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2.
目的:探讨IL 4对IL 1β和IFN γ 诱导的人肺癌细胞株A549分泌C3及B因子 的影响。方法:用酶联免疫吸附实验 (ELISA)检测A549细胞培养上清中C3及B 因子的水平,用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 PCR)分析C3及B因子的mRNA表达。结 果:未干预组C3及B因子的水平分别为19.80 ±11.72和10.40±5.77(ng/106cells),IL 1β、 IFN γ、IL 4干预组C3的水平分别为117.99± 16.02、38.14±6.32、95.02±3.749(ng/106 cells),B因子的水平分别为92.56±10.75、 23.98±5.07、13.37±4.00(ng/106cells)。IL 4 诱导A549细胞分泌C3具有剂量依赖性,它显 著增强IL 1β诱导的A549细胞分泌C3及其 mRNA表达,减弱IL 1β、IFN γC诱导A549细 胞分泌B因子及其mRNA表达。结论:IL 1β、 IFN γ、IL 4调节A549细胞分泌C3及B因子 具有协同作用,可通过补体依赖性细胞毒活性 途径杀伤肿瘤细胞。  相似文献   

3.
IL-12协同B7-1诱导机体抗肿瘤免疫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姜洁  梁华茂  孔北华  马道新  江森 《肿瘤》2004,24(2):128-131
目的研究白细胞介素-12(Interleukin-12,IL-12)协同共刺激分子B7-1,联合诱导机体抗肿瘤免疫对大鼠卵巢上皮癌的治疗作用并探讨其机理.方法用携带有小鼠IL-12和B7-1的逆转录病毒表达载体感染大鼠卵巢癌细胞株NuTu-19,建立高表达细胞株NuTu-19/IL-12、NuTu-19/B7-1及双基因共表达细胞株NuTu-19/IL-12-B7-1,并以转染空载体pLXSN的细胞NuTu-19/Neo为对照.用经丝裂霉素C处理的各种基因修饰的肿瘤细胞免疫动物,观察卵巢癌腹腔转移模型动物生存期,及其诱导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cytotoxic lymphocyte,CTL)杀伤活性的作用.结果经各种基因修饰的肿瘤细胞免疫后,大鼠脾淋巴细胞增殖能力有不同程度的提高,CTL杀伤同源肿瘤细胞的活性明显增强,IL-12和B7-1基因联合修饰的肿瘤细胞免疫动物对模型动物生存期的延长具有显著意义(P<0.05).结论IL-12和B7-1基因联合修饰的肿瘤细胞可以刺激机体CTL增殖、成熟,增强CTL对肿瘤细胞的识别和杀伤活性等,两者联合具有明显的协同效应.联合免疫基因治疗作为一种新的卵巢癌治疗方法,值得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4.
目的 研究IL-1β、IL-6、IL-17的表达和HPV感染与宫颈癌的相关性.方法 选择经手术后切除的宫颈癌手术标本60例(83块),采用免疫组化法对IL-1β、IL-6、IL-17和HPV的表达进行检测,并分析其表达与其临床病理资料的相关性.结果 IL-1β、IL-6和IL-17均在宫颈癌组织细胞胞质中表达,HPV主要在胞质或胞核中表达,表达率分别为81.67%,61.67%,53.33%和61.67%;术前经过化疗治疗的宫颈癌患者IL-1β、IL-6、IL-17和HPV表达率明显低于术前无化疗者(P<0.05),其表达与其临床病理指标无明显相关性(P>0.05).结论 宫颈癌患者中IL-1β、IL-6、IL-17和HPV高表达与术前有无化疗具有相关性,在宫颈癌术前进行化疗,不仅可以缩小肿瘤体积,还可以抑制IL-1β、IL-6、IL-17等炎症因子的表达,从而有效预防肿瘤复发.  相似文献   

