腹腔镜下完成胆囊切除术。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腹腔镜手术中应用胆道镜经胆囊管途径进行胆总管检查取石的方法及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1999年10月~2004年12月间,在腹腔镜手术中成功实施经胆囊管途径的胆道镜检查、取石病人48例.结果腹腔镜手术中经胆囊管途径的胆道镜检查取石48例病人均获成功,其中30例直接经胆囊管插入胆道镜,18例经胆道探子轻柔持续扩张胆囊管后,胆道镜经胆囊管顺利插入胆总管,直接取出结石45例(93.75%),共94枚(92.15%)结石,3例(6.25%)病人有8枚(7.85%)结石直径大于0.6~1.0cm,经过应用等离子体中击波碎石器碎石后取出.结论腹腔镜手术中应用经胆囊管途径检查、取出胆总管内结石的方法,安全可行,较之腹腔镜术中胆总管切开取石的方法,创伤更小,是胆道结石病微创外科治疗技术的又一进步和提高.  相似文献   

16.
腹腔镜联合内镜治疗胆囊并胆总管结石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探讨腹腔镜联合内镜治疗胆囊并胆总管结石的疗效。方法同期112例胆囊并胆总管结石病人,49例行内镜下十二指肠乳头切开取石(EST)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63例行剖腹胆囊切除及胆总管切开取石手术。结果拟行EST LC52例中2例改开腹手术,49例成功施行EST LC。剖腹组63例中术后7例残余结石,伤口感染2例,肺部感染1例,残余结石经T管窦道胆道镜取石。结论该研究证实EST LC联合治疗胆囊并胆总管结石具有手术创伤小、无需T管引流、术后恢复快、并发症少等优点,可使大部分胆囊并胆总管结石病人免除开腹手术之苦。  相似文献   

17.
季军  陈伟  赵奎  陈强 《临床医学》2011,31(12):40-41
目的总结胆囊结石嵌顿于胆囊管时,成功完成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的手术经验。方法 2009年1月至2010年12月,对27例胆囊管结石,实施LC手术。采用距离胆总管0.5~0.8 cm横行切开胆囊颈管,挤出结石是手术成功的关键。结果 27例LC均获得成功。27例术中均发现结石嵌顿于胆囊管。手术时间40~130 min。术后平均住院3.4 d。结论胆囊管横行切开,由近端向远端轻轻挤压,常能轻易推动胆囊管内的嵌顿结石。仔细耐心解剖出嵌顿结石与胆总管之间的胆囊管部分,是该类LC手术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18.
郭俊  胡雄 《医学临床研究》2011,28(7):1275-1276
[目的]探讨腹腔镜联合胆道镜治疗肝内外胆管结石的疗效和方法.[方法]回顾分析本院2008年9月至2010年9月128例腹腔镜联合胆道镜胆囊切除、胆总管切开取石治疗肝外胆管结石的临床资料.[结果]手术成功切除胆囊96例,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及术中胆道镜全部成功,无严重并发症发生.胆总管切开探查取石、T管引流术116例,中转开...  相似文献   

19.
目的比较改良腹腔镜下经胆囊管胆总管微切开取石与传统开腹手术治疗胆总管结石的疗效。方法行改良腹腔下经胆囊管胆总管微切开取石一期缝合术85例(观察组),同期开腹手术86例(对照组)行常规胆道探查、T管引流术,比较2组疗效。结果观察组腹腔镜手术均获成功,无中转开腹病例,其术中出血量、术后肠鸣音恢复时间、腹腔感染和切口感染、术后疼痛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改良腹腔镜下经胆囊管胆总管微切开取石一期缝合术治疗胆总管结石安全有效,与传统开腹手术相比具有创伤小、住院时间短等微创效果,可取代大部分开腹胆总管探查术。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开腹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纤维胆道镜经胆囊管行胆总管取石的可行性.方法 总结两组共113例中成功102例的经验和体会,就选择标准、操作技巧和防治并发症等方面提出见解.结果 开腹组84例,6例改变术式;腹腔镜组29例,5例改变术式.手术时间开腹组(90±20)min,腹腔镜组(110±30)min.胆总管直径0.8~1.7 cm,取出结石1~7枚,直径0.3~1.0 cm.术后放置腹腔引流管2~6 d,发生漏胆7例,引流胆汁5~100 mL/d.无因漏胆再次手术病例,无腹腔感染及手术死亡病例.93例随访0.5~1.0年,胆总管残余结石3例.结论 两种术式的胆道镜经胆囊管行胆总管取石都是可行的.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纤维胆道镜经胆囊管行胆总管取石具有减少创伤、缩短住院日、元T管并发症等优点,尤其适用于胆总管继发结石的治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