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超短波治疗对高原肺水肿患者血氧饱和度的影响。方法:将中度病情的高原肺水肿患者随机分常规治疗组(对照组,50例)和常规治疗加超短波治疗组(实验组,41例)。两组于常规治疗前及常规治疗后15min经皮(手指)测血氧饱和度,此后实验组病人加用超短波治疗20min,2组继续监测血氧饱和度。结果:高原肺水肿病人经常规治疗后15min血氧饱和度提高,并基本稳定于一定水平;实验组加用超短波治疗后,血氧饱和度进一步提高,并稳定于更高水平。结论:超短波治疗高原肺水肿可明显提高血氧饱和度。 相似文献
2.
3.
高原肺水肿是由高原缺氧引起的一种特殊类型的肺水肿,临床表现为患者由低海拔到高海拔或由高海拔到更高海拔后,出现呼吸困难、发绀、咳嗽,略白色、黄色稀痰或粉红色泡沫痰,双肺或一侧肺出现湿性啰音。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高频超短波治疗对高原肺水肿病程的影响。方法:将中度高原肺水肿91例随机分为常规治疗组(对照组)50例和常规治疗加超短波组(观察组)41例。对照组使用吸氧(2L/min),以及呋塞米、地塞米松和氨茶碱静脉注射等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高频超短波治疗(20min/次,1次/d),观察两组的治愈时间及治疗60h的治愈率。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治愈时间和治疗60h治愈率差异非常显著(P〈0.01)。结论:常规加高频超短波治疗高原肺水肿可缩短病程,提高治愈率。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超短波治疗高原肺水肿(HAPE)撤机后血氧饱和度(SaO2)的变化.方法将中度病情的HAPE患者随机分为常规治疗组(对照组)和常规治疗加超短波治疗组(实验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包括吸氧和静脉注射速尿、地塞米松、氨茶碱;实验组在对照组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超短波治疗20 min.两组于治疗前和治疗第140 min时,分别测经皮SaO2.结果治疗第140 min时,实验组的SaO2为(89.1±5.8)%,对照组为(81.2±6.7)%,实验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超短波治疗能显著改善HAPE患者SaO2. 相似文献
6.
7.
一氧化氮治疗高原肺水肿对比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研究一氧化氮对高原肺水肿的治疗价值;方法:22例高原肺水肿在按传统法治疗的基础上,用BG-951型一氧化氮治疗仪面吸入10ppmNO30分钟,并在吸入时随机分为两组,甲组为一次性吸入,乙组为分3次间断吸入,并与传统法治疗的24例作对照;结果:吸入NO治疗组较传统治疗组肺部罗音消失时间、X线阴影吸收时间及病程时间缩短非常明显;NO分3闪吸入组又较一次性吸入组明显缩短;结论:吸入NO治疗高原肺水 相似文献
8.
1987年1月~1998年7月,我们在海拔3550m的高原地区共收治高原肺水肿139例,有关情况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情况 本组男130例,女9例;年龄15~59岁,平均30.8岁。均为高原移居者,乘飞机入高原110例,占80%;乘车入高原22例,占16%;负重步行由3000m进入更高地区7例,占4%。首次入高原128例,占92.1%;入高原2次以上11例,占7.9%。其中,因剧烈活动、上感、饮酒等诱发高原肺水肿121例,占87%。发病时间:多为进入高原后1~7d,个别短至3h或长住高原。临床症状:呼吸困难,持续性咳嗽,咯粉红色泡沫痰。1.2 诊断标准 凡急速进入高原,或在高原期间因某… 相似文献
9.
一氧化氮治疗高原肺水肿的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吸入一氧化氮 (NO)治疗高原肺水肿是近几年来在国内开展的一项新技术 ,根据我院1 998年 5月至 1 999年 5月吸入NO治疗高原肺水肿 2 2例回顾性研究 ,我们对其护理体会进行初步总结 ,现报告如下。资料与方法1 临床资料 患者均为来自海拔 3 90 0m~5 40 0m的边防哨卡官兵和新藏公路沿线施工的民工 ,均为汉族男性 ,年龄 1 9岁~ 42岁 ,平均年龄 2 4.3岁 ,平原出生 ,大多是首次进入高原后 3天~ 5天内患病 ,下送至海拔 3 70 0m的医疗站救治 ,按高原诊断标准[1 ] ,住院诊断为高原肺水肿。2 方法 患者入院经临床确诊后 ,在进行按传统治…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NO(一氧化氮)在治疗急性高原肺水前后的视网膜的改变,为探讨高原缺氧性眼底疾病的防治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直接肯底和血氧仪对22例急性高原肺水肿患者在NO治疗前后进行检诊和血氧测定;结果:22例急性高原肺水肿患者眼底以动脉血管改变为主;其次发生程度不同的视乳头充血(90.9%),视网膜水肿(81.8%)、渗出(100%)有视网膜出血(18.2%),NO吸入治疗后血管改变明显减轻(36. 相似文献
11.
