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治疗性血液成分单采术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治疗性血液成分单采术 (hemaphere sis)指应用血细胞分离机分离供者或患者的血液成为各种成分 ,采出其中一种成分 ,回输其余成分的过程。随着近年来外周造血干细胞移植的开展 ,血细胞分离机被广为使用 ,治疗性血液成分单采术作为难治病和重症的有效治疗手段 ,已被应用于临床多种疾病[1] 。它包括治疗性血细胞单采术 (therapeuticcytapheresis)和血浆置换疗法 (plasmaexchangePE )。血细胞单采术包括白细胞单采、红细胞单采和血小板单采。我院用此法治疗 3 7例病人 ,报告如下。1 材料与方法1 1 病例 本组共 3 7例患者 ,男 2 3例 ,女 14例…  相似文献   

2.
治疗性血液成分单采术的配合与护理83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治疗性血液成分单采是用血细胞分离机单采患者的某一血液成分,然后废弃或作某种处理后回输自身作为治疗手段。包括血浆置换、红细胞单采、粒细胞单采、血小板单采、淋巴细胞单采与周围造血干细胞单采。目前这一技术已在临床广泛应用。我科1995年6月-2005年6月共完成83例147人次治疗性血液成分单采,用于治疗白血病、淋巴瘤、再生障碍性贫血、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真性红细胞增多症、硬皮病和格林巴利综合征等疾病,均取得较好的临床效果,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3.
治疗性血液成分单采术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了解血液成分单采术的临床意义。方法:应用血液成分单采术及临床传统治疗方法治疗16例血液系统和自身免疫性疾病。结果:白细胞单采术后白细胞下降17.0%,血红蛋白12.2%,血小板23.0%,外周造血干细胞采集量为5.36×10~8/kg,血浆置换后球蛋白下降14.0%,肌酐31.5%。结论:血液成分单采术是一种快速、有效、安全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4.
治疗性血液成分单采术患者的护理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总结了88例次治疗性血液成分单采术患者的护理体会。术前保持环境清洁,作好心理护理,检查患者外周浅表大血管情况.必要时先行经皮深静脉捕管术,避免术中反复多次静脉穿刺;术中密切注意机器运转情况,予以心率及血压监护,严密观察患者病情变化,及时补钙,设定适宜的采血速度,积极预防和处理低血钙等各种不良反应;术后继续观察,预防迟发性低血钙、过敏反应等并发症,提高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5.
治疗性血液成分单采术是指分离和去除患者血液中某些病理性成分 ,还输其正常成分 ,以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根据去除成分的不同 ,可分为治疗性血细胞单采术和治疗性血浆单采术。后者因在操作过程中需要一定量的溶液和正常人血浆补充交换已去除的病理性血浆 ,又称血浆置换术[1] 。国内已对此进行了研究 ,但所用分离机多为连续流动式血细胞分离机 [2 ,3 ] ,间断流动离心式血细胞分离机应用于治疗性血液成分单采资料甚少。笔者自 2 0 0 2年 5~ 8月应用间断流动式血细胞分离机进行 5例治疗性血液成分单采 ,现报告如下。材料与方法1 病例 患者 …  相似文献   

6.
我们近两年来应用连续流动式CS—3000Plus血细胞分离机治疗血液系统疾病41例,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1材料和方法1.1一般资料:本组病例41例,男22例,女19例,年龄最大74岁,最小16岁,平均49岁。其中,真性红细胞增多症(真红)16例(1例为子宫肌瘤继发性真红),平均红细胞计数6.46×1012/L(5.02~8.96×1012/L),血红蛋白浓度218g/L(162~270g/L)。白血病22例(其中慢粒15例,急淋4例,急单3例),平均白细胞计数309×109/L(58.1~628×109/L)。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3例,平均血小板计数804×109/L(448~…  相似文献   

7.
<正> 治疗性血液成分单采术(简称治疗性单采,therapeutichemapheresis)是指分离和去除患者循环血液中某些病理成分,还输其正常成分,并补充一定量的液体或正常人血浆,以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根据去除成分的不同,可分为治疗性  相似文献   

8.
治疗性血液成分单采和置换在临床应用中的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血液单采和置换是选择性除去血液循环中的致病物质,补充适当的胶体和晶体液,回输自体无害的血液成分,以达到缓解症状或控制致病过程。近年来国内有些医院做了临床应用的报道。我站自1988年8月以来成功地为11例4种不同疾病的患者进行了血液单采和置换,现将我们的体会总结如下。1 对象和方法  相似文献   

9.
治疗性血液成分单采技术临床应用2例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血液成分置换术(或单采术)是去除患血液中病理成分的一种治疗技术,是通过手工操作或血细胞分离机进行患血液的采集、病理成分的分离和去除(或置换),达到治疗或辅助治疗的目的。  相似文献   