5.
缺氧诱导人肺癌细胞株表达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江晓丰  董强刚  冯久贤 《肿瘤》2000,20(6):423-424,427
目的:检测缺氧对人肺癌细胞株表达VEGF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4株人肺癌细胞在低氧环境下处理18h后,运用半定量RT-CPR及免疫组化技术分别检测VEGFmRNA及蛋白的表达。结果:低氧处理后人肺癌细胞VEGFmRNA明显高于未处理之肺癌细胞并在免疫组化上得到了进一步证实。结论:低氧可上调人肺癌细胞表达VEGF。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α1,2-岩藻糖转移酶(α1,2-fucosyltransferase,α1,2-FT)基因转染对卵巢癌细胞系RMG-I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VEGFR)的影响.方法:利用已经建立的α1,2-岩藻糖转移酶及Lewis y稳定高表达的RMG-I-H细胞系、裸鼠移植瘤模型,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测定基因转染前后细胞中VEGFR mRNA的变化,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测定基因转染前后细胞及裸鼠移植瘤组织中VEGFR蛋白的变化.结果:基因转染后细胞中KDR mRNA表达明显增高(P<0.01),细胞、裸鼠移植瘤组织中KDR蛋白表达也明显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Lewis y抗原可能通过VEGF的自分泌和旁分泌途径引起KDR受体数目增多,从而促进肿瘤血管生成,介导卵巢癌的生长、侵袭、转移和耐药等生物学行为.  相似文献   

7.
IL-6和VEGF在宫颈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IL-6在宫颈癌组织中表达的临床意义及其与VEGF的关系。方法:选择45例宫颈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另外同期选取23例因子宫肌瘤合并慢性宫颈炎行子宫全切的患者及20例因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CIN)行手术治疗患者的术后常规蜡块作为对照,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研究IL-6和VEGF在上述组织中的表达和临床意义探讨。结果:通过免疫组化法,IL-6和VEGF在宫颈癌和CIN组织中主要表达于癌细胞和异型细胞的胞膜和(或)胞质,IL-6在炎症宫颈组织中主要表达于上皮基底层细胞和上皮细胞的胞膜和(或)胞质。IL-6在炎症宫颈、CIN和宫颈癌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21.7%、55.O%和84.4%,阳性表达率显著升高(P〈0.05或P〈0.001)。VEGF在炎症宫颈、CIN和宫颈癌中阳性表达率分别为0%、50%和80%,阳性表达率也显著升高(P〈0.05或P〈0.01)。IL-6的表达与肿瘤大小、间质浸润深度和VEGF表达有关(P〈0.05)。结论:IL-6在宫颈癌组织中的表达是增高的,作用可能是促进了宫颈癌细胞的生长并且参与了血管生成过程。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IL-6在宫颈癌组织中表达的临床意义及其与VEGF的关系。方法:选择45例宫颈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另外同期选取23例因子宫肌瘤合并慢性宫颈炎行子宫全切的患者及20例因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CIN)行手术治疗患者的术后常规蜡块作为对照,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研究IL-6和VEGF在上述组织中的表达和临床意义探讨。结果:通过免疫组化法,IL-6和VEGF在宫颈癌和CIN组织中主要表达于癌细胞和异型细胞的胞膜和(或)胞质,IL-6在炎症宫颈组织中主要表达于上皮基底层细胞和上皮细胞的胞膜和(或)胞质。IL-6在炎症宫颈、CIN和宫颈癌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21.7%、55.O%和84.4%,阳性表达率显著升高(P〈0.05或P〈0.001)。VEGF在炎症宫颈、CIN和宫颈癌中阳性表达率分别为0%、50%和80%,阳性表达率也显著升高(P〈0.05或P〈0.01)。IL-6的表达与肿瘤大小、间质浸润深度和VEGF表达有关(P〈0.05)。结论:IL-6在宫颈癌组织中的表达是增高的,作用可能是促进了宫颈癌细胞的生长并且参与了血管生成过程。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小鼠白介素(mIL-27)基因转染人食管癌细胞株诱导正常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产生IFN-γ和IL-12的作用。方法:以逆转录病毒作为载体,将mIL-27基因转染入人食管癌细胞株Ecal09获得表达mIL-27的阳性细胞克隆(Eca109/mIL-27),RT-PCR检测目的基因的表达,用MTT法检测转基因mIL-27对细胞增殖的影响,用EUSA法检测其诱导正常人PBMC产生IFN-γ和IL-12的能力。结果:建立了表达mIL-27基因的人食管癌细胞株,Eca109/mIL-27细胞中有mIL-27p28和EBI3亚基基因表达,而Eca109/LXSN和Eca109细胞中未见表达,P〈0.01;Eca109/mIL-27与Eca109/LXSN和Eca109体外的体外增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Eca109/mIL-27诱导正常人PB—MC产生IFN-γ和IL-12的含量高于Eca109/LXSN和Eca109,P〈0.01。结论:IL-27基因转染人食管癌细胞后可以诱导PBMC产生IFN-γ和IL-12的能力提高,提示可以用于肿瘤的免疫治疗。  相似文献   