86例高原肺水肿患者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高原肺水肿的临床特点,总结其诊治经验。方法:对我院2004年1月—2008年10月收治的86例高原肺水肿(HAPE)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研究。结果:快速进入高海拔地区、上呼吸道感染、寒冷为HAPE的好发因素。HAPE起病急,病情进展迅速,血常规白细胞明显升高,心肌酶各项指标明显升高,心电图上表现以窦性心动过速、右室电压增高、顺钟向转位为主,而心动超声图亦有左室射血分数、肺动脉压升高等表现。HAPE综合治疗总有效率达到94.19%。结论:高原肺水肿应早诊断、早治疗,早期有效的以氧疗为基础的综合治疗是关键。 相似文献
12.
高原肺水肿(HAPE)是刚进入高原者的常见危重病和高原特发病。我院驻地海拔3700米,从2005年4月~2006年1月共收治高原肺水肿60例。我们使用硝普钠治疗疗效显著,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3.
纳络酮治疗高原肺水肿19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高原肺水肿是高原常见的危重急症。对于其治疗,国内已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然而应用钠络酮就地治疗高原肺水肿,经查询尚未见报道。我们于1990~1993年在海拔3800m,应用盐酸纳络酮(北京四环制药厂)治疗高原肺水肿19例。取得良效,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本组均系男性,年龄18~41岁,中国籍18例(汉族13例,维吾尔族1例),日本籍1例。其中军人13例(司机5例,战士8例),地方5例,外籍登山队员1例。首次进入高原者13例,2次以上进入高原者6例。海拔3500~4000m发病4例,4000~4500m8例,5000~5500m7例。发病前有上呼吸道感染者6例,… 相似文献
14.
2 016例高原肺水肿现场救治体会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目的:寻找现场有效救治高原肺水肿的方法和措施;方法:采用系统回顾性方法,分析我院自1956年-2002年收治的高原肺水肿住院病例;结果:氨茶碱组、速尿组、硝苯吡啶组、酚妥拉明组、654-2组、高压氧组及NO组患者症状、体征、X线平片肺部阴影消失时间与基础治疗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地塞米松组同基础治疗组相比无统计学意义;各治疗组相比,氨茶碱组、NO组及速尿组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其它治疗组;结论:综合比较各种药物、措施。现场救治HAPE临床疗效的优劣依次为:氨茶碱、NO、速尿、硝苯吡啶、酚妥拉明、高压氧等。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左旋精氨酸(L-Arg)对高原肺水肿(HAPE)治疗前后血气的影响;方法:在海拔3700m采用氧气驱动雾化吸入L-Arg治疗HAPE患者9例,在治疗前、治疗后即刻及临床治愈后分别检测动脉血pH值、二氧化碳分压(PCO2)、氧分压(PO2)、肺泡、动脉氧分压差(AaDO2)、血氧饱和度(SaO2),并与常规治疗作比较;结果:L-Arg组和对照组治疗前较治疗后即刻和临床治愈后pH值、AaDO2增高,PCO2、PO2、SaO2降低(P<0.01)。治疗后即刻较临床治愈后PO2、SaO2 fu ym ,PCO2、AaDO2降低(P<0.01),pH值无统计学差异(P>0.05);L-Arg组与对照组比较,治疗前和治愈后各指标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即刻pH值、AaDO2增高,PCO2、PO2、SaO2降低(P<0.01或P<0.05);结论:L-Arg可明显改善HAPE患者血气指标,对HAPE治疗效果显著,且简便易于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高原肺水肿 (highaltitudepulmonaryede ma,HAPE)是高原地区特有的、严重危及患者生命安全的危、急重症之一。如何有效提高HAPE患者的治疗及护理水平 ,是我们高原医护人员面临的重要课题。现将我院收治的HAPE患者 57例的护理体会介绍如下。临 床 资 料1 一般情况本组病例为我院 (海拔 3 60 0m)于 1 998年 7月— 2 0 0 1年 8月入我院并确诊为HAPE的住院患者 57例 ,其中男 53例 ,女 4例 ,年龄1 4岁~ 3 9岁 ,平均 2 3 .6岁 ,均为平原出生之汉族患者 ,均为乘飞机进藏。2 临床表现HAPE的症… 相似文献
17.
高原肺水肿就地治疗临床探讨武警交通二总队一支队卫生队侯万春,张雪峰综述杨景义审校(格尔木816000)关键词高原肺水肿,就地治疗,转运治疗高原肺水肿(HAPE)的就地治疗,具有早期诊断,及时治疗,治轻防重,防治结合,治愈率高等特点。本文依据我们长期在... 相似文献
18.
NO是一种选择性的扩张肺动脉药物 ,它可以显著降低动物低氧性肺动脉高压 ,同时NO吸人治疗高原肺水肿也获得良好效果。L -精氨酸是NO前体物质 ,L -精氨酸可降低低氧性肺动脉高压 ,本文在高原现场观察了L -精氨酸对HAPE患者的治疗作用 ,评价L -精氨酸对高原肺水肿患者的疗效及机制。作者选择了 8例HAPE患者 ,均为移居汉族男性 ,平均年龄(34.1 6± 5 .91 )岁。患者均由成都乘飞机到拉萨 (海拔 36 5 8m)后发病 ,发病后 (8~ 1 2 )h入院。然后作者采用右心漂浮导管的研究方法 ,观察了静滴L -精氨酸对患者血流动力学及动脉血气等方面的影… 相似文献
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