10.
治疗性血液成份单采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相似文献   

11.
李娜  黄建萍  李娥  于洁  杨小燕 《护理研究》2005,19(20):1847-1848
治疗性血液成分单采是用血细胞分离机单采病人的某一血液成分,然后废弃或进行某种处理后回输自身.包括血浆置换、红细胞单采、粒细胞单采、血小板单采、淋巴细胞单采与周围造血干细胞单采[1].目前这一技术已在临床广泛应用于治疗血液系统疾病和免疫性疾病.我科自1995年6月-2004年6月共完成71例121例次治疗性血液成分单采,取得较好的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12.
肝癌介入治疗病人的舒适护理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闫秀娟  郭淑芳 《护理研究》2004,18(10):892-892
舒适护理是1995年由Kolcaba提出的[1] ,作为整体护理的方法和追求的结果,日常护理工作应以病人为中心,最大限度地使病人从心理、生理、社会各方面都感到满意。我科在肝癌病人介入治疗时,在整体护理的基础上融入了舒适护理,取得了良好效果。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 2 0 0 0年10月—2 0 0 3年9月我科收治肝癌介入治疗病人112例,其中男79例,女3 3例。年龄41岁~65岁,平均5 3岁。1.2 方法 采用掷硬币法将病人分为实验组41例,对照组71例。实验组实施舒适护理,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2 舒适护理方法2 .1 术前护理 医护人…  相似文献   

13.
尤利 《护理研究》2006,20(27):2481-2482
为了探讨非生物型人工肝技术血浆滤过吸附治疗各种重型肝炎的临床应用及护理。我院2005年6月—2006年2月对8例重型肝炎病人实行血浆滤过吸附治疗10例次,观察治疗前后总胆红素,凝血酶原时间,钙、磷、血红蛋白的变化,并进行统计学处理,总结血浆滤过吸附的操作规范及护理应急预案。取得一定疗效,现将其应用与护理介绍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本院自2005年6月—2006年2月行血浆滤过吸附,病人8例,其中男5例,女3例;年龄35岁~65岁,平均50.6岁,慢性重型乙型病毒性肝炎4例,亚急性重型戊型病毒性肝炎1例,药物性肝损害1例,原发性肝癌1例,原发性胆…  相似文献   

14.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1aparoscopic eholecystectomy,LC)是治疗胆囊良性疾病的金标准[1-4],其手术病死率为0.09%[5],但是由于高龄病人各器官功能减退,反应迟钝,对疼痛敏感度降低,常合并不同程度的其他疾病,容易误诊为胃病、冠心病,部分病人手术时伴炎症水肿,甚至胆囊坏疽、积脓[6],加之麻醉等的刺激,增加了LC的风险,因而做好术后监测和处理,提高护理技术,对提高手术成功率、减少并发症和病死率极为重要[7],我院2008年10月-2010年9月共对60例高龄高危病人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通过细致周到的护理,术后未发生任何并发症,均康复出院,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5.
尤利 《护理研究》2006,20(9):2481-2482
为了探讨非生物型人工肝技术血浆滤过吸附治疗各种重型肝炎的临床应用及护理。我院2005年6月-2006年2月对8例重型肝炎病人实行血浆滤过吸附治疗10例次,观察治疗前后总胆红素,凝血酶原时间,钙、磷、血红蛋白的变化,并进行统计学处理,总结血浆滤过吸附的操作规范及护理应急预案。取得一定疗效,现将其应用与护理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6.
王水莲 《家庭护士》2008,6(3):776-777
回顾性总结了41例急性重症胰腺炎病人的术后护理,包括进行心理护理.加强基础护理、腹腔冲洗、胃肠内营养、引流管的护理等.认为术后各种引流管的护理是急性重症胰腺炎病人术后康复的重要措施之一.  相似文献   

17.
回顾性总结了41例急性重症胰腺炎病人的术后护理,包括进行心理护理.加强基础护理、腹腔冲洗、胃肠内营养、引流管的护理等.认为术后各种引流管的护理是急性重症胰腺炎病人术后康复的重要措施之一.  相似文献   

18.
孙静  安茂竹  宋明娟  丁英昌 《护理研究》2004,18(12):1088-1089
终末期肾衰竭行维持性血液透析治疗的病人,良好的血管通路是治疗获得成功的重要条件。血管通路的功能是影响血液透析病人病死率及住院时间、住院费用的一个重要因素。自体动静脉内瘘(AVF)具有并发症少,通畅时间长等优点[1] ,其3a通畅率可达80 %以上,是长期血液透析病人首选的血管通路模式。但由于长期维持性血液透析的病人,随着透析质量的不断提高,存活时间的延长,长期反复穿刺易出现内瘘狭窄和假性动脉瘤等并发症[1,2 ] 。处理这些并发症的方法之一是建立高位内瘘。现将我院自1994年1月—2 0 0 4年1月3 6例高位内瘘的使用方法和护理经验…  相似文献   

19.
郑璇  杨红荣 《护理研究》2005,19(7):1319-1320
综述了静脉留置针材料的改进、适宜的穿刺技术,分析了小儿及老年病人留置针穿刺的进展,总结了堵管及静脉炎的原因及护理对策。  相似文献   

20.
静脉留置针的临床应用及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郑璇  杨红荣 《护理研究》2005,19(15):1319-1320
综述了静脉留置针材料的改进、适宜的穿刺技术,分析了小儿及老年病人留置针穿刺的进展,总结了堵管及静脉炎的原因及护理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