10.
VEGF IL-6在宫颈癌中的表达及其二者的相互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对不同类型的宫颈癌组织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n factor,VEGF)、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的表达进行定量分析,以进一步探讨VEGF、IL-6在宫颈癌发病中的作用.方法:选取宫颈癌石蜡组织标本50例和10例正常宫颈组织作对照,通过流式细胞检测方法测定VEGF、IL-6的相对含量.结果:VEGF在鳞癌、腺癌中的表达明显高于正常宫颈组织(P<0.01,P<0.01),且VEGF在腺癌中的表达明显高于在鳞癌中的表达(P<0.05);VEGF在晚期癌中的表达明显高于早期癌中的表达(P<0.01).IL-6在淋巴结转移者的表达明显高于无淋巴结转移者(P<0.05),在中低分化组的表达明显高于高分化组的表达(P<0.01),<40岁者分别与40~59岁者、≥60岁者比较随年龄增加IL-6增高,统计学上有显著意义(P<0.01,P<0.01).结论:VEGF、IL-6与宫颈癌的发生有关,并可作为判断宫颈癌恶性程度和评价预后的指标.  相似文献   

11.
作者在前期研究工作的基础上,进一步探讨喉鳞癌抗原诱导的TAK细胞的杀瘤机理。结果表明:TAK细胞除直接杀伤靶细胞外,还通过分泌肿瘤坏死因子间接杀伤靶细胞。电镜观察表明,靶细胞的死亡形式有两种:溶解坏死和凋亡。  相似文献   

12.
流式细胞术分析苦参碱诱导人肝癌细胞HepG2凋亡   总被引:21,自引:0,他引:21  
司维柯  罗朝学  陈庆海 《肿瘤》2001,21(3):213-214
目的 为探讨苦参碱抑制HepG2增殖的机制。方法 以不同浓度苦参碱作用于HepG2细胞不同时间用PI及AnnexinV-FTTC-PI双标记两法检测凋亡细胞,结果 0.8,1.5,2.0g/L苦参碱处理细胞72h,细胞均出现了凋亡峰,凋亡细胞分别为10.57,16.37,10.85%细胞早期凋亡检测;2.0,1.5,3.0g/L苦参碱分别作6h、12h、12h,凋亡细胞分别达7.7,8.6,15.7%;当3.0g/L苦参碱作用12h,坯 煞费苦心细胞达21.9%。结论 一定浓度苦参碱可诱导HepG2细胞凋亡,凋亡与坏死相伴存在并呈剂量和时间依赖性。  相似文献   

13.
番茄红素体外对人食管癌细胞SHEEC36的初探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目的:探讨番茄红素对体外培养的人禽管癌细胞的影响,方法:应用MTT法和流式细胞术手段,观察不同剂量的番茄红素对体外培养的人胚食管上皮癌细胞汕头株36代(SHEEC36)的增殖抑制及诱导凋亡作用。结果:MTT实验显示,番茄红素体外对SHEEC36细胞增殖有明显的抑制作用。结论:翻茄红素体外能抑制SHEEC36增殖,发挥抗肿瘤作用的机制可能与阻断S期以及诱导细胞凋亡有关。  相似文献   

14.
毛海婷  张玲  王芸 《肿瘤》2000,20(1):13-15
目的 研究药物作用前后人高转移肺癌细胞中转移相关基因表达的改变,进一步揭示淫羊藿甙(ICA)及济南假单胞菌制剂PJA抗转移作用的机制。方法 流式细胞术及逆转录PCR(RT-PCR)技术检测转移相关基因c-myc、Riam-1`nm23-H1蛋白及mRNA水平有不同程度地升高,药物处理96h后基因水平的变化已反映至其表达产物-蛋白水平上。c-myc及nm23-H1基因蛋白的升降趋势与其mRNA水平相一致(P<0.005),  相似文献   

15.
选用了人肝癌SMMC-7721细胞株对MTT比色分析法用于体外抗肝癌化疗药敏感试验中的几个变量进行了研究讨论。结果显示:MTT甲服产物最大吸收波长为570nm;MTT的用量以每孔20μl(5mg/ml)为最宜;MTT孵育6小时所得光吸收度(A)值最高;甲产量与细胞密度有好的线性关系;四种化疗药(阿霉素,卡铂,5一氟尿嘧啶,丝裂霉素)的作用时间以72~96小时为最好,且药物对细胞株的抑制率随药物浓度的增加而增加。通过试验证明,MTT法快速、简便、经济、灵敏,可作为肝癌体外药物敏感性的测试方法。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20 个植物药对肿瘤细胞DNA多聚酶的作用及对肿瘤细胞生长的影响。方法 自对数生长期的小鼠艾氏腹水癌细胞中提取核酶液,根据Ono 法,以3H-dTTP掺入活化小牛胸腺DNA的量作为DNA 多聚酶活性指标。用MTT法测定药物对肿瘤细胞生长的影响。结果 巴马汀和小蘖碱抑制小鼠艾氏腹水癌细胞DNA 多聚酶,在100 μg/m l浓度下,巴马汀抑酶率为68.5 % ±6.0 % ,小蘖碱为68.6 % ±15.3 % ,其余18 个植物药均不抑制DNA多聚酶。小蘖碱对体外培养的人早幼粒细胞白血病HL60 细胞和人类淋巴母细胞CCRF-CEM 细胞均有抑制作用,IC50 分别为5.14 μg/m l和34.55 μg/m l。结论 巴马汀和小蘖碱均是肿瘤细胞DNA多聚酶的抑制剂。小蘖碱对体外培养的肿瘤细胞有抑制作用。对DNA 多聚酶的抑制作用可能是其抗瘤机制之一。以DNA多聚酶为靶点筛选抗癌药物可作为现有筛选方法的补充  相似文献   

17.
观察了重组人睫状神经营养因子(rhCNTF)对5个肿瘤细胞系(大鼠胶质瘤C6系,人多形性胶质母细胞瘤SHG-44系,小鼠黑色素瘤B16系,人胃粘液腺癌MGC-803系和人肝细胞癌SMMC-7721系)体外增殖的影响。发现rhCNTF(20ng/ml~2000ng/ml)可抑制C6和SHG-44细胞增殖,对B16细胞有刺激增殖作用,但对MGC-803和SMMC-7721细胞的增殖无明显影响。结果表明,rhCNTF对肿瘤细胞生长的影响是非常复杂的,可能与其参与瘤细胞的生长调节有关  相似文献   

18.
吴云林  程时丹  乔敏敏 《肿瘤》2000,20(6):413-414
目的:探讨乙氧硬化醇对胃癌细胞的体外杀伤作用。方法:采用MTT细胞毒试验分别测定乙氧硬化醇对三种不同化程度的胃癌细胞株的杀伤率。结果:乙氧硬化醇对三株胃癌细胞株均存在抑制作用,且呈浓度-抑制率相关关系。结论:乙氧硬化醇能在体外杀伤胃癌细胞。  相似文献   

19.
硒化亚油酸及硒化亚麻酸对肿瘤细胞DNA合成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仲会  薛少安 《癌症》1993,12(5):402-403,418
本文报道用氚一胸腺嘧啶核苷(^3H-TdR)掺入法研究了新型抗癌药-硒化亚油酸及硒化亚麻酸对小鼠S180细胞DNA合成的影响。结果表明,这两种新型抗肿瘤药物能明显抑制^3H-TdR掺入肿瘤细胞,在100μg/ml的浓度下,它们对S180瘤细胞DNA合成的抑制率分别达到89.0%和88.3%,这些结果表明硒化亚油酸及硒化亚麻酸的抗癌机理之一是它们对^3H-TdR掺入肿瘤细胞的干扰。  相似文献   

20.
章红  江全  袁铿 《肿瘤》1999,19(6):327-330
目的 研究转染B7-1基因后的小鼠宫颈癌U14细胞在体内的免疫原性变化。方法 (1)分别用病毒感染法和电穿孔法将LNSmB7和pCEPmB7导入U14细胞,用流式细胞仪检测阳性混合克隆细胞U14/LNSmB7和U14/pCEPMB7的B7-1分子表达率;(2)取不同数量的U14,U14/LNSmB7和U14/pCEPmB7细胞分别下皮接种昆明种小鼠,4周后观察各组小鼠肿瘤大小和病理结果;(3)取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